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佳木斯莲江口镇一带匪患猖獗,战友“老黑”们串联1969年1月一块当兵的黑龙江籍老战友们返乡“剿匪”,重点是转业回乡,在当地非常出名的匪首“马匪”文波,此人十分狡猾,几十年来派多批战友返乡进行清剿都让他逃脱了。先期到达的“高兽医”以行医为掩护进行侦察,与长期潜伏“马匪”身边代号“风筝”的高级特工于景和接头,了解并掌握了他的活动规律后匆匆离开向上级汇报。剿匪总指挥王清命令剿匪部队分批向佳木斯一带进军!</p><p class="ql-block"> 接到出发的命令后,先后到达佳木斯的有:</p><p class="ql-block">“训练部长”周长摆手(长山),“保卫部长”张绪(金),“运输部长”杨建(华),“火炮支援部队政治政委”郑长玺和参谋长“卢拐子”(国富),另有特意从牡丹江赶来支援的特警大队长卜德昌等各个方面参战部队相继向佳木斯集结。</p> <h3><br></h3><h3>为什么叫佳木斯
1986年出版的《佳木斯市地名志》和1996年出版的《佳木斯市志》都采用了穆哗俊的说法:“佳木斯原名‘甲母克寺噶珊’、‘嘉木寺屯’,为满语,意译为站官屯或驿丞村。”
另据有关资料介绍,佳木斯 是个土名,1888年三姓副都统衙门在佳木斯屯建镇时官称东兴镇,当时镇中心就是今永红区志同街北市场那一带,但官称东兴镇未得通用,老百姓仍管这里叫佳木斯。1930年3月1日,东兴镇名废除,定名佳木斯镇,1932年5月17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佳木斯后,沿用了老百姓所熟悉的名“佳木斯”这一土名。
1937年12月1日,佳木斯镇升格,叫佳木斯市,沿用至今。</h3> <h3>佳木斯广场舞已经遍布全球……</h3> <h3> </h3><h3>我们于2018.7.23自驾从哈尔滨到佳木斯337.5公里大约3—4个小时,天气很好,一路饱览了风景如画的龙江大地,在进入佳木斯按“马匪”的指引在第二个高速路口出来看到了三十几年未见的同一个车皮拉到部队的老战友:马文波、于景和和李长发,虽然我们已几十年未见,还是远远的一眼就认出来了——虽然都已是近70岁的人了,大家都是万分激动,热烈拥抱。下车后被文波安排到宾馆,相继有文波、景和二位的夫人,还有刘小四(学志)和大季(慧敏)等战友。
<br></h3><h3> </h3> <h3>在宾馆与马文波和刘学志合影留念</h3> <h3>前排从左至右:于景和、马文波和夫人小陈、許凤芝、于景和夫人小王、刘学志</h3><h3>后排:高伟、李长发</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长期潜伏在“马匪”身边代号“风筝”的高级特工“安全部长”于景和,景和卧薪尝胆几十年,找到了“马匪”的老巢,摸清了他出没的规律。但是,看他俩的关系甚是深厚,怀疑他们已是“警匪”一家了,是真是假难料,这年头真的是摸不透阿,是不是早就被策反同流合污了?</font></h3> <h3>与景和、长发合影留念!</h3><h3> 这次难得的与“黑李长”发相见,约有35年左右了,他只身在萝北,所以这次我就动员他换智能手机加入到 黑龙江老乡战友一家亲 群里来,跟老乡们唠唠嗑,看看热闹。没想到长发真是个好小子,听话!今天看到他入群了,太高兴了,长发——全体老乡们热烈欢迎你!</h3><h3> 谢谢你清哥,把长发拉进群!</h3><h3> 宝子群主:长发大哥您好?一晃也有二十几年未见了,很是想念,前些天在群里看到高伟发的照片才见你的遵容很是欣慰。如今有了微信沟通聊天非常方便,今后常联系,更欢迎你择机来白城欢聚,白城战友欢迎您!祝身体健康阖家幸福。</h3><h3> 长发大哥入群后不要与清哥拼酒,咱喝不过他,否则又让他给胡弄桌子底下了,哈哈哈,哈哈哈?</h3><h3> 桂荣:李长发老弟,看到你入群的消息非常欣慰!这回我们都是黑龙江老乡一家親战友群的一员了,昔日平台大院送走了我们,一幌二十多年了,只是从其它战友中得知你的消息。这次从一聚会中看到了你的尊容,一眼就能认出,令人振奋!我们的群是个和谐,亲切的群,在宝祥群主的领导下,大家亲如一家,很是开心快乐!祝你在群里天天快乐,逐事如意!</h3><h3> 海潮:长发入群,给咱们群增加了颜色(黑龙江更黑了)</h3><h3> 高伟:各位战友老乡早上好!欢迎长发入群,真的是好小子,我没白动员你——热烈欢迎[OK][OK][OK]</h3><h3> 海潮:各位老乡,黑李长入群了,大家欢迎,但我还要揭发,当年很多老乡家属来队的柴油都是李长发和陈永发供应的,他对老乡是有求必应,保证供应,动力对的柴油让 两个 发 没少往出捣登,现在动力正查呢。</h3><h3>各位老乡战友纷纷表示热烈欢迎长发入群!</h3><h3> 宝子群主:杜大白话又开始扯蛋了?唯恐天下不乱,整个串娘都整不明白还生事?</h3> <h3> 这是孤身一人在萝北的“电力部长”李长发,已被于景和发展为得力助手——助理高级特工。</h3><h3> 与长发也有三十几年未见了,他把马文波告诉他的时间听错了,提前一周的时间从萝北坐大客经过2小时的路程赶到佳木斯,只有住到佳木斯的哥哥家等待。三十几年一见的等待,可见战友情深阿!</h3><h3> 长发,话不多,聪明肯干,人非常的厚道是一个心灵手巧有内秀的人。是战友和同事们公认的老黄牛,更是技术能手。比如,摩托车有没毛病,他骑一圈就知道了问题在哪里。</h3><h3> 对于柴油发电机就更是行家里手,因为在部队的动力队他就是这方面的专家。这次来佳木斯战友告诉我一件当时轰动萝北的事儿:那是李长发刚刚转业到萝北电业局的一天突然停电了,现代人的生产和生活都是离不开电的,在大家都急得团团转无计可施之时,长发慢条思语问道:既然一时半会儿来不了电,那就不能想想别的办法吗?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的,最后都表示没辙!有人说,咱这是有一台发电机,可是已经坏好久了没人能修。长发听了说我试试看,撸起袖子说干就干,拆开看完他心里有了底,就告诉买哪些零件。等零件都买齐了,很快把新件换上后开机一次成功。