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之旅(一)六盘水六枝特区岩脚古镇(原创)

馨玉

<h3>  近日被几件接踵而来的事情搞的心情极差,几天都调整不好自己的心情。于是,理智告诉自己,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 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一个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极值和炫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扰乱你的生活。你要学会一笑了之,超然待之,要学会转化势能。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让自己在宽容中壮大,于是决定出去走走,以解心头之忧。因为全国就剩贵州省没有跨入过,其余的省都去过了,一直有到贵州游玩的心思,于是约上好友直飞贵州贵阳。</h3> <h3>(左起:李兴平、他夫人、作者、兰玲)</h3> <h3>  因为写老兵的故事,在微信群里结识了参战老兵李兴平,我曾经提出写他的参战故事,他总是热情的说:有机会到我们贵州六枝来玩,我诚心邀请并接待你,等你来了,我会把我的故事讲给你听。看得出来他是一个热情好客的人,但是心里还是犯嘀咕,一个素昧相识的人,怎么可以麻烦人家呢?所以报着两手准备,如果人家热情,就采访并接受邀请听他讲述他的故事写下来,如果人家只是客气的话我们就从当地报旅游团去黄果树瀑布游玩。当我们下飞机时已经是9号凌晨两点钟,没有想到李兴平就等在出口迎接我们,出了机场他的司机过来了,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从贵阳来到了六枝特区。</h3> <h3> (李兴平夫妇)</h3> <h3> 我和朋友下榻在了李兴平战友早已经给我们安排好的六枝四星级金海大酒店。初次见面对他的印象很好,只见他非常精神,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脸轮廓清晰。外表看起来风流倜傥,但眼里不经意流露出的精光让人不敢小看。一头乌黑茂密的头发,一双剑眉下却是一对细长的桃花眼,高挺的鼻子,厚薄适中的红唇漾着另人目眩的笑容,看上去很有亲和力。送我们到了酒店,他在车上把房卡给我后就和司机走了。第二天我们吃过早饭后,他和他爱人到酒店接我们去六枝的街心湖游玩。(上图:李兴平和他爱人)</h3> <h3> (我和好友兰玲)</h3> <h3>  说实话,没有来贵州之前对贵州没有任何了解,只是感觉贵州也是南方,现在八月初,天气肯定很热。万万没想到的是贵州相比我所在的山西太原要凉快的很多,不但一点都不热,而且气候湿润,空气清新,给人的感觉特别舒服。查了百度才知道,六枝特区地处“中国凉都”六盘水市的东大门,长江、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大小河流共40余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的农作物品种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油菜籽为主。</h3> <h3>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h3> <h3>  六枝特区属六盘水市辖区域,位于贵州省西部,是中国唯一以“特区”命名的行政区。系“三线建设”时期由原“六枝特区”与“郎岱县”合并而成。东临本省的普定、镇宁两县,西接普安、晴隆、水城三县,南连关岭县,北靠织金、纳雍县,总面积1792平方公里。2015年底辖3个街道、9个镇、6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常住人口49.46万,境内居住32个民族。<br></h3> <h3> (六盘水六枝特区)</h3> <h3>  先后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商品粮基地县、重点产煤县等荣誉。六枝特区也是贵州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贵州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导区;煤炭、机械、电力、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等行业形成了地方的发展主要格局。</h3> <h3>  (六枝特区,六盘水街心公园。)</h3> <h3>  热情好客的李兴平夫妇接上我们先游玩了六枝的街心公园,这里的景色很美!