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盛夏朵朵向阳

如茶

<h3>最近朋友圈几乎让石潭的向日葵刷屏,这个周末经不起诱惑的我,被朋友拐着和风行群里的小伙伴们一起来到位于黄山歙县石潭观花赏景拍美照,在这大山深处的山村一群姐妹乐翻了天……<br></h3> <h3>两天的行程时间非常充裕,我们第一站来到离石潭不远的英坑村,藏在深山之中歙县英坑村,是歙县著名的三坑之一,和三阳坑、水竹坑齐名。弯弯的小河围绕着美丽的村庄,青砖黑瓦的建筑风格大多建于明清时期,整个村子的古宅保存的并不完整,新式建筑夹杂其中,感觉不是很协调。现居住在村里的基本上都是留守老人,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游玩的心情,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不同的场景中变幻着自己的角色,尽情的放飞自己。</h3> <h3>英坑具有典型的徽州宗族村落特点,村民均为黄姓。是山核桃的生产基地,</h3> <h3>挑起担子去赶集,我是一个女汉纸</h3> <h3>金灿灿的玉米,是农家丰收的喜悦</h3> <h3>背起竹篓我就是那个采药人,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h3> <h3>石头墙石板路,承载着古村厚重的记忆</h3> <h3>在这个炎热的夏季,面对古村的历史遗迹和山里的自然风光,让每一颗浮躁的心安静下来</h3> <h3>世世轮回在时空中穿越</h3> <h3>有没有大侠的范</h3> <h3>蓝天白云下的老屋,在这个宁静的夏天,默默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h3> <h3>斑驳的墙壁记录着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h3> <h3>古老的建筑物处处体现出先人对美的追求和智慧,与别处不同的是门楼采用了弧形石头结构,门框也是整条的青石板构造,整体建筑线条流畅,简约大气,无处不体现着当时古村的繁华。</h3> <h3>已经不多见的柴火大灶,勾起儿时的记忆,仿佛闻到大锅饭的味道</h3> <h3>大山深处的村庄,远离城市的喧嚣,乡风淳朴村民好客,村里大嫂看我们对着箩筐拍照,连忙回家拿来扁担、瓜果等给我们做道具,村中阿妈热情的拿出刚煮好的玉米招待我们,村头的阿妹邀请我们到她家里免费午餐,古老村庄平凡的乡亲们,给了我们满满的感动……</h3> <h3>石潭下汰村是观看向日葵的最佳地点,离开英坑来到下汰村农家乐徽毛驴客栈,这是离观景台最近的客栈。稍事休息后我们一起出发,先去附近转转,然后等待日落。</h3> <h3>山上风光秀丽景色宜人</h3> <h3>半山腰废弃的无人村</h3> <h3>山顶上的观景平台</h3> <h3>向日葵你是我心中的太阳</h3> <h3>摆拍</h3> <h3>给点阳光就灿烂</h3> <h3>一屋同室友,四个好姐妹,人的一生会有一场场不期而遇,保持乐观与温暖的心,用一个笑脸去温暖生命中遇见的每个人。</h3> <h3>日落西山红霞飞</h3> <h3>夕阳无限好,葵花金灿灿</h3> 一行行的向日葵,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奏响盛夏的华美乐章<br><h3><br></h3> <h3>第二天五点到观景台等待日出</h3> <h3>看云起云涌,听花开花落</h3> <h3>太阳升起的地方</h3> <h3>点燃一根烟,烧红半边天,帅哥帅哥你真了不得</h3> <h3>各种拍、各种嗨、还有一起扭啊扭</h3> <h3>对面帅哥看过来,这里女士很厉害,片片若是拍不好,车就不带你回来</h3> 一群女人唱大戏<br><h3><br></h3> <h3>姐姐呀采茶好比风点头,妹妹呀采茶好比鱼跃网</h3> <h3>离开下汰村,走进石潭老街</h3> <h3>青砖白墙黑瓦,小桥流水人家</h3> <h3>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h3> <h3>邻里之间悠闲时光</h3> <h3>文革时期的历史见证</h3> <h3>返程路过昌溪,因为来过这里,游玩兴趣不是太大就随手拍了几张</h3> <h3>这些都是老物件</h3> <h3>老街道民居</h3> <h3>不甘寂寞的凌霄花儿,努力爬上墙头也要看看外面的世界</h3> <h3>正在维修的宗祠</h3> <h3>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前进。前进、前进,在喜欢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前进、进!</h3><h3>在此感谢组织者及各位领队的幸苦付出!感谢各位伙伴们一起拍照、一起嗨皮,给我带来的快乐时光!期待下次同行!感谢各位看官,本次活动圆满结束,再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