突然,电灯亮了,机器转起来,人们也沸腾了,也轰动了萝北,是当地人人皆知的能人,我们“黒李长”也一举成名!后来官至萝北电业局书记退休。</h3><h3> 李长发和马文波,还有许多我们的战友在完成第二次就业当中都创造了自己的辉煌,他们也为军人增了光,在这里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为他们👍👍👍!</h3><h3> </h3> <h3>这是当年“马匪”在8309部队医院食堂“潜伏”时期,当食堂管理员时与郭长安等炊事员和司机 张宝山合影留念!</h3><h3> 大约照于1980年左右</h3> <h3>医院炊事班全体人员合影留念,当时还有老厨师盖师傅的女儿 盖淑珍 等3名女同志。</h3><h3> 大约照与1980年左右</h3> <h3>酒桌上老战友们开怀畅饮,畅谈友谊!<br></h3><h3>这是陈、王俩位女士,是后勤保障团成员。</h3> <h3>五位老战友合影留念于佳木斯。</h3><h3>除长发以外其余四人都在平台医院一起工作过,也正是朱长发院长执政时期,所以也都是朱院长的兵。</h3> <h3>同天下午由马文波、于景和、刘学志三夫妇和李长发陪同游览佳木斯风景区合影留念!</h3> <h3> 7月24日早上,景和夫妇由女儿开车引路带领我们直捣“马匪”老巢——连江口镇。看到了他自我改造的“小农场”,那里种了大片的苞米、茄子🍆、黄瓜、豆角、西红柿🍅等蔬菜,全上的羊粪,是真正的绿色!院子里是成群的鸡、鸭、鹅,还有狗——是看家的。老马🐴改造得很好,但是,非洲人也多了一个“兄弟”——那是真的一个“黑”!</h3><h3> 经过走访调查,合江一带人民一至反应“马匪”并不“匪”,而是立了大功的功臣,自从马文波转业安排在当地派出所连续破了很多大案要案,抓住案犯无数,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险,洒下多少血和汗水,唯一没有泪水;其间的甘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因为他是真正的男子汉,只有披荆前行,没有退路可走!他立功证书奖章无数(可他从不愿示人),是警界响当当的人物,人们送给他“马神探”。</h3><h3>33年未见,再次相见看他还是“匪气”十足,难改喽!所以,直到现在“马匪”的帽子,战友们还是没给他摘掉,而且,越叫越亲切。</h3><h3> 这是在文波家里合影留念。</h3><h3><br></h3> <h3> 因为这一天有大暴雨☔️的预报,突然决定趁天气还好马上返回哈尔滨,因为还要去九三农场我妹妹那儿。因此退掉了刘学志安排的中午酒席,与景和、长发、学志等战友们也未做道别,直接从连江口赶回哈尔滨,中午到哈时正下着大雨。还好,一路平安。当天文波告诉我佳木斯下了好大的暴雨。新闻说这场暴雨造成交通中断,火车停运了。</h3><h3> 谢谢你学志,谢谢你的午宴,很抱歉,让这场大暴雨☔️给搅了,有机会再回朝阳我请你!</h3><h3> 这是在楼下与文波和陈老师话别。</h3> <h3>这个镜头許凤芝抢的太好了,太珍贵了!</h3><h3>临别的紧紧拥抱,胜似千言万语!</h3><h3> 五十年的过往,三十多年的再次相见,备感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更觉情感的可贵。我们都老亦,身体日衰,疾病在不知不觉中找来,今年能有幸相见,有谁能知道明年会给这个机会呢?</h3><h3> 在拥抱时文波悄悄的跟我说:啥时候还能再见面,我说:只要有命在,就有再见面的机会,话是这么说,有时自己还真的说了不算,身体在当家!</h3><h3> 再见了佳木斯,再见了连江口,再见了我亲密的战友们,盼望着老天能给我们下一次相见的机会——期待着!</h3><h3> </h3> <h3> 卜德昌特意从牡丹江赶来,为来佳木斯的老战友们接风洗尘,可见老战友的情真意切——够义气!</h3><h3> 有一种情感,只能用心去感受!有一种情感,只能用心去珍藏!但这种情感不能被简单的划归为朋友,它超出了朋友的界限和范畴,这就是战友情!这种战友情不一定人人都有,但有了就铭刻一生,但有了就渗入心髓融入血脉,就抹不去忘不掉。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感到珍贵。德昌你能特意从340多公里外的牡丹江赶到佳木斯,为的是欢迎远道而来的老战友一顿酒席,足见老弟这份真情厚意是多么难能可贵!</h3> <h3>德昌是句句真心,句句感人!几百公里来回奔波,实乃诚心实意,事实可鉴。</h3><h3> 他说:从打认识到现在50年,是“兵”字把我们凝聚在一起……</h3><h3> 建华:今天剿匪发起总攻,清哥魁哥已到指挥位置,各路大军正在集结,匪患即将解决!</h3> <h3>
咱当兵的人 有啥不一样
只因为我们都穿着 朴实的军装
自从离开了家乡 就难见到爹娘
说不一样 其实也一样
都是青春的年华 都是热血儿郎
一样的足迹留给 山高水长
咱当兵的人 就是不一样
头枕着边关的明月 身披着风霜
为了国家的安宁 我们紧握手中枪
都在渴望辉煌 都在赢得荣光
一样的风采在共和国的旗帜上飞扬
咱当兵的人 就是这个样!!!<br></h3> <h3>战友推杯换盏,其乐融融!</h3><h3> 老曹:建华老弟、宝祥老弟早上👌好!這几天合江剿匪很热鬧,大的行動开始了,牡丹江增援的也去了!祝大家幸福快樂!</h3><h3> 宝祥:剿匪的灵丹妙药就是老白干60度,谁见谁都得被赤化,什么公安局的?保卫处的通通被拿下?连动力的清哥干了一辈子电工什么22O,38O伏统统不好使,都不如老白干?如今的三江平原形势大好,不是小好。虽然火炮支援部队的卢参谋长也亲临一线指挥,政委也把政治工作做到了现场,运输部长我看运的是八加一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明年纪念从军五十年大庆,入伍所在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回故里游览黑龙江?什么三花一岛也挺好?</h3><h3> 祝你去合江剿匪快樂!</h3> <h3>为什么战友相聚,就像一道军令?
