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其丑无比的她,是如何攀上皇后宝座的?(下)

牛嵴柴夫

<h3>《人物龙凤帛画》/战国帛画(中国史上百幅名画之一)</h3> <h3>其丑无比的她,是如何攀上皇后宝座的?(下)</h3><h3><br /></h3><h3> 八王之乱</h3><h3><br /></h3><h3> "八王之乱"是中原汉民族的一次大灾难,史上最严重的皇族内乱。其延续时间之长,波及面之广,同室操戈之惨,引起的战乱之烈,皆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所罕见。并导致了第一次"衣冠南渡"及后来的"五胡乱华"和近三百年的南北大分裂。</h3><h3> 在这场大动乱中,位于孟津平乐镇翟泉、金村的金镛城,竟成了一座幽禁帝后亲王的皇家监狱。16年中,先后囚禁过一帝、三后、九王,其中,晋惠帝的继后羊氏在10年间五立五废,每一次废后都是被囚禁在这里。</h3><h3> "八王之乱"前后持续十六年,分为两个阶段,皆由贾后夺权引起。前一阶段持续了三个月,贾南风顺利专权。八年后,贾后野心进一步膨胀,废了太子想以自己的假儿子取代,引来杀身之祸,进而诸王混战,持续了七年多,天下方稳定下来。 </h3> <h3>《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西汉帛画(名画之一)</h3> <h3>  当上皇后的贾南风有两大爱好,一是淫荡,二是争权。</h3><h3> 早在太子妃的时代,贾南风身上的浓烈醋味就弥漫皇宫,熏得其他的女人极难接近司马衷。曾经有一个妃子因怀孕而成为贾南风的眼中钉。某日,贾南风竟然用戟来击打这个妃子的肚子,导致当场流产。晋武帝气得吐血,下令将她关到金镛城,并打算废掉她的太子妃身份。后在皇后杨芷及贾家朋友圈的共同努力下,才得以幸免。</h3><h3> 贾南风是属于那种典型的人丑多情型,一方面浑身散发醋味;同时又还嫌弃丈夫痴呆,不解风情。登后位不久就给自己的丈夫戴了绿帽子,与可以自由出入宫闱的太医令程据私通。</h3> <h3>《女史箴图》·局部/顾恺之(名画之一)</h3> <h3>  一段时间后觉得程据年龄大了,不能满足要求。就派人到街上寻找年轻帅哥,看到后便抓进宫,共度良宵。为了封锁消息同时也是喜新厌旧,往往只用一晚,第二天清晨便立即杀掉。</h3><h3> 一次有个小吏长得太帅了,破例缠绵数日,最终下不了手,放他回去,并赠给他服饰珠宝。没想到这小吏是个显摆的人,转身就穿上了这些绫罗绸缎,招摇过市。惹得周围人刮目相看:怎么吊丝眨眼变土豪了?肯定是偷来的,于是报官把他抓起来。</h3><h3> 小吏供出了离奇经历:几天前他走在大街上,遇到一个老太太,说她家里有人生病,需要一年轻男子压压邪气,重酬相谢。他心动了,就跟她上了车。中途倒腾换车,又藏到一个大箱子里,走了十几里,过了六七道门。等到箱子一开,眼前是豪华的楼台殿阁。他问老太太这是哪里,她回答是天上。他被人伺候洗澡喷香水,又换上华美的衣服,进入一房间。里面有个30多岁的女人,又矮又黑,随后两人颠鸾倒凤,度过了几个狂乱夜晚,如同梦境一般。临别时,获得这些高档衣服。大家一听都猜出是当今皇后,讪笑着离开了。</h3> <h3>《洛神赋图》·局部/顾恺之(名画之一)</h3> <h3>  除了淫荡,贾后还积极参与朝政,经常指手划脚的指挥白痴皇帝。这样就引起了两个人的极度不满。以至于处处压制着她。一个是在后宫中掌权的太后杨芷;一个是在朝堂上掌权的前太后杨艳的父亲杨骏。杨骏是晋武帝临终顾命的唯一大臣。</h3><h3> 贾南风在早年被废的危机中,曾多次受到皇后杨芷的劝诫,却不知杨芷亦曾尽力营救过她;总认为是杨芷在背后中伤她,因而怀恨在心。