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远去•记忆永远

清泉石上流

<h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976年的隆冬,在地处西北边陲喀什噶尔的疏勒县,有一班(部队10人一个班)风华正茂又懵懂无知的女孩,怀揣着参军保国的美好梦想。在一个寒风瑟瑟,朝霞未露光芒的清晨。毅然登上北去的解放牌大篷车。挥手告别恋恋不舍的父母和同学;告别生我养我的故土。跟着点燃姑娘们激情燃烧岁月的李所长、曹台长和郭护士长,行程8天逾千里,到达冰天雪地的乌鲁木齐。之后兵分两路,5人随李所长、曹台长开往天山深处的东菊花台原炮师十三师;另五人随郭护士长来到呼图壁县原解放军第十三医院。从此,开启了女兵们各自不同寻常的军旅生涯。</span></h1> <h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42载岁月弹指一挥间。虽然战友们已先后离开了部队。但曾几何时军营生活的点点滴滴确永生难忘。每逢八一建军节,就不由得想起睡梦中的紧急集合,寒冬腊月的新兵训练,欲罢不能的实弹射击。想起医院农场生活的8个月,五姐妹共眠一张大土炕嬉闹;夜晚借助油灯细读父母和同学的来信,几页信纸是我们当时唯一的精神食粮。还记得院墙里我们精心喂养着3、4拾只生蛋母鸡,生出的蛋需计数保存,我们只“享受”数蛋的快乐;日日放养着4、5头荷兰奶牛,挤出的牛奶我们也只有闻闻奶香的“福分”。蛋、奶要送去几十公里外的医院,是供部队伤病员的营养餐。部队生活让我们懂的一个道理,不是付出都有回报。</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人生有许多岁月可以忘却,唯有军旅生涯难以忘怀;人生有许多朋友可以淡忘,唯有部队战友永生难忘。就像电影歌词所唱:“留恋那个逝去的青春,而今芳华不在,往事依然珍存。怀念那个走远的青春,怀念那个年代的我们,有多么年轻和纯真”。</span></h1> <h1>  李俊章,炮师十三师医院管理疗的所长。是当年接兵干部中最年长的一位,我们都称他为李所长。</h1> <h1>  郭伟,解放军第十三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当年接兵干部中唯一的女性。护士长快人快语,遇事干脆利索。我们都称她为郭护士长(现居住江苏省南通市)。</h1> <h1>  曹春元,炮师十三师通信连电台台长。当年接兵干部之一。我们称他曹台长(现居住河北省衡水市)。</h1> <h1>  看看,当年的接兵干部,穿着军用羊皮大衣,就能感知当时的南疆疏勒是何等寒冷啊!</h1> <h1>  看到鲜红的领章和帽徽,就会想起曾经军营里的青春往事。</h1> <h1>  当兵每天头件事——整理被子待检查。</h1> <h1>  背包带置褥下,紧急集合哨声响,打起背包去集合。</h1> <h1>  军用水壶,生活、行军离不了。</h1> <h1>  要问书包里放点啥?水果糖是“常客”。虽然津贴9.5,水果糖不可少。</h1> <h1>  华萍(现居住苏州市)</h1> <h1>  张艳(现居住乌鲁木齐市)</h1> <h1>  张柏芳(现居住乌鲁木齐市)</h1> <h1>  宫粤风(现居住乌鲁木齐市)</h1> <h1>  黄春玲(现居住柳州市)</h1> <h1>  孙鑫(现常住上海)</h1> <h1>  屈海虹(现居住北京市)</h1> <h1>  刘莉莉(现居住乌鲁木齐市)</h1> <h1>  罗丽娟(现居住绵阳市)</h1> <h1>  尤小玲,是我们10个女兵中年龄最小的一位(现居住乌鲁木齐市)。</h1> <h1>  当年的我们就像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阳,充满了希望。</h1> <h1>  她俩是高中同班同学,参军后又在同一部队当兵。</h1> <h1>  她俩参军前并不认识,是部队让她们成为战友。瞧,是不是很像一对姐妹花。</h1> <h1>  我们五个人唯一的一张合影照,珍贵无比。</h1> <h1>   参加射击比赛的小息时光</h1> <h1>   曾经的我们能留长发</h1> <h1>  我俩的母亲是1952年一同进疆的山东女兵;父亲是1949年进疆的甘肃学生兵。我和她是从小学到中学的同班同学。1976年底我俩又一起参军入伍。是不是很有缘啊!