无论你在天涯海角,都能够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战友,就是没有血缘的兄弟姊妹,是精神上的血亲;战友是一种别样的情,有永远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旧、道不尽的喜悦、诉不完的忧愁;就算有一天沧海变成桑田,那些笑或泪、共同的接触过的画面,也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里,不会改变。
成为战友是一种缘分,没有血缘的战友同样是一辈子的兄弟!<br></h3> <h3>景和、小李、小郑 与“非洲难民”文波在交谈沟通之中……看他是真的“好黑”呀!</h3> <h3>老战友们相聚,共同游览在佳木斯松花江畔</h3> <h3> “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后悔!”许多没当过兵的人,总以一个“苦”字概括他们对军人的认识。其实,咱当兵的最清楚;只有当过的兵人,才真正懂得“苦”字之外的更深含义;只有当过兵的人,才能唱出这歌词中包容的丰富情感;只有当过兵的人,才能体会到这歌唱出的真诚与亲切。记得有位哲人说过: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活得长不长久,而在于是否燃烧过,是否放射过光芒,生活的真谛也不在于拥有了多少,而于是否有价值,是否洞察了她的内涵和获得深刻的领悟。 军旅中的岁月我们没有白走,它给予我们的将是一笔影响深远,受益终身的财富。也许今后所要面对的人生并不好走,但我们已在青春的起点上踏出了深深的坚实的足印,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和困难,相信能勇敢地面对,绝不会退缩;也无论将成大树或做小草,相信在生命的坐标上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br></h3> <h3> 忆往昔峥嵘岁月,五十年弹指一挥间。起于龙江大地,止于科尔沁草原。绿色的军营,整齐的队列、潇洒的军姿、艰苦的训练、嘹亮的歌声、整洁的内务、掷地有声的口号、铁一般的纪律,白天採黄花,晚上打兔子,在一朝一夕间你我建立起真挚的友情,这一切的一切仿佛昨天刚刚发生的故事,在我们的一生中成为一种挥之不去、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是军营锻造了我们坚定与坚强,是军营建立了我们深厚真挚的的战友之情。</h3><h3> 我们的战友遍天下,走到哪里都不怕!<br></h3> <h3>看“周长摆手”这个得意劲,肯定是昨天晚上做好梦了,是不是把成都的“串娘”取到家了!</h3> <h3>“马匪”和“周长摆手”在“扯”啥蛋那?肯定没好话!</h3><h3><br></h3> <h3> 故里聚诸君,共叙军旅情。喊一声老战友,胸膛里涌起一阵滚烫的暖流;叫一声老战友,脑海里闪过一串难忘的镜头。战友情,就是理解与信任;战友情,就是支持与尊重;战友情,就是宽容与接受。战友头碰头,功名利禄抛脑后;战友手拉手,知心的话儿说不够。我们常说“遇到困难找战友”。现在我们更要说“人生有战友,到老手拉手”。让我们继续保持团结拼搏,互帮互助,把我们在事业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拿出来一起分享;把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困惑,倒出来让我们一起为你分担。难忘战友一场,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让我们一起携手并进、共创美好的未来!<br></h3><h3><br></h3><h3>前排左起:李桂云(緖金夫人)、董利、王金喜(二场转业,现在杭州)、马文波、于景和、马魁、周长山</h3><h3>后排左起:迟军、胡志华、张绪金、刘富、杨建华、郑长玺</h3> <h3>国富和建华和哪位战友合影?</h3> <h3>杨建华与卢国富合影留念!</h3><h3> 建华:@张绪金 金哥我今天来佳市见川军剿总清哥,参与了今天的剿匪工作。</h3><h3> 张绪:18号到佳木斯继续剿匪![偷笑][偷笑]</h3><h3> 张绪:明天的铁锅炖排骨炖牛肉炖鸡贴饼子</h3><h3> @曹福成 🐴 匪吓坏了,看来真要剿啊!上次长山叫他杀猪。</h3> <h3>緖金夫妇合影留念于佳木斯</h3> <h3>景和与緖金夫妇合影留念!</h3> <h3>緖金夫妇与马魁合影留念</h3> <h3> “二马”(马文波与马魁)于佳木斯合影留念</h3> <h3>周长山与马魁合影留念</h3> <h3> 看到马魁兄的照片,让我回想起了大约发生在1980年前后(具体时间记得不是太清楚了)的一段有惊无险的趣事,每当老战友们提起都心有余悸而又大笑不止,因为太深刻了,不可能忘记的……</h3><h3> 因年代久远加之记忆不佳,可能不全或有出入,敬请参加那天晚上行动的战友补充。</h3><h3>事情的大概经过是这样的:</h3><h3> 我记得大约是在1982年年底,当时在二场华阴当保卫处的 马魁 兄来平台开会。回到8309老部队,战友们为了欢迎远来的老乡,还是老习惯——“战友见战友,就是喝大酒”,这是最好的方式。要想准备一桌丰盛酒菜,现在是太容易了,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太难了!有人提出上草原打几只兔子🐰来丰盛一下酒席。</h3><h3> 一天的晚上,有王宝、王清、杨建华、还有2人记不清了(好象于景和、马文波、崔德军这3人中有2人参加了,有谁记得的请给以纠正),加上我共是6人。由建华在基地小车班开出一台212,记不清了是谁借了一支半自动步枪和子弹,那个年代部队的枪支弹药管理比较松,很容易借到。</h3><h3> 由建华开车,6个人在一个小车里还是有点拥挤。小车开出后经跨岗楼和轻武器所(四所)直奔二道沟而去,那天是月黑头,兔子特别多,一出来连着,有时2、3只同时出来。好象是打了有2、3个只的时候,大家都非常高兴来劲的时候,突然前方的路上好象躺着一个人,这一下所有的人都紧张的不说话了。