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来提高一条生产线的效率?

谢文通+精益智能制造道场

<h3>总导演:王清满老师</h3><h3>整理汇编:赖燕红老师</h3><h3>策划统筹:陈培阳老师、王清满老师</h3><h3>主持人:王清满老师</h3><h3>参与讨论:精益大本营实践精英</h3><h3><br></h3><h3>星期二:</h3><h3>如何来提高一条生产线的效率?员工的积极性如何进行提高?有什么快速的办法可以让员工很投入工作?改善生产线需要考虑的点是什么?喜欢大家能给出自己的想法或者的观点 让别人受益</h3> <h3>@主持人:第一个小分点 有什么系统的办法来提高效率?</h3><h3></h3><h3>@主持人:现在比较流行的ope和pac的系统 来控制生产效率 基础的就是标准工时 每日生产报表 每周每月的效率统计分析 然后进行分析相应的效率损失和异常 这里包括各种异常工时如停机 待料 品品质 生产速度慢等 然后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改善</h3><h3>@每天一点</h3><h3>王总,以上你已经指明方向了,那我从OPE来入手吧:1.从经常做的线平衡做改善降低线平衡损失(TT,ECRS)提高工时平衡率;2.从动作经济、标准作业、熟练度降低动作损失。不良品反工,人工过分修正,品质不稳定不断调整,从以上来提升操作效率;3.管理损失(待料,切换等)降低,提升嫁动效率</h3><h3>@主持人:</h3><h3>提高生产线效率应先找出瓶颈工序,从人机料法环等因素入手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分析员工动作的合理性,做对标准作业;作业顺序的调整,減少重复作业;以上工作很少涉及硬件投入,基本能提高生产效率5%以上。</h3><h3>@每天一点</h3><h3>@王清满 是滴,OPE也要先从TOP3项分析</h3> <h3>@谢文通</h3><h3>人性化一下:</h3><h3>从资本论看,实现价值是一线的员工,他们的努力程度决定是企业最终端水平</h3><h3>等于把你们公司的企业文化,资薪制度,管理方法,人际关系,设计水平,工艺水平,员工情绪等等包到产品箱子里,</h3><h3>呈现在世界面前,参与竞争,对员工的好,员工才能对产品好</h3><h3>1\把作业员变成宝贝,变成小小的IE技术员,教会他们动作经济学和动作等级(编口号早会大声朗读洗脑)</h3><h3>2\作业的改善第一个好处就是应该劳动强度降低,任务数量变多,如果是计件制员工得益</h3><h3>3\机会教育,每次改善花更多心思去解释,同时也是在教育他们,比较IE/管理人员数量有限</h3><h3>4\我的目的就是把一个员工变成2个,3个员工,从内心愿意和我们一起奋斗,这不仅做快,而且做得好</h3><h3>5\管理模式的选择,恶语一句三冬寒,20+年前一次早会不是很厉害的批评某个员工,当天偷偷破坏产品,拽断产品内部电线,出现奇奇怪怪的功能缺陷</h3><h3>竟然流到客户验货才发现,查看监控,是那个员工恶意破坏,之后,检讨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我共事,至少工作氛围就是一种福利,轻松,快乐,努力有人承认,做多有奖励.</h3><h3>6\简单说 科学技术的驱动改善,更要有人文的关怀,即人性的尊重.</h3><h3>我先抛砖引玉,从员工说起吧</h3><h3>@每天一点</h3><h3></h3><h3>@谢文通</h3><h3>动作口号</h3><h3>一指二腕三肘部</h3><h3>四肩五腰少走路</h3><h3>等级越低越轻松</h3><h3>行程越低越舒适</h3><h3>感兴趣大声朗读出来看看</h3><h3></h3><h3>@谢文通</h3><h3>5S也有口诀</h3><h3>正南正北</h3><h3>上下对齐</h3><h3>横看成线</h3><h3>放前默念</h3><h3>一种无成本的改善</h3><h3>立马可以感觉规范化的改善</h3><h3>厂房一般朝南,所有物品有四边,和南北对齐,上下叠起来对齐</h3><h3>物品放置一侧成一条线</h3><h3>只要在放的瞬间,心里默念,做也如此做,又不需要花多少成本</h3><h3></h3><h3>@谢文通</h3><h3>确定三轴的要求和使用的时间点</h3><h3>一样可以早会大声朗读</h3><h3><br></h3> <h3>@主持人:</h3><h3>@吴继益-IE-台州 这个很赞呀</h3><h3>@每天一点</h3><h3>@吴继益-IE-台州 你那异常工时是人统计,还是机器自动统计</h3><h3>@柳草</h3><h3>@吴继益-IE-台州 [强]</h3><h3>@运营管理</h3><h3>求工想,求带,求飞@吴继益-IE-台州 </h3><h3>@吴继益-IE-台州 </h3><h3>@冯兵兵 ,这个人工。使用机器统计,也是可以的,目前就是多少钱的问题。以前问过,大概8万。关键是异常代码的维护,你打算怎么切分异常职责。</h3> <h3>@罗国安</h3><h3>全面的压力,领导带头,透明的指标与宣传。刚上面兄弟说的我觉得挺好,整一个“三板斧”,让产线跟学去做。我们就这样做过</h3><h3></h3><h3>@罗国安</h3><h3>全面的压力,领导带头,透明的指标与宣传。