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之旅:英国、爱尔兰

陈琍

<h3><br></h3><h3>英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有着悠久古老的历史、辉煌的近现代成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我在退休前曾到过伦敦,先生去过两次英国但没到过北爱尔兰,因此去英国深度游是我俩共同的愿望。2013年5月,与先生的高中同学搭伴成行了。</h3> <h3>北爱尔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即英国的政治实体之一,位于爱尔兰岛东北部。<br></h3><h3><br></h3><h3>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市政厅,气势恢宏,落成于1906年。</h3> <h3>贝尔法斯特王后学院,建于1845年,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十所大学之一。</h3> <h3>议会大厦。</h3> <h3>巨人之路位于贝尔法斯特西北约80公里处的大西洋海岸,由数万根大小不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 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被视为世界自然奇迹。1986年“巨人之路”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br></h3> <h3>地质学家研究其中构造,发现这道天然阶梯是由活火山不断喷发后,火山熔岩多次溢出结晶而成。经过海浪冲蚀,石柱群在不同高度被截断,便呈现出高低参差的石柱林地貌。这种石柱多六边形,也有四边、五边和八边形的,石柱高者达12米,矮者也有6米多,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延伸向大海,宛若鬼斧神工的仙境。<br></h3> <h3>著名的石柱之门。</h3> <h3>苏格兰是英国的政治实体之一,以风笛、格子花纹、苏格兰裙、畜牧业与威士忌而闻名。<br></h3><h3><br></h3><h3>格拉斯哥是苏格兰第一大城市,英国第四大城市。格拉斯哥乔治广场与市政厅,建成于1888年。</h3> <h3>格拉斯哥街景,左侧是尼尔逊·曼德拉宫。</h3> <h3>格拉斯哥现代艺术馆。</h3> <h3>圣乔治教堂。</h3> <h3>当晚我们入住的福尔柯克附近的艾尔斯城堡酒店。</h3> <h3>清晨的苏格兰乡村。</h3> <h3>爱丁堡是<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苏格兰首府,</span>英国著名的文化古城。<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从城东的卡尔顿山上俯瞰爱丁堡城际线上的建筑群像。</span></h3> <h3>卡尔顿山上的国家纪念碑,为纪念拿破仑战争中的牺牲者而建。意图模仿雅典帕提依神庙,但由于预算不足而尚未完工。</h3> <h3>爱丁堡福斯铁路桥,建成于1890年,是世界上第二长的多跨悬臂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铁路作为长途陆路运输主要手段的年代,福斯桥是桥梁设计和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英国人引以为傲的工程杰作。<br></h3> <h3>圣十字架宫,也称荷里路德宫,至今英国王室访问苏格兰期间还住在这座宫里。</h3> <h3>荷里路德宫中的高塔,当时苏格兰女王玛丽就住在这里,并在这里生下后来的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h3> <h3>据称这是玛丽女王的浴室。</h3> <h3>女王画廊。</h3> <h3>爱丁堡城堡是爱丁堡甚至于苏格兰精神的象征,是英国最古老的城堡之一,耸立在死火山岩顶上,居高可以俯瞰爱丁堡市区。爱丁堡城堡在6世纪时成为皇室堡垒,自此成为重要皇家住所和国家行政中心。</h3> <h3>城堡中的皇冠广场。</h3> <h3>城堡礼堂,文艺复兴时期修建的大厅,后改为兵营。</h3> <h3>城堡一线天中看皇冠广场。</h3> <h3>在爱丁堡大街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雕塑——义犬博比,这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创作的。小狗博比与主人老约翰在爱丁堡相依为命,老约翰病死后葬于教堂墓地,小狗博比一直不渝地坚守在墓旁14年,直至死在墓边。人们雕此像歌颂其忠义之举。