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选择秋后凉爽来安康江南一品、山水上城走亲戚,晚间散步于江南一品十字路口旁,偶遇安康《花鼓子》,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你看那民间歌手,手持话筒,唱得非常投入,打大叶子的,双人对打,兴高采烈,五六位鼓手,挥动鼓棒尽情地擂动,咚咚,咚咚,雷声震天。,各种响器汇成和谐的音响,悦耳动听。他们承传传统的花鼓文化,给人以精神享受。</h3> <h3> 看到这种场面,不禁也想上前唱几曲,可是歌词记不 完整了,不过还能回想几句,如《花鼓子》:叫我唱歌也不难,这也不是扎花绣牡丹,扎花离不了五色线,唱歌只要你嘴动弹,舌头转个弯。</h3><h3> 《送郎》:送郎送到五里坡,再送五里也不多,表妹送表哥。歌颂了农村男女青年,纯真的爱情,相见难分难舍,依依惜别之情。</h3> <h3>还有《十恨》:一恨奴爹娘,爹娘好心肠,女儿长得这么样,为何不嫁妆。鞭挞了封建社会,父母包办婚姻,限制婚姻自由的腐朽。</h3> <h3> 欣赏一会儿,我们又游走于安康城东大桥引线,京康大酒店,山水上城,享受了秋后夜晚的凉爽。</h3> <h3> 触景生情,想起孩童时期,老家农村,逢年过节,大人们聚在一家,唱花鼓子,打响器,有 双扭丝,蛇蜕皮,八叉子等,一人唱多人一起吆喝,好热闹,孩子围在旁边看热闹,深夜玩结束了,热情好客的主人炒几个小菜,喝起自烧的柿子酒,划拳猜酒,觥筹交错。一起同乐。今天玩你家,明天玩他家,玩了你家你家富,玩了他家他家发,形成一种”磨盘会”,可见那时乡村民风淳朴,人们友善好客,虽然物质匮乏,生活困难,但人们的精神生活充沛。</h3><h3> 一时高兴,偶发感慨,不成型,望各位同仁多提见解。不胜荣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