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石为骨,清泉为心——九十七岁的美学家杨辛先生

妍子

<h3>  自古有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而时年九十有七高龄的北京大学知名学者、美学家、书法家杨辛先生却说:“人生七十已寻常,八十逢秋叶未黄,九十枫林红如染,期颐迎春雪飘扬”。</h3><h3> 他说人生最好的岁月从六十五岁才开始,到80岁才步入秋天,但这个秋天并不是落叶萧瑟的秋天,而是生命最繁盛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期颐迎春雪飘扬,人到了百岁之后,进入雪花飘零的冬季,却也意味着将迎来春回大地,生生不息。</h3><h3> 人生没有终点,任何一个点都是起点,都是走向无限希望的开始,所以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感悟生命和自然的美好。</h3> <h3>  今年97高龄的杨辛先生清癯瘦削,纯朴淡然,谦和低调平易得仿若相识多年的长辈。杨先生声音铿锵,诵读诗文朗朗上口,读至忘情处还会手舞足蹈,别有一番潇洒万分。</h3> <h3>  与泰山结有深厚缘分的杨辛先生自1979年登泰山之后,便与泰山再也没有分开,似山水相依,血脉相连。39年间先后47次登临泰山,九十三岁还曾谈笑风生徒步登山,令登山游客见之也大为赞叹。</h3><h3> 多次的从善如登和时间的慢慢积累,1986年杨辛先生创作并亲笔题诗广为流传的《泰山颂》:“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这首荡气回肠的《泰山颂》,传神般刻画了泰山的精神肖像,被誉为当代阐释泰山美学特点的经典之作。<br></h3><h3> “松石为骨,清泉为心。”这句对我印象和影响尤为深刻,这既是对泰山精神的概括,也是杨辛先生自己的人生写照。</h3> <h3>  近距离走近杨老,他那<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简朴的房间里除了必须的家具以外,只有满屋子的书籍堆放和阵阵的墨香…</span>仔细聆听他的孜孜传教,<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满腹诗书侃侃而谈。</span></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他的言谈</span>三句话离不开美和艺术;当谈及他攀登泰山的种种感受和体会,又情不自已,美意盈溢;手握毛笔展纸泼墨书写,又神情格外专注、运筹帷幄潇洒自如。</h3><h3> 你能看出这是一位九十七高龄的老者在奋笔疾书吗?当看到他那神情专注的如同一个认认真真的小学生一般,一笔一划书写记录文字的时候,我的心中全是感动。这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学者风范,那样专注无我,那样谦逊低调、勤奋认真…</h3> <h3>  杨先生欣赏美、创造美、传播美,美伴一生一路行。为追求和奉献美,他生活简朴但却很愉快,觉得很幸福;为奉献美,他不断奋进,使生活更有意义;他业绩勋著,却只说自己刚刚“渐入佳境”。他年已九十七岁,却仍然以今天为起点,为自己设定五年规划。</h3> <h3>  老子有云: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在追求和奉献美的路途中,杨老秉承自己的信念,以荷花律己,赏荷花而好洁,崇奉献而知乐。情系泰山,大德曰生。 &nbsp;</h3><h3> 他最常说的是:登泰山给了我无穷的力量,生有涯,学泰山无涯……,欲得泰山神,学识泰山人。正是这样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造就了杨老今日返老还童般的面容和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br></h3> <h3>  不久前我的老师给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你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不敢说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是有些人,你一接近,便会感到源源不断的的正能量,像阳光一样明媚,像大地一样宽广,你会被吸引着蓬勃向上,不断地奋发进取,找到生命生存的真正意义。</h3> <h3>  感谢杨老,令我高山仰止,犹如接受了一次真善美的洗礼,幸甚至哉。您是当今社会一股真正的清流,为美而生,为奉献立天地。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朝霞晚霞皆成锦,花开花落都是歌!<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