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永安市青水畲族乡大腔傀儡戏

刘佳照

<h3>永安市青水畲族乡大腔傀儡戏是福建省民间傀儡戏原始形态保存最完整的剧种之一。傀儡戏是用线支持身架,塑以各种面型和着以各种服装,演员以线牵动表演的一种戏剧。青水大腔傀儡戏约起宋元祖上,世代相传,有独特的门类,是目前民间大腔傀儡戏中唯一保持能演唱大腔特色的提线大腔傀儡戏剧种。青水大腔傀儡戏的音乐,是明代戈阳腔与道士腔相结合的初始声腔形态,古朴粗犷,属高腔体系。这种大腔与傀儡相结合的艺术形态极为少见,保存至今的更是凤毛麟角。青水畲族乡目前有三个大腔傀儡戏团,他们活跃在乡村,多数与宗教和民俗活动紧密结合,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祈求安康,他们都会在村里、客厅上搭起戏台,演上几天,多至一个余月。目前青水大腔傀儡戏保留有传统剧目30余种,折子戏30余个。</h3><h3><br></h3> <h3>这四尊傀儡是祖上留传下来,有多少年代,他们也记不清了,说是有五代人了。左一尊原衣服巳破了,是更新的,头是原装的,左二、左四上衣更新的,裤子是原装的。左三是原装的。</h3> <h3>帮主见我对旧文物感兴趣,于是从屋里搬出了一个箱子,里面装的都是傀儡的头和傀儡帽,是木雕,由于年代已久,有一、二个被虫蛀了,这些都是他祖上留传下来的,这对研究青水大腔傀儡的历史很有价值。我拍了一部分。</h3> <h3>傀儡帽子(木制)。</h3> <h3>由于帮主地处偏僻山区,这些文物躲过了文革一劫。</h3> <h3>这是现代傀儡。</h3> <h3><br></h3><h3>按当地的习俗,大腔傀儡戏演出时,都要设神台供奉,以求平安,至直结束。</h3> <h3>在村里搭戏台演出。</h3> <h3>在家客厅塔台演出。</h3> <h3>演员在演出和后台乐队在伴奏。</h3> <h3>等待上场的傀儡。</h3> <h3>一人控制两个傀儡,演出武打戏,赢得阵阵喝彩声。</h3> <h3>傀儡演出后,要整理归位。</h3> <h3>演出前要给傀儡整理服装和道具。</h3> <h3>为提高演技,演员利用空余时间练就基本功。</h3> <h3>为大腔傀儡戏后继有人,他们培养孩子们对傀儡戏的兴趣,让孩子们接触傀儡。</h3> <h3>帮主在教孩子如何整理傀儡。</h3> <h3>老演员在教孙子们敲锣打鼓。</h3> <h3>老演员在传帮带,后继有人,愿青水畬乡大腔傀儡戏兴旺发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