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per班芙游记

天涯荡舟

<h3>七月底八月初,和太太中学闺蜜(以下简称闺蜜)一家去Jasper和班芙旅游,虽然只是短短几天,优美的景色,深厚的友情,一切依然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564fa">第一天</font></b></h3> <h3>去年10月太太和闺蜜就开始筹划班芙之旅,经过精心的准备,7月30日终于成行。闺蜜一家从美国新奥尔良直飞阿省的卡加里,我们则从温哥华出发,到Jasper汇合。儿子因为要实习,无缘同行,有点遗憾。</h3><h3><br></h3><h3>我星期天晚上有事,忙到一点多才睡。早上起来还有别的事情,到12点钟一结束,马上整理好东西,出发远行。</h3><h3><br></h3><h3>太太开车,我上车后倒头就睡,一觉醒来,已经开出100多公里,远远离开了Chilliwack,快到《第一滴血》的拍摄地Hope(希望镇)了。</h3><h3><br></h3><h3>五号公路有很长一段在高山之上,风景旖旎,优美动人。以前开车,只能不时偷偷瞄一眼,这次终于可以安坐车中,饱览美景。</h3> <h3>到了Merritt,加了油,换了我开车。一路北进,晚上六点在路边的一家快餐店吃晚饭,当时户外温度是39度。</h3><h3><br></h3><h3>吃过晚饭继续前行,9点左右终于到达目的地Valemount。在柜台前等待时,顺口帮前面的一对中国母子翻译了几句,旅馆的韩裔老板娘对我再三感谢。</h3><h3> Valemount是一个位于BC西北部人口不足两千的小镇,离Jasper120公里,是Jasper国家公园西面最近的城镇。<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564fa">第二天</font></b></h3> <h3>星期二下午四点要去Maligne Lake,上午打算去Mount Edith Cavell,然后去别的地方看看。据网上介绍,Mount Edith Cavell每天只发出180张门票,分时段让游客进入,由Jasper information center发放。Jasper Information center 早上八点开门,Valemount离Jasper一个半小时车程,也就是说,最好早上6点15分就出发,以确保能够得到早点进去的门票。问题是,Valemount在BC省,Jasper在阿省,两地之间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差!别无选择之下,唯有4:45起床,5:15分(即Jasper时间6:15分)上路。</h3><h3><br></h3><h3>一路奔驰,7:45左右到达Jasper,第一个赶到Information Center。</h3> <h3>八点钟,大门打开,工作人员笑脸相迎,开口一问,不禁傻了眼,工作人员不无抱歉地解释,由于道路维修,Mount Edith Cavell今年不开放。他拿出一张地图,向我们展示了周围的景点。</h3><h3> 去不成Mount Edith Cavell,本来也在计划之内,所以也没有太大失落。于是拍了几张街景,然后去各个风景点。<br></h3> <h3>首先去的是Patricia Lake和Pyramid Lake。两个湖很近,Pyramid Lake因为旁边的山酷似金字塔而且清晰倒影在水中而得名。</h3> <h3>天色较暗,Patricia湖还没有能完全展示其真正的风采</h3> <h3>前面两个湖离Jasper不远,前后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回Jasper市区再转了一下,然后去Maligne Canyon。</h3> <h3>Maligne峡谷的溪水从山上下来,在公园内绕过六座桥,沿途不同地方有不少小溪和地下水汇入,终于行成一条较宽的小河,奔流而去。</h3> <h3>第一桥:瀑布飞流直下</h3> <h3>岩石卡在悬崖上,小树苗在石缝中顽强生长</h3> <h3>第二桥:深不见底,只听到轰隆隆的水声</h3> <h3>第三桥:横跨在小瀑布之上</h3> <h3>第四桥:从桥上望去,水面开始平缓</h3> <h3>第五桥:河面变宽</h3> <h3>第五桥和第六桥之间约有1.7公里的山路,之前已经走了不少路,太太有点累,于是原路折回,我和女儿则继续往前走。</h3> <h3>第六桥:河面更宽,水流平稳</h3> <h3>在Maligne Canyon停留了三个半小时,吃过午饭前往Maligne Lake,路上经过Medicine Lake,停留了15分钟。湖中有一个直径20到30米的大洞,丰水时湖的面积很大,枯水期就只剩下一条小溪。当地人称之为“巫药湖”</h3> <h3>到了Maligne Lake,终于见到闺蜜一家。他们两夫妇是太太的中学同学,大学毕业几年后,大家先后出国,直到2009年他们去西雅图探亲旅游,我们南下,多年来才第一次见面,2015年他们来温哥华旅游,再次相聚。三年不见,他们的两个孩子都长高了不少,儿子长得比我还高。