</h1> <h1><font color="#b04fbb"><i><b>  77年兵,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只是一滴水、一粒沙。但她们必定会在军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b></i></font></h1> <h1><i style=""><font color="#b04fbb">  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响亮而令人羡慕的名字——战友</font></i></h1><h3><br></h3> <h1><font color="#808080">  李俊章,约1961年参军。炮师十三师医院任医师、所长等职。约1985年转业到河北沧州市吴桥县药材公司工作。于1999年光荣退休,之后与老伴在儿子家为儿孙奉献余热,共享含饴弄孙的晚年幸福生活。</font></h1><h1><font color="#808080"> 42年后的今天,大家也都陆续退休,想联络当年的接兵干部,一叙旧情。可不幸的是李所长因脑溢血已于2012年病故。我们五个十三医院的女兵,自从和李所长分开,就再没见过面,真是很遗憾啊!在我们的记忆里,李所长是位和蔼可亲的长者。他的英容笑貌永远活在我们心里。</font></h1> <h1><font color="#808080">  曹春元,1969年12月参军来到天山深处的炮师十三师,被分配在师部通信连电台当兵。1972年底提干任命为电台台长,在部队一直从事与通讯有关的工作。1986年底转业到地方工作。现已光荣退休。</font></h1> <h1>   尽享天伦之乐</h1> <h1><font color="#808080">  华萍,1976年冬入伍。77年元月初来到呼图壁解放军第十三医院。经过新兵训练后,分配去医院农场劳动锻炼8月有余。回院后在总机班当话务员半年多。后又参加护训队学习。培训结束后,先后在外科、内科工作。三年来经历了很多高兴和不愉快的事情。80年复员回到山东德州,继续做医护工作。84年落户苏州。现已退休。我为当过兵而自豪。</font></h1> <h1><font color="#808080">  张艳,1976年底参军到炮师十三师。分配在卫生科当兵。这期间,我做过饭,喂过猪,经历了辛苦的磨炼,但从未被困难所吓倒。反之,让自己变的更坚强。1979年调往解放军第十二医院,在外科手术室工作。1982年复员到地方工作。2011年从自治区总工会光荣退休。</font></h1> <h1>   女承父业</h1> <h1><font color="#808080">  张柏芳,1976年12月入伍在炮师十三师医院化验室。78年调到新疆军区司令部门诊部急诊室工作。81年底复员到喀什地区干部疗养院。2001年转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继续骨密度检测工作。2014年2月正式退休。</font></h1><h1><font color="#808080"> 回顾自己成长历程,在豆蔻年华,花季少女的节点是部队的熔炉锤炼了我坚强和不怕困难的性格。我感谢解放军这所大学校,也感谢带领我进入部队的李俊章所长、曹春元台长。我为自己当过兵而感到骄傲和自豪。</font></h1> <h1><font color="#808080">  宫粤风,1976年底来到炮师十三师。在沙湾县五十四团参加新兵训练。后分配到团部指挥连总机班任一名话务员。1979年底回到师部通信连任话务员。1980年底复员到乌鲁木齐市,在市委市政府继续做话务员。于2005年初提前退休。</font></h1> <h1>   幸福的奶奶</h1> <h1><font color="#808080">  黄春玲,1976年冬应征入伍,新兵连训练,农场劳动锻炼。78冬参加新疆军区射击比赛,获半自动步枪第三名。回医院后在妇产科,每天的工作是助产迎接新生命的降临。85年调23医院从事同样的工作。87年冬季转业到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90年开始从事妇产超声工作。2015年退休。</font></h1> <h1>   享受退休生活</h1> <h1>   试与青山来比高</h1> <h1>   心心相印</h1> <h1><font color="#808080">  孙鑫,1976年12月29(26日接到入伍通知书)日清晨告别故土疏勒,经过逾8天千余里的行程。