</h3> <h3>尖塔高耸的建筑,曾经是托博特高地的圣约翰教堂,如今是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协会总部。其右侧的建筑分别是城市网络中心和苏格兰威士忌酒业展览中心。</h3> <h3>司各特纪念碑,王子街上最醒目的高塔,为纪念苏格兰最著名的文豪沃尔特·司各特而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作家纪念碑。</h3> <h3>身后右侧建筑是国家画廊,其对面老城区的尖塔左侧则是作家博物馆。</h3> <h3>爱丁堡街景。</h3> <h3>群山环抱的温德米尔湖,是英格兰最大的湖,形成于上一次冰期末,位于穿越昆布连山脉的南北走向的一个冰川谷中。这里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故乡,因为拥有美丽的湖光山色,温德米尔湖畔曾经诞生了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中最早的一个支流:湖畔派浪漫主义诗歌。</h3><h3>当你乘船游览在美丽的温德米尔湖上时,生活已不止眼前的苟且,因为还有华兹华斯的诗与你相伴。<br></h3> <h3>蓝色的温德米尔湖波光鳞鳞,湖面上成群的水鸟在盘旋飞翔,天鹅优雅地在水中行走,<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眼前的景色美得让人有点手足无措。</span></h3> <h3>温德米尔湖畔的波尼斯小镇,安宁静谧,小镇房屋古香古色,大多保留着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特色。</h3> <h3>曼彻斯特,位于英格兰西北部都市群的中心,是英国第二大繁华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城市,英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与商业、金融、工业和文化中心。</h3><h3>曼彻斯特市政厅。</h3> <h3>曼彻斯特唐人街。</h3> <h3>老特拉福德体育场——曼联的主场。</h3> <h3>风景如画的斯特拉福德镇是威廉·莎士比亚的故乡。恬静的斯特拉福德因莎士比亚而闻名,莎翁又以创造人间最绝美的爱情故事而被后人膜拜。也许正是这座风光妩媚的小镇赋予了他如此动人的爱的想象。来到斯特拉福德的人,一定会来看看莎翁出生的地方,亨利街上的莎翁故居。<br></h3> <h3>街对面的房子,有人说是莎士比亚的外婆家,也有说是哈佛庄园,众说纷纭。</h3> <h3>在斯特拉福德,到处都可看到以莎翁笔下人物为题材的艺术品。</h3> <h3>牛津是泰晤士河谷地的主要城市,其重要性是1167年英国牛津大学在此成立。牛津因其世界一流学府的地位和遍布各地的古迹而闻名。其实很多人只知道牛津大学,而不知道牛津是座城市,而牛津大学只是坐落在牛津而命名牛津大学。<br></h3><h3>卡法克斯塔是牛津城市的中心,往东就是牛津大学的众多学院。</h3> <h3>街左侧的房子是牛津博物馆和牛津国际教学中心。</h3> <h3>汤姆塔,基督学院的正门,设计者毕业于牛津大学。</h3> <h3>基督学院内的基督教堂,牛津教区的座堂,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同时也是主教座堂的大学学院。</h3> <h3>多尼亚剧院,左侧为著名的博德利安图书馆,规模仅次于大英图书馆。电影《哈利波特》曾在这里取景。</h3> <h3>拉德克利夫密室,建于1749年,原是为收藏科学方面的图书而建的图书馆。</h3> <h3>圣玛丽教堂,位于拉德克利夫密室的南面,塔楼建于1280年。</h3> <h3>牛津叹息桥,建于1914年,其实是用来连接赫特福德学院南北两个部分的。</h3> <h3>在英国伦敦西南100多公里的巨石阵,是欧洲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约建于公元前2300年左右,在索尔兹伯里平原上,一些巍峨巨石呈环形屹立在绿色的旷野间,这就是英伦三岛最著名、最神秘的史前遗迹巨石阵。在英国人的心目中,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br></h3> <h3>巨石阵不仅在建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天文学上也同样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另外,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因此,人们猜测,这很可能是远古人类为观测天象而建造的,可以算是天文台最早的雏形了。<br></h3> <h3>巨石阵最不可思议的是石阵中心的巨石,这些巨石最高的有8米,平均重量近30吨,更有重达7吨的巨石是横架在两根竖起的石柱上。