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眼看世界之意大利(二)

孔惠洁

<h1><b>意大利第四天——佛罗伦萨</b></h1><h1><b>徐志摩眼中的翡冷翠,文化之都、艺术之都,欧洲文艺复兴的起源地。</b></h1><h1><b>佛罗伦萨最为辉煌的时期要数文艺复兴时期,美第奇家族以及在其保护和资助下众多的艺术家(如达芬奇、但丁、伽利略、拉斐尔、米开朗基罗、乔托……)创造了大量的闪耀着文艺复兴时代光芒的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使得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的重中之重,成为了欧洲艺术文化和思想的中心。</b></h1><h1><b>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市,意大利语原意为"花之都",是意大利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佛罗伦萨有40多个博物馆、美术馆,60多座宫殿和大小教堂、广场,收藏了大量的优秀艺术精品和精美文物,其历史中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br /></b></h1> <h1><b>下图是圣十字教堂,坐落在圣十字广场的东侧,拥有新哥特式的正立面。方济各会教士在13世纪来到该市,获得富有家族的捐赠,而成为该市最大和最美丽的教堂之一。许多意大利名人,米开朗基罗、伽利略、马基雅维均安葬在这里。</b></h1> <h1><b>圣十字教堂旁边但丁的雕像</b></h1> <h1><b>位于佛罗伦萨市中心的圣母百花大教堂被誉为世界上最妩媚的教堂。是天主教佛罗伦萨总教区的主座教堂,由大教堂、钟塔和洗礼堂三部分组成。塔高106米,属于哥特式建筑。外部由绿、白、红三色大理石拼成几何图形,极其壮观和与众不同。</b></h1><h3><br /></h3> <h1><b>在教堂的右侧,有高达82米的乔托钟楼,它是世界上最漂亮的钟楼之一。最早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建筑师、艺术家、画家乔托设计。乔托用了三年时间建造了楼基和第一层便去世了。第二层到第四层是在乔托的弟子安德烈·比萨诺的领导下继续进行,后由弗朗切斯科·塔伦蒂于1359年完成。第五层是后来加盖的。后三层建筑虽然与乔托的设计不一样,但在风格和气质上却相辅相成,丝毫不觉突兀。乔托钟楼为巍峨的大教堂增添了更加恢宏的气势。</b></h1> <h1><b>红色的大圆顶也是乔托所设计,远远的就可以看见它。1436年3月25日举行献堂典礼。百年之后,米开朗基罗在圣彼得大教堂也建了一座类似的大圆顶,却自叹不如:&quot;我可以建一个比它大的圆顶,却不可能比它更美&quot;。</b></h1> <h1><b>不同手机拍摄,颜色有点变。嘿嘿😁</b></h1> <h1><b>看出希腊十字架和拉丁十字架的区别了吗?希腊十字架横竖都是一样长的,而拉丁十字架是横短竖长。</b></h1> <h1><b>教堂边上是一座洗礼堂</b></h1> <h1><b>洗礼堂的青铜大门上雕有著名的"天堂之门"(将旧约全书的故事情节镶嵌在铜门的框格内)。我们去的时候好像正在维修,不过还能看到门上的浮雕(复制品)。原件在大教堂的博物馆中展出。整个建筑据说是在没有任何草图的情况下完成的,真是不可思议。</b></h1> <h1><b>佛罗伦萨领主广场(市政广场)</b></h1> <h1><b>广场上著名的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复制品)。真品收藏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b></h1> <h1><b>人头马雕像——"人头马"的原型</b></h1> <h1><b>佛罗伦萨皇家博物馆<br /></b><b>"美第奇家族"(Medici Family),或译为"梅蒂奇家族",是佛罗伦萨13世纪至17世纪时期在欧洲拥有强大势力的名门望族。<br /></b><b>这个家族诞生了四位教皇(庇护四世、利奥十世、克莱门特七世、利奥十一世)、两位法国王后(凯瑟琳·德·美第奇、玛丽·德·美第奇),也经历过三次政治放逐。</b></h1> <h1><b>人物雕塑是2000年前的,而人物身上的衣服是500年前加上去的。</b></h1> <h1><b>这个雕塑是米开朗基罗的真品雕塑——正义战胜邪恶。人物雕像的眼睛如果有瞳孔,就可以判断是米开朗基罗的真品。</b></h1><h1><br /></h1> <h1><b>这副画是瓦萨里创作的壁画《基安纳谷马尔恰尼洛之战》。