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三郎洞

锦瑟涛

<h3>  千里来龙金凤山,骑马坐轿下江南。 有人葬在江南地,十朝天子九朝帝。 这是近五百年来流传在梅山一带的民歌。歌中的“金凤山”就是今高坪镇(古称永固镇)堂下桥金凤山庵堂所在地。<br></h3> <h3>下图为三郎洞</h3> <h3>  约1640年,四川重庆府有一看地先生,名叫郭法雷,他嗅到了歌中的“猫腻”,得知金凤山在湖南雪峰山东面梅山一带。“金凤山出天子,高凤山出娘娘。”于是郭法雷便派自己的三个儿子:大郎、二郎、三郎来寻找金凤山这块宝地。 <br></h3> <h3>  郭氏三兄弟可谓风餐露宿,含辛茹苦,寻到了犀牛寨一带。各位看官,显然他们三兄弟已与金凤山擦肩而过。 三兄弟带来的盘缠用完了,又没寻到金凤山的影子,只好借宿山林,地作床来天作被,心里嘀咕:老爸为何要我们三兄弟遭如此罪,造如此孽。正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鬼使神差来到一个洞口。就这样他们三兄弟住进了这个洞。你明白的,这就是后来的郭公岩三郎洞。 <br></h3> <h3>  就这样,郭家三兄弟便借居山洞,以烧木炭为生。不意,一天三兄弟把一株神香木砍来当木炭烧了,神香木之神在于香木每片叶子上各有一个观音像。他们只知道今天烧的木炭噼里啪啦,响声震耳欲聋,哪里知道自己烧的是一株神香木。而且香味缭绕,直冲云霄,惊动天界。 <br></h3> <h3>  “下面是不是在办酒席?如此大吵大闹,响声震我天庭。”玉皇大帝疑惑,即派二小差下来察看。 二差只看到有三名后生打着赤膊、一脸污黑、汗流浃背地在烧木炭,于是把此等情况报告玉皇大帝。听罢,大帝说:“你俩明天带三个杏梅下去,把他们三个召上天庭,我有重用。”翌日,二差又来到三兄弟面前:“你们就以烧木炭为生,何不随我们上天成仙?” “还有这等好事,自然愿意。” “好,你们先吃了这个杏梅,眯起眼睛,跟我们上天吧!” 各位看官,大郎吃了杏梅肉,丢了核,二郎也如此,唯三郎饿极了连肉带核一并吞下,所以三郎法术最高。这是后话。 <br></h3> <h3> “你们只管随我俩来,不要往下看!”其时,他们已飞至半天云中。二差问三兄弟:“你们有无甚牵挂?”三郎说:“我们三兄弟上天去了,我还最后看一眼我的母亲吧!”他随之朝四川重庆府方向看了一眼。 三郎这一看,元神瞬间散了,从半空中掉了下来。大郎、二郎一惊之下,相继摔下来,三兄弟正好掉在洞口。他们刚爬进洞里,顿时风云际会,电闪雷鸣,把郭氏三兄弟埋葬在洞中。但他们的灵魂随二差飞上天界。玉皇大帝拜三郎为左将,大郎二郎为其助手。 <br></h3> <h3>  郭氏三兄弟虽已成仙,却不忘本,经常下凡治病救人,祛瘟消灾。当地有一村民,其儿患病,去问三郎,三郎答道:“日落西山,再不留情。”果然,第二天他的儿子便归西天。此后,当地人一遇灾难,便问三郎,总是千叫千灵。所以三郎公被当地人奉为神灵,三郎洞也成了当地著名的景观。 <br></h3><h3></h3> <h3>郭公三郎庚甲如下: 大郎:乙未三月初三午时生 二郎:丁酉年五月十四子时生 三郎:庚子年十月初一孟中宿日戌时生 口述:彭丁庚 原创:罗琴波 编辑:罗小霞</h3><h3> 2018.8.5</h3> <h3>上图为82岁高龄的彭丁庚老先生和他的妻子罗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