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绚丽,七彩云南之旅《十四》祟圣寺三塔、大理古城。

yaoyoubao

<h3>5月13日。今7时车辆从张绍武摄影之家启程,直赴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行程约280公里,行时约5小时,车辆于12:30时到达“大理市下关镇”,宿大理锦江之星大理洱海公园酒店。饭后休息至14时,即乘坐公交游览“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景区”包括“三塔倒影公园”,一票二景。</h3><h3><br></h3><h3>“三塔倒影公园”,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古城西北1公里,崇圣寺三塔以南1千米处,公园坐北朝南,背靠"三塔",以园内一潭清澈的湖水能倒影“三塔”雄姿而得名。<br></h3> <h3></h3><h3>公园始建于80年代,建筑面积7亩,公园一泓10亩水潭,波光粼粼,清澈见底,前方崇圣寺三塔,倒影潭中,极为壮观。池边广植银桦、雪松、垂柳、芦通、花卉......,色彩艳丽、争艳夺目,满园绿树成荫,清凉爽快,莺啭鸟鸣,风光独特,美不胜收。</h3> <h3>三塔倒影公园,顾名思义,其主要景观便是三塔的倒影。园内一池,池水碧绿如玉,清澈见底,浪不惊,平如镜,“三塔倒影”清晰明亮,令人叹为观止。</h3> <h3>池边“漾波亭”为六角形,雕梁画栋,亭柱朱红,与碧水蓝天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h3> <h3>距三塔倒影公园1千米处,即是“崇圣寺三塔景区”。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北面,是集苍洱风光、文物古迹、佛教文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景区中“三塔”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大理的标志和象征。</h3> <h3>“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大塔又名“千寻塔”,又称“文笔塔”,通高69.13米,底方9.9米,凡16级,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南北小塔均为十级,高42.17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3> <h3>“崇圣寺三塔”,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公元824—859年),先建大塔“千寻塔”,后建南北小塔。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故先人以建塔方式予以镇之。</h3> <h3>“崇圣寺三塔”景区内自然风光照。</h3> <h3>“崇圣寺三塔广场”全景图。</h3> <h3>“千寻塔”座落在崇圣寺前约300米,背西面东偏南,平面方形中空,迭涩密檐十六层砖塔。塔身高59.4米,两层台基高3米,总高62.4米,包括塔刹通高69.13米。轮廓端庄素雅,外观和西安小雁塔、登封永泰寺塔、洛阳白马寺塔同一类形。</h3> <h3>1978年千寻塔维修时,在基座内发现佛教文物600余件,其中有大量的佛像和写本佛经和一尊金质观音像,重1135克,高24厘米,极为珍贵。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文物中最为丰富的一批,价值极高,为中外所瞩目。这些文物的发现,揭开了古代大理“佛国”的一道神秘面纱。</h3> <h3>“北南双塔”,距“千寻塔”各约70米,平面八角形,中空,密檐十层砖塔。塔身塑砌莲花、斗棋平座,外观轻盈华丽,与“千寻塔”庄严雄伟风格形成鲜明对照。</h3> <h3>南北二塔外形构造相同,但二塔相对而倾,南塔倾斜18°,塔尖偏心93厘米,方向西北。北塔倾斜12°,塔尖偏心90厘米,方向西南。按古书记载,400多年前,南北二塔已倾斜。二塔相对倾斜,是建造时有意倾斜,还是历经风雨或地震造成的倾斜,因无考证,不得而知。</h3> <h3>“千寻塔”朝东照壁上有“永镇山川”四个楷书大字,意为镇服水患。每个字高1.7米,为清代黔国公沐世阶所书。</h3> <h3>“蛙鸣石”。用石块撞击“蛙鸣石”会发出青蛙的鸣叫声。