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环骑东岗岭》<br></h3><h3>骑行烈日炙,懒坐青林中。</h3><h3>脱衣挂石壁,光膀沐松风。</h3><h3>逐云飘逸兴,揽景入迷踪。<br></h3><h3>晨起迎朝阳,暮归晚霞红。</h3><h3><br></h3><h3>东岗岭属诸广山脉,是汝城的名山,它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在县城东方,住县城的人开门见山,看到到的高山就是东岗岭,汝城的东岗岭由土桥镇、大坪镇、益将乡、永丰乡、三江口镇等乡镇环抱,海拔1400多米。<br></h3><h3>八月进入盛夏,烈日炎炎,骄阳似火,酷暑难耐,象火炉一样炙烤着大地,热浪一浪高过一浪,人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外去。周末天气预报阴天有阵雨,难得的凉爽好天气,骑友相约环东岗岭骑行。周末早晨8点骑友在汝城自行车协会,98°骑行群捷安特专店聚集,骑车出发,经大坪镇官路村、龙兴村、溪头村、卢阳镇的上联村、下联村、益将乡的流溪村、土桥镇东坑村、坳口村、黄家村环东岗岭一圈行程60多公里返回县城。骑友们骑着单车钻进山林,围绕着东岗岭一路赏景悠然自得,逍遥自在,骑上溪头水库站在水库坝顶俯瞰山下狭长的山垅之间两边青山叠翠,山村错落阡陌纵横,碧绿的稻田梯次层叠绵延延伸至山外,青山、村庄、稻田相映成趣,构成一幅俊美的山水画卷美不胜收。沿东岗岭蜿蜒曲折的山道陡坡爬上半山上联村村部,门前六、七棵高大挺拔的百年古枫树绿荫蔽日,大树底下好乘凉,骑友们坐在树下听着蝉儿弹奏悠扬的夏曲,沐着凉爽的清风,享受着夏日的清凉惬意逍遥,翻过山埂到达下联村黄竹垅赏山村风情品农家土鸡,穿越流溪村严形丛林,步履艰辛,闻鸟啼蝉鸣,寻幽访胜。骑友们骑车穿行在崇山峻岭,山村丛林之间,敞开心扉,放飞心情,静赏风光,汗洒山林,放声呐喊,空谷回音悠远绵长,一路上欢声笑语,苦乐相随,愉悦的骑行之旅,心在青山绿水之间遨翔,品山乐水快活逍遥<br></h3> <h3>早晨8点骑友在汝城自行车协会、98°骑行群捷安特专店聚集</h3> <h3>骑车沿汝城卢阳镇斗山村经三星工业园、大坪镇官路村方向前行</h3> <h3>到达大坪镇龙兴村田家自然村。该村全系田氏家族,是汝城田氏的主要聚集地,该田氏家族是在明洪武年随李兴一起到汝城剿平陈友谅叛军后奉诣留守汝城,李兴率领十位部将奉诣驻守汝城时遂结为异姓兄弟,留守在汝城繁洐至今,其十位部将姓氏分别为:傅、田、秦、赵、严、葛、吕、马、林、侯,加上李兴的姓氏共十一姓。这十一位异姓兄弟的后裔如今散居在土桥镇、大坪镇、益将乡、集龙乡、暖水镇、田庄乡等乡镇,自结为异姓兄弟后其后裔每年都会聚在一起联欢,共叙兄弟情谊,一直沿袭至今未有间断</h3> <h3>沿大坪镇的龙兴村、溪头村的山垅骑行,这条山垅约3公里左右,称为仙殿垅,据当地村民讲古时这条山垅沿途有好几个道观、庙宇所以称为仙殿垅,如今只有一个破旧的九仙观存留在路边。这条山垅沿途风光优美,树荫小道遮天蔽日,修簧满谷,曲径通幽,幽静的山垅伴着一涧山溪婉延相伴而行,此处为山溪之源头,故处于此地的村庄称之为溪头村</h3> <h3>路边的九仙观,该道观历史悠久,曾经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求神拜佛每有灵验而声名远播,如今历经沧桑,经十年文革破四旧之风,大殿菩萨塑像,雕龙画栋毁坏殆尽,现已列入文物保护单位</h3> <h3>溪头村风光</h3> <h3>该处原一座老桥,因年久失修己成危桥,如今桥被拆除重建新桥,骑着单车跨过河流前往溪头村最远的自然村店背自然村。