惠帝继位后,贾南风本身对杨芷看不顺眼,常有失礼之事发生。现又受到杨芷及杨骏的压制。因此心生厌恶,想寻机除掉这两个心患。</h3> <h3>《职贡图》·局部/萧绎(名画之一)</h3> <h3>  话说司马氏从曹魏手上夺得天下,司马炎称帝建立晋朝后,心里并不踏实。由于曹魏政权没有重用曹氏宗亲,特别是魏文帝曹丕及其子曹叡更是百般排挤陈王曹植,暗杀了任城王曹彰;而对&quot;三马&quot;(司马懿父子仨)却极为放纵,给了司马氏篡权的机会。因而深恐重蹈曹魏覆辙。</h3><h3> 于是乎晋武帝司马炎登上大统后就学汉高祖刘邦,将天下分成三十多个诸侯国,全部由司马族人担任诸侯王。并且允许王国设置自己的军队,取消州郡的常备武装。他还陆续用诸王统帅中央兵马镇守荆、扬、关中等要害地区,逐渐替换异姓方镇。以为这样,可保大晋朝江山永固。殊不知他的行为却为日后的&quot;八王之乱&quot;埋下了伏笔。在他死后十年不到,西晋王朝就开始分崩离析。</h3> <h3>《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画像砖(名画之一)</h3> <h3>  再说说朝中权力最大的顾命大臣杨骏。杨骏这个人其实能力很差,亦无名望,只做过县令之类的小官。后来是依着国丈的身份,才得到快速的提拔。司马炎准备任他为顾命大臣时,便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尚书郭奕擅于看人,说杨骏没本事、器量小,挑不动社稷重担。但司马炎却从不同角度出发,认为其忠厚老实,不会威胁到皇室。同时杨骏没有儿子,也就没有篡位的想法。结果是武帝反而重用他。</h3><h3> 武帝过世前一年,由于纵欲过度,身体极差,便把朝政交给杨骏,自已在后宫养病,随着神志的逐渐不清,经常进入昏迷状态。某次清醒时,突然发现身边的人全不认识。心中知道这个貌似老实的老丈人实际上靠不住。便令中书华廙起草诏书,召汝南王司马亮火速进京。杨骏知道后惊恐万分,急忙跑到中书省,求看诏书,看后却像无赖般把诏书藏了起来。</h3><h3> 杨芷亦觉不妙,赶紧温柔地坐到武帝身边,说:让杨骏辅政,陛下看行吗?武帝已说不出话,茫然地点头。杨芷欣喜若狂,把中书监等人喊来重新起草诏书,任命杨骏为唯一的顾命大臣,同时加了一堆官职,如太尉、太子太傅、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等。起草完了,杨芷拿到武帝面前晃了晃,问:陛下看这样可以吗?武帝已昏了过去。过了一会,又醒过来,问:汝南王来了吗?左右答:没有。武帝叹了口气,永远地合上了双眼。诏书就这样颁发了出去,杨骏顺利掌权。但武帝召汝南王司马亮进京的消息却是不胫而走。为贾南风的筹谋提供了一个高爆炸弹。</h3> <h3>《维摩诘经变》/莫高窟壁画(名画之一)</h3> <h3>  次年,贾南风开始拉笼勾结殿中郎孟观、李肇和寺人监董猛等密谋诛除杨骏。</h3><h3> 先是暗中散布言论,称杨骏私改诏书,其顾命大臣的身份不合法。而原先武帝要召汝南王司马亮进京的事已传得沸沸扬扬。因此这消息一下就把火点燃了。</h3><h3> 其次,利用天下诸侯王都是龙子龙孙,谁不想问鼎中原,做做皇帝梦的心理。就像放一绝世美人在皇子们面前,又给了争抢的武器,当然引得他们垂涎欲滴,虎视眈眈的就等着天降良机,看哪个先动手。恰巧此时,贾南风向他们抛来媚眼,伸出了纤纤招魂手。</h3><h3> 贾南风先暗地派李肇联络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要求他们领兵讨伐杨骏,其中司马玮同意,于是请求入朝,杨骏不敢阻止,司马玮顺利进京。</h3> <h3>《历代帝王图》·局部/阎立本(名画之一)</h3> <h3>  公元291年三月八日夜间,贾南风指使孟观、李肇骗得惠帝下了一道诏书,说杨骏谋反,然后派东安公司马繇领四百人讨伐杨骏,楚王司马玮驻屯司马门。