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梦有颜色—2018年暑期捷、奥、匈之旅

小飞侠

<h3>  高晓松在他的歌曲《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中写道“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作为一名伪中年文青,常常沉缅于他说的诗和远方,一旦逮着机会,怎么也按撩不住向往外面世界的心。这不,上半年一次工作午餐后的散步,几个同道中人便敲定了暑期捷克、奥地利、匈牙利之行,然后就是和旅行社一起订制攻略,安排行程。为了成本最小化,春约了她中学俩同学,阿逄叫上了妹妹俩口子,团员成功凑成十人。两辆车,两个司导(司机兼导游),为了深度体验当地美食文化与风情更是为了少花点银子,我们自己管团餐,靠松妺下载的有道翻译App以及大家大胆地蹦单词和说简单的英文句子,十二天的行程,不仅没有饿着自己,还品尝了许多当地特色美食。</h3> <h3>  抵达布拉格,一出航站大厅,就看到举着写着“欢迎成都xx松一行客人”的牌子的俩小伙子,一老成一稚嫩,后熟悉了才知道略老成的叫王勇,69年的,和我弟一样大,我差点以为他是八零后,难不成二十多年的国外生活让他仿佛涂了防腐剂?另一稚嫩的91年的,来自浙江青田(家里在捷克、奥地利都开有餐厅,捷克布拉格的“汉”餐厅是父母辛勤经营了十几年的餐厅,现赠于他,由舅舅帮他打理,所以实实在在算个小富二代),初中就到了捷克,算来在捷克也有十多年了。整个行程俩导游尽职尽责,尤其王导,知识渊博,口才极佳,声音像极了我喜欢的配音演员童自荣,清亮柔和。照片后排左边第一人就是王勇导游,布拉格排名前列的中文导游,还曾接待过前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后排左边第三人是我们的小帅哥导游小陈,略有孩子气和小心机的九零后。</h3>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第一站是捷克的克鲁姆洛夫(Cesky Krumlov),小镇位于捷克母亲河伏尔塔瓦河的上游,伏尔塔瓦河环抱着小镇蜿蜒流淌,如果来一次漂流最好不过,可惜大家都未带泳衣泳裤,只能心生嫉妒地看着老外兴高采烈地坐在舢板上大呼小叫。</p> <h3>CK小镇的哥特风格建筑</h3> <h3>不来一次漂流不算老外</h3> <h3>水流平缓的伏尔塔瓦河上游</h3> <p class="ql-block">  Ck小镇的第一餐我们在一家北京人开的中餐馆就餐,它的麻婆豆腐加了醋,正所谓“豆腐加醋,正做不做”,其它的炒菜味道也实在不怎么样,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就这样的厨艺也可以开店,我们哪天也开个中餐店当下老板小二赚钱。老板可能在旁偷听到我们的玩笑话,结账时铁青着脸说再说收我们的小费(关键也不便宜,我们余下几天在各地吃的中餐没有一家餐费超过它家的),未必操社会习气操到国外了?皇城根下北京人的局气在哪儿?</p><p class="ql-block"> 傍晚我们沿着河边找寻就餐地点,见一家西餐厅河边餐椅上坐满了老外,果断选择进去,依靠翻译软件和众人抖机灵,点餐成功。就餐过程中也发生搞笑插曲,美丽的女服务生进来指下啤酒,然后比着大姆指,男士们喝得正酣,酒也快见底,以为人家小美女求夸赞啤酒(捷克的啤酒确实好喝,口感润滑,驰名世界),也比了一个大姆指,直说“OK”,过了一会儿,小美女手拿一大杯啤酒放在桌上,做了一个请慢用的手势。