犹豫了一会儿,有人建议到近前看看是什么情况,车开到不远的时候看到了确实是一个人,是趴着的。下车看了一下,没有发现血迹等异常情况,怕破坏现场就没有再往跟前走,更没敢动那个人。这下子好了,兔子🐰也不敢打了,赶快跑回去想辙吧,因为谁也不敢排除那个人是不是我们的枪🔫打的!回去的路上大家越想越害怕😨😨😨😨😨😨!有的说,这枪可是我借的;有的说,车可是我开的;有的说,我可是工人……其实,最害怕😨的是我,因为是我打的枪,若是真有事儿,我是第一个嫌疑人!</h3><h3> 车飞快的往家跑,路上的兔子🐰好象有意气我们,多时,有2、3个顺着车灯往前跑,哪还有那个胆儿继续打呀!</h3><h3> 在路上,大家七嘴八舌的出主意怎么办,最后统一了意见去找当时在基地保卫处的李长军商量,等敲开长军门的时候已是半夜了。“军长”起来后一看这么多老乡半夜把他敲起来一定出事儿了,等我们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一说,他又问了大约打枪🔫的时间和发现人的距离,他分析一下说你们不用紧张,可能跟你们关系不大,先都回去睡觉吧,等我明天找当地派出所去了解一下。经他一番分析,我们的心才悄悄放松一点都回家睡觉了,可哪能睡得着阿,心里的小鼓是敲了一晚上!</h3><h3>第二天怀着期待上班了,装着没事儿似的。</h3><h3> 好象是在那天的下午,来了电话说的派出所的“刘疤眼”等去了现场,发现是一个年轻小伙子,衣服兜里有一封遗书,好象写给他妈的。是一个逃犯,跑出来在草原里迷了路,在饥饿和寒冷中失去了他十九岁的生命。</h3><h3> 事情终于弄明白了,我们悬着的心也回到了原位,欢迎马魁兄的酒也喝上了,兔子🐰肉还是那么香,战友的情还是那么真,那天很多老乡都喝多了,我喝得在回家的路上摔一跤,腿摔破了一块,一直疼了“好多年”。</h3><h3> 这次事件已后多年,每次老乡们在一起时都是常被提起的笑料,特别是“瞎王宝”老是“埋汰”我们几个,王宝和另几个老战友已经带着战友积攒的好多好多难忘的笑料,先我们远去了……愿他们一路走好!</h3><h3> 我们活的战友们要多多保重,在可能的时候走出去,看一看老战友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多照一些相片留作将来回忆的资本。走出去吧,战友们,因为我们的时间不多了!</h3><h3> 老乡战友们,我们赶上这个好的,没有战争的时代,是我们的福分。虽然我们吃过一些苦,也挨过不少累,但是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付出过,也奉献了青春和热血,无愧于祖国和人民。最后一句话:当兵光荣,一生无悔,保重身体,活好当下!</h3><h3> 马魁: 各位战友大家好。
我怀着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拜读了高伟的佳作,深受感动,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战友情,又用详实的资料介绍了佳木斯,依兰的地理和历史知识。
更使我感动的是,文中用重笔专门介绍了我去白城期间,战友们的热情款待和有趣的各项活动。为了战友聚会招待我,他们夜间开着车去大草原打兔子,回来后在医院活动室吃着野味,喝着烧酒,这是我永生难忘的战友情和最美的盛宴。期间王青大哥还虚惊一场。夜间清哥让嫂子准备棉裤和烟叶,告之因死倒的事,不知几天能回来。现在见面聊起来,都笑出眼泪。
马魁
我为高伟的记忆力和写作水平感到骄傲和钦佩,同时高伟和老徐是非常重情义的。
以李宝祥为首的这个群真好,大家聊起来都有说不完的话,很有意思。大家身在各地,但还是互相牵挂和惦记着,这个群挺活跃像一家人一样,真好啊!
祝願战友们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期待着入伍五十周年再相会!</h3> <h3>
在久违的日子,我们曾多少次打听彼此的下落,只为送上一句战友最诚挚的问候。别后的岁月,我们天各一方,但割不断彼此的牵挂和关怀。组织战友聚会的初衷,就是为了共同回味军旅历程,重温友情,再话当年;就是为了搭建互通互动与互助平台;就是为了整合战友信息资源,共创共享美好未来。大家团结起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不分高低贵贱,不论叶绿花红,如有困难,应多找找战友,那怕是互相闲聊,互相倾诉,也是一种需要,一种安慰,一种毫无暇思的精神寄托和慰籍。我们衷心希望星火相传,接力温暖,把我们魂牵梦绕的战友之情传承下去。<br></h3> <h3>卜德昌与杨建华在松花江边儿散步合影留念</h3> <h3>
战友情,就像一壶陈年的老酒,年代越久情越浓。虽然天各一方,但割不断彼此的牵挂和关怀。曾经朝夕相处,同甘共苦,胜过手足亲情。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总会想起战友的身影;无论遇到何等困境,身边总会有战友的真情;虽然不常联系,但你却永远在我心中!<br></h3> <h3>丽霞在给“马匪”倒酒,几十年才有一次倒酒的机会——多么的难得呀!</h3> <h3>景和祝酒词:
亲爱的老战友,晚上好!
首先欢迎这些老战友回到故乡佳木斯,同时祝愿老战友回到家乡玩得开心,也要感谢这些老战友给我们创造了这次相聚的机会。在这次欢聚的时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面对这些熟悉的面容,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五十年前,我们抱着共同理想,使我们身着橄榄绿,一同踏上了去平台的列车,开始了我们相见、相识、相知、相助的历程。
十八年的悠悠岁月,弹指一挥间。真挚的战友情谊,紧紧相连。许多年以后,我们战友重逢,依然能表现难得的天真爽快,相互那么热情,这种情景让人激动不已。
如今,我们住在祖国四面八方,相互之间联系少了,但是,绿色军营结成的友谊,没有随风而去,已沉淀为酒,每每启封,总是回味无穷。今天,我们从天南海北相聚这里,畅叙战友情谊,这种快乐铭记一生。
最后,我建议:让我们为我们的相聚快乐,为我们身体健康,为我们家庭幸福,为我们友谊天长地久,干杯!
