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也许是2018年的夏天特别热,也许是不想浪费人人羡慕的假期,也许是对藏教文化的好奇,也或者是给自己找一个野腿的理由,总之,西藏归来仅仅休整了十天便又踏上了甘南的行程。八月八号清晨,迎着天边一抹曙光,我们一行17人出发了。</h1> <h3>第一天的行程很累,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出发到宁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1100多公里的行程,真是披星戴月的节奏。<br></h3> <h3>八月九日,我们来到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规模仅次于布达拉宫 。<br></h3> <h3>藏教文化博大精深,感觉这里就像一所佛学院,随处可见穿着红衣服的喇嘛,或者在这里研究佛教文化也或者只是修行,其中也有很多孩子,偶尔也能看到他们稚气的笑脸和淘气的玩耍。可不可以把那身红衣服理解为当下的校服?<br></h3> <h3>台阶上有多少双靴子,殿里就有多少喇嘛,几百人整齐地坐成一排排,昏暗的灯光下,嗡嗡嗡嗡的念经声,低沉浑厚,透着一股莫名的神秘和震慑,让游客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压低声音,静观静听,悄悄走过。</h3> <h3>来到这里的人们莫名其妙地都会被感染,跟着转经桶</h3> <h3>转佛塔</h3> <h3>转佛堂。我们走三圈,他们就这样叩着等身长头转三圈,大家小心翼翼地给他们让道,没有不解和嬉笑,只有感叹和尊重。</h3> <h3>你会看到有很多羊,狗聚集在这里,它们似乎也在虔诚修行,不怕人不烦躁很平静,任由陌生人拍照抚摸。</h3> <h3>离开拉卜楞寺奔向若尔曼草原,沿途的风景也是可圈可点的。</h3> <h3>艳丽的经幡时不时撞入你的视线,为碧绿的草原增添色彩。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山山水水,一路欢歌笑语,是人美化了风景,还是风景美丽了心情?</h3><h3><br></h3> <h3>给点阳光就灿烂,给个机会就嘚瑟。</h3> <h3>远方的山峦重重叠叠,天空蓝的耀眼,加上棉絮一般伸手可触的云朵,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创造出如此美妙的景致,这便是传说中的若尔曼大草原,它宛如一块镶嵌在川西北边界上瑰丽夺目的绿宝石,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绿洲”之称,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这一片茫茫草原居然被红军战士征服了!</h3> <h3>在若尔曼草原深处有一个花湖,它像草原的心脏静静地守候在那里,只有走近它才能感受和欣赏到它独特的魅力。<br></h3> <h3>野鸭子拖家带口在水草中优雅散步</h3> <h3>黑色的牦牛和洁白的羊群在草原上悠闲自在的吃草</h3> <h3>天蓝蓝草绿绿水青青,是云儿在水里飘,还是草儿在云上摇?!<br></h3> <h3>天连水水连天,浩浩渺渺</h3> <h3>赏景人亦是景中人!</h3> <h3>这是一幅美妙绝伦的山水画,大自然在一张巨大的蓝色的画布上,画上流动的云,轻摇的草,嬉戏的野鸭子,偶尔飞过的水鸟,以及草地上黑色的牦牛,白白的羊群,还有点缀在风景中的那些流连忘返的人。<br></h3> <h3>翩翩起舞,陶醉在美景中......</h3> <h3>自豪---为祖国的大好河山!</h3> <h3>八月十日四点多,天黑漆漆的,大家就迫不及待地起床,去看黄河九曲第一湾的日出。</h3> <h3>被一夜雨水洗涤过的清晨,一切都在沉睡,静静的静静的,空气中有着湿漉漉的味道和草香,大家开始顺着木板栈道爬向山顶,准备迎接第一缕曙光。</h3> <h3>总以为我们已经是赶早的人,然而我们却隐约看到高处已经有人在转佛塔。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年少转到苍老,不禁感叹这需要多么虔诚的信念支撑?!<br></h3> 等待中天已放亮,羞涩的太阳躲在山后迟迟不肯露面。<br><h3><br></h3> <h3>有更多的人在山顶等候,长枪短炮应有尽有,渴望在不断升级,期待着日出瞬间的美好!</h3> <h3>可惜太阳始终没有冉冉升起,听说这里的日出和日落美得令人眩目,此处留下一点点遗憾。</h3> <h3>其实曙光里的黄河九曲也是一样的震撼,丝带般的河水在草原上舞动着,流畅自然,给静静的清晨增添了无限动感,淡淡的曙光也为河水添加了层层色彩,才让人欣赏到如此动静相宜的美景。</h3> <h3>轻轻飘起的云雾慢慢笼罩了山顶,雾中人岂知他们已经在别人的镜头中仙化。</h3> <h3>早上八点天空已完全晴朗,我们在不舍中离开黄河九曲第一湾,这样的风景是不是会让人有一种回头的感觉?