哥几个才明白原来人家问的是需不需要再来一杯,既来之则安之嘛,也许正中男士们的心怀。点餐的笑话一大萝,后面详述。</p> <h3>小镇街景一</h3> <h3>小镇街景二</h3> <h3>  CK小镇的房子都是彩绘的,五颜六色,象画家打翻了的调色板,赏心悦目。</h3> <h3>清晨小镇宁静美丽的景致一<br></h3> <h3>清晨小镇宁静美丽的景致二<br></h3> <h3>  从城堡上俯瞰整个小镇和从伏尔塔瓦河畔仰望城堡,那种美无与伦比......</h3> <h3>  第二天早餐后我们去往音乐神童莫扎特出生地奥地利萨尔茨堡(2002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萨尔茨堡,因盐矿和城堡而得名。它是莫扎特和卡拉扬的故乡,电影《音乐之声》取景地之一。行走在萨尔茨堡的步行街上,脑海里闪过一帧帧音乐之声的画面,那些耳熟能详的曲调仿佛回荡在耳边......</h3> <h3>用锁装饰出的爱心屋</h3> <h3>在喷泉戏水的可爱的儿童</h3> <h3>  萨尔茨堡宏伟壮观的城堡,这座建造在城市中心小山上的古堡,从1077年就开始修建,历经数百年的扩建、加建和修茸,方成今天的面貌。</h3> <h3>来一张团友合影,最经典常见也必须有的旅行照,</h3> <h3>骄阳似火下的城堡美景</h3> <h3>  良心的斗篷,座落在萨尔茨堡大教堂外,是奥地利安娜·克劳米的雕塑作品“道德的外衣”系列作品之一,它的寓意深刻,给人无穷想象......</h3> <h3>广场边的莫扎特雕像</h3> <h3>  米拉贝尔花园,电影《音乐之声》取景地之一。<br></h3> <h3>电大四姐妺在米拉贝尔花园打个卡</h3>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后萨尔茨堡,傍晚我们在找餐厅的过程中阴差阳错找到一家当地网红餐厅,点餐的过程充满乐趣和搞笑,有道拍摄出来的菜单翻译让我们完全找不着北,只好不断跟人服务员说“just a moment”。松妺坐的位置靠近一桌亚裔,有老有少,穿戴时尚,我们初以为是韩国人(捷克对韩国人免签,所以一路我们都看到很多韩国人)。松妹尖起耳朵听着隔壁说话,忽然听到绵软的普通话,而且一戴眼镜小哥(二十左右的大学生样子)坐的离松妺很近,松妹立即搭讪小哥,问人是哪里人,小哥说来自台湾,又问松妹来自哪里?松妹自豪说四川成都,大熊猫故乡,小哥小眼睁大了说喜欢大熊猫。松妹看小哥他们那桌菜点得差不多了,便让人推荐菜品并帮点餐。台湾小哥古道热肠,几下就帮我们点好了餐,菜品啤酒上齐后,为表达感谢,派出我们的三位男士连松妹四人特意过去敬台湾同胞一杯,大家开心畅饮,关键时刻还是血浓于水见真情。台湾同胞比我们先就餐完毕,临走专门过来道别,我们齐声说欢迎到四川来玩,看看我们的九寨沟、峨眉山、杜甫草堂等,最不济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到小酒馆喝几杯啤酒,打望下玉林路上的成都粉子(成都形容美女的通俗称呼),说得小哥小眼含笑,明显充满了对成都的期待......</p> <h3>松妹旁站着的那位就是台湾小哥</h3> <h3>  台湾小哥帮我们点的餐厅招牌汤维也纳浓汤,味道实在不敢恭维,但松哥和萃哥是finish了的。</h3> <h3>  猪排和牛排美味可口,但几盘餐前汤把我们喝来撑起和倒了味口。最后一结账吃出了差不多两晩的餐费,大大超出晚餐预算,台湾小哥完全是帮到我们一起败家的节奏。</h3> <h3>  哈尔斯塔特,一座依山傍湖的全世界最美湖畔小镇,清澈见底的蓝色湖泊,悠然自得游弋的天鹅,美丽的湖畔民宅,所谓世间美好,大抵不过如此吧?