张家界知行阅读分享会一一第六小组

覃太平

<h3>2018年8月16日下午7时,张家界知行阅读推广中心第六小组阅读分享会在张家界书香里公益书店如期举行。本次阅读分享是知行阅读平台对学员学习情况进行的实习检阅,也是对推行全民阅读实地演练。本次分享会由欧燕主持,田贵先,卢志敏主题分享。到会听众共23人,其中小孩4人。分享会于下午7时如期举行。</h3><h3><br></h3> <h3>主持人欧燕落落大方,满怀喜悦,极尽亲和力地快速引入主题:阅读永远是文明之声,我是今晚阅读主持人欧燕。欢迎大家参与我们的阅渎分享会。爱阅读的人一定是极为高尚的人。因为我们已时时和高尚的人在一起。今天的阅读分享又是一顿极俱高尚的精神大餐。我们请田贵先、卢志敏为我们分享《我们仨》读书感受。大家掌声欢迎。</h3> <h3>田贵先首先分享《我们仨》前两部分内容和读后感受。介绍写作背景,作者,书中人物,对作品进行简要概述。这本书其实是作者对钱钟书、杨绛、钱瑗一家人的亲情回忆,记叙了一个知识精英家庭大半个世纪的家庭故事。这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只有两页;第二部分《 我们仨失散了》用意识流写的梦境,冥冥蒙蒙,虚虚实实,亦幻亦真。在怀念往日的生活,杨先生的笔触总是平缓的,温暖而洋溢着淡然的味道,像秋天的落叶,像冬日的阳光,那样平静而柔和,即使如“文化大革命” 那段岁月,那段扭曲了人的心灵的岁月,在杨绛先生的笔下,只不过对生活变化的一种适应。对于“文革”的态度,作者小心的绕过去了,让我都怀疑钱钟书先生在文革中的待遇是不是如别的知识分子一样命运多粲?书中没有让人悲痛欲绝的词句,没有让人撕心裂肺的呼喊,然而处处洋溢着思念,对丈夫、对女儿的思念。如今,我们仨只剩下杨绛女士形影孤零,阴阳相隔,但是活在回忆中,也是如此地甜美。那种经过岁月沧桑的洗礼,一种大爱无言,荣辱不惊的情怀也许是支撑着杨绛先生的精神力量吧。几十年的风雨路程,他们相濡以沫,特别是钱瑗先去后,对于杨绛女士这样不喑厨事,专做学问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起居更是简单、不容易了。所有经历过的悲欢离合,大起大落,在作者眼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如鱼在水,冷暖自知了。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感慨万千、长叹不已……对于《我们仨》,有一点我感觉不太好,就是有时感觉杨绛先生总是以参透了生活的禅意,站在超凡脱俗的角度,总是以冷眼旁观的眼光看待芸芸众生,凡人凡事,总是和生活保持一点距离,沉溺在他们仨的世界中。不知是不是他们已达到了对生、老、病、死的透彻超然境界。七情六欲构成生活的多姿多彩,也许对我等凡人来说是不能达到的境界。书中最后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路在何方,家在何处?愿杨绛先生在这寻寻觅觅中永远怀着我们仨这份曾经的幸福</h3><h3><br></h3> <h3>田贵先分享完一、二部分后主持人欧燕邀请参会代表表达意见,适时点评。</h3> <h3>《我们仨》第三部分由卢志敏分享。第一二部分田贵先比较系统的介绍了文章内容,而卢志敏分享另有风格。思路清晣,言简意賅,语言生动,引人入胜。</h3> <h3>田贵先先生和我们分享了《我们仨》的前两部分。前两部分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爱的力量,明天是七夕节,让我们为他们仨祝福。祝他们在爱的路上永远幸福。作品的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杨绛先生是一个怎样的思念啊……</h3> <h3>我今天的分享从这三个“什么”开始:为什么,有什么,学什么。</h3> <h3>爱什么:爱和阅读。</h3> <h3>有什么:笑点,钱钟书的笨、傻、痴萌拙狂癫。钱瑗的痛点:两岁的控制力,3岁的伤离别,4岁的孤独感,10岁的连累感,11岁照顾爷爷,12岁照顾妈妈,15岁照顾保姆。</h3> <h3>杨绛的痛点是:摔得痛,剪得痛,牵得痛,疚得痛,塞得痛,梦得痛。</h3> <h3>每个点都有精彩事例,笑点时笑中有酸楚,不时还引起小孩笑声,痛点时人人揪心,人人流泪,大爱感动人,情绪感染人。卢志敏老师分享声情并茂。</h3> <h3>学什么,一个字”爱“。分享的目的不单是让听众了解到什么,更重要的是通过分享懂得什么。</h3> <h3>爱家爱阅读。有了爱一切都是美的……</h3> <h3>分享会于晚8:55结束。</h3> <h3>分享会后小组小结:优点,态度端正,认真准备,效果明显。欧燕主持风格好,稳重,端庄,亲和力强。卢志敏课件精美,实用,场景调控能力强。语言表述淸晰生动。分享内容设计科学。田贵先情绪稳重,内容设计脉络清晰。需要提升的是发挥团队力量共同提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