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们家的老顽童,指的是我那九十多岁的姥姥,都说返老还童,一点儿也不假。</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爱臭美</h3></font></h3> <h3>别看我姥姥九十多岁了,看着一点儿也不嫌老,主要是她有一颗“年轻”的心。有次下班回家可把我们乐坏了,你猜怎么着?姥姥不知道从哪翻出来一个蝴蝶夹,粉嫩粉嫩的,侧着戴在了右边的头上,正好点缀了她那丸子发髻,看着怪好看的。看见我们都笑她,姥姥像个孩子似的害羞地用手往后理头发。之后我又给她买了个蓝色的蝴蝶夹,她像对待宝贝似的爱不释手,每天替换着带。最近又迷上了我的黑色发卡,别看人家腿脚不灵便,每天起床后都要好好洗漱一番,还要抹一些香皂啊洗面奶之类的,虽然人家不认识字,每天看着我们用,人家也挨个尝试了个遍,有次居然用护发素洗脸了,嘿嘿,还被老妈吵了一通。看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挡也挡不住啊。</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要吃肉</h3></font></h3> <h3>这几天姥姥一直喊着要吃肉,老妈忙着往老家跑跑种白菜,一时半会也就忽略了人家那点小要求,我呢正好蹭车去外地旅游了,这下可把姥姥馋坏了。昨天中午又提起时,改成了“去路边看看有没有牵着牛(ou),卖老牛(ou)的,买点老牛(ou)肉吃吃”,哈哈,她的思维正活跃在以前的集市里,熙熙攘攘的一条街,卖什么的都有。殊不知现在想回到那种社会都难了。老妈赶紧冒着酷暑去超市给姥姥买了两斤肉,中午人家吃得那叫满嘴流油,津津有味儿,虽然牙齿早掉光了也不妨碍人家对肉肉的热情。还有去年在医院时,刚做完骨折手术两天,非要吵着吃杂毛肉,病友和家属们听到后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那姥姥,说目前饮食宜清淡还不能吃油腻的东西,医生也来劝了两句,谁知我姥姥还振振有词“只要我想吃的东西,到肚里就会消化了”。没辙了,买吧,还吃得不少呢,引得医院的人也哈哈大笑。就是这么倔强和可爱,有时真让你拿她没辙。</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忆杀</h3></font></h3> <h3>都说人老了,只记得过去的事,而且百说不厌。这不看着电视都能勾起久远的回忆,光躲避小鬼子进村扫荡的情节就能说上三天三夜,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恩情就别说了,人民公社时代的大锅饭和工分制,修建红旗渠的艰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派别斗争,一家人就算是父子也要打个你死我活,还有以前怎样逃荒到山西,都去给哪座庙里攒过粮食,去哪个村庄看过大戏等等。以至于到现在看电视,耳聋听不见了还能凭着画面,讲起自己经历过的故事,好像这部剧是自己在演。逢年过节见了亲戚朋友和旧相识,总是滔滔不绝地讲那一件永不褪色的家庭琐事,根本不晓得别人听过了多少遍,每次讲时依然是那么的声情并茂……从战火纷飞到和平年代,近乎一个世纪的沧海变化,都深深地烙印在一个百岁老人的心里,每一次回忆都带着满满的深情,每一个故事也诠释了那个时代的缩影。</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倔脾气</h3></font></h3> <h3>一辈子要强的姥姥,老了脾气一点儿也没见改,骨子里还是流露着那份“不卑不亢”的倔。这不又和老妈争吵起来了,天气转凉,老妈给她添加衣服,姥姥推着说“不冷不冷,你们都还穿着单衣呢,就让我穿棉衣”。也因为喝奶的问题每次都吵,纯奶是一口不喝,酸奶喝了一段也厌倦了。为了给姥姥增加营养,我们也是变了法子的哄着她。奶粉喝了上火,又换成性子比较温和的羊奶粉,哄着她那是医生开的药,谁知道喝了一段又吵吵着不喝了,和老妈对峙起来,“你见我什么时候喝过奶,我说不喝就不喝”,头往别处一扭,一把把碗推走了,没办法老妈只有自己喝了。暮春的时候姥姥生病了,夜里老说胡话,可把我们一家子吓坏了,吃了各种药不见效,老妈买了草药,谁知道姥姥嫌苦,挣扎了半天不想喝,在老妈的威逼利诱下喝了起来,谁知老妈前脚走,姥姥后脚就把药给倒在了墙角,气急败坏的老妈吵她不让我们省一点儿心,姥姥赶紧别过头装睡了。后来终于吃对药好了,妈妈抱着姥姥的头痛哭一场,想来这几天也是吓坏了,姥姥却笑着说“人终有这一回的,尽是给儿女添麻烦了”,听着我一阵酸楚涌心头。</h3><h3>姥姥虽然倔点儿,但很明事理,脑子一点儿也不糊涂。日常生活只要能自理的,绝不麻烦子女。平常只要她提出来想吃啥,要啥,我跑遍林州城也要满足她。她也每次在夸过我之后,说不能总让我花钱,说我要自己攥着点儿钱不能让他们都花了。过节的时候,姥姥开玩笑地向孙儿弟女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们都得来供养我”,然后偷偷地给我钱,笑着说“以后咱就花这,你赶紧去割点儿肉来”。其实,只要我的钱还有地方可花,只要能满足老人的一点儿需求,这何尝不是我最大的幸福呢?</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爱子心无尽</h3></font></h3> <h3>儿再大,在父母心里永远都是孩子,始终有操不完的心。别看每天伺候姥姥,我们再大也是孩子。有次母亲回老家去了,我负责照看姥姥,中午想着给她换一下口味,就买了一份炒凉粉,她吃得很美味,一边吃一边不忘吵吵着让我再去买一份让我妈也尝尝,后叫人家卖完了。我听了也是哭笑不得,我妈回老家干活到晚上才回来。这就是一位母亲的伟大之处,什么时候都想着儿女。我们每次下班回到家,姥姥的第一句话总是“吃饭了没有?赶紧去厨房”。她也总会把亲戚们送给她的好吃的,偷偷地塞给我们吃,好像我们还是那个没有长大的围在她身边等着要吃的的孩童。</h3><h3>人老了就会像三岁的孩子,特别的粘人。母亲每一出门,姥姥总要问清楚母亲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一到饭点儿或者天黑的时候就该叨叨母亲怎么还不回来,就像三岁的孩子要找妈妈似的,一见到母亲回来,脸上立马有了神情。哪个孩子最近没来看她,就该打听老大老二怎么样了,闺女长闺女短的,生怕丢了哪个似的,挨个儿说个遍,大大小小一个也少不了。</h3> <h3>这就是我们家的老顽童,经历了一辈子磨难却意志坚定,跨越近乎一个世纪的风尘仍保留着对美的追求,任性倔强而不失温情,顽固不化而爱子如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