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遇见———莫斯卡

彭佩荣

<h3>  莫斯卡,丹巴县最远的的一处村庄, <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藏语方言意为祥瑞平坦的地方。</span></h3> <h3>  莫斯卡在几座大雪山的包围之中,道路并不好走,如同与世隔绝的孤岛,因此也被称为“最后一方净土”。<br></h3> <h3>莫斯卡有最蓝的天空</h3><h3><br></h3> <h3>  我们进入莫斯卡的这一天,八月七日,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h3> <h3>  藏族非常重视白色,把它看成是吉祥的标志。 因此藏民将房子外面都刷成白色,在这里,藏族给白色赋予了洁净的意义。 </h3> <h3>雨来时</h3><h3>山隐去</h3> <h3>  风马旗藏语称“隆达Lungta”,意为“风马”。风马旗日夜随风的吹拂,犹如无数僧众夜以继夜日地持诵着经咒。 <br></h3> <h3>风舞经幡</h3> <h3>  玛尼来自于梵文的佛经当中《六字真言经》,是“唵 嘛 呢 叭 哞 吽”的简称,因为在石头上刻有“玛尼”而称为玛尼石,这就是玛尼石名称的来历。</h3> <h3>  莫斯卡有近100户人家,约600余人,过着与世隔绝、诗意般的生活。<br></h3> <h3>  </h3> <h3>  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 看淡所有的不辞而别<br></h3> <h3>  在宗教文化的影响下,藏式普通建筑大多仿照了寺庙建筑的形制和装饰来修建。<br></h3> <h3>  金龙寺是一个红教寺庙,它不仅是宗教活动的祭坛,也是学校、博物馆和歌剧院,还是牧民们发表言论的地方和社交活动的会所。 </h3><h3><br></h3> <h3>  </h3> <h3>我们到达时时 天空飘起了细雨 似是车声惊扰到了 它钻出来 远远地望着我们 </h3><h3>这是我们的相遇</h3><h3>在海拔4000米</h3><h3><br></h3> <h3>风,很干净,</h3><h3>我们双手合十</h3><h3>默诵六字真言</h3> <h3>  莫斯卡的旱濑,是高原上的精灵,是虔诚的陪伴者,清晨他们会对着太阳坐着祈祷,逢人便作揖,它们不惧怕人类,喜欢与人亲近。<br></h3> <h3>  莫斯卡的藏民将旱獭奉为神灵, 他们的家门口每天都会有土拔鼠定时钻出洞口等待他们喂食,吃饱后又会回到自己的洞中,这里的土拔鼠也算莫斯卡村小小一员。<br></h3> <h3>你是我在远方</h3><h3>遇见的最美的诗意<br></h3> <h3> 那一月</h3><h3>我摇动所有转经筒</h3><h3>不为超度</h3><h3>只为触碰你的指尖……<br></h3> <h3>  在这一刻忽略你,脚下的兰花好美啊!</h3> <h3>旱獭吃饱了</h3><h3>瘫在洞口晒太阳</h3> <h3>鸽子在门口打盹儿</h3> <h3>阿价的背影</h3><h3>消失在山的那一边</h3> <h3>太阳还高</h3><h3>这里没有信号和网络</h3><h3>那就看山,看水,看旱獭吧</h3> <h3>风拂过金龙雪山</h3><h3>阳光停在云畔</h3><h3>时间已失去存在的意义</h3><h3> </h3> <h3>你笑着,</h3><h3>以各种形式</h3><h3>这是莫斯卡奢侈的赐予</h3> <h3>  山脚下的花儿,很小,却很艳丽,自成一派的美丽。</h3> <h3>  傍晚,停电,下雨,七点钟我们都缩进了被窝,莫斯卡的夜,有隐约哗哗流淌的水声,有雨点打在窗上的沙沙声,然后是楼下的诵经声,在静的夜里,空气渐渐稀薄,高原反应开始了。 一直无法进入深度睡眠,楼下的诵经声,流淌成一条河,我们随波飘摇,在莫斯卡的夜里。 雨在继续下,风在微细地吹.........<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