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方圆 - 匆匆西藏行

H. LUO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在内地酷似焖炉的三伏天里,向往已久的雪域天堂之行终于得以实现。</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先行抵达成都游玩两天,美其名曰入藏前的休整,实则为吃货们对成都小吃街的大扫荡😄</span><br></h3> <h3>顺便看望了可爱的大小二乔。</h3><h3>大乔</h3> <h3>小乔</h3> <h3>决定从林芝入藏不愧为最英明的决策。林芝平均海拔不到3000米,加上气候湿润,植被丰富,空气中的含氧量达平原地带的80%,十分有利于适应高原。</h3><h3>林芝机场不大,出门便遇见了导游拉珍与司机格珍。三千米的高反似乎可以忽略不计,三小时的飞机延误,也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游兴。入住后稍事休息,便直奔第一个景点:色季拉山口与鲁朗地区。</h3> <h3>色季拉山口海拔四千七百多米,天气晴朗时,这里是观赏南伽巴瓦峰的最佳位置之一。<br></h3> <h3>可惜天气不佳,借用一张网上的南伽巴瓦峰,从百度上下载的。</h3> <h3>云雾缭绕的鲁朗地区。</h3> <h3>初到四千七百多米的色季拉山口,大家没感到任何不适,反而是兴奋异常,所以晚饭时还佐以高度青稞酒。后来网上得知,过度兴奋也是高反的表现之一。</h3><h3>当晚高反来袭,头疼无眠,按下不表。</h3> <h3>第二天一早起来,天气不错,昨夜的暴雨,已转化成尼洋河两岸群山上的哈达,预示着我们此行的顺利。</h3> <h3>今天的目的地是著名的巴松措地区。一路的美景,已让我不停地隔窗按快门。</h3> <h3>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长约18公里,湖面面积约27平方公里,最深处达120米,湖面海拔3480米。位于距工布江达县巴河镇约36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br></h3> <h3>岛上的错宗工巴寺是藏传佛教创始人莲花生大师的修行地,可以想见有许多传奇与故事。导游拉珍一一娓娓道来,如数家珍。</h3> <h3>下岛之前蓦然看见东边天上一片彩云,再次祝福我们旅途。</h3> <h3>湖东边是一个规模不小的村落 - 错高村。村里的制高点是观湖和冰川的绝佳位置。</h3> <h3>错高村里的小寺庙</h3> <h3>村里的私营码头,但似乎生意尚未兴隆 。</h3> <h3>景区西头的另一处观景台,是取岛和湖景的好地方。本想等拍日落余晖的,可惜西边的山太高了。</h3> <h3>日落没照成,路遇"旅藏中原好汉"燕青,相约午夜再来照星空。没想到是夜一轮明月当空。</h3><h3><br></h3><h3>西藏的空气能见度实在太高,皎洁的月光下,雪山湖水小岛清晰可见。<br></h3> <h3>流星和飞机的轨迹,以及月光下依稀可辨的银河。</h3> <h3>第三天本来是准备缩短巴松措的逗留时间而直奔拉萨的,听燕青介绍,虽然路途十分颠簸,更深的山里隐藏着明珠般的新措,那儿的风景更原始更漂亮。考虑再三,最后决定派三分之二的兵力勇探新措,其余三分之一原地修整。</h3><h3><br></h3><h3>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换来的是仙境般的美景:一种兼有阿尔卑斯山脉雄伟和落基山脉的柔美,只是更为原始。。。</h3> <h3>下午直奔拉萨,路经海拔5013米(16447英尺)的米拉山口。</h3> <h3>晚上的文成公主进藏秀是我见过的"张艺谋实景秀"(或同类秀)中场面最大的:星空为幕,山川为景,金戈铁马,真刀实枪。。。</h3> <h3>第四天安排游览羊卓雍错。先是沿着著名的雅鲁藏布江沿江而行。</h3> <h3>翻过海拔4997米风景如画的羊卓雍错山口,便是羊湖地区。</h3> <h3>羊卓雍措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br></h3><h3>从山口看羊湖,有点像加拿大落基山国家公园中的沛托湖(Peyto Lake),只是更高更大。</h3> <h3>到拉萨后,司机换成了经验老道的达瓦。据说他以前常去阿里地区,对西藏各地了如指掌。</h3><h3>细心的拉珍和达瓦,特地为我们准备了湖边野餐,使得我们有机会更多地了解藏民的生活,也有机会更加近距离接触羊湖。