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不生气就不生病》这是一本在寻找病根与祛除人体心理疾病进而探讨养生之道方面取得重大革命性突破的图书。是一剂开给焦虑时代的人们宝贵的药方。作者郝万山教授。</h3> <h3>郝万山——著名的中医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中医伤寒第一人,国家中医经典著作全国示范教学《伤寒论》主讲人。中医讲学足迹遍及亚欧美澳和港台在内的国内大多数省市。</h3> <h3>此书我没看,是上网偶然看到的。先把目录摘取我就深有同感赞成此观点。</h3><h3>前言 百病生于气 养生先养心(郝万山)</h3><h3>第一章 你能控制好情绪吗</h3><h3>80%的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h3><h3>头发与情绪怎么扯上了关系</h3><h3>鸽子得脑溢血为什么比人康复得快</h3><h3>没有情绪的反应,人类就不可能繁衍到今天</h3><h3>情绪到底如何界定</h3><h3>情绪是座大房子,“七情”“五志”是根基</h3><h3>没有哪一种灾难比心理危机给人带来的痛苦多</h3><h3>人类调控情绪所走过的路</h3><h3>情商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更是生命健康的基石</h3> <h3>第二章 都是生气惹的祸</h3><h3>消化系统许多病都是情绪惹的祸</h3><h3>生气给14岁少女种下了什么病根</h3><h3>丈夫背信弃义,妻子饮食俱废</h3><h3>百病生于气,不生气就不生病</h3><h3>脾胃是后天之本,胃气壮则百病消</h3><h3>老编辑病来病去的玄机</h3><h3>一点火就着的脾气为啥不利于健康</h3><h3>胃是情绪的显示屏</h3> <h3>第三章 人体胃肠的奥秘</h3><h3>重读天净沙,谈谈断肠人</h3><h3>赶车的壮汉为什么突发肠穿孔</h3><h3>恐惧让值班的女孩一夜患病</h3><h3>产后生气遇困难,胃肠痉挛四十年</h3><h3>长达14年的腹痛、腹泻竟然来自于坏情绪</h3><h3>十倍的工资,也付出了十倍的身体和心理代价</h3><h3>儿童排便难,家长焦虑是根源</h3><h3>人脑生来有两个,关照好肠脑才能根除消化系统慢性病</h3><h3>“食不语”与消化系统的利害关系</h3><h3>大道至简,三招解救消化系统功能紊乱</h3> <h3>第四章 女性特殊时期的关爱</h3><h3>悲伤暴怒后月经突然中断</h3><h3>肝主疏泄而藏血,为女子先天之本</h3><h3>开车受惊吓,女孩收到了闭经这个沉重的“礼物”</h3><h3>负向情绪是女性特殊时期的无形杀手</h3><h3>坐月子生气百分之百会引发各种疾病</h3><h3>气血失和,身体多处疼痛难平息</h3><h3>守护生命不可不知的中医术语——三焦</h3> <h3>第五章 人会被吓死吗</h3><h3>恶作剧竟然吓死了人</h3><h3>对癌症的持续性焦虑远远大于癌症本身对健康的损害</h3><h3>一个极度恐惧导致精神崩溃的心理实验</h3><h3>人会被吓死,并不是空穴来风</h3><h3>人体的自调机能是健康的保护神</h3><h3>非典的启示:看透生死反而不会死</h3><h3>解放自调机能,方得养生真谛</h3> <h3>第六章 烦人的皮肤病</h3><h3>脂肪瘤为什么神奇地减少了</h3><h3>郁闷焦虑使皮肤淀粉样变顽固难愈</h3><h3>皮肤与神经原本是同宗</h3><h3>牛皮癣全面爆发只因房产纠纷</h3><h3>痤疮类常见皮肤病是如何痊愈的</h3><h3>白癜风轻与重是情绪的晴雨表</h3><h3>促进皮肤病好转和防止复发最有效的方法</h3> <h3>第七章 PART SEVEN 莫名其妙的痛</h3><h3>固执己见说胃痛,断送了自己性命</h3><h3>突然足跟痛,居然是心梗</h3><h3>女士足跟痛,竟然是心病</h3><h3>全身窜着疼,伤什么都不能伤心</h3><h3>学习压力大,学生头痛多</h3><h3>白领不堪重负,疼痛缠身真要命</h3><h3>痛经难耐,竟是自我暗示在作怪</h3><h3>病都是自己作的,不作死就不会死</h3><h3>治病从调肝开始</h3> <h3>第八章 都是焦虑的错</h3><h3>从即将赴美留学的大学生看焦虑症的典型症状</h3><h3>掀起精神疾病的盖头来</h3><h3>妈妈焦虑儿恐慌</h3><h3>儿子焦虑爹紧张</h3><h3>家长焦虑洁癖,孩子行为怪异</h3><h3>治疗身体、平复情绪才能停止焦虑</h3> <h3>第九章 远离惊恐发作</h3><h3>惊慌恐怖的感觉在一瞬间神奇消失</h3><h3>判断急性焦虑发作的四个依据</h3><h3>所有的精神疾病都存在的病机</h3><h3>心脏病发作,不要迷信别人的经验</h3><h3>惊恐障碍、冠心病发病要分清</h3> <h3>第十章 