值得称奇的是这副画里面还有一副达芬奇的真迹——《安吉里之战》,被上面这副画覆盖得以完好保存。真迹是在马腿处发现的,瓦萨里壁画后面有一个洞,表明两面墙之间有一个空间,大小正好能装下达芬奇的画作。</b></h1> <h1><b>后来修补的和原画作颜色不一致。</b></h1> <h1><b>《安吉里之战》是达.芬奇最大最重要的作品。这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作,取材于15世纪佛罗伦萨和米兰之间的战争,是达.芬奇少有的关于军事题材的美术作品。(详情可上网搜索:《安吉里之战》名画失踪之谜)</b></h1> <h1><b>左上角是美第奇家族的族徽,正如他们的名字(Medici)所暗示的那样,他们本来是药剂师,是给民众分发药品的,所以徽章上的球形,代表的是药丸。<br /></b><b>但还有一种说法是,他们徽章的来源,很可能是中世纪的钱币兑换商挂在商店外面的标志,是描述钱币的。因为钱币兑换,是美第奇家族最初的生意。 随着财富和荣耀的增涨,便发展成了后来的贵族章饰。</b></h1> <h1><b>这个雕塑人物的手指缺了一块,据说是游客用自拍杆拍照,不小心给碰掉了,真是太可惜了。从此以后,在这个博物馆中是不允许用自拍杆的😄</b></h1> <h1><b>博物馆房顶的油画作品</b></h1> <h1><b>用天然大理石和贝壳装饰的柜子,太精美了。</b></h1> <h1><b>大理石拼接的洗脸池,这使用的可是太阳能热水哦!是不是很先进啊?</b></h1> <h1><b>黄金打造的家族法庭</b></h1> <h1><b>但丁面具(1:1)</b></h1> <h1><b>美第奇家族的两处逃生密道,就隐藏在画的后面。</b></h1> <h1><b>我们不能说,没有美第奇家族就没有意大利文艺复兴,但没有美第奇家族,意大利文艺复兴肯定不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面貌。</b></h1><h1><b>佛罗伦萨,徐志摩眼中的翡冷翠,唯美、浪漫、多情、令人流连忘返。</b></h1> <h1><b>意大利第五天</b></h1><h1><b>吃完早餐(在意大利的最后一顿早餐),坐车前往世界著名的威尼斯水城。</b></h1> <h1><b>威尼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汽车的城市,上帝把眼泪留在了这里,却使得威尼斯更加晶莹剔透。</b></h1> <h1><b>坐船大约半小时可以到达威尼斯水城,沿途的风景很美吧?船上还有中文讲解。</b></h1> <h1><b>威尼斯市区涵盖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威尼斯泻湖的118个岛屿和邻近一个半岛,更有117条水道纵横交叉。</b></h1> <h1><b>威尼斯的建筑下面就是靠这种木桩支撑。埋在水里的木桩是不会腐烂的,而这种露在外面的木桩每隔几年就要更换。</b></h1> <h1><b>威尼斯到了,下船喽!</b></h1> <h1><b>下图是圣马可广场</b></h1> <h1><b>威尼斯钟楼(Campanile)耸立于圣马可广场,这座由红砖砌就、高98.6米的钟楼建于十五世纪末期,它既是威尼斯城市的纵坐标,也是广场建筑群空间构图的重心。1609年,伟大的伽利略曾在这里向威尼斯总督当纳(Leonardo Don)展示自己发明的天文望远镜。</b></h1> <h1><b>执政官宫,这是意大利威尼斯最著名的宫殿建筑,它位于威尼斯城圣马可大运河北岸的圣马可广场,始建于公元 814 年。历史上为威尼斯城市共和国的执政官驻地,现为威尼斯艺术和兵器展览馆。</b></h1> <h1><b>威尼斯城内的居民住宅会受到潮汐的影响。一楼经常被水淹,所以一楼是不住人的。而且门口会有这种挡水板,平时是放下来的,涨潮时就把挡水板立起来。</b></h1> <h1><b>著名的叹息桥——桥横跨两座楼,以前一座是法院,一座是监狱,当法院审判完就要押送犯人去监狱,永不见天日,但经过桥的时候可以再看一眼外面的世界,犯人不禁发出一声叹息...</b></h1> <h1><b>监狱窗户上的&quot;防盗网&quot;</b></h1> <h1><b>来到威尼斯一定要坐贡多拉游览水城。贡多拉是独具特色的威尼斯尖舟,这种轻盈纤细、造形别致的小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它一直是居住在泻湖上的威尼斯人代步的工具。</b></h1> <h1><b>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quot;水&quot;,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宛若默默含情的少女,眼底倾泻着温柔。