</h3> <h3>店背村,该村庄不大也就几十户人家,位于东岗岭的山脚下,因这里山垅属溪水的源头,水量较大,县政府于前年在此修建一个溪头水库做为县城的第二个饮用水源地。水库今年建成储水。储水后不知水库风光怎样,骑友们决定骑上水库大坝,赏水库风光</h3> <h3>溪头水库</h3> <h3>沿上东岗岭的上山公路骑车爬上水库大坝。此时正值上午的9点多钟,原本阴翳的天空乌云散去显露出漂亮的蓝天白云景观,乌云散去,火辣的太阳出来气温骤然升高,太阳炙烤热浪袭人</h3> <h3>到达溪头水库大坝</h3> <h3>大家都是第一次游溪头水库,对这处新建成的县城第二饮用水水库充满新奇,站在大坝尽情游览,因水库今年才峻工储水,水库水量还不算很大</h3> <h3>骑友们第一次骑车爬上溪头水库游览,水库建成储水后大坝也是第一次被单车碾压,骑友们合影留念</h3> <h3>水库风光</h3> <h3>站在溪头水库坝顶俯瞰山下狭长的山垅之间两边青山叠翠,山村错落阡陌纵横,碧绿的稻田梯次层叠绵延延伸至山外,青山、村庄、稻田相映成趣,构成一幅俊美的山水画卷美不胜收</h3> <h3>举目眺望东岗岭峰峦叠翠,峰顶的风力电机慢悠悠的旋转着似乎被火辣的太阳炙烤得有气无力</h3> <h3>游览过溪头水库后沿蜿蜒曲折的东岗岭山路陡坡艰难的爬行</h3> <h3>艰难的爬上曲折的陡坡终于到达进入上联村的岔路口,天气炎热,爬坡踩得气喘嘘嘘,大汗淋漓,大家坐在上联候车亭躲避太阳休息纳凉</h3> <h3>休息过后另一骑友因家有事中途返回,告别骑友大家继续向上联村骑行</h3> <h3>到达上联村村委会,村委会设甜蕨垅自然村,上联村和下联村以前属附城乡管辖,后附城乡并入卢阳镇后属卢阳镇管辖的两个行政村,是卢阳镇辖区最偏远的一个村,特别是下联村最偏远,以前下联村不通公路,要下乡到下联村需从附城乡经卢阳镇、土桥镇、永丰乡、益将乡绕一个大圈才能到达下联村,乡干部一年也难得有几次到下联村,下联村几乎成为一个被遗忘的偏僻山村,去年上联村、下联村合并为一个村,取名联兴村,去年年底从上联村修通了至下联村的公路,下联村才彻底告别了游离于卢阳镇与益将乡之间,无通村公路的历史,真正的回归到卢阳镇的大家庭之中。</h3> <h3>经常下乡走村串户和到乡村游玩,习惯到村部寻找关于该村的概况介绍,便于对村情的基本了解,这次看到贴在墙上合并后联兴村的村情介绍简洁全面。</h3><h3>上联村几乎全是以朱氏家族为主,极少杂姓,以前到该村向村民了解其朱氏家族从何处迁徙至这深山之中的,村民讲他们这支朱氏家族系汝城津江房,是因守祖坟在此繁洐成村,不知是否如此姑且听之</h3><h3>下联村姓氏也以朱氏居多,但杂姓氏很杂,有朱、何、范、陈等姓氏</h3> <h3>村委会门前六、七棵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林荫蔽日的百年古枫树,己成为该甜蕨垅自然村的一道靓丽风景,大树底下好乘凉,骑累了坐在树荫下,听蝉儿弹奏悦耳的盛夏之曲,沐浴着凉爽的清风,闻着淡淡的树木散发的清香,真是令人神清气爽,逍遥惬意</h3> <h3>甜蕨垅自然村</h3> <h3>上联村九曲岭自然村,通往下联村的公路就是从该自然村开始修通连接到下联村,上联村、下联村与热水镇大水山村和三江口镇的九龙江、大坪镇的溪头村、乌泥洞的崇山峻岭接壤山水相连</h3> <h3>穿行在崇山峻岭中新修好通往下联村的公路,从上联至下联的通村公路己全程铺设水泥路面,路况弯急坡极陡,第一次骑行这条路,诂计有4~5公里左右,路面洒落一层从山体上冲刷下来的砂砾,加上坡陡,骑行徒步踩在路面上非常滑,所以骑行在这路段虽是下坡却不敢放肆,小心翼翼,单车刹车蝶片被磨擦的滚烫可点燃香烟</h3> <h3>下联村杀羊夯自然村,大部分汝城人称其为杀人夯,诂计在太平天国时期称为杀人夯,后因这名称不吉利,现改称杀羊夯。