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经典阅读推荐

玉儿

<h3> 一些书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乃是它可以超越时间,年龄,语言和族群而成为人类心灵成长的营养。今天刘老师推荐给同学们《城南旧事》,相信这本书能给你带来莫大的阅读惊喜!</h3> <h3> 林海音(1981---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著名作家,出版人。他在中国大陆文学史与现代台湾文学史中,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她就像一直蓬勃向上的冬青树,辛勤笔耕长达半个世纪,创作了众多温情脉脉,清淡透逸的佳作,被视为衔接大陆五四文学与台湾当代文学的桥梁。</h3><h3> 在书中,林海音以她超逸的文字风格,饶具魔力的文笔,通过主角小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自然,道尽人世复 杂的情感。林海音更将英子眼中的北京南城风光融入字里行间,在展现真实热闹的市民生活之余,更为读者架设出一个明晰的时空背景。全书在淡淡的忧伤中散发出一股浓浓的诗意。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h3> <h3> 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家里来了电报,回了惠安。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在一次又一次的告别中,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h3><h3></h3><h3></h3><h3><br></h3> <h3>精彩段落赏析:</h3><h3> 首饰匣果然在衣服底下压着,我拿了出来打开,妈妈新打的那只金镯在里面!我心有点跳,要拿的时候,不免向窗外看了一眼,玻璃窗外黑漆漆的,没有人张望,但是可以照到我自己的影子。我看见我怎样拿出金镯子,又怎样把手饰匣放回衣服底下,推阖了抽屉,我的手是抖的。我要给秀贞她们做盘缠,妈妈说,二两金子值好多好多钱,可以到天津,到上海,到日本玩一趟,那么不是更可以够秀贞到惠安去找思康三叔吗?这么一想,我觉得很有道理,便很放心的把金镯子套在我的胳膊上面了。</h3> <h3><br></h3> <h3>他说的话,我不太懂,但是我觉得这样一个大朋友,可以交一交,我不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我分不清这些,就像我分不清海跟天一样,但是他的嘴唇是厚墩墩的。</h3> <h3>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h3> <h3> 可是,我多么怀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他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h3><h3>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