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督吴源盛昨日(12/8)就“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课题,接受“汕头日报”的访问。忆述当年祖辈“过番”之苦,激动哽咽。

美友41396494

<h3>马来西亚潮州工商总会总会长昨日到深圳出席“第五届侨商峰会”,席间被“汕头日报”的记者邀请就“中国改革开放40年”课题做访问。</h3> <h3>“5、6岁的时候,我的阿公就带着我去寄番批,我问他寄去哪里,他说寄回唐山(原乡普宁),我就很好奇问他,家里都穷得吃不饱饭,为什么还要寄钱去这个地方?阿公当时说,因为那里是我们的家,亲人在那边! 从那时起,我知道了唐山,知道了汕头,知道我们的根在潮汕!”——马来西亚潮州工商总会会长吴源盛回忆起祖辈无可奈何下南洋、披荆斩棘,省吃俭用,就为了给乡下的家人寄上二,三十块钱,与家乡的亲人分甘,盼老家的亲人可以过得好一点。 谈到情深处,忆起爷爷与父亲,吴会长一次次哽咽。</h3> <h3>对家乡的感情始于祖辈,甚于祖辈,作为第三代华侨,他虽然从小接受英文教育,却说得一口流利普通话,潮汕话、客家话、闽南话、粤语等地方方言对他来说更是不在话下。改革开放以来,他回到家乡,秉持着爷爷爱乡的精神,他也希望能为原乡付出努力。 现身为汕头市政协特邀嘉宾,他积极向汕头市政府献意推广汕头的旅游行业,让更多国外的华侨认识汕头,认识潮州,认识整个大潮汕。 向全世界推广华侨试验区,推广汕头,推广“大潮汕”。</h3><div><br></div> <h3>采访后,记者表示:虽然拿督吴的访问超时了,但我们舍不得打断吴会长的言论,因为实在太让人感动了!</h3> <h3>采访结束后,吴会长与两位记者合影留念。</h3> <h3>汕头日报记者方晓旻采访之后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里,留下了这么一段话:做专访,必须共情,也最怕共情。 吴先生激动哽咽时,我也是心头一紧,眼角发酸。 他的思路非常清晰,谈得朴素动容流畅,以至于远超预约访谈的时间后,我们仍不忍心打断,就这样聆听一位赤子的心声,沉醉其中,感动人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