<br></h3> <h3>乘搭Maligne湖的游船出去,湖边周围高山耸立</h3> <h3>旁边的冰川也近在咫尺</h3> <h3>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h3> <h3>45分钟后来到精灵岛(Spirit Island)。从岛上望过去,四周景色秀丽,令人心旷神怡</h3> <h3>晚上闺蜜一家入住Jasper的酒店,我们则前往东北70公里外的Hinton。</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564fa">第三天</font></b></h3> <h3>星期三也是一大早起来,驱车两个半小时,前往哥伦比亚冰川。路上朝雾萦绕,一头鹿优哉游哉横过马路,可惜没有来得及拿相机。</h3> <h3>哥伦比亚冰川有过万年历史,每年以10到15米的速度移动。我们预先在网上订了早上9:30的团票,先乘大型旅游车上半山腰,然后改坐这种特殊的车直到冰川的腹部。</h3> <h3>尽管有太阳,风却很大,女儿刚剪的短发还是飘起来</h3> <h3>闺蜜先生很喜欢自拍</h3> <h3>欣赏完哥伦比亚冰川,然后前往附近的玻璃桥继续观赏附近的冰川和雪山。</h3> <h3>两位大妈尽兴发挥</h3> <h3>闺蜜坐在透明的玻璃桥上,有如悬空一般</h3> 观赏了万年冰川,漫步完玻璃天桥,在车里吃了点东西,然后前往著名景点路易斯湖。沿途有几个小湖稍作停留,景色和其它湖大致相似。<div><h3><br></h3><h3>去到路易斯湖,正好满天乌云,离开的时候还下了点雨,美丽的路易斯湖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感觉上远不如我们的后花园Garibaldi(我戏称为“家里宝地”)。</h3></div> <h3>离开路易斯湖,去班芙的路上见到好几座这样的桥,这是专门给动物设计的,方便它们跨越高速公路两端</h3> <h3>还没有进入班芙,已经闻到一股浓浓的烟味。原来是50公里外的BC Kootenay国家公园爆发山火,烟雾吹到这里来了。进入市区,一片烟雾笼罩,灰烬不时从天空落下,有一颗居然神奇地绕过我的帽子和眼镜,直接掉进我眼睛里面。</h3><h3><br></h3><h3>不过尽管烟雾缭绕,班芙的各种建筑还依然保持优美典雅的风姿。</h3> <h3>在班芙呆了一个多小时,买了点吃的东西,然后驱车一个小时来到Golden附近,闺蜜在这里订了一座小木屋。里面有厨房卫生间,两卧室。</h3> <h3>吃过晚饭,大家聊了一会天,忽然有点茫然,不知道时间是多少。刚好线上和一位在中国的中学校友聊天,根据中国时间推算,才明白我们身在BC省,用的却是阿省的时间。</h3><h3><br></h3><h3>时间不早,第二天还有活动。因为两个卧室只有六个床位,我于是晋升“厅长”,睡在客厅的沙发床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564fa">第四天</font></b></h3> <h3>星期四早上我们一早起来,到Moraine Lake碰碰运气。Moraine Lake与路易斯湖相近,入口在路易斯湖景区内,由于只能停150辆车,所以入口处有人把守。一旦人满,就不让进入,直到有车出来才相应放行同等数量的车进去。另外公园配有接送巴士,乘客可以付款坐巴士进去观赏美景。</h3><h3><br></h3><h3>前一天在路易斯湖,有工作人员说早上六点就排满了。我们7点45左右到,果然不让进入,往前开到路易斯湖停车场,准备再去路易斯湖看看。这时候闺蜜一家也到了,他们建议开回去到接送巴士的起点,坐巴士进去。</h3><h3><br></h3><h3>我们沿途开回去,经过入口的时候,竟发现闸门打开,欣喜若狂,一路飞驰,终于来到湖边。</h3> <h3>爬上旁边的小山坡,Moraine湖尽收眼底,景色更加迷人</h3> <h3>三个大人继续在小山坡顶上拍照,然后下来沿着湖边漫步。我则带着三个孩子去附近的Consolation Lake。入口处醒目写道,山上有熊,必须至少4人同行。这次出门没有预计走很长的山路,哨子,熊铃,熊喷一样没有。当时是早上九点左右,知道已经有不少人进去,怕人的熊通常不会这么晚出没。为了保险起见,路上捡了根树枝,走一小段路就往树上敲几下,发出声音,震慑驱赶一下可能潜在的熊。<br></h3> <h3>翻过乱石沟,越过丛林,走了三公里,来到湖边。从树林尽头到湖边,还有一大段乱石滩。</h3> <h3>湖水清澈见底</h3> <h3>水中的枯木</h3> <h3>女儿坐在湖边的巨石上,水中倒影清晰可见</h3> <h3>看到后面的山,脑子里忽然冒出两句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旁边确实有片白云,本来想撮合它和山在一起,它却害羞地跑开</h3> <h3>中午时分前往Johnston Canyon<br></h3> <h3>该峡谷有两级瀑布。行走一公里,来到低层瀑布(lower fall),有一个石洞,可以更好角度观赏,由于人太多,就没有排队等候。</h3> <h3>再往上爬1.5公里,来到上层瀑布(upper fall)</h3> <h3>向上走一点,来到瀑布顶端看下去,视觉感受完全不一样</h3> <h3>沿着水流再往前走一段,由于两边岩石阻隔,河道狭窄,水流湍急,颇有气势。