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富士山

LI HUA

<h3>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是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其对称的圆锥形轮廓与优美的环境相映衬,吸引着无数旅游者。作为骑行爱好者,见了就有一种要去骑行的冲动。</h3> <h3>D1 2018.08.13</h3><h3>东京大田区-川崎市-相模原市-大月市-富士吉田市</h3><h3><br></h3><h3>在朝阳中,我登上多摩川堤坝,开始了骑行旅程。</h3><h3><br></h3><h3>大堤只允许步行或骑行,一路畅通无阻。</h3> <h3>东京都市圈路网密集且复杂,好在有了Japan Travellers SIM导航,可少走冤枉路。</h3> <h3>约骑行了50km,来到津久井湖才离开市区街道,进入了山区公路。</h3><h3><br></h3><h3>津久井湖和上游的相模湖都是在上个世纪上半叶在山谷里筑坝形成的人工湖,除了发电和水利功能,还是著名的风景区。</h3><h3><br></h3><h3>沿着河谷不断爬升,严重消耗体力。我有两个月没爬坡骑行了,这次爬坡让我腿抽筋。</h3><h3><br></h3> <h3>山区气候多变,午后从阳光曝晒变为雷雨交加。我只好随着雨水大小走走停停。</h3><h3><br></h3><h3>雨歇时的山区景色,与我所在的福建省山区颇为相似,只是房屋风格迥异。</h3> <h3>到了傍晚时分,雨还在下,但已经可以望到富士山了。不过,这时距离富士吉田市还有20多km。</h3><h3><br></h3><h3>天不作美,而且运气也不好,居然扎胎了。只好找个避雨的地方,在昏暗中摸索着换上备胎。</h3> <h3>总算找到预订的旅社。入住且洗漱完毕后,就到一楼酒吧里吃晚餐。</h3><h3><br></h3><h3>旅社和酒吧都是同一个老板,美国人,在此经营20年。我问他为什么会在日本经营,他告诉我,他的太太是日本人。</h3><h3><br></h3><h3><br></h3> <h3>与我同住一个房间的小熊先生来自神户,也在酒吧里喝酒,他还会说英语和汉语。小熊告诉我,在这里喝酒的除了游客还有当地人,其中有大学生,等。</h3><h3><br></h3><h3>坐在我身边的是一位本地人,是这里的常客,喜欢喝美国的威士忌。他请我品尝他的BLANTON'S。</h3> <h3>这位先生还拿出存在酒吧里的3瓶Jack Daniel's 让我品尝。小熊告诉我,这些是产自田纳西州的不同年份的威士忌。我不好意思再喝了,而且也不懂酒,就推说已经感到头晕了。老板教我用日语说"头晕",大家哈哈大笑。最后,我还是没记住怎么说。</h3> <h3>D2 2018.08.14</h3><h3>市区-富士山-河口湖-市区</h3><h3><br></h3><h3>早上,我要去骑行了,小熊先生在旅馆前送别我。我应该感谢小熊帮我更多地体验日本人的生活。</h3> <h3>见到当街一座大鸟居正对着富士山,就朝着这方向骑去。</h3> <h3>进景区买门票天经地义。在景区登山路收费站花200元“买路钱”。200日元哦!小汽车1060日元,此后没有其它收费。</h3><h3><br></h3><h3>与中国遭诟病的景区收费相比,更能解释资源共享的理念。</h3> <h3>沿途设有若干驿站或停车场,都有写明标高,有的设有瞭望台,有的设有饮料自动售卖机。</h3> <h3>在树海台停车场还能望到山下的市区和河口湖。再往高处就容易受到云层遮挡,看不到山下。</h3> <h3>来富士山骑行的日本车友很多,大部分都是骑公路车,个别用山地车。看着一个个车友从我身边秒过,真羡慕他们的体能。</h3><h3><br></h3><h3>到了第四驿站,看到标高2020m,再爬高300m就达终点第五驿站的标高,这给了我信心。</h3> <h3>从第四驿站展望台往下看,我已是在云层上方。</h3><h3><br></h3><h3>登山公路是双向2车道,并不宽阔,而且弯道多。