传说太平军曾驻军上联、下联,从这两村的几个地名和传说或许能佐证,如上联村九曲岭有条江称沉兵江,传说有支太平军驻军江边一夜之间就被沉没消失得无影无踪,下联的晒袍岭自然村传说太平军的一个将军在此晒战袍而取名晒袍岭,而杀人夯据说是在此处杀了很多人,又有传说是杀羊的地方两种说法熟真熟假不得而知</h3> <h3>下联村黄竹垅自然村</h3> <h3>骑行到下联村黄竹垅自然村,找到一位农家大嫂在他家吃中饭,我们四位骑友,买了她家一只土鸡,土鸡蛋、摘取她家菜园的小莱和她家买的猪肉,土鸡汤,辣椒蛋炒肉,土豆三个莱200元,地道的农家菜吃得大家胃口大开</h3> <h3>在这农家大嫂家发现她家竟然还有一台八十年代的金星牌老式黑白电视机,如今也算是稀罕物了</h3><h3>骑友走累了靠在电视机旁睡起了午觉</h3> <h3>骑友与农家大嫂一起抓土鸡</h3> <h3>骑友勤快,杀鸡方式直接了当,抓起鸡一刀剁断鸡头,吓得农家大嫂直哆嗦,场景血醒就不挂照片了。骑友三下五除二不到十分钟就把鸡退毛,分解搞定,大家都佩服骑友动作麻利,是搞食的一把好手</h3> <h3>地道的农家饭菜吃得大家胃口大开</h3> <h3>休闲之余独自在村庄四处游玩欣赏,领略该村的风土人情。此时天空乌云密布,雷声隆隆,下起一阵阵雨,雨水落下顿时清风凉爽暑气具消,山林树木经雨水洗滌愈显葱荣碧翠,空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清馨气息,小山村在濛濛的雨中显得是那么的清悠宁静。在村庄走村串巷溜跶了一遍,发现村庄没一幢好房屋,几乎全是土坯房,全村约三、四十户人家,只有一些年老体衰的农民在家,青壮村民大都外出务工,看来这村庄生活水平还是较差的,但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这里的村民生活状况将会越来越好的</h3> <h3>堆放在房屋角落的蔑笼,风车</h3> <h3>斑驳的墙壁上留下的六、七十年代的老标语</h3> <h3>村前屋后的花草瓜果</h3> <h3>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h3><h3>——翁卷《乡村四月》<br></h3><h3>一阵阵山雨洗滌着山林树木,炎热的盛夏被热气炙烤得的庄稼、林木蔫然无神,经雨水的洗滌,滋润顿时焕发出勃勃生机,透出秀丽的气息。满目葱荣碧翠,山色空蒙,山中的鸟啼声声,特显山中的空灵,雨滴洒落鱼塘,泛起阵阵涟漪,此情此景充满诗情画意,独步山村原野,远离喧嚣,带给你无穷遐想,享受着山水之乐</h3><h3><br></h3> <h3>石阶上,院落中布满青苔的农家庭院显得是那样的沧桑而又宁静,那种远离尘世喧嚣弃尘之感,沧然之情油然而生。</h3><h3>见简陋老旧的农家其石阶上、院落中布满青苔,不由的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h3><h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h3><h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h3><h3><br></h3> <h3>中饭半小时后骑车出发到达益将乡流溪村,刘溪村是益将乡隐匿在深山中的一个最大的行政村,流溪村地处益将乡西部,距离乡政府约6公里,全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276户1135人,总面积3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42亩,山林总面积10980亩。