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一个人因读书而美丽,
一个民族因读书而兴旺,
一个国家因读书而富强。</b><br></h3> <h3><b>紧张、忙碌、充实的新学期即将开始,8月16日下午,七年级教师汇聚于此,在这里召开读书交流会。老师们畅谈自己的读书所得,共赴精神的盛宴,共享读书的快乐,给其他人分享快乐,自己也更幸福。</b><br></h3> <h3><b>张金波副校长为本次交流会致辞。</b></h3><div><h3><b>张副校长衷心希望七年级部所有老师们众志成城,越走越好。同时,她号召“拿起书本阅读吧!请坚信读书的力量。”</b></h3><h3><br></h3></div> <h3><b>李云飞主任一马当先。他向大家推荐了朋友推荐给他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全传》。看了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后,他既了解了很多不同性格的人,又学会了很多处理不同事情的方法。这本小说使他受益匪浅。</b><br></h3> <h3><b>曲红霞老师与大家分享的是她再读《撒哈拉沙漠》的所感所想:曲老师读懂了三毛,读懂了她的美,她是一个灵魂漂泊的女子,去探索沙漠的奥秘,去体验沙漠风情,去寻找自由的生活。从她的身上看到了她对生活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b></h3> <h3><b>曹春霞老师假期读了《网络素养教育》一书,感触颇多:我们这个时代不缺乏信息,但有价值的信息则极为贫乏,只有经过甄别才可能凸显;我们不缺乏经验总结,但好经验中蕴含的思想、智慧则常常被埋没,只有受到“慧眼”的眷顾,经验才可能启迪智慧。</b><br></h3> <h3><b>王丽老师和儿子一起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感受颇深: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b><br></h3> <h3><b>郑玉子老师读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这是《老人与海》揭示的哲理。她十分佩服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他让她懂得了一个人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b><br></h3> <h3><b>黄彦绮老师读的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她认为:教育与爱育的最大差别就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自由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b><br></h3> <h3><b>董琳老师分享了她读《追风筝的人》的心得:胡赛尼的笔犹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将人性的真实刻画得近乎残酷,却又毫不哗众取宠。书中的情感不仅仅是亲情,不仅仅是友情,只要是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b><br></h3> <h3><b>张道玲主任读《穷养儿子富养女》后,就怎么培养男孩和女孩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理想的母亲应该永远镇定,永远和善,永远富有爱心地对待孩子,永远知道管教孩子的恰当方法,永远愿意花时间陪孩子共同成长,永远对孩子抱着必胜的信念,永远愿意与孩子一道讨论问题。</b><br></h3> <h3><b>张金波副校长分享的题目是《与爱同行——由参加“百词斩爱阅读”所想到的》。这是她连续阅读192天的所思所想。她与大家分享了她的“三个感谢”:感谢同事,让我认识并走进了“百词斩爱阅读”这个英语阅读软件;感谢我的家人、同学和朋友,鼓励我坚持英语阅读;感谢自己,更深刻地领悟了坚持的力量。</b><br></h3> <h3><b>张主任为本次交流会做了最后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喜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坚持下去,让读书成为一种享受。</b><br></h3> <h3><b>“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读书的人不一定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读了许多书。”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逐步将阅读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在不断吸纳精神营养中加速我们的专业发展,成就我们的幸福人生!</b><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