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b><font color="#808080"> 每个人都曾有一颗珍贵的“赤子之心”。</font></b></h3><h3><font color="#808080"><b></b><b> “赤子之心”具有向善的自然生长的倾向,具有文化创造的倾向。</b></font></h3><font color="#808080"><b> “赤子之心”乃人文世界的根系、源泉、原点和故乡。
——刘晓东《向童年致敬》</b></font> <h3><font color="#808080"> 2018年8月5日上午,闽江师专附属实验幼儿园吴敏园长给柬埔寨的老师们带来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吴园长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生动形象富有童趣的儿童化教学语言,结合精彩的生活案例,把知识点融入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画面和游戏之中,带领老师们走进了“美术活动游戏化”的特色课程,激起了老师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以“游戏为主、寓教于乐”的理念。</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游戏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生活本性、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的最佳融合,游戏应该成为儿童精神成长的乐途。当游戏邂逅美术课程,如何绽放异彩,玩出心跳呢?</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这些作品的创作和布置都是孩子们共同参与的,孩子们会将生活中所见到、所想到的画面融汇到环境创设中,把它们呈现在校园的某一角落。”</font>
</h3><h3><font color="#808080"><br></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吴园长阐述了校园的环境创设和课程设计都是沿着文化的脉络,不仅有国际视野,还处处凸显中国文化的元素,使儿童的学习有了更深的涵义。<br></font></h3><h3><font color="#808080"></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再者,在园所有限的空间里,将美术,戏剧与环创无缝连接,通过开展闽剧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了解闽剧,萌生对闽都文化的兴趣。</font></h3><h3><br></h3><h3><font color="#808080"> <b> “孩子们的感受与经验很重要
课程背后的文化线索同样重要”</b></font><br></h3><h3> </h3><h3><br></h3><h3><font color="#808080"> 以游戏为触点,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浓厚兴趣,这是一颗熊熊燃烧的“赤子之心”。当游戏相遇传统文化,如何碰撞出更绚丽的火花?</font><br></h3> <h3><font color="#808080"> 课堂上,吴园长为学员们准备了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的艺术课程——剪纸。一曲民谣《喜洋洋》,创设浓烈的吉庆氛围,带领老师们走进中国的春节文化,了解剪纸艺术。</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随着剪刀、刻刀的一起一落,一深一浅,刻出来的是岁月,留下来的是情怀。</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灯花、墙花等。随着长期的实践操作中,剪纸技术慢慢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撕纸、拼色、勾描等,使剪纸的表现力有了无限的深度和广度。</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老师们津津有味地听着,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神深深被剪纸艺术的精彩给吸引住,眼神中都冒出跃跃欲试的火花:
“好想赶紧动手制作哦。”
“中国传统文化那么丰富有内涵,有机会要去传统文化的发源地走一走,感受一定更深刻。”
“这个剪纸课程非常有趣又好玩,可以运用到今后的教学活动。”</font><br></h3><h3><font color="#808080"></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听完吴园长讲解了剪纸文化和剪纸步骤后,老师们围绕着传统的剪纸文化展开深入的交流。</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吴园长真是多才多艺,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剪纸方法。太厉害了。”</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中国的传统文化实在有趣,一张纸,一把剪刀,就能剪出不同样的窗花,真是无比微妙。”</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把剪纸文化当成一种美术游戏,在游戏中创作,传统文化融入游戏,这种教学策略太有创意了。”</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无论是精彩的剪纸文化,还是吴园长的精彩演讲,得到了老师们万分称赞。</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随后,老师们跟着吴园长讲述的步骤纷纷动起手来,吴园长告诉大家剪纸时需要耐心、细心,并对老师们积极的学习热情表示肯定,他们学得兴致盎然,争先恐后地制作着自己的作品,现场欢声笑语不断。</font><br></h3> <h3><font color="#808080"> “吴园长,你看,这是我刚刚剪的窗花,我跟着你教的步骤做,很快就完成了。”</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这个窗花剪得很漂亮。剪窗花的步骤,你掌握得很快啊。”</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那是你讲得好。你讲解的时候,语言诙谐风趣,步骤简单明了,不会生硬地描述剪纸文化,让我们听起来一目了然,知道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凝聚了民族的精髓啊。”</font></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font color="#808080"> 虽然真正剪起来手感,手劲还不能很好的掌握,老师们手都剪疼了,也没有放弃,成功的剪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幅中国民间剪纸作品,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你感受到了吗?<br></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瞬间,语言不再是障碍,情感与文化不再有国界,精彩的课程,一幅幅作品,一声声回应,一个个拥抱,一张张幸福的合影,让中国和柬埔寨的老师们走到了一起,搭建友谊之桥。</font><br></h3> <h3><font color="#808080">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何更好的驾驭课堂,将传统文化等知识,以最适合的方式传递给孩子,是老师们需要研习一生的艺术。</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做教育首先一步就是要了解人,了解之后才能因材施教。如何去了解,那就需要心理学这样一门关于人的科学来发挥作用。下午的课堂,闽江师专初教系王芳老师从心理发展的角度,为柬埔寨老师们带来一堂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带领大家一同领略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魅力。</font><br></h3> <h3><font color="#808080"> 通过生动的案例导入,王老师与老师们一同探讨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引导老师们从儿童发展的共性规律与个体差异性两个方面,把握儿童心理特点,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font><br></h3> <h3><font color="#808080"> 随后,王老师为老师们讲解维果斯基社会文化理论,老师们从“狼孩”生活经历中,深刻体会到教学时间点非常重要!因为每一种认知能力的学习都有其“关键期”,一旦错过了这个关键年龄,就会对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font><br></h3> <h3><font color="#808080"> 最后,王老师分享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老师们纷纷点头,认可我们应以大教育家孔子为榜样,根据教育对象的心理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态度和方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集体教育,又要考虑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异进行个别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效能。
课后,学员们表示王老师的课程引经据典、诙谐风趣、从人生百态中指引教育策略,让大家受益匪浅。</font><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