杨峻在府中被杀,后又收捕卫将军杨珧、太子太保杨济等,皆夷三族。 </h3><h3> 其后贾南风又因杨芷曾在布帛中写&quot;救太傅者有赏&quot;,而称太后一同谋反,矫诏废皇太后杨氏为庶人,徙于自己亦曾被囚禁之金镛城,第二年被活活饿死。就此拉开西晋历史上&quot;八王之乱&quot;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等宗室诸王相继叛乱的序幕</h3><h3> 诛杀外戚杨氏集团后,贾南风征召司马亮为太宰,与太保卫瓘掌管尚书事,一同辅政,又任命司马玮为卫将军,司马繇为尚书左仆射。贾南风则与族兄贾模、从舅郭彰、妹妹贾午之子贾谧、司马玮和司马繇一同处理国事。随着地位越来越稳固,贾南风也愈来愈暴戾。</h3> <h3>《关山行旅图》/关仝(名画之一)</h3> <h3>  尚书左仆射司马繇实在看不下去,便打算废掉她。却因司马亮对司马繇不满抢先指控他意图专擅朝政,而使他被免官流放到带方郡,贾后躲过了一次危机。</h3><h3> 后贾南风又看准了司马玮和司马亮不和,要惠帝罢免了二人。随后又矫诏命司马玮诛除司马亮和卫瓘两名辅政大臣。司马玮诛杀二人后,太子少傅张华派董猛劝贾南风顺道诛杀司马玮,贾南风听从并称司马玮矫诏杀害司马亮和卫瓘,从而令司马玮部下四散,司马玮被捕诛杀。司马亮、卫瓘和司马玮被杀后,贾南风得以专权。朝庭和社会暂时归于平静,如此这般过了八年。不知那根神经错乱,也是贾后运数已尽,她竟然又没事找事的开始给自己挖坑。</h3> <h3>《秋山问道图》/巨然(名画之一)</h3> <h3>  贾后自己无子,其母便常劝他多疼爱太子司马遹,直至临死还恳切要求贾南风要爱护太子。可贾南风却恁是不听,与充华赵粲和妹妹贾午一同谋害起太子来。</h3><h3> 太子乃皇妃谢玖所生,自小聪惠,司马衷能保住太子之位以至于顺利继承大统,和他这个儿子也有很大的关系。就是说武帝司马炎是看在这个长孙的面子上,才没废傻儿子的。</h3><h3> 贾南风先是假称当年在武帝丧期间曾有孕生子,因事情隐密没有对外宣布,并拿来妹夫韩寿之子韩慰祖充当亲生儿子,想要废掉司马遹,以韩慰祖作为太子。</h3><h3> 于是密谋请潘安写了一篇关于祭祀的文章,然后找人灌醉司马遹,让他醉后重抄一遍,再经潘安改造。所抄内容中便出现了如下文字&quot;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中宫又宜速自了,不自了,吾当手了之。并与谢妃共要,刻期两发,勿疑犹豫,以致后患。茹毛饮血于三辰之下,皇天许当扫除患害,立道文为王,蒋氏为内主。愿成,当以三牲祠北君。&quot;。其中有一半的字不成型,可太子的字又有几人会熟悉呢?贾南风便将此文交给司马衷和各宗室,称司马遹谋反,最终废掉了他的太子地位,与三个年幼的儿子都囚禁在金镛城。又杀司马遹生母谢玖和司马虨生母蒋俊。逼得司马遹的岳父王衍急忙奏请离婚,司马遹的妻子王惠风痛哭而去。</h3> <h3>《溪山行旅图》/范宽(名画之一)</h3> <h3>  太子本身名望不错,无端被废,引起了很多人的愤怒,右卫督司马雅、常从督许超、殿中中郎士猗等更图谋废掉贾南风,重新立司马遹为太子。因此就向赵王司马伦的亲信孙秀游说。孙秀听后同意,并报司马伦,共商为司马伦夺取权力。</h3><h3> 孙秀随即开始实施反间计,称宫中有人打算废掉贾南风而让司马遹复位。宫内的风吹草动加上民间的怨恨之声,令贾南风大为惊惧;司马伦和孙秀暗中更劝贾谧杀死司马遹以绝民众之心。贾南风在惊慌失措中命太医令程据带毒药,矫诏命黄门孙虑前去毒杀司马遹,但司马遹不肯服食,孙虑最终以药杵将司马遹杀害。这个举动成了赵王司马伦讨伐贾南风的借口。