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时间时间像飞鸟,嘀嗒嘀嗒向前跑。”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毕业二十周年了,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啊!遥想当年,十六七岁的我们怀着满腔热情的教师梦,踏进了建阳师范的大门,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学习之旅。</h3> <h3> 记得当年一踏入师范大门就开始军训,从没吃过苦的我们在烈日下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并且得站标准的姿势,同学们叫苦连天。在那一周的时间里,我们学会了站姿、走姿、叠豆腐块、打靶……我还记得当年练打靶适逢下雨天,教练一声令下,叫同学们各就各位趴下,看着脚下的泥水坑,同学们犹豫了,无奈迫于教练的军威,大家心不甘情不愿地服从命令。步枪的后震力震得每个人的肩膀生疼,可看到靶上或多或少的成果时,同学们都忘记了自己的泥猴样,手舞足蹈、欢呼雀跃。短短一周的军训,同学们脱胎换骨般变了样!</h3> <p class="ql-block"> 师范三年,记忆最深刻的是后两年半。刚开始我们是按县市分班,由于男生爱打群架,因此一个学期后就全部打乱重新分班。这张照片是我和小平第一个学期宿舍的集体照,看到照片,才依稀记起一些零星片段。两人各自翻看相册,发现竟然没有后来宿舍的集体照,不禁遗憾万分,为了弥补缺憾,我们后面两年半的舍友这两天合影了好多张。😊😊</p> <p class="ql-block"> 这次聚会应该是我们宿舍最给力吧,八大美女无一缺漏。我印象最深的是有次周末大家一起去野炊,要求每人煮一碗拿手菜。月琴的是蚂蚁上树(炒粉丝),小芳的是黄金梦(煎蛋),我的是群英荟萃(炒白粿),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平勉为其难地弄个一清二白(豆腐鱼丸汤加葱花),可惜当年既没有相机,也没有手机,无法拍摄下那些精彩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非常有历史意义的。中间的美女是我们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江丽美老师,当年她由民师转正在师范深造,才有了这张珍贵的照片,我们其余四人可以说是从小学一年级一起读到师范毕业共十二年,虽然十二年并未都同班,可也够难得了吧?</p> <p class="ql-block"> 江丽美老师是我人生中第一位让我尊敬及感谢的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我自认为成绩并不差,可是每年六一的奖状都与我无缘。我发现获奖的同学不是村干部的孩子,就是父母跟老师关系很好。读四年级时,从外地来了两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就是江丽美老师和李雅老师。那年六一,我终于获得了人生中第一张奖状。江丽美老师让明白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p><p class="ql-block"> 记得99年国庆五十周年时,我和江老师同台演奏电子琴,后来江老师就远嫁厦门,我再也没见过。直到前年暑假去厦门旅游,时隔十几年后才再次重逢。赵雅芝是大众眼中的不老女神,而江老师是我心目中的不老女神!</p> <p class="ql-block"> 昨晚阿珠她们问我在旧的9号楼跟谁同宿舍,我不好意思地摇一摇头,看到这张照片才想起来,这是一次班级晚会以宿舍为单位的扇子集体舞。说真心话,我觉得当年这套夏服和冬服(深蓝色百褶裙那套)都挺漂亮的。</p> <h3> 这是在建阳体育场举办校运会时,我们这些人在旁边的小树林里拍的,当年的我们,是多么开心、多么快乐,可以肆无忌惮、无所顾忌地大声说笑!