据说,耳朵贴于石蛙上,拿石敲击一下,许一个愿,连击三下,许下三愿,心诚则灵。</h3> <h3>“南诏建极大钟楼”,古称“胜概楼”,建于南诏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清咸丰、同治年间毁失。公元1997年,据遗存照片及资料重铸大钟。</h3> <h3>“南诏建极大钟”,高3.86米,直径2.138米,重16.295吨,钟体纹饰为六幅波罗蜜图案,下为六幅天王像。“南诏建极大钟”是中国第四大钟,云南第一大钟,极为稀罕。</h3> <h3>参观大钟正值维护期间,钟体由塑料白布包裹,为能看清大钟的形象,网载一张。</h3> <h3>“雨铜观音殿”,建于南诏中兴二年,(公元899年),毁于“文革”时期,公元1999年得以重建。</h3> <h3>殿内“雨铜观音像”高8.6米,莲花座高1.8米,须弥座高2.2米,观音像和莲花座为铜铸贴金,重十一吨。其特点为男身女相,是南诏中晚期男身观音向女身观音过度时期的一尊观音造像。</h3> <h3>殿内铜铸贴金观音菩萨像。</h3> <h3>殿内铜铸贴金观音菩萨像。</h3> <h3>“崇圣寺”又名“三塔寺”,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经历代扩建,到宋代大理国达到鼎盛,一度成为南诏国、大理国时期著名的王家寺院和政教中心,享有“佛都”的美誉。“崇圣寺”整个建筑跌宕起伏,错落有致、金碧辉煌、气势磅礴。</h3> <h3></h3><h3>进入殿门,两边分别站立着佛教最著名的“哼哈”两尊大菩萨,睁眼鼓鼻,上身裸露,体魄健壮,手持武器,为大力士与大武士模样,其神态威严,怒视凡间。</h3> <h3>上图为“哼将”,原名郑伦,原是商纣王的大将,又是度厄真人弟子,由于郑伦虔诚拜师,认真学法,深得度厄真人钟爱,于是度厄真人授他“窍中二气”法术。“哼将”在警卫时如遇盗贼,只需鼻子一哼,声音响如洪钟,并随响声喷出二道白光,可吸敌人魂魄,任何敌人都将失败。</h3> <h3>“哼哈”二将是佛教守护庙门两个神,形象威武凶恶,《封神演义》中把它们描绘成有法术的督粮官,一个鼻子里哼出白气,一个口中哈黄气,用来比喻有权势者手下得力而盛气凌人的人。</h3> <h3>上图为“哈将”,名叫陈奇,他腹内有一道黄气,遇敌人只需张口哈出一口黄气,可吸敌人的魂魄,使敌人呆若木鸡,举手就擒,置敌人于死地。</h3> <h3>“崇圣寺三塔”内“放生池”。后面石块一成语:“放一生灵,胜造七级浮屠”。此成语由佛教中而来,在佛教大正藏经集部《佛说骂意经》中佛云:“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人得好间。其福能量。”</h3> <h3>“天王殿”,为庑殿顶单檐五开间,采用庄严的金龙金凤玺彩。</h3> <h3>殿内中间供奉“大黑天神像”,雕像高5.7米,三面六臂,面相忿怒,肩、臂缠蛇,披骷髅璎珞,手持长矛。</h3> <h3>“大黑天神像”两旁供奉四大护法天王。</h3> <h3>四大护法天王。</h3> <h3>“弥勒殿”,单檐庑殿顶七开间建筑,采用庄严典雅的和玺彩。中前供弥勒菩萨,中后供韦驮像,两边列梵王天、帝释天和六部龙众。</h3> <h3>殿中前供“弥勒菩萨”,弥勒造像,高3.7米,坐姿,袒胸露腹,大肚凸出,手掐串珠,笑口常开。两边对联:“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h3> <h3>殿内中后供“韦驮”立像,高3米。</h3> <h3>两边列“梵王天”、“帝释天”和“六部龙众”。</h3> <h3>“十一面观音殿”为重檐庑殿顶建筑,五开间,观音殿的格子门为全国知名的大理剑门木雕。门上刻有在大理地区广为流传的观音十八化故事,上一层是绘画,下一层是文字解说。</h3> <h3>殿内供奉着高9米的“十一面观音”像。</h3> <h3>殿内两旁供奉着高4米的“观音八化身”。</h3> <h3>观音八化身。</h3> <h3>“罗汉堂”。</h3> <h3>罗汉堂内供奉着五百罗汉像,平均高1.8米,为铜铸贴金,是目前全国贴金最多的罗汉堂。罗汉像,以昆明筇竹寺明代黎广修雕塑蓝本创作而成,神态各异,匠心独具,别具一格。</h3> <h3>五百罗汉像。</h3> <h3>五百罗汉像。</h3> <h3>“大雄宝殿”,仿北京故宫太和殿,清代重檐九开间,有三层台基,殿面阔51.7米,高26米,为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中体量最大的殿。</h3><h3>大雄宝殿是寺院核心建筑。"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包含万有意;雄者,摄伏群魔意。