于景和 2018年8月7日晚
</h3> <h3>有了智能手机,我们每个人都是“高超”的摄影师——</h3> <h3>看看,战友见战友就是喝大酒的气势!</h3> <h3>好丰盛的酒宴,盛满战友真情。</h3><h3>好热闹的场面,盛满战友笑脸。</h3><h3>好多热语佳话,盛满战友心田。</h3><h3>好多话没说够,盛满战友思念。</h3> <h3>“周长摆手”溜号了,想啥那?肯定是想昨天晚上的好梦那!</h3> <h3> 老曹:這几天合江剿匪将有大的行动!</h3> <h3>剿匪部分部队正装待发!</h3> <h3><br></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依兰:
依兰县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处三江平原西部。西距哈尔滨市251千米,东距佳木斯市76千米,东距七台河市91.2千米,总面积4672平方千米。[1]
依兰县地处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延伸地带。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四水交汇。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2]
依兰县名胜古迹有辽代五国头城遗址、金代土城子古城遗址、清代巴彦通要塞遗址、丹清河风景区、慈云寺、东山怪坡等。[3]
2011年,依兰县户籍总人口40.9万人。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亿元。[4]
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全国产粮大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城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4]
中文名称
依兰县
外文名称
Yilan County
别名
三姓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中国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建制沿革
名称由来
依兰原名三姓,满语为“依兰哈喇”(即:依兰为“三”,哈喇是“姓”)。据《三姓志》载:清初,松花江中游胡尔哈河(今牡丹江)口、汤旺河口、汤旺河口顺流而下玛那哈地方及胡尔哈河正东倭和地方分别有赫哲人数十户或百余户居住。天聪年间,挑选胡尔哈河一带赫哲1000人,前往山东征剿。于顺治二年(1645年),对未出“天花”赫哲人等由军营全行撤回,“因为出力,将此赫哲人等一并作为新满洲,国语依册(伊彻)满洲,随将卢业勒、葛依克勒、胡什哈哩、舒穆鲁等四族长编为世管佐领。”又据伪满《依兰纪略》记载,“嗣以胡氏徙居宁古塔,只余卢、葛、舒三姓,遂呼斯地为三姓”,简称“依兰”。[5]

依兰县美景
历史沿革
周朝、秦朝,均属肃慎族部落。
汉朝,晋为挹娄部。
北魏,依兰是勿吉国中心。
隋朝,时勿吉改称靺鞨。
唐朝,靺鞨共七部,其中粟末部日趋强大,于圣历元年,698年,创立震国,唐于开元元年,713年,册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国名渤海。
辽朝,继承渤海领土主权,废除州县建制。
金朝,设路治,称胡里改路。
元朝,建立后,依兰初属辽阳行中书省开元路,后由开元路划出归合兰府水达达路管辖。
明朝,属三万卫辖区。
清朝,顺治三年(1645年),为加强三姓地方驻防兵力,将从征山东的三姓部分兵丁千余人撤回三姓。
清康熙三年(1664年),初设三姓城。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撤宁古塔将军,三姓副都统改山吉林将军统辖。
清光绪八年(1882年),设富克锦协领衙门,属三姓副都统,统归吉林将军。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置依兰府,撤三姓副都统衙门。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吉林将军上奏:“三姓一城,为吉江(吉林、黑龙江的简称)门户,又为松花、牡丹两江汇流东下之区,地多沃壤,户口殷繁”,请求设置府治。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02月,设置依兰府,隶于滨江关道。知府于同年8月2日(农历六月十三日)启用依兰府关防。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革东北行政制度划分三省,依兰辖于吉林省。
宣统元年(1909年)06月,清廷批准,于依兰府城设置东北路兵备道,管理依兰、密山、临江(今同江)一带边务及东北沿边兵备事宜,并管理依兰等处关税、交涉事宜,同时裁撤三姓副都统。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03月,将依兰府改为依兰县。[6]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06月,将东北路道改为依兰道,依兰县隶属依兰道管辖。
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年)02月,撤销依兰道,由吉林省直辖。全县总人口16.4万人,时为二等县。东北沦陷后,初隶吉林省。
 共4张
依兰县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2月,改隶三江省管辖。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0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依兰县隶属合江省管辖。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03月,将土龙山、宏克力一带划出,于土龙山设置依东县;将双河一带划出,于双河区设置双河县;将刁翎、三道通一带划出,于刁翎区设置刁翎县。原依兰全境“一分为四”。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06月,撤销依东县,将其北部宏克力一带划归依兰县,将其南部土龙山一带划归桦南县。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05月,撤销合江省,依兰县改隶松江省管辖。
1954年08月,松江、黑龙江两省合并后,隶属黑龙江省管辖,划入合江专区。
1985年01月,正式撤销合江地区,改由佳木斯市领导。
1991年04月,划归哈尔滨市领导。[7]
</span><h3><br></h3> <h3>依兰历史悠久,风景如画,将来高铁一通,必将成为旅游的好去处!</h3> <h3>依兰的山水真的很美!</h3> <h3>乌苏里船歌
乌苏里船歌
郭颂 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
郭颂、胡小石词; 汪云才、郭颂曲
Music,Lrc由网友 CBC1206 制作
啊朗赫赫呢哪(呵…)、啊朗赫赫呢哪(呵呵…);
啊朗赫赫呢哪、赫雷赫赫呢哪;