</h3> <h3> 这是建阳卫校、商校和农校的老乡们来我们学校时的合影,大家都说师范的馒头最好吃,所以很多老乡经常周末早上不辞辛苦地赶过来吃馒头。记得每到周末,特别是冬天的周末,舍友们都赖在温暖的被窝里,只有我这只勤劳的小蜜蜂会早起去帮舍友们打开水买馒头油圈,到了宿舍,先掰开馒头,再拿出黄赟她们浦城特制的辣椒酱涂一层,然后夹着油圈大口地吃着。都说建瓯人不会吃辣,我会吃点辣,估计就是那样培养出来的吧。</h3> <h3> 大概是当年馒头吃多了的缘故,脸蛋也像馒头一样鼓鼓的。😂😂</h3> <h3> 学弹琵琶,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接触高雅的乐器,这首先得感谢张金良段长,是他为我们95届同学争取了一些学乐器的名额。其次在这里我也想感谢初三的化学老师叶友妹老师。记得那年寒假,我和发小项健兰一起去拜访叶友妹老师,她问我俩在学校有学什么乐器,项说我有学琵琶,叶老师就叫我好好学,说学会了毕业后教她女儿弹。我不好意思地说我没钱买琵琶,叶老师豪气地说:“钱不是问题,有机会买时你写封信给我,我寄过去给你。”后来,教琵琶的江老师让我们买琵琶,97年时要385元,这对当时家境不富裕的我来说,是笔不小的数目。我犹豫再三后提笔给叶老师,没想到叶老师马上寄了400元给我,从此我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乐器。由于建瓯市政府的无能,98年毕业后我们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分配,我走上了代课之路,牢牢记得,当年每月工资才260元,我省吃俭用了半年,才于99年正月把钱还给叶老师。不好意思地是,学艺不精的我始终没有教她女儿。</h3><h3> 想学琵琶,缘自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可惜我既没有那份美好的气质,也没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那娴熟的手法,这是读师范的一大憾事!</span></h3> <h3> 这是当年在东游实习时与班上的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合影。还记得班主任是黄云华老师,数学老师是程凤姬,我们那时一群人还抱着个大西瓜去程老师家玩呢。</h3><h3> 6月底去迪口小学监考毕业考,与丽珍和水英畅聊了两三个小时,水英回忆当年端午节去我家过节的情景,并能准确说出我家灶台的特色,记忆力真好!👍👍👍</h3> <h3> 终于迎来了毕业季,丽琴说她忘不了当年我教大家做芋饺的情景,指导几个男同学用超大的铁盆和芋泥,真佩服当年的我竟然有那勇气担此重任。</h3><h3> 没想到大部分同学一别就是二十年,在武夷山同学的辛苦筹备中,8月3号我们终于迎来了二十周年的大聚会。</h3> <h3> 8月3号10点左右,黄贇美女从南平开车到建瓯来接阿珠、罗兰和我。11点多,我们一行四人最早到达武夷山三姑的茗越山庄。与武夷山的几个同学吃过便饭后,就在山庄等待其他同学的到来。</h3> <h3> 下午,早到的同学先签名,领服装和纪念品,然后边聊天边等其他同学。</h3> <h3> 这是我们本次聚会的汗衫、帽子和纪念品,感谢武夷山同学的精心准备。这汗衫、帽子和纪念品都非常有意义,值得收藏终身!</h3> <h3> 到下午五点多,同学们陆陆续续到齐了。大家见面后,都很激动,恨不得分身有术,和不同的同学多说一会儿话,可惜,唉!</h3> <h3> 傍晚五点半,我们来到五夫晨照聚餐,大家边吃边聊,彼此之间互相敬酒,气氛融洽而热烈。手中端着王老吉,30几名同学我都准确无误地叫出她们的名字,并一一与她们碰杯。到了七点半,我们离开酒店,赶往武夷水秀剧场。</h3> <h3> (以下文字乃复制粘贴)武夷水秀是由武夷山清水盛典旅游文化有限公司联袂久负盛名的法国ECA2公司倾情打造的全球顶级的大型多媒体现代化水秀夜间表演项目。剧场位于武夷山三姑度假区(武夷广场内),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322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381名观众观看演出。