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纪念共迎花甲

新欣

<h3>一水儿的长辫子姑娘也是时尚。</h3> <h3>李树文,陈三保,任德恒,陈润龙,张润堂,宁建立,李向荣,刘晋武……他们都长高了,变声了,懂得了分别的留恋和难舍。</h3> <h3>84班惟一一张六十年代全班照,仅仅召集了22人,那年我们17岁,男女生基本不说话,我和李树文例外,商量召集全班同学合影。那时有的同学已经工作,有的当了兵,虽然人数有限,但已经尽力了。</h3> <h3>1988年秋天,组织20位同学第一次去看了三位老师,并在十中校门口合影留念,背景还能认出是梅山。当时班主任赵太安还在任职,孙爱洁老师身体很好,陈金蓉略显苍老。他们看到我们这些长大了懂事了的学生非常高兴。最重要的是我们懂得了感恩!</h3> <h3>83和84一墙之隔,三个主课老师同时教我们。又因为这两个班有联姻,于是萌生了两班合聚的念头。83班热心人范晓兵,刘飞飞,崔晋国,成健生;84班曹虎成,李树文,宁建立,李向荣,李新欣又都是他们的好朋友。于是一拍即合,两班联手,共同邀请到赵太安老师,王索英学姐,在南城招待所所长曹虎成大力支持下,两班同学74人,济济一堂,集体聚餐,其乐融融。在欢声笑语中,于儿童公园西门口合影留念。那是1997年十月,83班范晓兵同学专门制作了两班通讯录。</h3> <h3>千禧年跨世纪,我们本命年,48岁。 这次女生到会最多,达到15人。(于南城招待所)</h3> <h3>这张可都是经过延安"长征"的老干部。</h3> <h3>刘晋武队长,还真像海鹰长征队党代表</h3> <h3>2005年春节期间,李向荣同学组织部分同学唐都聚会。</h3> <h3>陈燕萍作东在她家小聚。</h3> <h3>2006年,六位长征老干部,在亚太大厦李新欣办公室筹备长征40周年聚会,原本打算集体再游延安,最后因故此行未果。</h3> <h3>2007年的我们,白发已成主流,但我们的心似乎都还年轻,那年我们55岁,女同学有的已退休。</h3> <h3>班聚会热心组织者李向荣曹虎成。</h3> <h3>今天不管那么多,哥儿几个多喝几杯。</h3> <h3>同学情深。</h3> <h3>不相信自己已"奔六"。</h3> <h3>2009年,相识于一个班44年,重聚情更真更深。</h3> <h3>老头老人也潇洒,同游庞泉沟。</h3> <h3>忻州游泳,太谷摘杏,上云顶山,游庞泉沟,其乐融融。2011年,开始安排丰富的退休生活,享受休闲,娱乐,同学情。</h3> <h3>我们是老同学, 我们曾共同倘佯知识的海洋, 我们曾共同体验考试的紧张。 我们曾同班, 我们曾暗恋, 我们曾畅想, 我们曾失望, 我们曾激扬文字, 我们曾患难同艰。 时光荏苒,时代变迁, 我们的情谊,始终没变。 不论哪天, 我们相聚在一起, 是寻找长久的思念, 是重温同学的情缘。 是回首少年的自我, 是了却自己的心愿。 尽管,已经鬓发斑白, 尽管,有些步履蹒跚, 可是,我们依然年轻, 因为,老同学的重逢, 点燃了生命的火焰。 来吧,老同学! 让我们举起酒杯, 道一声珍重, 说一声长远。 让我们 尽情地欢笑, 尽情地畅谈。 我们还不老, 我们,有的是时间!<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