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为什么是土耳其?</h3><h3>其实决定的很草率,朋友亲测重推、签证便捷、气候宜人、古迹众多、海景无敌、机票、物价便宜,于是大腿一怕,就这了!</h3><h3>朋友1月告诉我,从香港飞,往返2800,天哪,比国内还便宜。于是准备订机票,结果老公护照过期N年,只得重新申请。等护照办下来,2800的鸭子已经飞了。</h3><h3>于是,改从北京出发,往返每人3300。接下来就是网上签证,40欧,秒签,租租车上订车,Booking上订房,飞猪、携程上订土国国内航班,一切搞定!</h3> <h3>土耳其著名景点分布在不同地区,大致可分为顺时针和逆时针两条游览线路。</h3><h3>逆时针:伊斯坦布尔——阿拉恰特——以弗所——棉花堡——费特希耶——安塔利亚——卡帕多奇亚———伊斯坦布尔</h3><h3>因为要自驾最美海景公路D400,所以我们选择了逆时针。顺时针要自驾的话,就只能沿着靠山的那边开了,估计自驾体验会差点。</h3> <h3>攻略规划了大概,途中有些许更改。</h3><h3><br></h3><h3>Day 1:常德到北京</h3><h3>搭乘早上7点半的飞机,一行四人9点50就到了帝都。既然来都来了,就带娃出去逛逛吧。把婆婆安顿在宾馆,我们三人出发军博。</h3> <h3>在地铁站内,父子俩了解北京地铁分布图。</h3> <h3>军博,应该是所有男孩子都会爱的地方吧。</h3> <h3>一进门,巨大的轰六轰炸机让人震撼。和2009年相比,现在的军博布局合理,采光通透,高大上。但很多坦克、飞机已经不像以前一样,可以进到里面体验,这也是个小小的遗憾吧。</h3> <h3>各种飞机,眼睛应接不暇。</h3> <h3>从军博出来,到北京天安门打打卡。</h3> <h3>凌晨1点,坐上阿塞拜疆航空航班,飞往伊斯坦布尔,巴库转机。</h3> <h3>北京——巴库 7小时 睡睡醒醒。</h3><h3>中途不知几点有飞机餐,闻着很香,肚子不饿,没睁开眼睛,不知吃的啥。</h3> <h3>巴库机场,一个个小仓,是行者临时的休憩地。停留两个半小时。巴库机场看上去比较新,也比较小,整个机场就一个餐厅,比较奇葩的是巴库转机时还要过一次安检,而且还比较严,查验证件,盖章,弄半天。</h3> <h3>等待的时间里坚持记录所见所得。</h3> <h3>转乘BUTA航空E190前往伊斯坦布尔</h3> <h3>Day 2:伊斯坦布尔</h3><h3>“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它的首都一定是伊斯坦布尔”——拿破仑</h3><h3>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安全抵达伊斯坦布尔亚洲机场(萨比哈哥克赛恩机场saw)。3月底至10月底,土国启用欧洲东部夏令时,比北京时间晚5个小时,十几个小时后还是大清早,感觉白白赚了几个小时。</h3><h3>伊斯坦布尔有两个机场,亚洲机场和欧洲机场,当初订票时,看到转机时间较短,就选了亚洲机场。它离市区较远,公共交通不方便,地铁在建。不过我们一家老老小小的,没选择公共交通。</h3><h3>提前几天在马蜂窝上订了个机场接机,380元,来了一辆14座的奔驰,坐我们4人,不要太浪费。</h3><h3>在机场换了500欧,伊斯坦布尔满街都是换钱的地方,比机场划算,只要是有银联标识的提款机都能取钱,非常方便。</h3> <h3>初见伊斯坦布尔</h3><h3>车行至城区,随处可见繁忙的码头,天特别蓝,海也特别蓝。</h3><h3>放好行李,已到中午,在猫途鹰上找了个附近最近评价最高餐厅,结果大厨没来上班,在服务员的指引下,来到了另一家,坐下就体验到了土国的慢节奏,大概等了40多分钟,终于上菜了,好在味道不错。</h3> <h3>吃罢午餐,准备前往码头,横跨欧亚大陆,。</h3><h3>餐馆离码头大概2公里,我们招手拦了一辆出租车,早就听闻伊斯坦布尔的出租车是出了名的黑,没想到还真被我们遇上了。</h3><h3>两分钟后出了老城区,不远就有一个码头,我们说就是这里吧,司机说不是,在前面。车继续开。又经过一个码头,司机说不是这,车继续朝前开。行驶了十几分钟,老公手机开着导航,越开越觉得不对劲,感觉我们在环海行,眼看又到了一个码头,于是跟司机说:Stop here!这师傅假装听不懂,加大油门使劲开。直到我们厉声说Stop,才不情愿的把车停了下来。</h3><h3>十几分钟的车程,收费98里拉,给的100里拉,没找钱。