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兵第14团老山英烈事迹(6位)

老山魂

<h3> 王选民烈士 一等功</h3><h3><br></h3><h3> 王选民生前系工程兵工兵第14团二连班长,志愿兵,1954年3月生,1974年12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共产党员,陕西省蒲城县人。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四日,在老山主峰执行警戒执勤任务过程中,因山体滑坡而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王选民是个履带推土机操作手,他技术熟练,是全连公认的能手。1986年6月,上级下达新修老山至二十一号阵地道路的任务后,王选民主动请战,带领全班上了老山主峰,担负开辟通公路和警戒执勤任务。随着道路不断的向前延伸,他们遇到了一条机械难以逾越的合水线,左边是几十米的悬崖峭壁,右边是几十丈的深渊,路面最宽处不到三米,窄处仅两米,要想12.7米宽的履带推土机越过,存在着难以想象的困难。这时连里干部和团工程指挥组的同志十分着急,因为推土机能否尽快过去,直接关系到全线道路能否按时通车,老山战区防御体系能否早日完善的大问题,经过再三考虑,上级决定强行通过。让谁先过?王选民首先站出来抢下了任务。6月8日下午,他在领导和战友们期待的目光中驾驶推土机“冒险”,他调整好机械的方向和角度,凭着自己的过硬技术和实地勘察所掌握的情况,沉着的驾驶履带车通过了合水线,他这种为祖国为人民舍身忘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受到了全连同志一致赞扬。在老山主峰执行任务的四个月里,他艰苦和危险面前,从不叫苦,从不畏缩,先后驾机作业800多小时,利用中午,晚上加班300多小时,推运土石一万一千三百多方,平整路面1000多米,构筑工事五个,出色完成了任务。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四日,他在冒雨执勤警戒执勤任务时,不幸遇到山体滑坡,被掩埋在工事中光荣牺牲。集团军党委给他追记了一等功。</h3> <h3> 文启华烈士 二等功</h3><h3><br></h3><h3> 文启华生前系工程兵工兵第14团二连卫生员,1964年1月生,1982年12月入伍,高中文化程度,四川省铜梁县人。一九八五年七月二十四日凌晨,在老山主峰执行警戒任务时,因山体滑坡,不幸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为祖国愿咱满腔热血,这是文启华在参战决心中写的一句誓言。1985年10月,部队接到参战命令时,他已超期服役,家里也4次来电报催他复原,他想,自己作为一名党培养出来的革命战士,应该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写信说服家里,毅然上了前线。到达战区后,连队让他配属一线,在老山主峰执行修复道路任务,尽管山上食宿条件差,危险性大,但为了保证让战友们的身体健康,文 启华华二话没说,背上药箱就上了老山,他怀着对战友们的一片真情,热情为伤病员服务,工作不分早晚,不怕麻烦,随叫随到,老山战区气候潮湿,战士们住在低矮潮湿的工事里,许多人患了皮肤病,裆部溃烂,浑身不适,文启华总是耐心仔细的给他们擦药,清洗换药,态度十分和蔼。他还经常上工地给技术骨干当助手,帮助大伙搬物资,为战斗胜利做贡献。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四日凌晨四时,他冒雨执勤时,山体发生滑坡,他被压在泥土中,为祖国和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上级党委给他追记了二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共党员。</h3> <h3> 李其川烈士 三等功</h3><h3><br></h3><h3> 李其川生前系工程兵工兵第14团二连战士,1965年8月生,1982年12月入伍,高中文化程度,重庆市人。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四日凌晨,在老山执行勤务任务中,因山体滑坡压塌屯兵工事,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李其川是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热血青年。一个人怎么活才有价值?这是他经常思考问题。他爱好文学,喜欢写诗,做过文学家、诗人的梦。1985年底,他服役期满,也曾在心里为自己复原回家,勾画下了蓝图。然而当祖国和人民需要他拿起武器走上前线的时候,他毅然放弃原来的种种打算,不顾家庭的实际困难,积极写请战书和决心书,坚决要求上前线,并在入党申请书中,要求党支部把最艰巨最危险的任务交给自己,在战火中考验自己。来到战区后,他们班担负新修老山道路任务,李其川和战友们不顾老山地区地雷密布,越军经常打炮的危险,白天顶着日晒雨淋拼命作业,晚上还经常加班加点,由于老山卫生条件差,长期洗不上澡,他患上了皮肤病,全身痛痒难忍,苦不堪言,同志们都劝他下去看一看</h3><h3>他只让卫生员简单的处理一下,坚持工作。他们吃住在山上,有时连队送不上来米和菜,他多次来回十几公里山路,把50多斤重的食品背上了山。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四日凌晨四时许,他冒雨执勤时,发生山体滑坡,不幸被压在工事里,光荣牺牲。团党委给他追记了三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共党员。</h3> <h3> 郑建范烈士 三等功</h3><h3><br></h3><h3> 郑建范生前系工程兵工兵第14团二连战士,1964年12月生,1983年12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江苏省武进县人。