啊朗赫赫呢哪赫雷给根!
Music……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
啊朗赫拉赫呢哪雷呀、赫啦哪呢赫呢哪!
Music,Lrc由网友 CBC1206 制作
白云飘过大顶子山,金色的阳光照船帆;
紧摇浆来掌稳舵,双手赢得丰收年。
啊朗赫拉赫呢哪雷呀、赫啦哪呢赫呢哪!
Music……
白桦林里人儿笑,笑开了满山红杜鹃;
赫哲人走上幸福路,人民的江山万万年!
啊朗赫赫呢哪(呵…)、啊朗赫赫呢哪(呵呵…);
啊朗赫赫呢哪、赫雷赫赫呢哪;
啊朗赫赫呢哪赫雷给根!<br></h3> <h3>依兰方面军是火炮支援部队,由政委郑长玺,参谋长卢国富带队,并带家属同行从依兰急行军来到佳木斯参战。</h3> <h3>卢国富一家于依兰</h3> <h3>这是长玺和国富两家于依兰景区合影留念</h3> <h3>长玺和夫人于依兰留念</h3> <h3>战友举杯同饮酒,莫问老乡走不走。 </h3><h3>今日共饮松江水,山南海北情不休。 </h3><h3>已近七十不容易,敢问他日何时见? </h3><h3>各位保重身体健,他日相见还会有! </h3> <h3>战友们共同举杯——干!</h3><h3>战友就像一杯浓烈的酒,晶莹剔透,此心永鉴。这杯酒存放的时间愈久,回味的就愈加绵长。那浓浓的意味,那爽口的芳香,令我们在相聚时,会汹涌澎湃、壮怀不已;当离别后,会细流涓涓、源远流长。</h3> <h3>这是孙桂荣看了战友聚会发的感言:
<br></h3><h3>昨天幸福的老大胡志华老弟与战友们相聚的欢快场面令人高兴!场面之大,战友之多,大家围做在一起有说有笑,畅谈战友之情,热烈欢快,溢于言表。王大哥和郑大哥,丽霞,景和及两位嫂夫人都是我特别熟悉的战友和老乡,特别志华老弟我们在群里已相处几年了,志华老弟重情重义,热情洋溢,我从其它战友早有所闻。愿佳木斯的各位战友之情象松花江水浩浩荡荡,川流不息,源远流长。战友万岁!<br></h3> <h3>于景和与郑丽霞合影留念</h3> <h3> “少年壮志”。在将近50年前的今天,我们这些刚刚步出孩儿提时代而稚气未消的“毛头”小伙儿,怀揣一颗滚烫而赤诚的报国之心,身穿尚未佩戴帽徽、领章的军装,背负着亲人的嘱托和重望,就以我们身后的这个无名小站为起点,一起踏上了从军的征程。在部队的岁月里,我们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但也不知偿到了多少甜蜜、得到了多少乐趣;在为国防建设默默奉献的同时,我们也练就和养成了简朴、勤奋、干练、刚毅的作风和品格。是军队
这个大熔炉的锤炼使我们渐渐成熟,经历了部队那风风雨雨的洗礼,才使我们在人生的天空中一次次见到了一道又一道绚丽的彩虹!<br></h3> <h3>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是革命把我们凝聚在一起……</h3> <h3> “壮心不已”。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脱掉军装之后,我们带着积蓄了多年的军人的传统美德和永远释放不完的力量重返故土。荣幸的是,我们正好赶上了改革开放的风潮,真的是“英雄大有用武之地”!在二次创业中,我们尽情施展、奋力拼搏、昂首前行!虽然,日有阴晴,月有圆缺,路有坎坷,天有不测,但顺境也好,逆境也罢,终归是当过兵的人,我们都挺过来了!“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多年的辛勤劳作终于使我们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乐土!古语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对照镜子看一看脸上的皱纹和头上的白发,俯下身来看一看膝下的子孙,再抬起头来看一看生活的未来,我们所知道的天命就是奋斗和继续奋斗!而且,无怨无悔。<br></h3> <h3> “兵心依旧”。虽然军旅的生涯在我们一生的旅途中是短暂的,但无论脱掉军装多久,我们也绝不会忘记曾经:“我是一个兵”!因为兵的经历实在让我们刻骨铭心,兵的性格、兵的气质、兵的荣耀以及兵的喜怒哀乐已经统统融入我们每个人的血液,永不蒸发,也永不沉积。在军营我们称“老乡”,在家乡我们称“战友”。如果说“老乡”
是千里之外最亲最近的人,那么说“战友”就是既知根知底又情深义重的人。所以,我们不仅自豪曾经是一个当兵的人,我们应更加珍惜曾经从茫茫人海里走到一起的难得机缘和情结,因为这真正应该是兄弟般、手足般的情和缘。“战友战友亲如兄弟”,这首我们那个时代的军歌,今天唱来才倍感亲切和动听。<br></h3> <h3>丰盛的宴席,情谊满满!</h3><h3>好大的馒头——代表着战友的实心实意!</h3> <h3>老战友们席间合影留念!</h3><h3>前排左起:王清、郑丽霞、吕长祥夫人、郑长玺夫人小苏、王清夫人小丛、刘秋松夫人</h3><h3><br></h3><h3>后排左起:何云申、赵英武、王立国、</h3><h3>于景和、于良军、迟军、吕长祥、宫玉田</h3><h3>胡志华</h3> <h3> 清哥入川不易,出川也很难。从成都到佳木斯大约3500一4000公里,需要56个多小时,已经买好了火车票,没想到一场大暴雨使铁路停运,退了票后只有买到去齐齐哈尔的票,在齐市又转车到佳木斯,绕行多走了几百公里,千山万水也挡不住回家的路!</h3><h3> “剿匪”的担子还是很重的!</h3><h3>清哥的一段话很是感人,也说出了所有战友们的心里话:</h3><h3>各位战友晚上好!通过慢长的行车,终于8月10号晚上1O点到家了,今天以志华为首的农场战友请常玺及依兰各位老战友聚餐,特别丰盛的午餐,也十分的高兴,不是简单的吃饭,她表达出这种几十年的战友情,战友谊!喝出了龙江军人的风格 !喝出了战友的团结!是牢不可破的!让她代着我们青春的美好回忆永远发光!战友们让我们拉着手健健康康一直往前走!谁也不许掉隊!战友友谊万岁![拳头][拳头][拳头]<br></h3> <h3> 王清的激动感言:</h3><h3> 今天于景和安排江鱼奥花鱼等吃的非常好,还有牛尾鱼,川丁鱼,景和起早3点钟上江边去买的,十分的辛苦,好几拾元一斤说明了这种战友情是用任何东西买不到的!使我深受感动,在这里我要万分的谢谢景和老弟夫妇,[握手][握手]参加人员有马奎,文波,长山,建华,丽霞,王老弟69战友,非常开心!外面照片不太清晰,孩子们照的<br></h3> <h3>尝遍龙江三花、五罗、十八子:</h3><h3><br></h3><h3>“三花”:鳌花(鳜鱼)、鳊花(长春鳊)、鲫花(江鲫)
“五罗”:法罗(三角鲂)、胡罗、铜罗、雅罗、哲罗(哲罗鲑)
“十八子”:白漂子(白条)、斑撑子(茴鱼)、扁担勾子、草鲤子、船丁子(学名蛇鮈)、岛子(又叫白鱼,学名翘嘴红鲌);
嘎牙子(学名黄颡)、狗鱼棒子(狗鱼)、黑鱼棒子(黑鱼)、鲫瓜子(鲫鱼)、鲤拐子(鲤鱼)、鲢子(大名鲢鱼,学名白鲢);
柳根子(学名拉氏鳗)、麦穗子(学名麦穗鱼)、泥了勾子(泥鳅)、鲶鱼球子(学名鲶鱼)、牛尾巴子(学名乌苏里鮠)、七星子(七鳃鳗);
沙姑鲈子(学名葛氏鲈塘鳢)、沙丘子、细鳞子。
<br></h3> <h3>白城市名字由来