目前没有人知道当时的人们凭借何种手段建造了巨石阵,不过科学家也得出了几种可能的方法,或多或少地解释了如何移动如此重的石头,但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br></h3> <h3>鞋跟巨石,因其形似高跟鞋而得名。冬至这天,太阳刚好在这块巨石与遗迹中心点的延线上沉入西山。</h3> <h3>温莎城堡位于泰晤士河南岸小山丘上,距伦敦近郊约40公里,是一组花岗石建筑群,气势雄伟,挺拔壮观,最初由威廉一世营建,目的在于保护泰晤士河上来往的船只和王室的安全,自12世纪以来一直是英王的行宫,也是现今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个。<br></h3> <h3>1936年,英王爱德华八世在此向曾两度离婚的美国平民辛普森夫人求婚,为了爱情毅然放弃王冠,由一国之君降为温莎公爵,出走英伦三岛,直到1972年其灵柩才重返温莎。这段“不爱江山爱美人”的风流逸事,不但使古堡声名远播,也为温莎平添了几分缠绵浪漫的气息。<br></h3> <h3>温莎城堡的标志性建筑圆塔,建于公元12世纪。古代时是炮垒,没有这么高,后来在上方加盖了中空的石造塔顶。</h3> <h3>爱德华三世塔楼。</h3> <h3>这两座圆塔是通往城堡的大门。</h3> <h3>这里是城堡的上园,王室使用的,一般不对外开放。</h3> <h3>在下园看到的城堡内部景象。</h3> <h3>圣乔治大教堂。</h3> <h3>温莎小镇街景,远处是圣约翰浸礼会,温莎教区教堂。</h3> <h3>数学桥,连接剑桥大学王后学院的东西两部分。相传牛顿用数学、力学方法建造,没用一颗钉子。学生拆后再也无法复原,不得不使用钉子。但又有传说桥是牛顿去世22年后的1749年建的。</h3> <h3>国王学院,亨利六世于1441年创办。当时规定,只有毕业于伊顿公学的学生,才有资格进入国王学院深造。</h3> <h3>国王教堂,是国王学院最著名的建筑,也是剑桥城建筑群中最经典的,是中世纪晚期英国哥特式建筑的典范。</h3> <h3>圣三一学院,亨利八世1546年创办。这所学院出了6位首相和3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h3> <h3>圣墓教堂,建于1130年,诺尔曼风格的双层圆形,这在英国是极其罕见的。</h3> <h3>在剑桥大学的剑河边留个影很有意义。</h3> <h3>白金汉宫是英国君主位于伦敦的主要寝宫及办公处,是国家庆典和王室欢迎礼举行场地之一,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宫殿前面的广场有很多雕像,胜利女神金像站在高高的大理石台上,金光闪闪,像要从天而降,维多利亚女王像上的金色天使,代表皇室希望能再创造维多利亚时代的光辉。 </h3> <h3>能在合适的时候到达合适的地方对于旅行中的人来说是一件幸运的事。我们游览白金汉宫的当天,刚好是伊丽莎白女王登基六十周年庆典日。一早,前往白金汉宫的路上人迹寥寥,我们巧遇王室的车队从白金汉宫出来,驶向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参加盛典活动,有幸近距离拍到了女王和亲王在车内的实况,女王还特意向我们招手致意。同时我们还看到了查尔斯王子和卡米拉等王室成员。这的确应该算是一次难得的邂逅。</h3> <h3>泰晤士河与英国议会大厦。</h3> <h3>英国议会大厦的钟楼伊丽莎白塔,旧称大本钟,即威斯敏斯特宫钟塔,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伦敦的标志性建筑。2012年6月,英国宣布把伦敦著名地标“大本钟”的钟楼改名为“伊丽莎白塔”。<br></h3> <h3>泰晤士河畔的伦敦眼,建于2000年,高135米。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游览车。</h3> <h3>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官邸。</h3> <h3>皇家骑兵卫队阅兵场。</h3> <h3>威斯敏斯特教堂,英国王室教堂,历代国王加冕仪式在此举行。</h3> <h3>著名的伦敦塔桥,是一座上开悬索桥,位于英国伦敦,横跨泰晤士河,是从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泰晤士河上共建桥15座),也是伦敦的象征。该桥始建于1886年,1894年6月30日对公众开放,将伦敦南北区连接成整体。</h3> <h3>伦敦塔,其实是座城堡要塞,建于威廉国王时期。</h3> <h3>泰晤士河南岸的景色,圆形建筑是伦敦新市政厅。</h3> <h3>圣保罗大教堂,建成于1710年。</h3> <h3>千年桥,连接了北端的圣保罗大教堂和南部的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与伦敦环球剧院。大桥不仅开辟了一条通往圣保罗大教堂的安宁通道,避免了公交车辆的喧嚣,而且其绚丽的外观也为伦敦市区景色增添了优美的一笔。