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马建军烈士 三等功</h3><h3><br></h3><h3> 马建军生前系陆军第47集团军炮兵旅152加榴炮一营一连战士,1966年10月生,1985年10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甘肃省华亭县人。1986年10月4日,在与敌人炮战中英勇牺牲。</h3><h3><br></h3><h3> 马建军一入伍,就走上了血与火的战场,面对严峻的生死考验,他毫不畏惧,以崇高的革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顽强拼搏,英勇作战。1986年10月4日,越军集中火力炮击我前沿阵地,马建军所在连队奋起还击,战斗打响后,他不顾自己拉了一天肚子,身体极度虚弱,来回跑着向炮膛装填炮弹,一发又一发,一趟又一趟,半个小时过去了,全身被汗水湿透,班长让他休息,他怎么也不肯,继续坚持战斗,直至昏倒在炮位上。班长让卫生员把他背进洞子里,他醒来后,喝了两口水,把上衣一脱,又冲上炮位,和大家一起浴血奋战,就在他越战越勇的时候,敌人一发炮弹,打中了他们的发射药管,阵地上顿时燃起大火,他迅速冲过去扑火,不幸被烧成重伤,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马建军入伍后的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他却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组织上给他追记了三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共党员。</h3> <h3> 杨小平烈士 三等功</h3><h3><br></h3><h3> 杨小平生前系陆军第四十七集团军炮兵旅一五二加榴炮二营二连战士,1967年4月生,1985年10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甘肃省华亭县人。1986年8月3日,在对越防御作战中,因工事塌方,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杨小平在军旅中的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他留下的足迹却是辉煌的。1985年底,当他刚穿上军装来到军营,就随部队执行对越作战任务,到达集结地域后,他严格按照上级的规定要求自己,训练刻苦,外出坚持请销假,被连队树立为作风纪律标兵。接防后,连队考虑他年龄小,体质弱,要把它留到后方指挥所,他坚决不肯,抱着一颗为祖国和人民英勇杀敌立功当英雄的强烈愿望,又是写决心书,又是找领导,硬是要求到了一线,初上阵的地,大家对周围情况不熟悉,加之敌人炮火封锁严密,班里吃水发生困难,他就主动向班长要求,和班里一名战友出去寻找水源,途中遇有沟壑,他先下,遇到敌人冷炮,他用身体掩护战友,经过三个晚上的努力,终于为班里找到了一处水质好又隐蔽的水源。1986年七月底,老山战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一线工事受到严重损害,为了保证先敌开火、采取战术主动,8月3日,他和班里同志抢修工事,不幸发生塌方,他被埋在工事中,为祖国和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旅党委给他追记了三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共党员。</h3><h3><br></h3><h3><br></h3> <h3> 陈 东烈士 一等功</h3><h3><br></h3><h3> 陈东生前系陆军第47集团军炮兵旅130加农炮二营三连指挥排长,1962年5月生,1979年12月入伍,中专文化程度,陕西省宝鸡市人,一九八六年八月二十八日上午,在八里河东山三十四号高地执行观察任务中,遭敌炮击,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陈东是一个积极进取一心报国的新一代军人,入伍后在搞好训练的同时,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第二年就考上了军校。1985年底,在原单位要撤销,父母亲友写信动员他转业,并为他联系工作的时候,他听说军区要派部队到南疆执行作战任务,便以自己年轻,懂得炮兵指挥技术为由,写申请书,毅然调到参战部队。到了战场后,他以身作则模范带头,艰巨任务抢着干,危险时刻带头冲,多次冒着敌人炮火前出观察,先后验证敌人停车场、炮阵地五个,机枪火力点和人员工事等目标二十七个,向营指挥所报告敌人活动情况25次,为我炮兵作战实施准确的指挥,提供了大量情况和依据。1986年8月28日上午十时四十分,越军对我34、40阵地实施猛烈炮击,三名观察员负伤。在这危机时刻,他迅速赶到现场,并前出到一个至高点,在完全暴露的情况下,亲自观察,向上级报告情况。11时20分左右,敌人一发炮弹,直接命中他的观察位置,他不幸中弹光荣牺牲。集团军党委给他追记了一等功。