白城市洮北区(原白城市),图名为白城子。名称由来说法多种多样。一说为,靖安县城尚未修筑县署,外有土岗四围,土人呼白城子。俗传为辽时肇州遗址 。二说人为,该城旧有城基,其城墙均以白土墁之。当地蒙古人之曰 “查干浩特”(即白色的城)。三说为,此地每当朝阳升起,或是夕阳辉将尽之际,远望市街,整个街道辉映在一片银白色之中,因而得名白城。四说为,在很早以前,有个周围一百六十尺长的白色土城,当地的蒙古人叫它“杈(查)杆(干)浩特。从它的语意来看,杈杆是白的意思,浩特是城的意思,后来汉人逐渐移民此地,用汉语直译成白城子。五说为,早年,在现在市内北大岗子有一处大车店,为招揽店客,用白土粉刷房屋和院墙,远远望去象一座白色的城堡,因此人们叫它白城子。六说为,当年岳飞领兵攻打这座城时,历经十二个年头,依然攻不破此城。无奈,岳飞命令兵士抓了几万只营巢于城内的白鸟,在白鸟的两脚上沾满了硫磺,并用火点着后把它们放回去。这是白鸟纷纷飞回自己的巢穴。转眼间,土城变成一片火海。就这样,该城被岳飞大兵所破。此后,人们把土城子叫做白城子,意思就是说”白鸟之城“七说为,据 蒙古族传说,白城建制前,是游牧区。某年,突然狂风暴雪满天而来,牧人不知所措,说也怪,刹那间,在附近高阜处,出现一座雪城,人畜被围护其中,得免于难,事后,为感其灵异可敬,隧立敖包于其上(今市内北大岗子), 每年来此驻牧的人,都要焚香叩拜,从此称这个地方为查干浩特(即白色的城)。<br></h3> <h3>火炮支援部队政委郑长玺因为佳木斯“剿匪”经费不足,弹药供应不上,影响了下一步的“剿匪”任务,所以极速赶回白城8309部队求援。找到财务部长李宝祥请领经费,找到弹药供给部部长刘俊生,俊生夫妇刚刚返回白城就被截到饭店,商量供应弹药一事。席间由器材部长何万贵,后勤保障部长马金栋及各位夫人等坐陪。</h3> <h3>长玺、宝子群主 和金栋向俊生敬酒</h3><h3>群主发布:</h3><h3> 重大喜讯:今天我们的老战友刘俊生夫妻来白城了,郑常玺大哥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将在白城的战友召集在一起欢聚一堂共叙友情。场面非常热烈,战友们开怀畅饮,特别是刘,郑,李,马曾在一个连队共事过更有说不完的话题。愿我们的亲情,友情,战友情万古长青!战友万岁!</h3> <h3>左起:小苏、何大嫂和梁老师做后勤保障工作。</h3> <h3>梁老师与何大嫂合影留念</h3> <h3>小苏和梁老师合影留念</h3> <h3>何大哥、俊生、长玺共同举杯,庆贺弹药问题圆满解决。</h3> <h3>俊生表态,一定保证佳木斯“剿匪”期间的弹药供给,坚决彻底消灭佳木斯和牡丹江一带的“土匪”,将“马匪”彻底制服!</h3> <h3>俊生夫人梁老师发表祝酒感言……</h3> <h3>大家一起欢呼经费和弹药都解决了,佳木斯一带“剿匪”战役马上就要结束了,广大指战员们有望回家过10.1了!</h3> <h3>这是“马匪”的老巢,也是他自我改造的小农场(匪窝),到处是盛开的鲜花——美不胜收!</h3> <h3>緖金:马匪战斗过的地方。</h3><h3>小鱼塘是与松花江相通的,江水涨鱼塘的水也涨,江水小时塘里的水也撤的快没了,如果江里的水涨大发了,他的小农场也就被水淹了……</h3><h3><br></h3> <h3>同流合污于“匪巢”,保卫部长也投降叛变了,这么亲密,这还剿什么匪!</h3> <h3>马文波与緖金夫妇合影留念!</h3> <h3> 小院里成群结队的鸡鸭鹅狗……这就是小小“司令部” 的“三军”总司令“马匪”司令!</h3><h3> 看“匪窝”就是这个样子,久攻而不破。是这里碉堡太坚固吗?不是。是这里的地道太多吗?也不是。看看参加剿匪的指战员们怎么说:</h3><h3> 王清:回川火车还没通,走不了了。 </h3><h3> 高伟:走不了,就继续剿匪吧,一定要把“匪窝”捣烂它!</h3><h3> “马匪”文波语音:还剿什么匪呀,都投降了!</h3><h3> 张绪金:@开心 @高伟 剿匪总司令投降了,我们跟着也弃明投暗了,没办法啊!</h3><h3> @曹福成 剿匪司令清哥投降了!剿匪部队全部缴械了!</h3><h3> 清哥:马匪这么诚心招待弟兄们!我们再不投降,无脸面对匪弟!兵匪一家亲!.让我们共同走完后半生!谁也不许掉队![握手][握手][握手][拳头][拳头][拳头][拳头]</h3><h3> 张绪金:清哥啥也别说了,你到匪巢多住些日子吧!</h3><h3> 胡志华: 绪金已将马匪活捉,岛毁匪巢。</h3><h3> 张绪金:@幸福的老大 我也跟着清缴械了!</h3><h3> 胡志华:全部被现代土匪给瓦解了,糖衣炮弹比原子弹都历害啊,投降吧。绪金老弟去大庆了吗,祝你旅途快乐,顺利平安。</h3><h3> 清总司令,还研究剿匪大记,别走了,东北凉快,头脑清醒才能制定好剿匪的最佳方案。<br></h3><h3> 清哥: 幸福的老大,说的有道理![强][强][强]</h3><h3> 孙桂荣: 绪金老弟,剿匪战斗还沒有完全结束,就要转战大庆:?一路顺利!</h3><h3> 桂荣:这次从外地赶回合江地区剿匪的各路战友和老乡齐了。也了确匪弟文波的一桩心意,为此次聚会他没少张罗和费力,功不可没,他还是从前马🐴 匪,为战友一片深情厚谊,诚肯实在。现如今社会变了,他的做人为人都没变。大家都喜欢称他🐴 匪!</h3><h3> 大家看看以上的言论,还剿什么匪呀,“剿匪”总指挥以下将军们都被“马匪”缴械了!</h3><h3> 战友情深,难剿灭呀!</h3><h3> 2018.8.20上午10时</h3><h3> 緖金:佳木斯再见!战友亲人们再见!</h3><h3> “马匪”文波 语音:张绪,祝你和小娘子一路顺风!</h3><h3> 张绪:@马文波 难忘匪巢,难忘匪弟!你对战友的情谊我们将终生难忘!祝你幸福健康、家庭美满!有机会北京或泰山见!</h3><h3> 金荣:高大哥,看了你制做的佳木斯牡丹江一带剿匪记实片后很感动。有年青时美好有趣的回忆,有战友分别几十年再相聚的感人的场面,还有家乡地名的来历等等。看的真是赏心悦目。特别是你们称马匪,马大哥的庄园让这些远道而归的战友有着意犹未尽的感觉。看了那张周长大哥,张绪大哥,立霞妹妹肯包米的照片,和那张光大膀子的照片就能看出大家有多高兴。几十年不見面,见了面还是那么亲,这就是战友。永远的兄弟。
在这给高伟大哥点赞!这几天和世发换防有点忙乱,今天才有时间细看。在这也祝佳木斯,牡丹江和回老家避暑的所有战友,老乡,身体健康!天天快乐!士发,金荣。</h3> <h3>看,匪首回“老巢”了,还有美女搀扶——好不自在逍遥,看看身边的美女——情不自禁的说:这匪剿的,最后还是我“马匪”赢了——哈哈 哈!</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曹福成:王大哥,合江地区剿匪巳經勝利,剿患清除,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业。你还㳭留在此吗?祝你快樂!</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曹福成:參加剿匪的其他战友都撤了,現在剩下王大哥和建华老弟還在坚守。👍赞!</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马文波(语音):昨天就很热闹啦,昨天十五六个人的。王青唱了一首歌儿刘志成上了一首歌,震惊了整个饭店呢,都鼓掌啊,可漂亮了,可热闹了,这帮老头子成妖精了。</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刘永才:匪文波你好!我今年不回去了,因为马上准备到澳洲去。我明年一定回去拜见匪兄。谢谢你的邀请!祝你幸福快乐健康!</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刘永才:@马文波 我们一起回去你可要加倍小心!</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马文波(语音):没事儿,我身体可好了,你和你媳妇再加老曹再加孙姐你们四个我不怕。</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曹福成:@马魁 參加剿匪的其他战友都撤了,現在剩下王大哥和建华老弟還在坚守。👍赞!</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杨建华:今天很荣幸参加了由佳市战友心目中的"老大"魁哥(马魁)安排组织的战友聚会活动。这次活动有以下特点;(1)餐前照相。(2)又有新面孔老战友到会。(3)席间气氛活跃,战友清唱"赞歌‘’、堪称专业水平。(4)有总结,魁哥宣布‘’剿匪‘’工作暂告一段落。</span><br>