车辆和骑友都很文明行驶,没听到一声汽车鸣笛。</h3><h3><br></h3><h3>里程碑上除了标明到第五驿站的距离外,还标有该段坡度,最陡为6.5%,多在5-6%。</h3> <h3>在这里,我看到唯一的一块被毁林地。驿站橱窗里的图文介绍,这是一场严重雪崩造成的。</h3><h3><br></h3><h3>看得出来,当地人不打算用人工造林的方法恢复植被,而是等待自然界的自我修复功能来恢复。</h3> <h3>终于到达第五驿站!</h3><h3>这里是登山公路的最高点!</h3><h3>完成了我骑行富士山的心愿!</h3> <h3>广场上中国游客真多,到处都可听到中国话。<br></h3> <h3>这么高的位置还有神社,体现人们自古对山神的崇拜与敬畏。</h3> <h3>这里标高2305m,针叶乔木只能生长到这个高度。回望3776m标高的山顶仍旧云雾缭绕,神秘莫测,但是仍有勇敢的登山背包客带着露营装备,踏着小道徒步登顶。</h3><h3><br></h3><h3><br></h3> <h3>看看我骑行的轨迹,给想来骑行的朋友作为参考吧。对福州的骑友来说,难度与骑行到雪峰寺相当。</h3> <h3>心满意足了,放坡下山直奔河口湖。</h3><h3><br></h3><h3>在穿越半山云层时,还遇到降雨,气温骤降。不过,很快就穿出云层,气温逐步回升。</h3><h3><br></h3><h3>在河口湖畔遥望富士山,那种美的感觉是以我的文笔难以写成的。我信服富士山无愧是世界遗产。</h3> <h3>D3 2018.08.15</h3><h3>富士吉田市-山中湖-御殿场市-小田原市-东京</h3><h3><br></h3><h3>上午离开富士吉田市,向山中湖骑去。</h3><h3><br></h3><h3>日本很多公路都有标出骑行道,给骑行者以方便。</h3> <h3>山中湖与河口湖一样,都是因富士山火山喷发形成的堰塞湖,也都是旅游胜地。</h3> <h3>游览中遇到阵雨,我就进一家咖啡屋喝咖啡,赏风景。</h3><h3><br></h3><h3>老板是一对年青夫妇,兼营自行车出租生意,请他帮忙给车打足气。</h3> <h3>今天的路程仍是爬坡,不同于昨天的一个长坡,而是爬3个坡。从御殿场市到箱根的坡最陡。</h3><h3><br></h3><h3>已经骑了30多公里,回望富士山🗻,虽然没有湖面映衬,仍是那么美。</h3><h3><br></h3> <h3>终于爬到坡顶,隘口吹来山风,使人精神为之一爽。</h3><h3><br></h3><h3>原来这里是一个景点,有一定的旅游设施。</h3><h3><br></h3><h3>一尊铜雕塑吸引眼球,标牌上写着“熊と金太郎”。看不懂日文说明,回来查看了才知道,金太郎是日本传说故事。</h3><h3><br></h3><h3>金太郎的屁股被游人摸得铮亮。我也摸一把。</h3><h3><br></h3><h3>测得这里标高837m,直到海边小田原应该可以滑行20km。</h3> <h3>在翠绿的山谷中滑行下山是很惬意的,但是路窄弯急车多,要特别小心。</h3><h3><br></h3><h3>滑行了很久,在这绿色掩映的盘山公路旁冒出个美术馆——箱根玻璃之森美术馆。这完全颠覆了我对美术馆的观念。我原以为艺术场馆都应该在人口密集的都市里。<br></h3> <h3>骑行者都说美景在路上,在日本更能体会到这一点。</h3><h3><br></h3><h3>箱根山谷里的植被那么美,可以想见到了秋天又是另一种意境美景。日本的人口密度之大,其自然却保护得那么好,那么美,美得那么自然。</h3><h3><br></h3><h3>我所生活的福建省是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还是到处可见“青山挂白”,其中不少是人为的。</h3><h3><br></h3><h3>骑到小田原已是傍晚。这里是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该结束这趟山区骑行了。</h3><h3><br></h3><h3>我把自行车折叠好,带上电车,回到东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