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四日凌晨,在老山前线执行任务过程中,因山体滑坡压塌工事,不幸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郑建范是怀者保卫祖国的强烈愿望,毅然离开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离开多病的父母,来到军营的。入伍后他处处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各方面都进步很快,多次受到领导表扬。1985年10月,部队接到参战命令后,他积极做好父母亲的思想工作,坚决要求上了前线,他向连队党支部提交了决心书和请战书,书中写道:保卫祖国,是军人的神圣职责。我要在这血与火的战场上英勇杀敌,为国立功。我虽然不是党员,但我渴望受到党的考验,请党支部把最艰巨最危险的任务交给我。1986年六月份,连队到老山执行修路任务,他每天挥汗如雨的大干苦干,由于过度劳累,他病倒了,班长让他休息,他却撑着身子,为全班做饭,任务紧急时,作业手顾不上吃饭,他就将开水和饭菜送到工地,受到同志们的齐声称赞,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四日凌晨四时许,他所在的阵地发生山体滑坡,他被埋在工事里,为祖国和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团党委给他追记了三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共党员。<br></h3> <h3> 李海玉烈士 三等功</h3><h3><br></h3><h3> 李海玉生前系工程兵工兵第14团二连战士,一九六五年七月生日,1984年12月入伍,高中文化程度,共青团员,山西省乡宁县人。1986年12月2日,在老山主峰直行道路维护任务过程中,因所乘汽车翻车,不幸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李海玉同志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但他留下的足迹是光辉的。1985年初到部队后,他认真学习政治、军事,刻苦钻研工兵专业技术,工作勤奋努力,在较短的时间里,光荣入团。十月份,部队接到赴滇作战任命,他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正确对待家庭困难,报名参战,表现出了一个革命战士,高尚的道德情操。到战场后,由于条件艰苦,气候不适,李海玉经常患病,但他不把个人的病痛放在心上,坚持带病作战,和战友们一起在烈日暴雨和敌人炮火袭击下施工。此外,李海玉在完成任务中,还积极的为连队出主意想办法,一次他们连队修建老山道路遇到一条几米宽的合水线,人员机械来往十分危险,影响施工进度,他向连队及时提出先铲平合水线,先让机械跨过去,然后再修涵洞的建议,领导采纳后,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受到干部战士的称赞。1986年12月2日上午,他李海玉乘车出去维护道路,途中经过一个急弯时,由于天下雨,路打滑,车子滑下山坡,不幸光荣牺牲。团党委给他追记三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共党员,</h3> <h3> 王耀平烈士 三等功</h3><h3><br></h3><h3> 王耀平生前系工程兵工兵第14团九连战士,1965年2月生,1983年12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江苏省武进县人。1986年5月10日上午,在老山前线执行施工任务的过程中,因触雷而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王耀平从小就有保家卫国的理想。1983年底,他不顾父亲去世,母亲身体有病的情况,踊跃报名参军,到部队后,他努力工作,刻苦训练,两次受嘉奖,一次荣立三等功。1985年底,他奶奶患病去世,母亲因半身不遂,住进了医院,家中多次来信来电,要他回去探望,当他知道部队将担负作战任务的消息后,强忍着巨大的悲痛,写信向家里说明情况,自己毅然奔赴前线。到达战区后,他把完成好工程保障,任务作为献身祖国的实际行动,发奋努力的工作,施工中,他担任出渣手,一到工地就拼命干,汗水浸透了衣服,他也不让人换,经常带病坚持工作。1986年5月10日上午,他拉痢疾,身体不适,但向往常一样,一声不吭的上了工地,在施工中,他不幸触动地雷负伤,经抢救无效,于5月11日凌晨1时50分光荣牺牲,用实际行动实践了他身前“国事大于家事,为国捐躯心也甘”的钢铁誓言。团党委给他追记三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共党员。</h3> <h3>  工程兵工兵十四团老山英烈事迹整理在此,欢迎战友们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同时希望保存烈士照片的战友提供烈士照片。</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gidu0li?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第九侦察大队两山侦察作战英烈事迹(11位)</a></h3><h3><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ias9wrj?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47军炮兵旅、工兵团、侦察营、西安陆军学院老山英烈事迹(15位)</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