</h3> <h3>离开瀑布,我们分头行动。今天走了不少路,他们三个大人约七到八公里,我和三个孩子大约有13公里,太太和闺蜜一家先回住处,我和女儿去Emerald Lake(翡翠湖)。</h3><h3><br></h3><h3>去翡翠湖大约一小时路程,预计三点半左右到达。没想到刚过了路易斯湖不久,遇上大塞车。两个半小时内,基本上是挪几百米,然后熄火半个小时。</h3> <h3>趁着停车,下车走走,看看旁边的湖光水色。后来终于通了,汽车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缓行,经过翡翠湖附近已经是六点半,还不知道前面路况如何,只好放弃,直接开回住处。</h3> <h3>我的手机信号不好,没法和闺蜜一家电话联络,如果有WI-FI的地方,可以利用iPhone的iMessage通信。回到住处,幸好随身有一份太太预先打印的住宿的资料,按照说明,找到地方,输入密码,终于拿到钥匙进屋。</h3><h3><br></h3><h3>吃完晚饭,在外面照些照片,回去收拾好东西,提早休息了。</h3> <h3>闺蜜一家之前看到大堵车,于是想方设法掉头开回路易斯湖,游玩了一番,吃过晚饭,八点多钟启程回来。尽管道路疏通了,但是离住处约30公里的地方由于修路,只能以时速30公里通行,引致双方向长串车龙慢行,车龙长达25公里。他们回到家时已经是十一点半了。<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564fa">第五天</font></b></h3> <h3>由于我星期五晚上有事,早上起来,吃过早饭,和大家在小木屋合影之后,便带着女儿踏上归家的旅途。<br></h3> <h3>开车不久,下起大雨,沿途又不时遇到大型车辆,由于大部分道路每个方向只有一条车道,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90-100公里的路段平均只能80公里左右。开了约三个小时,有点疲倦,正想找个地方休息,却赫然发现来到这里。</h3> <h3>见此招牌不禁心头一紧,侧头看看女儿,她却还在沉睡中。实在不忍心叫醒女儿,不禁轻轻叹息一声,带着满腹唏嘘,轻踩油门,怅然离去。 女儿六年垒球生涯中,球队前五年都晋升全省锦标赛,并获得一次亚军和一次季军。今年因为队友受伤和工作的原因,球队未能凑够足够人数参加地区锦标赛,六年来第一次缺席全省锦标赛。今年的全省锦标赛已经在三个星期前举行,地点恰恰正是——Sicamous!<br></h3> <h3>半个小时后,女儿醒了。我们商定在Kamloops吃午饭,女儿很快在offline Google上搜索到一家中式自助餐。</h3><h3><br></h3><h3>Kamloops是BC中部的一个小城市,人口九万,离温哥华大约350公里,即700里。之前来过两次,每次来这里都忍不住想起某部抗日神剧的名句,“八百里外,一枪打死鬼子”。<br></h3> <h3>汽车跨过汤姆森河,在市区边缘,远远就看到三年前女儿参加全省锦标赛时候入住的旅馆。那次她们名列第三,有点遗憾。不过最后一天30多度高温下苦战四场,也是虽败犹荣。<br></h3> <h3>按GPS的指示,出了高速公路往左拐,接着转右,眼前一切甚为熟悉,忽然发现原来餐馆就在两年前儿子参加全省锦标赛住的旅馆旁边。当年儿子的球队半决赛最后关头被东道主翻盘,屈居第三。<br></h3><h3><br></h3><h3>Kamloops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离温哥华大约三到四个小时的车程,温哥华的旅行团早上一早出发,在希望镇停一下,来到这里刚好午饭时间。我们吃饭的时候,一前一后碰上了两拨温哥华来的旅行团。估计这几年餐馆接待了不少国内来的游客,白人女侍应问我要喝什么,我说就要水,她居然乖巧地问我要不要热水。我只好笑着说,不用了,谢谢,冰水就可以了。</h3><h3><br></h3><h3>汤足饭饱,继续上路。</h3> <h3>Kamloops到温哥华基本上是两到三车道,有些路段限速高达120公里,又有大量不是太陡的下坡路,开起来相当舒服。开了250公里,按照以前的习惯,在Chilliwack加满油,然后一路飞奔,黄昏时分回到温哥华,我们温暖的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564fa">后记</font></b></h3> <h3>星期五太太和闺蜜一家三上路易斯湖,这次沿小径一直走到湖的另一端,爬了一段山路,到达冰雪尚未消融的地方,景色另有一翻风味。<br></h3> <h3>星期六太太和闺蜜一家离开Golden前往卡加里,和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相聚,四位老同学相见,开心快乐,话题不断。</h3><h3><br></h3><h3>傍晚时分,太太和闺蜜终于要在机场分别,闺蜜一家飞往多伦多,继续加拿大之旅,太太则直飞温哥华,结束六天的旅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