<br></h3> <h3>宛如童话故事里的哈尔斯塔特<br></h3> <h3>美丽的湖畔民宅一<br></h3> <h3>美丽的湖畔民宅二<br></h3> <h3>美丽的湖畔民宅三<br></h3> <h3>窗外的故事,来一波伪文青的范儿</h3> <h3>  坐在湖边,感受阳光的味道,尽情欣赏美景,让时光停留,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br></h3> <h3>  和我在哈尔施塔特的街头走一走......(阿逄导演,松妹充当助理摆拍。但怎么看旁边那位都是不情不愿的无奈样子,不然咋会是我拽着他而不是他牵着我?回家只有罚跪键盘了)</h3> <h3>  游览完哈尔施塔特后,大家一致要求吃中餐,小陈帮订了一家名叫“家外家”的中餐,装修精致、味道不错,服务热情。大家餐后上车时都表扬小陈,这个时候小陈才说这家店是他家的,穿黑连衣裙的站在门口欢送我们的是他母亲。小伙子当着我们都不和家人打招呼,怕菜品不好我们埋怨他,我们都开玩笑说他是心机boy。</h3><h3> 圣沃尔夫冈,因为有一座1481年由米歇尔·帕赫创作的木刻圣坛而闻名遐迩的圣沃尔夫冈教堂。我们沿着圣沃尔夫冈湖边自由漫步,体验100多年前奥地利皇后茜茜公主的感受,阳光、沙滩、凉风,湖光山色,美不胜收。</h3> <h3>圣沃尔夫冈教堂</h3> <h3>窗外的风景,窗里的人</h3> <h3>  老外可能也借鉴了我们苏州园林的特点,利用窗框的景深,让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而是由远及近,渐次呈现,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h3> <h3>  圣沃尔夫冈有名的白马酒店,墙上有鲜明的五线谱,一匹飞跃的白马雕像立在墙上</h3> <h3>  晚上入住的奥地利珀尔曼酒店,酒店座落在叶尔塞湖畔,依山傍水,静谧宜人,梦想中的居住地。</h3> <h3>烟波浩淼的叶尔塞湖</h3> <h3>  春坐在船头望向远方,有没有大片的感觉?妖艳活三摆完pose的春准备下船时忽然脚底一滑,腿脚留在船舱,整个头部往后仰跌落在舱外的地上,吓得姐妹几个花容失色,抬的抬拉的拉,好在春身手敏捷,只是头上吊了一个小青头包和把衣服弄脏而已,未破相,无大碍。我当时在农庄那边照风景,没有亲历现场,全听他们惊魂后的戏说。</h3> <h3>酒店附近的农宅</h3> <h3>叶尔塞湖宁静的清晨</h3> <h3>   晚餐只能在珀尔曼酒店餐厅享用(周边除了民宅就只有酒店),但餐厅的环境委实迷人,坐在餐厅外的大平台上,呼吸着新鲜空气,眺望不远处的湖景山色,感觉用餐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h3> <h3>精致的西餐摆盘</h3> <h3>  餐厅外的露天大平台,和煦的晨光中我们正在享用早餐,左手边望出去就是叶尔塞湖,松妺在她房间阳台上往下照的,可惜没把湖景取入。</h3> <h3>  梅尔克修道院,号称奥地利巴洛克风格建筑之珠。长廊墙壁上均为巨幅绘画,石柱神像雕工之精美,无一不显示出巴洛克时期的艺术极致。</h3> <h3>  团友来一张合影,有没有感受到我们热得遭不住?笑容里是否有些许疲惫?欧洲的日头毒啊,男同胞们自嘲说回去都不好意思跟人说去欧州旅游,只能跟人说去的是非州。</h3> <h3>  乘船游览多瑙河瓦豪河谷地区(指的是梅尔克修道院到克雷姆这一段35公里的多瑙河流域),此段为多瑙河风光最美丽的一段,两岸尽是充满神奇色彩的古堡和废墟,坐在船上,品着咖啡,俯视着沿途古老小镇和村庄以及郁郁苍苍连绵起伏的葡萄园,听着《蓝色多瑙河》动人的旋律,只愿这段行程不中断,直到永远......