舞台依山傍水而建,设计成可潜式,为观众提供了一场独一无二的浸入式演出。晚上布景将变成一个瀑布,梯田变成一座可包容舞者、演员的剧场,建筑与周围青山绿水融为一体,观众与水色融为一体,虚拟特效与真实表演的高度融合。将武夷山九曲溪水的九个美德:纯洁、美丽、智慧、力量、生命、财富、永恒、和谐、想象力等一一呈现。</h3> <h3> (以下文字乃复制粘贴。说实话,当时在剧场,有时与同学耳语几句,有时刷刷手机,心思没在剧里,看得云里雾里的,唯一感受到的是利用激光、水雾等现代高科技手段 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武夷水秀”讲述的是三个年轻的农民将竹筏停靠在蜿蜒的九曲溪畔时发现了不同寻常的泉水而进入梦境所展开的故事,以武夷山九曲溪水为创意元素,以畅游九曲溪的奇幻之旅为主线,以歌颂九曲溪水的纯洁、美丽、智慧、力量、富饶、财富、永恒、和谐、想象力九个美德为文化内涵,以气势磅礴的水与魔幻且灵动的多媒体特效的结合为演绎特色,运用激光、音频、影像、4D动画、自动喷泉、水雾、烟火等国际最新的多媒体创新技术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为观众呈现出一场无与伦比的水、火、烟、舞与声、光、电、气结合,艺术、创意、科技等元素相互融合的浸入式视听盛宴。其中浸入式体验观众席是全球首创。</h3> <h3> 九点多一点出了剧场,大家在广场上留影纪念。</h3> <h3> 一行人坐车的坐车,散步的散步,回到山庄已经十点多了,金牌主持阿宝闪亮登场,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后有请班主任林英惠老师致词,林老师的即兴致词感人肺腑、深入人心。</h3> <h3> 点名结束,95(6)班一共46人,实到34人,12位同学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前来,实在有些遗憾。</h3> <h3> 在此要特意表扬范荣昌和陈水娟夫妇,他们的二宝虽然才七八个月,但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带着宝宝参加了聚会,萌萌哒的宝宝让众人爱不释手。</h3> <h3> 点完名合完影,时间已过半夜,考虑到第二天要游森林公园和漂流,大家依依不舍地回各自的房间了。</h3> <h3> 回到房间洗刷完,和阿宝躺在床上依旧无法入睡,说起各自近几年的种种,不禁感叹万分,直到差不多3点了,才勉强入睡。</h3> <h3> 4号早上七点,同学们陆续到餐厅吃早饭,吃完饭后,大家来到山庄附近的草坪拍集体照。34名同学加3位老师组成956的字样,表示我们是95(6)班,本来还要摆20的造型,怕时间来不及,就匆匆结束了。说到拍照,要特别感谢游昌明同学,他全程跟拍,且不说他精湛的摄影技术为这次聚会增色不少,单说他那贵重的摄影器材一天到晚背在身上,就累得够呛,在此,再次感谢游昌明的辛苦付出。</h3> <h3> 这次前来聚会的有三位老师:班主任林英惠老师、数学老师兼段长张金良老师和文选老师潘建生老师。岁月在林老师和潘老师身上都留下了痕迹,就特别优待张老师,二十年了,大家都说张老师还是那么年轻、潇洒。</h3> <h3> 合影完,同学们分头开车前往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该公园有勇士乐园旅游拓展运动项目十项,有荡绳过河、浮桩桥、携手并进、泸定桥、障碍桥、溜索、走钢丝、浪桥、空中漫步、轮胎桥等十个户外运动项目。这些项目惊险刺激,非常好玩。</h3> <h3> 这些是浮桩桥、独木桥和障碍桥等。</h3> <h3> 这是浪桥吧。</h3> <h3> 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这第二道障碍,应该是叫“携手并进”吧,要求两个同学互相撑着肩膀过单索,女同学没勇气一起搭档,必须男同学带着女同学过,所谓“男女搭配,过单索不累”嘛。