和抑郁说再见</h3><h3>一位中年女士的痛不欲生</h3><h3>诊断精神抑郁的两大标准</h3><h3>病在情绪,根在身体</h3><h3>看五行规律,找治病要领</h3><h3>抓病机,一人之计在于胆和三焦</h3><h3>和解消百病,选方寻经典</h3><h3>阳光下的运动胜过吃药</h3><h3>别让讳疾忌医害了你,抑郁症完全能够治愈</h3><h3>躁狂发作,健康都去哪儿了</h3> <h3>第十一章 气从何来</h3><h3>人在疲劳后容易发脾气</h3><h3>饥饿低血糖,情绪难稳定</h3><h3>性饥渴是夫妻生气的导火索</h3><h3>骨折外伤后,焦虑暴躁难自控</h3><h3>经前和经期情绪爱波动</h3><h3>睡眠不足容易极度情绪失控</h3><h3>如何防止和面对情绪失控</h3> <h3>第十二章 情绪真的决定人生吗</h3><h3>老罗和老薛的“冰火两重天”</h3><h3>正向情绪带来高能量,负向情况导致低能量</h3><h3>提高管理情绪能力的八个要领</h3><h3>在拥有健康的时候,知未病与治未病</h3><h3>附录:郝万山66条养生金句</h3><h3>后记 大医治未病( 纪红)</h3> <h3>“不生气就不生病”</h3><h3>情绪是人的本能,但在竞争激烈的生活环境下,人的精神压力自然会增大,于是各种负面情绪会经常影响到人的健康。现在,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绪有关。嘿!只要我们把控好情绪这个关,我们就可以不得病,不得大病,少得病,晚得病。</h3> <h3>生命的开始就是衰老的启动,养生抗衰老是一辈子都要做的事情。俗话说:50岁以前人找病,50岁以后病找人。但至少是在脑子里要有这根弦,能时刻提醒着自己。</h3> <h3>情绪不爽会导致肝病——情绪不爽、生气郁闷的时候,也会影响肝的疏泄,而出现肝和肝经气滞血结的情况。好情绪、正向情绪带来高能量,坏情绪、负向情绪导致低能量。淡定从容的人,无意于争端、竞争和犯罪,因此人们和他交往会感到温馨可靠,容易相处。</h3> <h3>心要静,身要动——心静则身安,身安则体健,心安体健则百病少生。动能生阳,阳气旺盛而通达,则气血流畅,肌肉丰满,筋骨强健。心要静,身要动,营养均衡不过剩。心要静,静能生慧,用智慧去处理一切,则诸般难题就会迎刃而解。</h3> <h3>不要违反自然——而在自然界,如果一棵植物违逆自然规律,一定要冬天发芽生长,等待它的就是死亡。</h3> <h3>别强迫自己——不强迫自己,不刻意久睡,不刻意高强度锻炼。凡事讲究力所能及。</h3> <h3>别什么都指望医生——医生并不是万能的,很多疾病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很多人完全把健康交给医生,不注重养生保健,实在是一个误区。一定要重预防。</h3> <h3>真正的医生是自己——人渴喝水,饿了吃饭,这都是机体的自调机能在发挥作用。人体的自我调节机能是健康的保护神,这个机能是与生俱来的,是大自然所赐予的。当人患病以后,医生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大多情况下是通过促进自调机能的康复修复作用来达到治疗效果的。</h3> <h3>掌控情绪才能掌控命运——学会掌控情绪,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缺少情绪调控,就会摩擦不断、相互斗气……。也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无穷无尽的困扰。人有情绪是本能,人能控制情绪是本领。</h3> <h3>不要过分在意名利——有钱有健康,你的钱叫资产;有钱没健康,你的钱叫遗产。临死才知道万事皆空,钱财名利一切都是泡影。</h3> <h3>其实气死人的例子还真不少!史上最有名的“气死人”的事件,就是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了。现代医学科学中也得到验证。心理和生理本是同根而生的孪生兄弟,生气不仅会带来强烈的生理变化,其产生的激素比任何情绪都复杂。</h3> <h3>生气后身体8大器官变化:</h3><h3>1、心脏血流增加一倍——生气时,心脏的收缩力加强,心跳加速,大量的血液涌向心脏,心脏则需要加倍工作。这时就会出现心率不齐、心肌缺血、胸闷、心慌,甚至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h3><h3>2、肝脏比平时大了一圈——生气后,最先伤的就是肝脏!所谓“气大伤肝”,如果经常生气,就会出现肝病、甚至是肝硬化。</h3><h3>3、免疫系统罢工6小时——生气也会损伤免疫系统?没错,人的情绪是由大脑分泌的多巴胺控制的。作为激素,多巴胺会影响身体其他很多激素的分泌。</h3><h3>我们生气时,大脑会命令身体分泌一种皮质激素。这种激素如果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阻碍免疫细胞的运作,让身体抵抗力下降。所以生一次气,免疫系统罢工6小时毫不夸张!</h3> <h3>4、 生气时肺泡不断扩张——很多人在最生气时,肺部会疼。这是因为生气真的会伤肺。人在情绪冲动时,呼吸就会变得急促,甚至会出现过度换气的现象。这时肺泡就会不停扩张,没有时间收缩,所以很多人肺部会疼。这也是为什么常有人在生气时说,“肺要气炸了”。