难怪威尼斯有&quot;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quot;的美誉,享有&quot;水城&quot;&quot;水上都市&quot;&quot;百岛城&quot;等美称。</b></h1> <h1><b>我们二组帅气的小伙子——小颜同学</b></h1> <h1><b>我们二组的执行组长小廉同学和她的美女妈妈</b></h1> <h1><b>相聚威尼斯</b></h1> <h1><b>在意大利的最后一顿午餐——二组全体成员</b></h1> <h1><b>在威尼斯的午餐,也是在意大利的最后一顿午餐——墨鱼面。原以为就是墨鱼面或者海鲜面,没想到这么丰盛。有墨鱼面、海鲜面、蔬菜沙拉、披萨、烤鱼薯条鱿鱼卷、冰淇淋。这可是一人份哈!</b></h1> <h1><b>吃完午餐,坐车前往比萨斜塔。</b></h1><h1><b>比萨斜塔建造于1173年8月,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b></h1><h1><b>奇迹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散布着一组宗教建筑,它们是大教堂(建造于1063年13世纪)、洗礼堂(建造于1153年14世纪)、钟楼(即比萨斜塔)和墓园(建造于1174年),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b></h1> <h1><b>据《伽利略传》记载,1589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当着其他教授和学生面做了证实&quot;不同重量球体自由落下,它们同时着地&quot;的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quot;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重量成正比&quot;的观点。</b></h1> <h1><b>学物理的同学一定要亲自来看看比萨斜塔哦!</b></h1> <h1><b>比我想象中的比萨斜塔巍峨多了,比教科书上的也白多了。导游说,比萨斜塔在前两年用了很长时间(具体我没记住)一点一点刷洗干净的,所以现在很白啦😄</b></h1> <h1><b>满广场上的人们都在摆各种造型,咱们也来一个呗。哈哈😄</b></h1> <h1><b>给美女来个全景模式</b></h1> <h1><b>意大利的最后一站——米兰</b></h1><h1><b>米兰是意大利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世界八大都会区之一,意大利最发达的城市和欧洲四大经济中心(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德国柏林,意大利米兰)之一,世界时尚与设计之都和时尚界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歌剧圣地,世界艺术之都。</b></h1> <h1><b>这是米兰大教堂(哥特式教堂),意大利著名的天主教堂,又称&quot;杜莫主教堂&quot;、多魔大教堂,位于意大利米兰市,是米兰的主座教堂,也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规模居世界第二。于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1965年完工,历时五个世纪。不仅是米兰的象征,也是米兰市的中心。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b></h1> <h1><b>米兰是欧洲南方的重要交通要道,历史悠久,因建筑、时装、艺术、绘画、歌剧、足球、旅游、闻名于世。</b></h1> <h1><b>在米兰的大街上随意逛逛</b></h1> <h1><b>这是富丽堂皇的维多利奥·艾玛努埃尔二世长廊,现在已经成为了米兰市民的休闲中心。长廊内有金银首饰店、时装店、礼品店、餐馆、咖啡店、书店……</b></h1> <h1><b>愉快的旅程结束了,感谢美梅司令的精心策划,使得我们近50人庞大的团队组织得有条不紊;感谢领队兼摄影师、挑夫、草根诗人彪总为大家辛勤服务,辛苦啦!感谢移动公司的金总为大家办理了方便、实惠的国际漫游套餐;感谢孩子们为大家分发房卡、集合点名、查询线路……为这些优秀的孩子们点个赞!感谢很多热心助人的团友;还要感谢我们二组的团友们,非常守时、团结、互相帮助,有你们的陪伴,此次旅行非常愉快!明年咱们再约!</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