</h3> <h3>在码头买了张船票,原来我们在第一个码头就应该下,应该是坐往返的,现在是一半车游,一半船游,也算是另一种体验啦。</h3><h3>码头有两班船,我们要去老城区,不知坐哪班船,于是去问工作人员,奈何土国懂英语的人不多,听了半天就听懂了“矮咪妞妞”,老公说听到“矮咪妞妞“就上船。</h3><h3>于是坐下来,竖着耳朵听广播,船来了,很多人起身上船,没听到“矮咪妞妞”,不动。过了一会,美妙的“矮咪妞妞”从广播里传来,上船!</h3> <h3>位于黑海和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将欧洲与亚洲、安纳托利亚分割开来,沿途风光旖旎,为我们消除了一天旅途的疲惫。</h3> <h3>“矮咪妞妞”码头到了,岸边好多钓鱼的土国大叔,原来“矮咪妞妞”是”Eminonu“啊,这个”妞妞“成了我们一家茶余饭后的笑点。</h3> <h3>随处可见的土国街头小吃,有烤玉米、烤栗子和煮玉米,比较奇怪的是,玉米吃的时候还给你撒点盐,买了一根,忘拍照了。</h3> <h3>烤栗子还行,甜,比较干。</h3> <h3>芝麻面包圈</h3> <h3>逛逛伊斯坦布尔的超市</h3> <h3>物价比国内便宜,孩子最爱的奇趣蛋2块多里拉,合人民币4元。</h3> <h3>街角公园</h3> <h3>警察局</h3><h3>没想到接下来的行程,我们还几进警察局。</h3> <h3>街头“烤爸爸”</h3> <h3>Day 3:圣索菲亚大教堂 蓝色清真寺 托普卡帕皇宫</h3><h3><br></h3><h3>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古竞技场的狭长广场上耸立着两座方尖碑,埃及方尖碑和罗马方尖碑,位于蓝色清真寺外的苏丹艾哈迈德广场。</h3><h3><br></h3><h3>比较古朴的是罗马方尖碑,是君士坦丁七世波菲罗格尼图斯为了纪念他的祖父贝斯雷奥斯于公元10世纪建造的,原有青铜包裹,公元13世纪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侵入君士坦丁堡的时候,青铜浮雕全部被毁。</h3> <h3>埃及方尖碑,公元前1600年建造,公元300年来到君士坦丁堡,现在已经有3600多年历史了。</h3> <h3>蛇柱来自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普拉提亚三脚祭坛,这座祭坛兴建于公元前5世纪,是为了庆祝希腊人在波斯战争的普拉提亚战役中,战胜了波斯人。其顶端是由三个蛇头支持的金碗。君士坦丁下令将其从德尔斐移到君士坦丁堡赛马场中间。在第四次十字军期间,金碗被破坏或被盗。至于蛇头,迟至17世纪末才被破坏。</h3> <h3>德国泉</h3><h3>为纪念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访问土耳其而修建</h3> <h3>随处可见的小狗,横七竖八的躺在路上,丝毫没被熙熙攘攘的游客打扰,悠闲自在。</h3> <h3>圣索菲亚大教堂前的喷泉。</h3><h3>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大教堂仅一街之隔</h3> <h3>公元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并将索菲亚大教堂改为阿雅索菲亚清真寺。</h3> <h3>圣索菲亚大教堂,有着从基督教堂到清真寺的变身历史,这样的经历,在世界上的教堂中独一无二。</h3> <h3>走进中央大厅,我们就站在高达55.6米,直径33米的巨大穹窿下了,满眼都是大理石的雕饰和色彩鲜艳的马赛克,富丽堂皇,非常震撼!</h3><h3><br></h3> <h3>穹顶上的圣母圣子像</h3> <h3>左侧是苏丹楼座,苏丹来礼拜时的专座。当年的奥斯曼帝国是政教合一的政体,苏丹就是哈里发,宗教的最高领袖。</h3> <h3>在二层回廊中可以看到许多基督教的精美马赛克画。当年奥斯曼人将教堂改为清真寺时,并没有把原来墙壁上的马赛克画铲除,而只是抹上了一层石膏,然后再画上伊斯兰教的装饰图案。当这里改为博物馆时,剥离部分石膏层,就显示出原来的马赛克画,如今这些马赛克画,都是绝世珍品了。</h3><h3>蹭导游时听说,因为离窗户近,日晒和雨水的冲刷,导致马赛克脱落了。</h3><h3><br></h3> <h3>三圣像——耶稣、圣母玛利亚、圣徒约翰</h3> <h3>窗外可以看到蓝色清真寺</h3> <h3>泪柱</h3><h3>早在拜占庭时期,人们就对这根廊柱表面所聚集的潮湿水珠惊奇不已,石柱上有一个拇指大小的洞,传说能将拇指塞在里面旋转360度,就能实现许下的愿望。