</h3> <h3>皮卡迪利广场,是伦敦人流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广场中央的“爱神”雕像下坐满了世界各地的游客。</h3> <h3>大英博物馆。</h3> <h3>狄更斯故居博物馆。</h3> <h3>福拉姆斯蒂德屋,天文台的旧址,现在是博物馆。</h3> <h3>子午线——0度经线,站在这里,我可是横跨东、西两大半球啦。</h3> <h3>站在天文台的高披上,身后岸边是皇家海军学校和国家海洋博物馆。远处是伦敦的CBD。</h3> <h3>爱尔兰共和国是一个西欧的议会共和制国家,与英国隔海相望,素有“翡翠岛国”之称。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是文化之都,这里出生并成就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如叶芝、王尔德、萧伯纳等。<br></h3><h3>都柏林邮政总局大楼,初建于1818年。1916年复活节起义总部设在这栋大楼,起义领导人就在这门口宣读起义宣言“复活节宣言”。</h3> <h3>爱尔兰都柏林奥康奈尔大街上,原来的地标纳尔逊纪念柱被毁于1966年,2003年在原址上建起尖塔,成为都柏林的新地标。<br></h3> <h3>圣三一学院,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创建于1592年。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世界名校,爱尔兰乃至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在学术界与英国的剑桥,牛津大学齐名。</h3> <h3>三一学院图书馆是世界顶级研究图书馆之一,老书院建于1712年-1732年,著名的“凯尔思圣书”(约著于公元9世纪初)收藏于此。长厅为老书院之主室,长约65米。</h3> <h3>基督大教堂。</h3> <h3>凤凰公园,占地707公顷,是欧洲最大的城市公园。</h3> <h3>宝尔势格庄园位于爱尔兰东南部的威克洛郡,<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建造于18世纪20年代,</span>被著名的旅行指南“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评为世界十大豪宅之一。</h3> <h3>宝尔势格庄园是爱尔兰最漂亮的庄园之一,坐落在威克洛的群山之中。庄园原本是英国人在12世纪后期驻扎爱尔兰的重要战略要塞。也有说曾是爱尔兰总督理查德·温菲尔德的家族财产。<br></h3> <h3>庄园以其美丽的花园、怡人的风景、精心设计的雕塑、优美迷人的湖泊而闻名于世。</h3> <h3>著名的“双飞马”雕塑,是由哈根林高教授于1869年在柏林铸造的。</h3> <h3>垂藤湖,湖中央的喷泉是仿照意大利的BARBERINI的喷泉而造。从湖对面看主楼景色最好。</h3> <h3>胡椒罐塔楼,据说是按照庄园主人喜爱的胡椒罐的外形设计建造的。</h3> <h3>多深邃的景致啊!从照片上能看出什么名堂吗?这是班贝大门,一扇在1770年从巴伐利亚班贝教堂搬过来的大门!</h3> <h3>德罗赫达是爱尔兰东部港市,临爱尔兰海,南距首都都柏林40公里。德罗赫达市的圣劳伦斯门。</h3> <h3>圣彼得帕洛斯教堂。</h3> 旅行不是简单的走走看看,而是为了透过岁月沉淀下来的那些宝贵遗产,感受多元文化的博大精深,思维与文化的碰撞,现代和历史的交融。 <h3>每一次的旅行,都是一次知识的积累,也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和感受,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并期待下一次的出发。</h3><h3><br></h3><h3>谢谢观赏!</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hoonm8w"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退休十年,我们走过70多个国家(2009-2010)</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ht3hpxx"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退休十年,我们走过70多个国家(2011年)</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ira4jax"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退休十年,我们走过70多个国家(2012年)</a><br></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