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h3> <h3>殿堂正中为“释迦牟尼”佛祖说法像,像高12.6米。后排左边为“普贤菩萨”,后排右边为“文殊菩萨”。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悉达多成道后,称“佛陀”,意为“觉者”或“觉悟真理的人”。他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相传为净饭王之子,29岁出家,在尼连禅河旁的密林中修行6年,35岁悟道。此后开始45年传教活动,80岁圆寂。释迦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古印度哲学家、思想家、佛教创始人。</h3> <h3>这块石碑“恒守正念”四个大字是我国卓越佛教领袖、杰出书法家赵朴初亲笔书写。</h3> <h3>“慈航普度殿”。慈航普度,以尘世为苦海,以慈悲救度为众生,出离生死海,犹如以舟航渡人,故称“慈航”。慈航普度的“度”无三点水,道教佛教用语。“普度”是不分什么人都要度。“度”字含有济度。</h3> <h3>慈航普度殿内供奉着“南無大慈大观世音菩萨”。</h3> <h3>“南無大慈大观世音菩萨”半身照。</h3> <h3>“慈航普度殿”前“九龙浴佛”池。九龙浴太子喷泉以九龙浴太子传说为题材,将九龙和太子以石雕形式雕刻成一组景观,并采用石雕和高科技喷泉结合,体现浴佛的真实效果。</h3> <h3>以下是山顶上拍摄的“崇圣寺三塔”风光照。</h3> <h3>游览崇圣寺三塔期间,突然一场暴雨,雨后天晴,一轮彩虹折射天空中,色彩艳丽。</h3> <h3>半山腰拍摄的“雨铜观音殿”与“崇圣寺三塔”照。</h3> <h3>崇圣寺三塔在绿树映衬下,显的格外靓丽。</h3> <h3>崇圣寺三塔后续工程仍在建设之中,这是新建庙宇,未对外开放,门前标著“游客此步"字样。</h3><h3>游毕崇圣寺三塔,仍乘坐公交直至“大理古城”游览。</h3> <h3>“大理古城”,又名“叶榆城”、紫城。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南端,居于苍山之下,洱海之滨,古城总面积3平方公里。<br></h3> <h3>“北城门”,原名“安远楼”,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壬寅年重修改名为“三塔门”,距今600多年的历史。城楼毁于1984年。2016年进行大修。建筑为重檐歇山顶建筑,是明代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古城四座城门的标志之一。“大理”两字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郭沫若先生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题写。</h3> <h3>大理古城东西宽约1000余米,南北长约2000余米,城内房屋皆土木结构瓦顶民居,街道由青石板铺设而成。</h3> <h3>古城方圆十二里,建有四座城门楼及四座角楼。城墙四面设四道城门,东门洱海门(又称通海门),南门双鹤门(又称承恩门),西门苍山门,北门三塔门(又称安远门)。</h3> <h3>古城墙为砖砌,呈方形、上建城楼,下有卫城,南北三条溪水为天然屏障,城内南北横贯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深街幽巷,整个古城纵横交错,井井有条,呈棋盘式布局,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隐隐透射出古代王都的风采。</h3> <h3>古城清一色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处处显示出古城的古朴、别致、优雅和诱人的气韵。</h3> <h3>街道两旁,古香古色白族民居,房屋仍保留着明清时期“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特点。</h3> <h3>所谓“三坊一照壁”,即每户院内均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对面是一面墙壁。由于大理建房背靠苍山、面对洱海,正房坐西朝东,每当下午至傍晚,阳光照耀墙壁,再反射到院内,把整个院落照得通体明亮,故称“照壁”。