</h3> <h3>回望圣索菲亚大教堂,感叹虽信仰和统治者不同,但对于历史和古迹,他们给与了足够的尊重。</h3> <h3>从圣索菲亚大教堂出来,走两分钟就到了地下水宫。</h3><h3>地下水宫建于532年,作为伊斯坦布尔现存最大的拜占庭时期的蓄水池,修建时使用了300多根圆柱,其中很多都来自荒废的神庙,上面有非常精美的雕刻。</h3><h3><br></h3> <h3>拜占庭皇室从大皇宫迁走后,水宫就关闭了,城市管理者将其彻底遗忘,直到1545年才得以重见天日。</h3><h3>水宫之所以充满神秘色彩,还因为这里囚禁着邪恶的神灵——蛇发女妖美杜莎,在希腊神话中,凡人只要与她对视,便会化作石像。</h3><h3>在水宫的尽头,两个巨大的石柱下面压着女妖的头像。一个正脸朝下,另一个则侧脸向下。</h3> <h3>在地下水宫对面的餐厅尝尝土耳其的特色菜——瓦罐牛肉,其实就是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侧面。</h3> <h3>吃罢午餐前往蓝色清真寺。</h3><h3>蓝色清真寺又名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土耳其著名清真寺之一。</h3><h3></h3><h3>蓝色清真寺属拜占庭格的圆顶建筑,周围有六根宣礼塔,象征伊斯兰教六大信仰,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h3> <h3>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瓷砖装饰故名,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h3> <h3>宣礼塔一角</h3> <h3>蓝色清真寺的旁边就是苏丹陵墓,出于中国人的禁忌,没有拍照。</h3><h3>土耳其是伊斯兰国家,但他们一直都是伊斯兰世界中最开明、最现代的国家之一。</h3><h3>走在街头,既能看到穿着传统伊斯兰教服装的伊斯兰教徒,也能看到穿着T恤、牛仔、吊带的人们。</h3> <h3>伊斯坦布尔的景点很集中,老皇宫(托普卡帕宫)也在附近。它一直都是奥斯曼帝国苏丹在城内的官邸及主要居所,昔日有大约四千人居住。</h3><h3></h3><h3><br></h3> <h3>皇宫就在海边,规划大气开阔。</h3> <h3>书房</h3> <h3>皇宫有一万多件瓷器,有七千多件来自中国。</h3> <h3>精美的铠甲</h3> <h3>皇宫就在海边,景色宜人。</h3> <h3>土耳其随处可见星月国旗,有的挂在车上,有的挂在窗前,有的挂在街头......</h3> <h3>皇宫外休憩的小狗和人们</h3> <h3>回家途中再看看蓝色清真寺</h3> <h3>土耳其被称为美食之都,最有名的就是“烤爸爸”(Kebab )。</h3><h3>烤肉干,吃多了容易上火,吃几餐还行,天天可吃受不了。</h3> <h3>孤独的小狗向往门外的世界</h3> <h3>土耳其满大街都是做软糖的店子</h3> <h3>挪不动脚了</h3> <h3>独立大街</h3><h3>我们从老城区坐四站地铁到塔克西姆广场,出来就是独立大街。</h3> <h3>1864年的软糖老店</h3> <h3>这个东东,我们在独立大街,做了好久的思想斗争,都没敢尝试。到后来在阿拉恰特鼓起勇气尝了,竟然成了久久难忘的美食。</h3> <h3>Day 4:加拉太塔</h3><h3>在老城区坐3站地铁,出站走几百米就到了。<br></h3><h3></h3><h3><br></h3> <h3>地铁过海</h3> <h3>到SISHANE站下</h3> <h3>位于欧洲区新城区的加拉太塔,曾经是警卫塔、监狱、天文台,如今是俯瞰伊斯坦布尔的最佳地,日落视角绝佳。顶楼还个有观景餐厅。</h3> <h3> 加拉太塔最初是拜占庭皇帝阿纳斯塔修斯 在507年修建的木质灯塔。</h3> <h3>1348年热那亚人用石料重建了这座塔, 并渐渐在周边形成了热那亚市镇。</h3> <h3>好多人排队,心想难道要步行到塔顶吗?有点打退堂鼓了。</h3> <h3>还好还好,转角进来,原来有电梯。</h3> <h3>鸟瞰伊斯坦布尔全城</h3> <h3>从塔上下来,街边取点钱(有零有整,很方便),乘坐飞机前往下一站目的地——伊兹密尔。</h3><h3>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