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躁”有哪些表现?

仁慈为怀

<h3>脏躁一词始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脏躁属于郁证的一种,多发于青中年绝经期女性,缓慢起病,在精神因素的刺激下间歇发作,临床表现以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骂詈喊叫等情志异常为主,在不发作时可如常人,多具有自知自控能力。<br></h3> <h3>妇女精神忧郁,烦躁不宁,无故悲泣,哭笑无常,喜怒无定,呵欠频作,不能自控者,称脏躁。若发生于妊娠期,称“孕悲”;发生在产后,则称“产后脏躁”。<br></h3> <h3>本病之发生与患者体质因素有关,脏躁者,脏阴不足也。精血内亏,五脏失于儒养,五志之火内动,上扰心神,以致脏躁。脏躁不能局限于《金匮》中喜悲欲哭的甘麦大枣汤症,脏躁症既有动的方面(手舞足蹈,骂詈喊叫),也有静的方面(悲忧善哭,时时欠伸)。<br></h3> <h3>本病是以精神情志异常为主的病证,可发生于妇女各个时期。与病人的体质因素关系密切,易发于阴液不足之体,临床以虚证多见。 本病与经行情志异常有相似之处,但后者主要在于伴随月经周期性发作。妇人热入血室,往往伴随有围经期外感史。脏躁与百合病相似,但脏躁以哭笑无常,悲伤欲哭为主;而百合病以沉默寡言,抑郁少欢为主。<br></h3> <h3>脏躁与现代的更年期综合征和癔症均有交叉之处,但是不能一概而论。菌菌自己的经验来说,更年期综合征多见火旺肾虚,癔症多见痰,需要结合辨证分析。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脏躁和癫证的区别。癫为阴,狂为阳,故癫证多见神情淡漠。<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