</h3> <h3> 黄建明烈士 二等功</h3><h3><br></h3><h3> 黄建明生前系陆军第四十七集团军炮兵旅一三零加农炮二营三连班长,1965年3月生,1983年10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四川省眉县人。1986年8月28日,在八里河东山之执行作战任务中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黄建明是一名军事技术过硬、作风顽强、善啃硬骨头的出色班长。接防初期,连指挥所到前沿观察所的线路经常被敌炮火炸断,给作战指挥带来较大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连队抽他负责通信保障工作,他二话没说,接受任务的第二天,就带领通信班人员背上干粮,穿越山林、沟壑、杂草、雷区,外出整治改架线路,连续奋战四天,使连队的七条通信线路达到了条条畅通。此后,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只要敌人一打炮,他就和班里的同志立即行动,及时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线路随时处于良好状态。老山战区遭受特大洪灾,山体滑坡,线路遭到严重损害,前指和连指失去了联系,在这紧要关头,为了不影响上级指挥和作战联络,他不顾自己拉痢疾发高烧,带上全班日夜奋战,抢修线路。由于体力不支,他从树上掉了下来,拐了脚脖子,大家要送他回去,他坚决不肯,每天一步一拐的给大家背线盘子、送水。一九八六年八月二十八日,越军对我前沿阵地实施疯狂炮击,黄建民主动到敌人炮火最密集的地段维护线路,不幸被弹片击中胸部,为保障线路畅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上级党委给他追记了二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共党员。</h3> <h3> 陈宏伟烈士 三等功</h3><h3><br></h3><h3> 陈宏伟生前系陆军第四十七集团军炮兵旅一三零加农炮二营三连战士,1966年3月生,1985年10月入伍,高中文化程度,陕西省凤县人。1986年8月28日,在老山战区八里河东山执行作战任务中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陈宏伟是一名通讯员,上阵地后,他把保证好线路畅通,当做自己的首要职责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不分白天黑夜,争着抢着执行任务。接防时间不长,他先后四次冲过炮火封锁区抢修线路,受到连队多次表扬。1986年8月28日,越军对我前沿和纵深实施炮击,营指通往前沿观察所的线路被炸断,情况报不上来,我方的炮弹打不出去,在这紧急时刻,他不顾自己已经执行了两趟任务和身体的极度疲劳,跟上班长立即出发,路上荆棘挂破了手,石头碰伤了腿,他毫不在乎,一口气赶到了断线点抢修通了线路。当我方炮火怒吼,敌人似乎有所察觉,又集中火力炸我前沿观察所通信线路,企图让我炮兵失去眼睛,面对倾泻而来的排排炮弹,陈宏伟毫不畏惧,一会儿跃进,一会儿爬行,敌人炸弹炸断哪里它就接通那里,使通讯联络始终没有中断,保障了作战任务的完成。后来,他不幸被炸伤壮烈牺牲。上级党委给他追记了三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共党员。</h3> <h3> 杨荣顺烈士 三等功</h3><h3><br></h3><h3> 杨荣顺生前系陆军第四十七集团军炮兵旅一二二火箭炮营二连战士,1967年9月生,1985年10月入伍,高中文化程度,陕西省平利县人。1987年1月30日,在老山前线执行作战任务中身中数弹,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杨荣顺一入伍,就随部队到了老山前线。临战训练中,他白天练习火炮操作,晚上躺在床上反复看教案和资料,短时间里掌握了一整套火炮操作技术,成为连队的一名新秀。老山战场条件艰苦,一线部队常常是啃干粮、喝雨水,为了增强体力,他每天早上背上40斤重的八块砖头爬山练长跑,提高身体素质。上阵地后,他父亲住院,由于弟妹上学无人照顾,家里又借了别人不少钱,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动摇战斗决心,写信把家里的事托付给亲友,自己一心扑在作战上。一线部队住在低矮潮湿的猫耳洞里,干部战士的衣服常被汗水、泥水浸透,穿在身上很不舒服,他就经常抽空帮助大家洗衣服,并利用战斗间隙,辅导大家学文化,被干部战士亲切的称作老师。1987年1月30日,越军对我前沿阵地实施猛烈炮击,他们班奋起还击,他凭着熟练的技术,把一发发炮弹射向敌人,正当他打得起劲时,敌人一发炮弹在不远的地方爆炸,罪恶的弹片夺去了他的生命。上级党委给他追记了三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共党员。</h3> <h3> 孟文军烈士 三等功</h3><h3><br></h3><h3> 孟文军生前系陆军第47集团军炮兵旅100滑膛炮营三连班长,1964年12月生,1982年12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宁夏中卫县人。