</h3><h3>5、生气时肠胃功能紊乱——你生气时,胃也会生气!这是因为胃部血流量减少,供血量不足,胃肠蠕动困难,引发胃肠“消极怠工”。</h3><h3>生气还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胃肠血流量降低,蠕动减速,食欲不振,引起肠胃功能紊乱、胃溃疡等。</h3><h3>6、生气后乳房出现肿块——很多女人生气后,乳房会出现肿块,这是由于情志内伤导致的肝郁痰凝造成的,也和生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生气导致的气血瘀滞、肝脾失调,也是导致乳房肿块发生的重要原因。</h3> <h3>7、生气时甲状腺会分泌过多激素——生气时会令内分泌系统紊乱,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过多。甲状腺是身体中参与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当你感觉到热血沸腾的时候,就是甲状腺受到刺激了。久而久之,就会引发甲亢。</h3><h3>8、一生气皮肤会长色斑——美国的医学人员对5000名脸上长色斑的女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当她们处在情绪的低谷时,任何药物对色斑的治疗都显得不尽人意。而当其中一些女性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时,她们的色斑可以不治自愈。医学人员分析道,当人生气时血液大量涌向脸部,这时的血液中氧气少,会刺激毛囊,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深部炎症等皮肤问题。</h3> <h3>提高自身素质才是减少生气的好办法,具体如何做的建议:</h3><h3>1一多读书,增智慧 ——多读书,才能提高精神境界和思想觉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胸怀宽阔,才能“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h3><h3>2多感恩,少怨恨 ——有了感恩,心境就会平静;有了感恩,学习工作就有了动力。少了怨恨,心情就会愉快。</h3><h3>3多宽容,少计较 ——很多人的快乐,并不在于自己有多好,而在于计较比别人好多少。</h3><h3>很多人的痛苦,并不在于自己有多不幸,而在于计较比别人更加不幸。</h3><h3>有没有痛苦,源于你是不是计较。快不快乐,在于你能不能宽容。</h3><h3>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有几分宽容,就有几分快乐。</h3> <h3>4从公理,少私欲 ——要学会换位思考,要有同理心、同情心,才能理解对方。遇事从公理思考和处理,少从私心私欲思考和处理,情绪就会稳定。</h3><h3>5要淡泊,不贪心 ——对钱财名利可追求,不贪婪。该得,得的坦然,该舍,舍的心安。</h3><h3>6时刻寻求四个快乐——助人为乐 你能帮助他人,就说明在这个方面你比他人强。</h3><h3>知足常乐 能知足就不会有过度贪婪的欲望,因为贪婪的欲望会消耗你的正能量。</h3><h3>自得其乐 时刻寻找生活中、身边的快乐,你就会获得正能量。</h3><h3>没乐找乐 美好的事物就在我们身边,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就看我们是不是留意观察和发现。</h3><h3>7工作生活保持四种状态 ——就是专注状态、愉悦状态、放松状态、理智状态。</h3><h3>做有智慧的人,不做情绪化的人。</h3><h3>只要有这四种状态,即使你工作了一整天,依然会感到精力充沛,有使不完的劲。</h3><h3>因为这种意识情绪状态,是高能量级别的,这样工作一天,就等于增加补充了人体的能量。</h3> <h3>8心理学家提倡的心理转换法——一位老婆婆,大女儿是卖鞋的,小女儿是卖伞的,这位老婆婆每天总是哭,晴天担忧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为小女儿哭。雨天担忧大女儿的鞋卖不出去,为大女儿哭。晴天也哭,雨天也哭,许多慢性病缠身。有人告诉她: “婆婆,晴天的时候,你大女儿的鞋店生意兴隆,你应当为她笑。雨天的时候,小女儿的伞店生意兴隆,你应当为她笑。”这位婆婆一想:“对呀!”从此每天都在笑,活得很开心,许多慢性病不久都好了。</h3> <h3>提醒大家,能不生气就不生气,心胸要开阔一些,天大的事最后都能解决。一味的生气,不仅无济于事,还伤人伤己。</h3> <h3>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为外界事物所影响情绪波动是难以避免。在自身内力和修养也难以抵御生气时,只有远离是非之地远离是非小人,眼不见心不烦。<h3>阳光下的运动胜过吃药,编辑完成要走了爬小山去了。</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