看着尝试的几对同学惊叫连连,大部分同学都打了退堂鼓,我想趁着还年轻,体验一把,就鼓励范美芳和我一起挑战,结果她临阵脱逃,只剩下范荣昌和黄光华两位男同学,他们看我真心想玩,毅然决定一起跟我过,由范荣昌做我搭档,黄光华在旁边鼓励我,虽然心惊胆颤、双腿发软,我们还是较快地顺利地通过了。黄光华自己双手抓着绳子,很轻松地就过了。非常感谢两位男同学,让我挑战了自己一回,坚信只要勇敢,就一定会成功。有了这最高难度的障碍体验,其他的障碍项目对我来说都不在话下了。</h3> <h3> 这是最后一个障碍浪桥的石头路,供胆子小的人走的。由于阿宝和丽琴四个女同学导错航,我们边等她们边摆各种姿势臭美一下。</h3> <h3> 过完全部障碍物,我们来到最后一个景点----玉龙瀑布跟前,虽然它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我们也很满足了,看着那清澈的水,真想捧一口尝尝,我想,这水肯定是很甘甜爽口的。再次跟阿宝她们联系完,确定她们快到后,我们就慢悠悠地下山了。</h3> <h3> 等到大家开车到葫瓜山庄吃午饭时,已经一点半了,饭菜一上桌,每个人都狼吞虎咽,每盘菜都一扫而空,形象全无😋😋</h3><h3> 吃饱喝足后,关于下午的行程同学们产生了分歧:有的体力不支想回去休息,有的想去泡脚按摩放松,还有的坚持去漂流。我嘛,当然属于第三种啦。</h3> <h3> 最后,武夷山的三位同学陪着我们一行十人前往华东第一漂。排了好久的队,我们才上船,同学们两两一组,我和月琴一组,刚上船时,我俩都没经验,划不来,小艇一直在附近打转,看着其他三组同学远去,我心急如焚。划了一会儿后,我俩摸索出了规律,两人必须节奏一致地往后划,船才会前进。我俩一边划一边聊天,当与别人的小艇碰撞时,彼此哈哈大笑;当冲下激流时,我俩放声尖叫。不久,我们看到美芳母女俩被困在角落里出不来,我们教她们用船桨的另一头去顶石头后就离开了,真不是我俩“见死不救”,而是自身也难保,心有余而力不足啊!</h3><h3> 终于,我们赶上了另外三组同学,只见他们正疯狂地打水战。叶剑锋不知在哪里捡到一把水枪,正肆无忌惮地猛射丁清华和游昌明两组人。游昌明看到月琴和我的到来,就把矛头指向我俩,水溅射到我的眼睛耳朵等,我都暂时失明失聪了。我和月琴也想回敬,无奈技术不行,只得灰溜溜地落荒而逃。这时,叶剑锋不知道是太兴奋还是太激动,竟然掉入水中,引得我们捧腹大笑,可惜大家都没有带手机,不能把这精彩的瞬间记录下来。</h3><h3> 感谢天公作美,既没有烈日当头晒,也没有倾盆大雨泼,让我们在溪流中畅快地漂流了个把小时。上岸后,两位同学跟巴士去起点开车,其余同学焦急地等待美芳母女,大概半个小时后,我们悬着的一颗心才落下来。在等待时,看到很多人都去喝姜汤驱寒,我们尴尬地发现,大家身上既没有手机,也没有零钱,便约定晚上一起喝点白酒去去湿气和寒气。</h3><h3> 我们换上干净的衣服后,就前往华美达酒店大餐了。</h3> <h3> 昨晚,大家都是喝饮料,今晚规定只能喝葡萄酒或白酒,鉴于自己酒量实在拿不出手,所以我只好简单地跟同学们碰杯意思一下。酒量好的同学豪气云天,一个个碰过去,想到明早大家就得各奔东西,一丝伤感不免浮上心头。</h3> <h3> 这是班上的八大金刚,还差两位帅哥未能前来。照完相后,黄光华就先行奔往福州了。到了十点多,我们也回到山庄。由于罗兰有事,刚好又有顺风车,我们建瓯四人也离开了,没想到引起众怒,小芳一气之下把我们踢出了聚会群,所以还有好多珍贵的照片分享不了,可惜之极!</h3> <h3> 聚会是美好的,令人期待的,然而也是短暂的。聚散两依依,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不管大家怎么不舍,分别就在眼前。5号早上,同学们吃完早餐后,就恋恋不舍地各奔前程了。</h3><h3> 今天的我们,都已迈入不惑之年,人生还能有几个十年呢?两三年太短,十年太长,因此我们约定五年后由另一个地方的同学们举办聚会。才刚聚完,我就开始期待二十五年之约了,希望下一场聚会,同学们能全部到齐!</h3><h3> 谨以此篇,为建阳师范95(6)班的二十周年聚会留个纪念!</h3><h3> 2018.8.6</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