1986年7月24日,在老山主峰执行构筑工事任务时,因塌方不幸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1985年底,孟文军服役期满,正当他准备退役时,部队接到了对越作战任务,他毅然放弃家里已联系好的工作,怀着报效祖国为民杀敌立功的强烈愿望,坚决要求上了前线。部队接防后,他们连担负军工保障任务,他不畏艰苦,带领全班同志风里来雨里去,爬高山穿密林,踏雷区,冒着敌人炮火向一线背送物资。一次他刚执行完任务回来,听说连队又要组织人力向一线运送弹药,他马上跑到连部请战,连长考虑他以一天一夜没有休息,没有同意,它就赖着不走,硬是要求参加了突击组,运送途中,他由于体力不支,四次摔倒,身上六处被摔伤,但他不肯退下,坚持把弹药送到了一线。1986年7月份,他们班到老山主峰执行构筑工事任务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敌人炮火观察地形,排除作业现场周围的地雷,构筑工事体力消耗大,每天晚上,他为了让战士们好好休息,自己担任警戒,或者睡在洞口,用自己的身心爱护和保护战友。七月二十四日,正当他带领班里同志冒雨作战时,耳洞突然发生塌方,他不幸被埋在下面,当战友们把它从土里拔出来时,他已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上级党委给他追记了三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共党员。</h3> <h3> 张志红烈士 三等功</h3><h3><br></h3><h3> 张志红生前系陆军第47集团军炮兵旅一零零滑膛炮营三连战士,1968年7月生,1985年10月入伍,高中文化程度,陕西省黄陵县人。1986年7月24日,在老山前线主峰执行构筑工事任务时,因塌方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张志红出生在黄陵附近的一个农民家庭,为祖国效力,为民族争气,在他这个炎黄子孙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1985年底,他刚穿上绿军装跨入军营,部队就要执行对越作战任务,他把此看作实现自己愿望的极好机会,三番五次找领导写决心书,请战书十几份,唯恐把自己留在后方,经多方努力,他终于如愿随部队到了前线。到了前线后,他们连队担负军工保障任务,他遗憾自己不能到一线,亲手杀敌,但又考虑军工任务既艰苦苦又危险,当好一名军工,也是为胜利做出了一份贡献,因此,他不顾个人安危,争着抢着执行任务,别人一天上一趟阵地,他上两趟,就连晚上来的任务也不放过。上阵地两个多月里,他向一线阵地运送物资4500斤,行程2000里,克服艰难困苦圆满的完成了保障任务。1986年7月份,他们搬到老山主峰执行构筑工事任务红,白天他和大家一起拼命作业,晚上又主动代替其他同志执勤站哨,受到同志们的一致称赞。七月二十四日,正当他和班里的同志冒雨作业时,工事突然发生塌方,他不幸光荣牺牲。上级党委给他追记了三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共党员。</h3> <h3> 李本巨烈士 三等功</h3><h3><br></h3><h3> 李本巨生前系陆军第四十七集团军炮兵旅一零零滑膛炮营三连战士,1966年10月生,1985年10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陕西省旬阳县人。在对越防御作战中,为保障一线战斗胜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当一名解放军战士,当一名英雄,是李本巨从小就树立的志向,追求的远大目标。1985年10月,当他穿上绿军装跨入军营,知道所在部队执行对越作战任务时,他高兴的不得了,整天打听出发的时间,询问战场情况,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连队考虑到他是新战士,军事技术差,准备让他留守,他听说后,哭了一天鼻子,压了两天床板,咬破手指写血书,硬是要求上前线。到了集结地域后,他拜班长为师,与三名战士结成竞赛对手,每天早起晚睡,负重爬山越野,刻苦钻研军事技术,练体力,是全连出名的二愣子。经过苦练,用汗水和心血换来了可喜的训练成绩。部队接防后,他们连队担任军工保障任务,每当有紧急艰巨的任务,他总要到连里请战,不把任务挣到手,即使与干部红了脸,也不放弃。在上阵地的三个多月里,他40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执行任务,受到连队多次表扬。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四日,在老山主峰执行构筑工事任务时,因塌方不幸牺牲,上级党委给他追记了三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共党员。</h3> <h3> 欧阳昌城烈士 三等功</h3><h3><br></h3><h3> 欧阳昌城生前系陆军第四十七集团军炮兵旅一零零滑膛炮营三连战士,1966年5月生,1985年10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陕西省旬阳县人。