感谢魁哥的盛情!谢谢佳市战友的再次接见。欢迎魁哥、佳市战友南下,上海见!</h3><h3>
</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马魁:建华老弟言重了,我只是做点战友应该,也能做到小事,也正像人家常说的那样"区区小事,何足掛齿"。因为咱们是战友,做为战友都能也应该做的。</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张绪金:@杨建华 两人的交流足见战友情深似海,此次黑土地之行我收获了满满的的战友老乡之情,虽然有的几十年没见,我们再一次相聚时,依然能表现出难得的爽快,这就是纯真的战友之情。战友之情,象酒一样,时间越长,愈是醇厚、愈是珍贵。战友情,就是我们的人生寄托。</span></h3><h3>
</h3> <h3>清哥和嫂子因为“老天”留,人更留,继续战斗在“剿匪”前线!继续“被煮”在战友们火热的“热水”里!</h3> <h3> 我俩于佳木斯参加“剿匪”之后回到哈尔滨时看望了我们的老院长老战友 朱院长和魏主任,他们老俩口已是近80岁的人,虽然也是病不少,但看着还比较“健康”吧。</h3><h3> 这是与朱院长魏主任和北京来五大连池参加战友聚会的王班夫妇合影,王班 原来在基地卫生所,后来调回北京。路过哈尔滨时看望时看望朱、魏二位领导。</h3> <h3> 
送战友 - 刀郎
词:王立平
曲:王立平
送战友踏征程
默默无语两眼泪
耳边响起驼铃声
路漫漫雾蒙蒙
革命生涯常分手
一样分别两样情
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
当心夜半北风寒
一路多保重 来来来
送战友踏征程
任重道远多艰辛
洒下一路驼铃声
山迭嶂水纵横
顶风逆水雄心在
不负人民养育情
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
待到春风传佳信
我们再相逢
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
待到春风传佳信
我们再相逢<br></h3> <h3> 这是許凤芝和魏主任逛街时中午在饭店合影,看看魏老太太象快80的人吗?</h3> <h3> 我们一家于哈尔滨闫家岗风景区游玩</h3> <h3> 我于8月19日准备坐K728次哈尔滨—昆明的火车回朝阳,等经过安检来到候车大厅时后看到——K728停运,一问才知道通往四川、昆明方向的铁路被大雨冲毁了,何时通车另行通知。没想到,我遇到了与清哥同样的命运,还好,21日的高铁票还有——比清哥幸运,不知你何日能返川?退票又买票后叫儿子接回去又住了一天。中国的高铁就是快,普通快车10小时的路程只用了4小时,而且平稳又无噪音,期盼中的京哈高铁如果通车了,从朝阳到哈大约两个半小时就OK了。</h3><h3> 自当兵提干那天起,每年都要回哈尔滨探望父母和弟弟妹妹等家人。父母已相继老去,安葬在哈尔滨东面往牡丹江方面去,有一个叫 城高子 的地方,那里的墓地建的象一个公园而不象墓地。风景很是优美,卫生很好,厕所非常干净,墓碑每天都有专人打扫擦拭,还有水塘亭楼,到处是花草绿树——真的是太美了,比有些活人住的小区还要干净不知多少倍。每年回去这里都是必须要去的地方——尽孝!</h3> <h3> 哈尔滨名字的由来:</h3><h3>
在漫长的地方史研究过程中,专家学者对哈尔滨一词的由来与含义,进行了多方考证与揣测。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说法现世,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迄今共出现过八种学说流派,它们是:
一、【满语“打鱼泡”或“晒渔网”之说】这一说法1898年出自一个俄国采矿工程师之口,1922年《哈尔滨指南》和1929年《滨江尘嚣录》都沿用了此说。
二、【蒙语“平地”说】这是1913年魏声和先生在《吉林地志》中提出的,从发音角度跟蒙语相碰得出的结论。
三、【俄国“大坟墓”之俄语“大坟墓”之说】见于1928年俄文版《商工指南》一书,说明俄国人一开始就有永久占有此地之意。
四、【“人名”说】这种说法纯粹是一种猜测,《东省铁路沿革史》中认为这个词可能是从前某个强大的统治者的名字。这一猜测有可能是对的,但到底是谁的名字,似乎无从考证。
五、【满语“锁骨”说】这又是完全的音译,因满语“哈拉吧”是锁骨之意,由此推论。
六、【满语“哈勒费延”及“扁”说】这个译音很有些相似,“哈勒费延”在满语中是“扁”的意思,引申为“狭长”,象形之意。
七、【通古斯语“渡口”说与“船渡场”说】这也是俄国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哈尔滨一词源于通古斯语,含义为船只停泊之地。
八、【女真语“阿勒锦”说】“阿勒锦”译为汉语有名誉、荣誉、声誉等含义。此说依据在《金史·本纪·卷二》中,流传较广。</h3> <h3>哈尔滨是中国知名的旅游城市,是一个只有100多年的年轻城市,现在哈尔滨城市干净整洁,绿化好,景点很多!特别是气候宜人,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欢迎到哈尔滨和黑龙江来!</h3> <h3>欢迎你到哈尔滨来!</h3> <h3>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欢迎你!</h3> <h3>哈尔滨大剧院欢迎你!</h3> <h3>欢迎你到太阳岛来!</h3><h3> 多少年来,一首《美丽的太阳岛上》不知“忽悠”了多少人!</h3> <h3>
太阳岛上 - 郑绪岚
词:邢籁&秀田&王立平
曲:王立平
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
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
带着垂钓的鱼杆
带着露营的篷帐
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
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
小伙们背上六弦琴
姑娘们换好了游泳装
猎手们忘不了心爱的猎枪
心爱的猎枪
幸福的热旺在青年心头燃烧
甜蜜的喜悦挂在姑娘眉梢
带着真挚的爱情
带着美好的理想
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
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
幸福的生活靠劳动创造
幸福的花儿靠汗水浇
朋友们献出你智慧和力量
明天会更美好
明天会更美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