</h3> <h3>所谓“四合五天井”,即由四方房屋组成,有四个院落,其中四方房屋中间的院落最大,每座房屋相交处各有个漏角天井,故称“四合五天井”。</h3> <h3>复兴路是大理古城主干道和最繁华的街道,连接南城门和北城门,总长1500米,路面为麻块石路面,是古城南北方向最长的主干道。复兴路两边商铺保持了民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是大理古城主要商业街道。</h3> <h3>城内建筑风格统一、尺度合宜、市容古朴。街道四周,街街流水,户户养花。街巷中处处可见,“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h3> <h3>阳光照耀下的古城宾馆,造型别致,墙绘秀丽,让人随心而去。</h3> <h3>“大理电影院”,又称“中国大理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博物馆以农村电影放映为主线,通过老图片、老电影剧照、海报、以及胶片电影放映设施设备、电影拷贝、电影宣传品为内容,集中展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理电影放映的经典之作,见证电影放映的百年历史。博物馆的建成,弘扬了大理传统历史文化,丰富了大理古城旅游的文化内涵,是云南及至国内首家专题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h3> <h3>“洋人街”,原名“护国路”,为纪念民国初期云南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起兵护国而得名。“护国路”呈东西走向,全长1200米,宽7米,青石板铺面,是中国知名最早的洋人街之一。</h3> <h3>人民路是大理古城东西向主干道,全长1200米。1943年称为“中正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人民路”。</h3> <h3>随着大理古城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大理的酒吧、客栈逐渐增多,整条街面热闹非凡,人声鼎佛。</h3> <h3>千锤百炼,传承手工特产,大理昌杨记旅游食品经营部,主要经营手工制作面制食品。</h3> <h3>“灶门签串串香”是四川灶门签餐饮服务有限公司,于2015年在大理开设的店铺,经营:咖啡馆,自助餐馆,流动饮食供应,会议室出租,备办宴席,自助餐馆,茶馆等项目。<br></h3> <h3>“寸四银庄”,是大理最具特色的银器店,“寸”是姓氏,“四”是已相传四代,固命名为“寸四银庄”。寸家在大理有悠久的民族手工艺加工历史,早在南诏国时期就加工制作手工艺品,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1999年“寸四银庄”在大理开业,是大理古城第一个银铺。</h3> <h3>“大理文庙”,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大理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献名邦”的历史见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和建筑价值。</h3> <h3>大理第四中学,位于大理市大理古城内,是大理古城唯一直属普通初级中学,承担着大理古城及初中教育的任务,是云南省首批认定的一级三等普通初级中学。</h3><h3><br></h3><h3>下面是大理古城街景照。</h3> <h3>“果麦春呐新饮”店铺。该店铺结合市场时尚潮流和消费者对餐饮种类,口味喜好,量身定做,而打造出的健康、时尚、品质、世界性的东方新茶饮文化。</h3> <h3>云男店铺。该店铺主营:天然蜜蜡琥珀、禅意家居装饰、精品菩提手串、老物件、小玩意等项目。</h3> <h3>手工泥人商铺。</h3> <h3>“边客”,指旅居边地的人。</h3> <h3>“尽善百年古玩”餐厅。</h3> <h3>醉云南,原生态野生菌火锅店。</h3> <h3>醉火酒巴。</h3> <h3>大理一家人餐厅。</h3> <h3>游览至“过桥米线”餐饮店,大家在此晚餐。</h3> <h3>夜幕下的歌舞厅。</h3> <h3></h3><h3>大理古城“东门”,因面朝洱海,也称“洱海门”。</h3> <h3>从三塔门城楼游览至洱海门城楼,约2小时,晚间21时打的回宿地。这是大理古城“洱海门城楼”夜景风光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