</h3> <h3>羊湖的七月正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h3> <h3>沿湖静谧的村庄不禁让人联想到了世外桃源。</h3> <h3>离开羊湖向日喀则方向继续前行,不久就来到了卡若拉冰川。<br></h3><h3>卡若拉冰川是西藏四大神山之一乃钦康桑雪山的主要冰川,是西藏三大大陆型冰川之一,因拍过电影《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等而闻名。</h3> <h3>第五天相对轻松,就近游览了市里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h3> <h3>晚上启用了我背了一路的三脚架,去布达拉广场拍夜景。</h3><h3>据拉珍介绍,西边的药王山是是布达拉宫夜景的"正景",因为第二天需要早起去纳木措,不宜久留,布达拉宫正景只好等下次了。</h3> <h3>去纳木措大部分路是沿着青藏公/铁路而行。一路景色不错,只是这几天以来,天天面对对高原美景,已产生审美疲劳了。</h3><h3><br></h3><h3>路上看到了记忆中的绿皮火车。<br></h3> <h3>翻过海拔5190米(17027英尺)那根拉山口,人生目前为止的制高点,留影为记。</h3><h3><br></h3><h3>久闻大名的纳木措就在前方。</h3> <h3>来到那木措,正好是蓝天白云天气,山映碧水,水天一色,美不胜收。</h3> <h3>游纳木措的另一收获便是对鲜花与牛粪的关系的理解。在平原地带,鲜花与牛粪上是不匹配的代名词。而在藏家,家门口的牦牛粪越多,表明越富裕,也就是说鲜花与牛粪无疑是绝配😄<br></h3> <h3>高原游的最后一天,也是最轻松的一天。上午去了西藏最古老的僧人寺 - 桑耶寺,下午拜访了导游拉珍的老家。</h3> <h3>【百度】桑耶寺又名存想寺、无边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的扎囊县桑耶镇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山下。 桑耶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中心佛殿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称作三样寺。<br></h3> <h3>殿堂的底层为藏式建筑,中层为汉式建筑,上层为印度风格。<br></h3> <h3>煨桑炉</h3><h3>煨桑传统源于桑耶寺。</h3><h3>【百度】煨桑就是用松柏枝焚起的霭蔼烟雾,是藏族祭天地诸神的仪式。在藏族地区,几乎每家每户都备有桑炉(或者院子中央,或者在屋顶依山处),每逢藏历新年,大年初一,人们起的很早,第一件事就是煨桑祭神,素以第一个去煨桑的人为荣。后来的人只是在已经燃起的煨桑堆上加松枝、柏枝、桑面(糍粑)等物,顺便献酒洒浆,跪拜叩首,添嘛呢箭杆。据说在煨桑的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不仅使凡人有舒适感,山神也会十分高兴。因而信徒们以此作为祈福的一种形式,希望神会降福于敬奉它的人们。</h3> <h3>桑耶寺是为数不多的寺庙中允许照相的。尤其是印度部分,异国情调的装饰,令人耳目一新。</h3> <h3>桑耶寺主殿四角建有红、黄、黑、白四塔,以镇伏一切凶煞魔刹,避免自然灾害人为祸害的发生。</h3> <h3>午前赶去导游拉珍家体验生活(蹭饭)。典型的朴素虔诚的藏家,以务农为主,兼做藏式工艺,也养一些牛羊。</h3> <h3>干牛粪当柴火对我们都十分新奇,大家自告奋勇,争当伙夫。</h3> <h3>院里新添的两头小牛无疑是藏家今年不小的收或获。</h3> <h3>田里麦子已成熟,不日开镰。</h3><h3>祝福藏家今年又是好收成!<br></h3> <h3>下午返回旅馆,很快打点完归程行装,见天色尚早,便打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再试药王山的夜景。观景台上人山人海,人们拿着50元人民币的背面在比对。</h3> <h3>广场上的倒影</h3> <h3>广场东南角的小湖上的倒影</h3> <h3>行程匆匆结束,回归富霾酷热。</h3><h3><br></h3><h3>此行基本上属藏区几个相对容易的景点的打卡行。希望有生之年能挑战一下阿里地区💪💪💪</h3><h3><br></h3><h3>一起去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