刚上面兄弟说的我觉得挺好,整一个“三板斧”,让产线跟学去做。我们就这样做过</h3><h3></h3><h3>@盐爱油</h3><h3>产品不同,流程不同,改善方法不同。</h3><h3></h3><h3>@罗国安</h3><h3>是的</h3><h3>OPE=设计效率*管理效率*操作效率,也从逻辑上说尽了</h3><h3>大公司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职能部门各推各的,现场已经忘记了根本的目的</h3><h3>@罗国安</h3><h3>针对这种小量多样的产品线,全局改善。针对批量大的,哪开始都好。明显有瓶颈的,从瓶颈制程开始</h3> <h3>@小民哥</h3><h3>@Bart 这张图的报告内容谁写的?</h3><h3></h3><h3>@Bart </h3><h3>只是觉得这个表达方式还不错 ,其他的没有[擦汗]</h3><h3></h3><h3>@小民哥</h3><h3>A3报告书的报告方式不错,但里面写的内容一塌糊涂。</h3><h3></h3><h3>@Bart </h3><h3>样子学得还是不错的</h3><h3></h3><h3>@小民哥</h3><h3>核心是5Why分析</h3><h3></h3><h3>@Bart </h3><h3>是的</h3><h3></h3><h3>@吴继益-IE-台州</h3><h3>方法分上中下三策:</h3><h3>①攻心为上,以利诱之。</h3><h3>②饿其体肤,关小黑屋,不做打死他。</h3><h3>③使用精益方法,一步步来。</h3><h3> 建议使用①,简单粗暴。</h3><h3>@Only</h3><h3>@吴继益-IE-台州 请问你现在公司推进效果如何?</h3><h3></h3><h3>@吴继益-IE-台州</h3><h3>@Only </h3><h3> 万里长征,我们已经突破敌军四道封锁线,剩下你懂的。一直在路上,从来不敢停,和自己斗惰性,和公司斗机制,和同事斗职责。其乐无穷,哈哈。</h3><h3></h3><h3>@Only</h3><h3>那四道?</h3><h3></h3><h3>@吴继益-IE-台州</h3><h3>@Only ,以下四道。</h3><h3>①为啥要搞精益生产。</h3><h3>PQCDSM 中,谁更加重要的问题。</h3><h3>②凭什么要搞计划,貌似生产更加好整啊?</h3><h3>信息流和物流,谁更加有效的问题。</h3><h3>③计划为啥有订单评审?做个部门老大都不能快乐玩耍了。 </h3><h3> 先给老大画圈圈,管住他们的任性。</h3><h3>④订单评审还是有些用处,起码信息源头是清流了。</h3><h3>信息的龙头在哪?</h3><h3> 完成了,先搞订单评审,然后把时间节点灌进ERP的重要性。公司内部对这一点,达成共识。 </h3> <h3>@谢文通</h3><h3></h3><h3>企业内部的拉动式效率提升</h3><h3></h3><h3>这个是针对在企业上班的精益人员的方法</h3><h3>一般企业自行推行精益从现场改善开始,然后逐步厂内的精益物流和精益布局,而后精益供应链和精益设计,最后建设企业文化,这个是类似从下往上,从点到面的推行,也是阻力比较小的一种推行.</h3><h3></h3><h3>几个原因:</h3><h3>1\新入职的精益人员,水平如何,没有历史背景,不好大刀阔斧的动作,从现场改善也最直接看到效果,从而确立精益人的工作权威</h3><h3>2\随着效率提升,类似海平面下降,原来水底下的暗礁逐步显露出来,以前经常大计划里面,实际生产30天,材料计划都可能走到未来的45天~60天,把未来的料都吃掉,这时候相关部门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h3><h3>如果精益推行自上而下,从方针展开开始,碰到的阻力有这是你的安排,精益部门自己去做,推诿现象严重,</h3><h3>如果从效率提升暴露出来的问题,这个问题会更快呈现到老板面前,他的问题,就不是个人问题,部门问题,而是公司的问题,这时候不要精益人员去驱动,老板都会自己解决</h3><h3></h3><h3>以此,现场之外的(后勤部门)推动阻力就小下来,如果你还能帮他想出解决办法,这时候火烧眉毛的后勤部门特愿意配合,因为这时候,你在帮他的忙,雪中送炭啊</h3><h3></h3><h3>所有这些,需要作为精益人的你,进行布局,一盘大棋的布局</h3><h3></h3><h3>狠话,超级狠话:为了提高效率,连老板都是棋子.</h3><h3></h3><h3>大家说说我这个想法的感想</h3><h3></h3><h3>@主持人:</h3><h3>挺好的 思路挺清晰的 针对现场的任何改善都可以 5s 生产效率提升 单元线或者就是动作改善 有一个好开始 然后后面做的时候就容易 先建立相应的权威,然后一步一步向下做下去 不贪多 必扎实</h3><h3>@自然</h3><h3>狠话太狠,老板受不了</h3><h3>@谢文通</h3><h3>我经常对老板说, 这时候该你上了</h3><h3>拿起电话就叫人,然后如何如何</h3><h3></h3><h3>@主持人:</h3><h3>让老板来压阵</h3><h3>@自然</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