</h3><h3> 仅过了一个月,赵王司马伦便假造诏书,以谋害太子的罪名要废掉贾南风。登高一呼,立马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入京后即杀掉贾谧,又派齐王司马冏收捕贾南风。</h3><h3> 贾南风见司马冏夤夜入宫,知道大事不妙,惊问:&quot;你来此何事?&quot;&quot;奉诏书收捕皇后!&quot;司马冏应声道。贾南风接着问:&quot;诏书当从我手中发出,你奉的什么诏?&quot;司马冏不再睬她,将她押着,出了后殿。来到上閤,隐约可见司马衷的影子,贾南风远远地呼喊:&quot;陛下,您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老婆让人家废了,到头来还不是废了陛下自己吗?&quot;喊了一通,见无济于事,就问司马冏:&quot;起事者是什么人?&quot;司马冏毫不避讳,答道:&quot;是赵王和梁王。&quot;贾南风听了,悔恨不已,恶声恶气地骂道:&quot;拴狗当拴颈,我反倒拴其尾,也是活该如此。只恨当年没先杀了这俩老狗,反被他们咬了一口。&quot;</h3><h3> 之后她被关到金镛城,又被废为庶人。贾南风的党羽如赵粲、贾午、程据等也被陆续收捕。同时,司马伦将一些有声望的大臣如司空张华、尚书仆射裴頠等也一并收捕。并在诛杀这些人后自领相国位,独揽大权,不久即以金屑酒毒杀贾南风,贾南风死时只有四十四岁。</h3> <h3>《枯木怪石图》/苏轼(名画之一)</h3> <h3>  第二年(公元301),赵王司马伦废惠帝自立。司马伦篡位后,镇守许昌的齐王司马冏起兵讨伦,镇邺的成都王司马颖与镇守关中的河间王司马颙举兵响应。洛阳城中的禁军将领王舆也起兵反伦。杀死赵王司马伦后,迎惠帝复位。齐王司马冏入京辅政。</h3><h3>  仅仅又过了一年(302年底),河间王又从关中起兵讨冏,洛阳城中的长沙王司马乂也举兵入宫杀齐王司马冏,政权落入司马乂手。</h3><h3> 一年不到,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合兵讨伐长沙王司马乂。司马颙命都督张方率精兵7万 ,自函谷关向洛阳推进;司马颖调动大军20余万,也渡河南向洛阳。但二王的联军却屡次为长沙王司马乂所败。</h3><h3>  次年正月,洛阳城里的东海王司马越与部分禁军合谋,擒长沙王司马乂,将其交给河间王司马颙的部将张方,被张方烧死。成都王司马颖入洛阳为丞相,但仍回根据地邺城,以皇太弟身份专政,政治中心一时也移到邺城。</h3><h3> 东海王司马越对成都王司马颖的专政不满,又率领禁军挟惠帝北上进攻邺城。荡阴(今河南汤阴)一战,被成都王司马颖击败,惠帝被俘入邺,东海王司马越逃往自己的封国(今山东郯城北)。与此同时,河间王司马颙派张方率军占领洛阳。接着并州刺史司马腾(司马越弟)与幽州刺史王浚联兵攻破邺城,成都王司马颖与惠帝投奔洛阳,转赴长安。</h3><h3> 公元305年,东海王司马越又从山东起兵进攻关中,击败河间王司马颙。次年东海王司马越迎惠帝回洛阳。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相继为其所杀,大权落入司马越手中。同年,惠帝死。次年,怀王继位,八王之乱到此终结。16年中,参战诸王除司马越外相继败亡,百姓被杀害者不知多少,社会经济遭严重破坏,司马集团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的各种矛盾迅速爆发。</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四景山水图》/刘松年 局部(名画之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