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LSD:Long Slow Distance的缩写,译作"长距离慢跑",它是以"低强度"和"长距离"为特点进行的有氧训练(也属于一种持续训练法)。属于很轻松的慢跑,可以聊天说话、基本不会感到喘气。每次运动时间可以控制在80—120分钟,最多一般不超过150分钟。

2、PB:Personal Best,也有叫做PR(Personal Record),个人跑步的最好成绩。</h3><h3>
3、配速(pace):每公里/英里(国内一般都用公里)的用时,单位一般为min/km,举例来说如果你用35分钟跑完了5公里,那么你的平均配速就是7。跑步APP基本都会记录你的分段也就是每公里的配速以及平均配速。<br></h3> <h3>4、兔子:英文叫Pacer或Pacemaker,中文的意思就是配速员、领跑员,各大跑步赛事都会有不同配速的兔子。为什么叫配速员"兔子"?原来是想让跑步者把配速员当成猎物——"兔子"来追赶,从而激励跑步者的斗志。

BQ:每个跑马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波士顿!而每一个想跑"波马"的人心中,都有一个冲击BQ的信念!什么是BQ呢?它的全称是Boston Qualification,指的是波士顿马拉松的参赛成绩门槛,达到这一成绩才能够报名波士顿马拉松。当然了,要达到BQ的要求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6、Easy(Run):顾名思义,这种跑法很轻松,不会让人有累死累活的感觉,适合入门选手和高手在平时保持跑量状态选用。</h3><h3>
7、Tempo(Run):也叫节奏跑,适合有一定经验,对自己有一定要求的跑者。这种跑法要求跑者按照一定的速度(通常是中上强度)跑一定的距离(从10k到30k不等)。<br></h3> <h3>8、Interval(Run):也叫间歇跑,高标准严要求,自虐冲成绩必备,需要强大的毅力和执行力。这种跑法往往分组进行,比如800米X10组,1600米X10组等。

9、Streaker(连续完赛者):通常指那些已经连续多年完成同一项赛事的跑者。</h3><h3>
10、内旋不足(Supination):着地后脚向内旋转不足。这会给脚施加额外的压力,可能导致髂胫束综合征、跟腱炎和足底筋膜炎。足弓高和跟腱紧绷的跑者往往偏重外旋。<br></h3> <h3>11、法特莱克训练法(Fartlek):看上去很高端,实际并不复杂。Fartlek 是瑞典语中变速跑的意思,指在一次跑步训练中交替使用快、慢的速度。</h3><h3>
12、霸跑者 (Bandit):因为没报上名,Bandit们决定在比赛中混进人群照样参赛。
13、背靠背:连续两次作战,马拉松的背靠背一般指连续两天跑两个马拉松赛事。

14、撞墙(Hitting the Wall):跑步过程中出现的感觉无法再前进的现象。长距离跑步中,身体血糖肝醣几乎用尽,身体转而代谢脂肪来产生热量。当能量来源从糖转化到脂肪衔接不顺利时,身体出现一些呼吸困难、肌肉无力、极度疲劳、电解质紊乱等不良症状。</h3><h3>
15、分段成绩(Splits )完成全程中的某段距离所需的时间。如果是800 米跑或绕跑道两圈,可以在跑完第一圈时查看分段成绩。如果是马拉松,可以每1 公里查看一次分段成绩,以便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保持均匀的配速。<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