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历尽沧桑的杭州、嘉兴火车站与钱塘江大桥

本佥

<h3>  杭州、嘉兴火车站,是铁路沪杭线上的两个重要车站,至今都有百年历史。紧邻杭州的钱塘江大桥由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一个世纪过去了,现在来看看它们当年的照片,不禁感概岁月的沧桑巨变与铁路的飞速发展。</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杭州火车站</font></b></h1> <h3>  杭州火车站于1906年11月14日建站,时称清泰站,后历经一次迁址,三次重建。1910年由清泰门外东300米处的旧址迁至现址,改称杭州站,因为火车站搬进城里了,老百姓俗称城站;1937年毁于战火,1941年第二次重建;1997年6月第三次重建。新客站于1999年12月28日建成投入使用。<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沪杭铁路杭嘉通车纪念</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09年开始修建、1910年建成的“杭州站”,因是城内之站,所以人们又习惯称“杭州站”为“城站火车站”。</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010101">↓↓</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当时修建的杭站城站,是一幢西洋巴洛克建筑风格的两层站房,建筑面积共1210.77平方米。票厅及候车室共三个,旅客站台两座,其他站台三座,货物仓库一座。站房两侧对称,中部三楼建筑钟楼雄观,屋顶柱墩砌尖塔可瞭望。<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车站被日军飞机炸毁,日据杭州期间,车站于1941年重建,1942年启用。<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重建的杭州站采用日本奈良时期的古建筑形式,砖木混凝土结构、大屋顶、绿色琉璃瓦、清水墙体、斗拱飞檐,檐口角上有4个铁铃,寓意吉祥如意,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和杭州古城交相辉映,成为杭州的标志性建筑,这一建筑一直延用到1997年。<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在杭州城站<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随着杭州客运量的日益增加,城站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1997年6月26日至8月15日杭州城站旧站被拆除。新城站于1999年12月28日正式启用。<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嘉兴火车站</b></font></h1> <h3>  嘉兴火车站同沪杭铁路同期建设,建成于1909年9月12日,自此嘉兴这座古朴美丽的城市拥有了一个全新的交通方式——火车。<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嘉兴南湖烟雨楼</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09年开站时的嘉兴火车站正面<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1914年嘉兴火车站站台</span><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span></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当时的列车运行时刻表</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37年日军侵占前的嘉兴火车站</div></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37年8月13日中日淞沪会战爆发。8月19日至10月23日,日军派飞机先后49架次对嘉兴火车站进行狂轰滥炸,共投炸弹68枚,造成铁路工人和旅客大量伤亡,客货运输交通全线中断。嘉兴站落入日军的铁蹄之下。<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37年10月3日嘉兴站被日军炸毁的惨状<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日军攻占嘉兴站</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日军攻占沪杭沿线的各个车站以后,迫使民工和铁路员工抢修铁道线,并用一年多时间重新建造了嘉兴车站,并修建了炮楼碉堡。<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抗战期间,嘉兴火车站曾经还有一条经王江泾火车站通往苏州火车站的铁路线,称为苏嘉铁路,全长74.4公里,共设8个车站。<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拒绝抗战,并派代表于同年5月5日中日两国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划定上海至苏州、昆山一带不得中国军队驻军和通行,造成宁(南京)杭之间经由铁路进行的军事运输无法进行。因此国民政府决定修建自苏州至嘉兴绕出上海的铁路线。<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淞沪抗战形势图上的苏嘉铁路<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35年2月22日开始动工,1936年7月15日建成通车运营,极大地方便了国民政府军队调动和国民的出行。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事起时,为抗击日军进攻,苏嘉铁路在调拨部队和运送武器弹药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36年7月15日举行苏嘉铁路通车典礼<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苏嘉铁路王江泾车站原貌<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43年,日本国内原材料极度匮乏,为<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white-space: normal;">收集钢铁等金属,</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white-space: normal;">1944年3月初,日军开始拆除苏嘉铁路,</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white-space: normal;">至1945年1月12日拆除完毕。苏嘉铁路就在这黎明前的黑暗中消失了,它的实际运行时间还不足8年!</span><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苏嘉铁路遗址</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50年代初的嘉兴火车站<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嘉兴站壕股道口<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97年1月16日建成使用的嘉兴新火车站<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钱塘江大桥</b></font></h1> <h3> 钱塘江大桥的命运可能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刚建成通车不久又主动将其炸毁,为什么?为了抗战! 钱塘江大桥位于杭州市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的钱塘江上。由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是连接沪杭甬、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 钱塘江大桥于1934年8月8日动工兴建,1937年9月26日建成。1937年12月23日为阻断日军从浙北南下而炸毁。抗战后钱江大桥开始重修。1953年5月恢复通车。<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刚建成时的钱塘江大桥<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37年9月26日,第一列火车通过钱塘江大桥。<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建设中的钱塘江大桥<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茅以升先生年青时照片<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钱塘江大桥建成刚开通时淞沪会战激战正酣,大桥即刻就承担起向前方运送兵员辎重的重任。后因上海失守,马上又担当起往后方紧急撤退的重责使命。<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为了阻止日军南侵,1937年12月23日,茅以升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亲自将通车仅三个月的大桥炸毁。茅以升愤然作诗:“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以铭其志。</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大桥受到重创,十四号桥墩全部炸毁,第十、十二、十三孔钢梁萧山方向端坠入江中,第十四、十五孔钢梁全部沉入江底。</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40年9月,日本侵略者开始修复工作,至1944年10月10日完工。为切断日军运输线,抗日武装力量分别于1944年3月28日和1945年2月4日对五号、六号桥墩进行爆炸破坏。<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至此,历经沧桑的大桥终于回到了人民怀抱。<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当今的钱塘江大桥</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7年庆祝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80周年<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一 END 一</font></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