支部现有党员26名,支部委员5名。</h3><h3>流溪村的梅子垅与热水镇大水山村山水相连,流溪村最出名的物产是流溪烟,远近闻名,这里生产的流溪烤烟、生烟劲大,味浓香,全县只要一提到生烟几乎都知道流溪烟。</h3> <h3>到达上流溪自然村,散落在山林之间的村庄几乎都是绿荫葱荣,空气清馨,绿水青山,风光怡人</h3> <h3>通村通组公路到此为止,过石桥沿这条山路小道走进深山约4公里便是流溪村的严形自然村,诂计是该村唯一没通水泥路的自然村。</h3><h3>往右边沿电站渠道走便可走出流溪村到达土桥的东坑村。因下雨渠道狭窄湿滑行走不安全,我们选择往左边过石桥通往严形自然村的山路钻过丛林小径走出流溪村到达土桥东坑村,从这一直走出东坑的野径山路非常不好走,大部分路段无法骑行,只能推车前行,途中骑友爆胎,幸好随车带有补胎工具,骑友才能与我们顺利的骑完全程,安全返回县城</h3> <h3>爆胎了,骑友是专业修车高手,对付这种小故障分分钟解决</h3> <h3>沿着坑洼不平的崎岖山路骑行到达流溪村最偏僻的严形自然村,走入严形村村庄四面环山,青山将村庄紧紧的闭塞在其中,没一块象样的平坦之地,走进村庄转了一圈,村庄很小,也就是不到十户人家,其生活条件比起下联村的黄竹垅差远了,简直是穷山恶水,骑友开玩笑说干脆让骑友的单位到这里扶贫包干算了</h3> <h3>倒塌的土坯房</h3> <h3>这是村庄仅有的一幢最豪华的青砖瓦房</h3> <h3>大家都是第一次走这条丛林山路,不知路况,走那条路,以为是从严形村穿过去,结果此路不通,经询间村民才弄清走那条路,于是从村庄折返,找到进山的丛林小路,走出这段丛林山路到土桥镇的东坑村约3公里多一点,路况圾差,野草丛生,跟本无法骑行,只能推车前行。不过也好,放慢步伐,在山林中细细品味,欣赏山林风光,奇花异草。一路上空山鸟啼,蝉鸣此消彼长响彻山林,野蛇穿梭其间,走到有稻田之处听取哇声一片。经过艰难拔涉终于走出丛林到达土桥东坑村的下寮、牛调尾的水泥路交叉路口。走出丛林大家终于长吁口气,骑到电站渠道边休息,缓解疲劳以利再战,挑战前面的三个陡坡</h3> <h3>骑友发现路几棵黄花倒水莲,这可是好东西,赶紧釆回家。</h3><h3>黄花倒水莲
中药别名:黄花参,鸡仔树,吊吊黄,黄花吊水莲,观音串,黄花大远志
药材所属:全草类
药用部位:为远志科植物黄花倒水莲的根或全株。
功能主治:补益,强壮,祛湿,散瘀。治虚弱虚肿,急慢性肝炎,腰腿酸疼,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磨水外搽。<br></h3> <h3>终于走出丛林到达土桥镇东坑村与益将乡流溪村严形自然村交界的最边远、偏僻的下寮、牛调尾自然村的水泥路交叉路口</h3> <h3>骑友们骑到铜坑电站渠道边休息,钻过这段丛林山路骑友们都累了,在此休息缓口气,前面还有三个陡坡等着挑战呢</h3> <h3>土桥镇东坑村</h3> <h3>骑友们陆续爬越陡坡到达东坑村路边的小桥边休息,赏景</h3> <h3>此处溪湍瀑流,潺潺流水,景致怡人。以前每次独自骑行到此都会在这里驻足赏景,欣赏这里的山水风光,享受山水之乐</h3> <h3>从早晨8点多钟出发,绕东岗岭转了一个大圆圈,一路游玩,一路赏景,置身于青山绿水间享受着山水之乐,骑行之乐,迎着晚霞尽兴而归</h3> <h3>夕阳西下,彩霞满天。晚霞渲染下的土桥镇土桥村迷人景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