</h3> <h3>  游船抵达克雷姆时,我们前面一位独自坐轮椅的老人上桥时因为桥板不平,无法前行,刚被王导火线仼命为我们一行十人团队的队长松哥立马发扬雷锋精神(因我们坐船游览多瑙河,王导和小陈从梅尔克修道院开车到克雷姆接我们,这段行程群龙无首,王导不放心,松哥凭着每日坐副驾和王导天南地北、国际国内、上天文下地理的胡吹海聊,成功赢得王导信任,火线荣升为团队队长),将老人从桥板上一直推到岸边,中国人民警察好样的!<br></h3><h3><br></h3><h3></h3> <h3>维也纳金色大厅外观</h3> <h3>  到了音乐之都维也纳,怎么能不参加一次音乐盛宴,感受音乐的魅力?<br></h3> <p class="ql-block">  金色大厅音乐会门票,85欧,虽不便宜但值得。</p> <h3>  爱乐乐团演出结束全体起立,为音乐家们鼓掌叫好</h3> <h3>  美泉宫,哈布斯堡家族的夏宫,曾是茜茜公主居住的主要场所(1996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整个设计是洛可可式奢靡建筑风格,维也纳必访之地。<br></h3> <h3>音乐家斯特劳斯小金人</h3> <h3>  在维也纳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在去市政厅广场的街上,阿逄的大腿(她那天着短裤)被突如其来的一只维也纳蜂子蛰了一下,腿马上红了,而且有灼痛感,正好我朋友圈发过被蜂蛰了的急救办法,但我们在外,肥皂水也没有,好在我带了风油精,先涂抹了再说。然后让阿逄观察有无红疹,没有说明就沒事。后证明是虚惊一场,但当时阿逄的表情是被吓倒了的,她说看了我朋友圈发的那篇文章。</h3> <h3>  匈牙利布达佩斯自由桥上放飞自我的年轻人</h3> <h3>英雄广场全景</h3> <h3>  布达佩斯原是一对隔河相望的“姐妹”城,多瑙河把市区分为东、西两部,河右岸丘陵地带为布达,河左岸平原地区称佩斯。著名电影演员陈强1950年随中国青年艺术团出访匈牙利,其时他大儿子正好出生,出于对布达佩斯的喜爱,他给大儿子取名布达,后二儿子出生取名为佩斯,也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喜剧演员陈佩斯。横跨多瑙河上的9座大桥和穿越多瑙河底的地下铁道,把布达与佩斯相连,蓝色的多瑙河蜿蜓地流经两岸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所以布达佩斯素有“多瑙河的明珠”的称号。</h3> <h3>布达佩斯多瑙河黄昏景一</h3> <h3>布达佩斯多瑙河黄昏景二:国会大厦<br></h3> <h3>布达佩斯多瑙河黄昏景三<br></h3> <h3>  游船上不来杯冰啤无以表达对布达佩斯的喜爱</h3> <h3>  布达佩斯渔夫堡,因建在中世纪的渔市场和渔村而得名。</h3> <h3>历代匈牙利王加冕的教堂马加什教堂</h3> <h3>四姐妺继续妖娆</h3> <h3>在圣伊士特万大教堂留个影</h3> <h3>  匈牙利巴拉顿湖,也称匈牙利海,中欧地区最大的淡水湖。远望湖景,心旷神怡。</h3> <h3>巴拉顿湖帝豪尼半岛上的眼睛屋</h3> <h3>巴拉顿湖帝豪尼半岛上的辣椒屋<br></h3> <h3>爱死了这些别致清新的民宅</h3> <h3>  人骨教堂,内部装饰皆由人骨做成,教堂的地下室里,安放着大约4万名瘟疫死者的遗骨。</h3> <h3>  库特纳霍拉,因十三世纪银矿开釆而发展起来的小镇,离首都布拉格仅70余公里,人口仅2万余人。