</h3> <h3>可惜我们又踏上了旅程,因为前方还有更美的风景在等候着我们......</h3> <h3>进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这里是红军长征经过的草地,红原县也因此得名。</h3> <h3>这样美丽的景色,当年的红军战士可有心观赏?</h3> <h3>红原白河我来过</h3> <h3>拍个集体照,纪念一下红军长征路。</h3> <h3>才饮长江水又食黄河鱼,这里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br></h3> <h3>五彩经幡随风舞,七彩人生竞风流</h3> <h3>为自己和家人祈福,大家把手中的印有图案的小纸一起抛向天空,把所有的烦恼晦气也一同甩去,从此一顺百顺,我得努力些,不过能找到我算你本事。</h3> <h3>傍晚来到阿坝藏族羌族州马尔康县,这是一个古老的寨子,达卓克基土司官寨和民宿都在此,土司官寨,亦称土司署或土司官邸,为土司管辖境内的政治中心,是土司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始建于清代,官寨座东北向西南,总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系典型的嘉绒藏族建筑物,由于官寨里已无人居住,全部搬空,所以我们选择去民宿走走。<br></h3> <h3>小小民宿依山傍水而建,比较拥挤,但古色古香,而且几乎家家门前都有鲜花盛开。可见这里的人多么崇尚自然。</h3> <h3>漫步在这样的小街,感受一下这里的清新别致</h3> <h3>八月十一日我们来到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色达县。来到色达第一要看的就是天葬,一种藏族人认为非常神圣与伟大的葬礼,就是由天葬师将亲人尸体切割骨头砸碎后喂秃鹫,是不是感觉很不可思议很血腥很残忍?藏教信徒认为人死后灵魂已经升天,把自己的躯壳喂食秃鹫是最后一次伟大的布施。</h3> <h3>看到那些等着喂食的秃鹫了吗?它们每天按时按点来吃饭。</h3> <h3>也许是一路上大家的心理建设比较充分,原本以为的恐惧和难耐没有出现,代替这种感觉的是平淡与敬畏。既然人注定从一出生就开始走向死亡,那么干干净净地来干干净净地去何尝不是一种自然规律,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便好!</h3> <h3>观看天葬的人很多</h3> <h3>色达是心与灵的佛国净土,这是一个没有尘世繁杂的世界,从闪着光的佛塔,修行者的身影,满山遍野的红色僧舍,你能感受到一种渗入骨髓的信仰,没有人不会为眼前满山的红房子所震撼!<br></h3> <h3>色达是个藏传佛教寺庙比较集中的地方,全部为红教,身披桨红色僧袍的喇嘛和觉姆来来往往,空气中充满祥和气氛。<br></h3> <h3>放眼望去,色达山河一片红<br></h3> 来到色达一定要登上山顶的坛城,转坛城转经桶为家人祈福。<h3><br></h3> <h3>一边转经桶,一边念着六字真言</h3> 12号清晨离开色达,本打算到天下黄河第一弯赏景,天公不作美,今天的气温很低,穿上最厚的衣服都挡不住瑟瑟寒风,匆匆来匆匆去,只看到一块大石头及一行大字。<br><h3><br></h3> <h3>途径海拔4398米的隆格山垭口。</h3> <h3>扎尕那--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据说那里是一块世外桃源,带着满满的期待,启程了。由于路程遥远车程漫长,大家边走边玩,心情不错。<br></h3> <h3>终于来到了扎尕那,名不虚传的世外桃源,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h3> <h3>海拔3160米的最高观景台--达日</h3> <h3>从这里沿着栈道上去又是另一种风景</h3> <h3>一朵云一股雨,下一会儿停一会儿,踏着泥泞躲着雨,走走停停爬上去,云雾绕山脊,细雨润大地 ,耳闻赞叹声,眼望层层绿。</h3> <h3>心旷神怡,玩兴大起。</h3> <h3>早晨的雾更重了,使整个扎尕那小寨子处在云里雾里,除了赞叹还能找到更好的形容词吗?</h3> <h3>扎尕那全景,“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扎尕那山位于迭部县西北34公里处的益哇乡境内,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h3> <h3>离开扎尕那我们便踏上归途,途中顺带了一个景点,郭莽湿地,小而精致,去看看。</h3> <h3>白鹤张开翅膀腾空飞翔,犹如我们旅行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br></h3> <h3>风景在路上,我们在途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