于77年元月初来到原解放军第十三医院成为一名女兵。经过两月有余的新兵训练。4月分配至几十公里(步行约2小时)外的医院农场,开始了长达8个月的新兵农场劳动锻炼生活。这期间我跟着农民学种菜,炊事班当班长,喂鸡、放牛下大田;期间一个月,有幸被选去参加后勤系统篮球比赛,不过几乎是板凳队员(因队里大部分队员是由军区体工队退役而来)。11月结束劳动锻炼返回医院,参加为期3个多月的卫生员培训学习。78年3月我幸运的参加了全军院校招生考试。4月初又有幸成为一名,军医学校自成立一来第二批新生。开始了2年的军校学习生活。</font></h1><h1><font color="#808080"> 1980年4月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工作。35载教书育人,可说是桃李满西北,对此我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2015年退休。</font></h1> <h3> </h3> <h1>   向刘公岛进发</h1> <h1>   喀什噶尔我生长的地方!</h1> <h1><font color="#808080">  屈海虹,1976年12月隆冬季节的某一天,穿上军装成为了一名女兵。经过逾一星期的车马劳顿,到达呼图壁县解放军第13医院。1978年进入乌鲁木齐军区军医学校,经过2年半的学习,毕业后又回到了13医院。先后在内科和手术室工作。1986年离开部队,转业到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工作。在这里工作了29年,于2015年退休。</font></h1> <h1><font color="#808080">  刘莉莉,1976年12月入伍到炮兵第13师医院服役,1982年调乌鲁木齐军区军医学校卫生科工作,1984年调解放军第13医院药械科任药剂师,此后,因医院整编调歩兵第11师地炮团和师医院工作,期间在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学习,毕业后回11师医院任药师、主管药师。1999年转业到地方,在自治区社会保险管理局工作,2017年2月退休。回想在部队工作的22年,是我终生难忘的22年,是部队培养了我,成就了我。转业到地方后,部队经历不曾忘记,军人情结不曾减退,特别是我们的战友情谊更加深厚,难以忘怀。</font></h1> <h1>   瞧瞧,刘姥姥幸福的笑脸。</h1> <h1><font color="#808080">  罗丽娟,1976年12底参军,元月初到达天山深处的炮师十三师。新兵训练后,被分到师部医院药剂科,当兵几年一直在部队师医院从事药剂科工作。1981年底复员,被安排在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工作。</font></h1> <h1>   幸福的一家子!</h1> <h1><font color="#808080">  尤小玲,1976年12月26日疏勒县应征入伍到呼图壁县十三医院。期间参加过新疆军区的射击比赛,医院农场的耕种和收获,内科做卫生员,1981年考入军医学校。1983年毕业分配到军区二十三医院内科。</font></h1><h1><font color="#808080"> 1998年转业到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医务部做行政工作。2017年退休。</font></h1> <h1>   40年后再相聚</h1> <h1>  2019年4月8日,原十三医院的战友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欢聚在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在聚会现场我们欣喜的见到了分别几十年的郭伟护士长。虽然岁月无情,但感恩之心永存。</h1><h3></h3> <p>  甲子年(2020.10.19),分别35年后的我俩,在申城重逢,有激动更有无限感慨,岁月虽无情,但我们的友情依然如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3年7月2日于乌鲁木齐</span></p> <h1>   夕阳无限好,各自多珍重。</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