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四日,在老山主峰执行构筑工事任务中,因工事塌方不幸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部队赴滇参战时,欧阳昌城才是入伍不到一个月的新战士,面对即将到来的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他毫不畏惧,做好了血染疆场、报效祖国的思想准备。他先后五次写血书、决心书,要求担负最艰巨的任务。上战场后,他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多次冒着敌人炮火向一线背送物资,肩磨破了不在乎,腿碰伤了不休。一段时间他拉痢疾,班长不让他执行任务,可他怎么也不肯,每次班里同志刚一出发,他就跟了上来,而且不愿少背一斤东西,几次栽倒在途中。1986年7月份,他们班到老山主峰执行构筑工事的任务,七月二十四日,正当他和班里同志冒雨作业时,工事突然塌方,他不幸被埋在里面,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上级党委给他追记了三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共党员。</h3> <h3> 李升蓬烈士</h3><h3><br></h3><h3> 李升蓬生前系陆军第四十七集团军炮兵旅战士,1965年10月出生,1985年10入伍,初中文化程度,甘肃省通渭县人。在对越防御作战中,因积劳成疾,于1987年3月9日病故,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李升蓬刚一入伍,就随部队到了老山前线,临战训练中,他刻苦努力,虚心向班里的老同志请教,向书本请教,三个多月里整理学习笔记5万多字。为了增强体力,他每天早上背上40斤重的砖爬山、练长跑,经过刻苦训练,成为全连新兵中第一个全能炮手。接防后,啃干粮喝生水,还有蚊虫叮咬,对此,他毫不在乎,每天乐呵呵的执行作战任务,多次冒着危险去给大家背水,被同志们称为不知疲倦的小黄牛。作战中,他更是英勇顽强,常常装填炮弹就是上百发,胳膊双手脱了皮,也不让替换,由于疲劳过度,他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同志们劝他去到医院,他坚决不去,他说:我去医院就诊,就要多一个人顶替我的工作。后来,连队干部强行派人把他送到了医院,因病情耽搁太久,1987年3月9日,在医院病逝。</h3> <h3> 冯中江烈士 一等功</h3><h3><br></h3><h3> 冯中江生前系陆军第四十七集团军炮兵旅战士,1966年11月生,1985年1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宁夏中卫人。1986年6月15日,在八里河东山三十四号高地实施侦察任务时,不幸被敌炮弹击中,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冯中江同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1985年底,她不顾家里父母有病,弟妹无人照料,依然奔赴前线,临战训练中,他刻苦认真,不懂就学,不懂就问,经常加班加点。老山战区山高林密,敌我紧貼,炮兵侦察既困难又危险,针对这一情况,他到机关找资料,通过老乡在兄弟单位借资料,广泛猎取情况,研究敌人活动规律,提高自己技术水平,在旅里组织的侦查专业比赛中取得第一名,受到嘉奖一次。部队接防时,他三番五次找领导,倾诉自己的报国之心,表示自己的战斗热情,要求到最前沿最危险的八里河东山34号高地执行观察任务。1986年6月15日,越军对我前沿阵地实施猛烈炮击,为迅速准确的判鸣敌炮发射阵地,他冒着危险,跑出观察掩体,一发发炮弹在他周围爆炸,他毫不在乎,沉着冷静的扑捉验证目标,指引我炮火实施还击。下午18时许,正当他全神贯注的向上级报告情况时,敌人一发炮弹在他身旁爆炸,他为祖国为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集团军党委给他追记了一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共党员。</h3> <h3> 何百茂烈士 三等功</h3><h3><br></h3><h3> 何百茂陆军第四十七集团军工兵团诸城连战士,1963年4月生,1982年1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四川省长寿县人。1986年3月16日,在战区抢修文山至砚山公路时,为抢救机械而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何百茂是一名出色的机械操作手,先后多次执行任务,次次圆满完成,受到团营连七次嘉奖。1985年,他已经超期服役,接到作战的命令时,连队想把它作为骨干留下,但又考虑他家里有实际困难,留下不太妥当,就去征求他个人意见,他一听说当即坚决的表示,祖国的需要比家里的需要更重要,我是党培养出来的一名战士,应该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随后向连队递交了三份请战书,坚决要求上前线。