小镇最著名的是圣巴巴拉教堂,于公元1380年始建,至16世纪才完成。<br></h3> <h3>  夕阳西下,漫步小镇,遇见活泼可爱的孩童,感受到岁月的安稳和美好......</h3> <h3>  布拉格,此行最为期待和向往的城市,在脑海中已无数次想象它的美它的好,而只有亲历这个城市后,才发现它的鲜活它的灵动它独具的厚重和无尽的魅力......</h3> <h3>  跳舞的房子,左边代表女人,右边代表男人,建筑风格与老城产生具大的突兀,可能有人喜欢,但我深不以为然。</h3> <h3>塔楼上俯瞰查理大桥</h3> <h3>  蓝天白云下的布拉格的地标:提恩教堂</h3> <p class="ql-block">林立的中世纪老建筑</p> <p class="ql-block">  列侬墙,上世纪八零年代披头士乐队成员列侬去世时,布拉格青年在修道院的一面墙上画上列侬的肖像以及写上披头士乐队的歌词纪念他。现在列侬墙已经成为青少年表达理想—爱与和平的一个象征符号。可惜我们准备不足,没带上水彩笔,不然也可以在墙上涂鸦表达对布拉格的喜爱。</p> <h3>  早上六点不到我们就到了老城区,感受这一刻属于我们的安静时光。</h3> <h3>  清晨时分寂静的广场,提恩教堂全景完美呈现,再沒有白天时的众多人肉背景板陪衬。</h3> <h3>  清晨时分提恩教堂前拍摄婚纱照的青年。祝福他们幸福快乐,白头偕老!</h3> <h3>  穿越老城区的有轨电车。我们布拉格住的酒店在城堡区的山上,在布拉格的自由活动时间就依靠酒店附近的15路和26路有轨电车把我们带往老广场和查理大桥。</h3> <h3>街头表演的音乐人</h3> <h3>  这张开怀大笑的照片是我们在布拉格老广场的一家披萨店等候新鲜出炉的披萨时,邻桌的一外国老人主动帮我们照的(春当时准备给大家照合影,邻桌的老人拍了下她肩,示意帮她照,这样所有团员都在照片中),后他吃好后又过来告别,我们唯有不断用英语表示感谢,遗憾没有和老人合影一张。</h3> <h3>  团友冯妹妹在切烤猪肘,我们的摄影师,此行很多美照和配乐视频都出自她手,她选的角度和拍的照片出来都超美。</h3> <h3>  布拉格老广场旁一家正宗的捷克当地菜餐厅,烤猪肘味道不摆了。</h3> <h3>  老广场旁的一辆坐满人的啤酒观光车,车上有一美女服务员,有大桶的啤酒和围合的长桌,年轻人们唱着歌儿喝着酒,好不惬意!</h3> <h3>  我们的24小时通用的公交票,有轨电车和公交车均可乘坐,只需第一次上车打卡,以后就随便乘坐,也没人验票(抽验时你掏票出示即可,从头到尾司机都未查我们的票),大家开玩笑说如果这样在国内,肯定有个别人要钻空子,诚信什么时候竞成了摆设?从自己做起吧,相信未来有一天会变好。</h3> <h3>  在布拉格,我们有一天半的自由活动时间,凭借半吊子英语和翻译软件,我们玩转布拉格城堡区、老广场甚至血拼老广场旁的布拉格的“香榭丽舍大街”,同时近距离感受街头艺人的表演、和当地人谈笑风生(乱蹦单词加肢体语言),这种旅行的方式是我们一直向往和追求的。以前完全依赖跟着旅行社导游,匆匆忙忙打卡拍照、购物,凌晨时分起,傍晚时分回,累成狗,回来忆起旅游片断,记得的只是疲累。“人生至少应有两次冲动,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前者对已半百的我们来说即便想也不敢付诸行动了,但后者还来得及,趁着腿脚利索,一个背包、一本书、一曲喜欢的歌,去体验,去感受,见证和感悟旅途的风土人情和人生的美好......<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