我感觉不次于桂林山水,不过就是范围小了而已。游玩完街心公园他们夫妻俩又请我们吃了当地有名的特色小吃“牛肉米线”味道确实不错。</h3> <h3>  吃过饭我们去他家做客,一进他家小院,我被院里美丽的盆景所吸引,一盆盆盆景美不胜收,生机勃勃、宛若天成、千姿百态、赏心悦目,构成立体的画面,真是无声的诗、缩龙成寸、小中见大,有的苍古雄奇,有的清秀古雅,有的郁郁葱葱,有的玲珑潇洒,有的纵横奔放,好有诗情画意。</h3> <h3> 盆景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珍品,它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结晶,也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让你“不出户牖而知天下”。让你从中也了解到主人的雅兴,不仅仅是雅兴,培养这么多具有观赏价值的盆景是要花费多少心血呀?</h3> <h3> (六盘水岩脚古镇)</h3> <h3>  在李兴平家聊了一会,有心的主人为了给我们接风,邀请了当地几个参加过南线战役的老兵一起到饭店吃晚饭,饭桌上大家聊的很开心,我亲自聆听他们讲南线作战的故事,使我感受颇深,这些老兵曾经在战场上一个个都是英雄,到现在他们说起来,都为曾经保卫祖国参战而自豪。这些最可爱的人,确实令人敬佩!</h3> <h3>  吃过晚饭李兴平开车,他们夫妇又陪我们游玩了六盘水岩脚古镇。岩脚古镇位于六枝特区西北部,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在前清和民国时期,岩脚是川盐的集散地,曾是连接川、滇、黔三省的古驿站,市场经济繁荣,素有“小荆洲”之称。明清盐商文化街:古镇的老街____明清盐商文化街。由于岩脚是川盐的集散地,曾是连接川、滇、黔三省的古驿站,所以明清盐商文化街是以前马帮和盐商的必经之路。</h3> <h3>  由于历史的变迁,旧时期宽不过丈余的老街低矮的建筑经过岩脚镇政府投入巨资的保护、维修、改造,力求将曾经被破坏性改造得不伦不类的建筑恢复到以前的古镇风貌。这些石板路面以及两边的徽派、浙派建筑风貌就是经过改造恢复的。由于在明清时候,作为盐运的枢纽,来自江、浙地区的商人不少,因经商来到岩脚后,便把原居住地的建筑风格带了过来,喜欢这种风格的本地人自己修房子也借鉴采用了一些,所以在岩脚古镇建筑中形成了徽派、浙派的风格。</h3> <h3> (六盘水岩脚古镇)</h3> <h3>  三合桥____过了明清盐商文化街,左手边的桥就是岩脚古镇的三合桥。这座桥名为“三合桥”又叫“太平桥”始建于1845年,重建于1906年,长24米、宽4.6米,前面这端是直对桥上的八级石阶,另一端是八级台阶后分别通向两侧的五级、八级台阶,桥面是用粗制石板铺就的,有桥栏。明清年间,这里也是马帮入滇的必经之路。因为天色已晚,没有办法拿手机拍摄,只录制了上面这段小视频,我脚下就是这座小桥。</h3> <h3> 岩泉____沿着这条街过来,前面有一口潭,名叫“廻龙潭”,也叫“岩泉”。这个石碑上的“永清岩泉”几个字还依稀可见。“岩泉”还有一个故事,据说1963年农历四月初八凌晨5点左右,在连续两昼夜的暴雨以后,突然崩出一个地下暗河出口。迸发时,“轰隆”一声巨响,震撼了整个岩脚镇。水柱高达十米,形如巨龙,万分惊险,当场将居住在对面的目击者陈幺公吓死了。后来就形成了现在你所看到的“岩泉”,岩泉几十年几乎没有干涸过,现在是岩脚镇的饮用水源。</h3> <h3>  在“廻龙潭”的正前方有一条河,叫做“廻龙溪”,她是岩脚人民的母亲河。“廻龙溪”是岩脚古镇的一颗明珠,她清澈见底,波平如镜,若荡舟其中,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其两岸风光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廻龙溪”绕着岩脚镇向南缓缓流淌,那潺潺的流水声,仿佛在向人们讲述找岩脚古镇的历史故事。</h3> <h3>  8月9日在李兴平夫妇的陪同下即吃了六枝特区的美食,又观赏了六枝特区的街心公园和岩脚古镇的美景,真是感谢他们夫妇的盛情款待!尤其是漂亮、善良、不善言语的李夫人,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夫唱妇随的典型中国传统妇女的贤惠之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期盼他们夫妇来山西太原游玩,我将盛情款待!</h3> <h3>  作者:杨玉珍(上图),生于1960年3月,毕业于山西大学汉语言本科,1979年参军时在28军84师宣传队,后到84师医院工作,从部队回地方后从事教育工作直到退休。<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