1986年的三月中旬,战区连续下了三天大雨,文山至砚山的公路中断,上级命令他们连队突击抢修,他一马当先,未来得及收拾一下自己的生活用品,便匆匆驱车赶到了指定地点,迅速展开作业,由于中断位置处于山腰,坡陡山高做业很危险,工程量又大,他就连续奋战,两天两夜没吃一口热饭菜,没睡一个囫囵觉。3月16日,他继续作业时,机械突然发生故障,急速向陡坡下滑去,在这紧急关头,为了不使机械报费,他不顾个人安危,采取紧急措施,但因刹车失灵,机械滑下山坡,他被摔出车外,光荣牺牲。团党委给他追记了三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共党员。</h3> <h3> 唐永明烈士 一等功</h3><h3><br></h3><h3> 唐永明生前系陆军第47集团军侦察营侦察连军械员兼文书,1964年12月生,1983年12月入伍,高中文化程度,共产党员,山东省五莲县人。1986年12月18日在老山右翼1058阵地实施侦察时,不幸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h3><h3> 唐永明入伍后,干一行爱一行,先后担任侦察员、连部通讯员、军械员兼文书。他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先后受到直属队四次嘉奖。1985年底连队接到赴滇参战的命令后,他不顾父亲早年去世,母亲双目失明,家中无人照料的实际情况,三次向组织递交请战书,坚决要求上了前线。临战训练中,他严格要求自己,获得军直属队十公里武装越野比赛第二名。他所经管的枪支弹药,数字清楚、放置有序、无一差错,上级两次检查都夺得红旗。上阵地后,他多次出色完成各项战斗任务。1986年12月上旬,他住院期间听到连队要执行侦察任务的消息后,不顾身体未康复,就跑回连队,三番五次找领导要求参加了侦察队。实施侦察中,他走在最前面,先后排除地雷五颗。到达预定地点后,他迅速展开工作,在查明敌一工事结构性质时,又突然发现敌阵上有一条暗壕,为了弄清情况,他让其他同志就地隐蔽,自己向战壕摸去,由于战壕阴暗潮湿、道路泥泞、他不幸滑倒,触响了一枚地雷,他左小腿被炸烂、两大腿手等六处负伤,后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集团军党委给他追记了一等功。</h3><h3><br></h3><h3><br></h3> <h3> 聂建青烈士 一等功</h3><h3><br></h3><h3> 聂建青生前系西安陆军学院一大队二队学员,1960年4月生,1984年7月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体育系,同年九月进入西安陆军学院学习并入伍,共产党员,青海省黄南州人。1985年8月,主动申请赴云南老山前线代职锻炼,任六十七军一九九师五九七团七连二排长,在211高地反敌偷袭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聂建青短暂的一生,是追求理想,勤奋学习,不断进取,无私奉献的一生。少年时代,他是一个好学上进、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学生时代,他是一个潜心钻研、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曾在雷锋精神受到非议的十年动乱中,只身与流氓搏斗,解救受害的女同学;冒着生命危险,潜入河中抢救不慎落水的同学;在铁饼投资训练中,为掩护同学安全,受伤住院;在学校锅炉失火的危急关头,奋不顾身扑灭烈火保护集体财产。大学毕业时,几个单位争着聘请他去任教,他却选择了从军报国的生活道路。陆军学院学习结束时,他说服来校的未婚妻,在490名应届毕业生中,第一个向党支部递交了参战申请书,义无反顾地奔赴血与火的战场。1985年9月12日至15日,211高地防御作战中,他的左臂被炸断,头部、胸部、背部、腰部和两腿负重伤12处,仍以惊人的毅力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带领七名战士顽强战斗,奋勇杀敌,坚持三昼夜,连续打退敌12次进攻,歼敌50余名,后因伤势过重,为战斗胜利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以及西北五省区报刊,连续刊登了介绍聂建青英雄事迹的长篇通讯,上级党委给他追记了一等功。</h3> <h3> 说明:47军炮兵旅、工兵团、侦察营和西安陆军学院老山英烈事迹(15位)事迹整理再此文中,希望战友们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收集有上述烈士照片的战友,可提供照片给我,以便我添加到文章中。</h3><h3> 文后的链接为我整理的其它部队的烈士事迹,战友们可找到自己所属部队的烈士事迹。</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hm3m7om?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八一节,我将烈士事迹集中展示缅怀战友(兰州军区作战部分)</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