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少年(文/兰斋居士)

兰斋居士

<h3> 1 “我也曾少年”。每念及这句话,就春风般微笑。其实,人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年少的自己。皱纹来了只是赖在脸上,心中的少年依然粉嫩。即使老成一枝枯骨,也毫发无损少年往事。相反,越老越把少年事擦拭得锃亮。我爹就是事实论据。老了,痴呆了,说的,念的,喊的,唱的全是儿时的一切。“老年多健忘,唯不忘儿时。” 2、 少年时的梦想是鲜亮的,芳香的,美轮美奂的。就在少年的前方婉约,灵动,英气,挑逗。于是,惹得少年虎虎有生气。我小时候的偶像是刘胡兰,曾经梳过刘胡兰一样的短发,骄傲了好长时间;回敬我们班扰乱课堂纪律的小调皮时,那个刘胡兰式的怒目,骄傲了好长又好长时间;现在想起来这些骄傲,决定焊接上,然后再膨胀它们。 3、 小时候,我最喜欢代数。代数中,我最喜欢“代入”。代入里,我最喜欢代一长串的式子。多过瘾,一大家子都来了,好不热闹?在这样的代数江湖里策马奔腾,俠气暴涨得不像话。 如今,生活里,我仍然喜欢“代入”,可是,代入的十有八九是别人的凄婉事。于是,越来越胆小,越来越脆弱,越来越小心翼翼,三分俠气好像溜走了二分。 4、 我们村很小,可我们村的关帝庙很大。大就大呗,可偏偏就矗立在大街边上,坐北朝南,威武得专吓唬小孩子。可怜我那小学几年里,每日天不亮去学校都被它吓一次。惊吓得次数多了的缘故吧!如今,从它旁边经过,无论早上天不亮,还是晚上天不亮,都不再起波澜。起波澜的人,早已换成我相见都不识的邻家的小娃,大概叫我老姑姑的那些小孩子了。 5、 吃过“杜梨”吗?那可是小时候的味道呢!村北,在村北边就只有一棵杜梨树,还是野生的。 那时候最盼秋天了,秋天是大人们的爱丰收。也是小孩子的爱丰收。地里的红薯呀、玉米呀、大豆呀,小孩子喜欢煮着吃烤了吃。树上的大红枣、葡萄、梨、苹果,都是极有魅惑力的小妩媚。不过,不过瘾,还必须寻一点儿野味才对得起年少轻狂。于是,就盯上了村北边那颗野杜梨树。那如豆的小野果儿,青青的给你以希望,咖色的甜甜的面面的最是可人儿。 如今,那棵野杜梨树的地方,被房子“攻陷”。也许,它逃难于深山老林了不成?“天涯地角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因为,野杜梨儿,我方才真懂了这句诗……唉!还有多少伤怀抱的诗句在前路漫漫里,待我去“真懂”呢?我真想锁住双脚呢! 6、 偶然瞥见道路旁有几株芝麻,开满了一身小白花儿,在喧腾的阳光下恣意地自在。刹那里,链接了少年时,磕芝麻的有趣来。地上铺一张四尺见方的旧布,把芝麻杆头朝下用小棍来敲打,簌簌落下来的芝麻是小可爱小欢喜小丰收小希冀。那么多小收获,隔了几十年,慢慢长成了大思念大牵挂大故乡大乡愁。“小”与“大”的辩证,一直都在,我今日始发觉。</h3><h3> 又获得了一个新认知,我心却苦笑。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