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大黑河畔的鸟类(五): 小型猛禽——灰背隼

健康老夫

<h3>  灰背隼,又叫灰鹞子、朵子等,属隼形目——隼科,是一种小型猛禽,也是这几年在大黑河畔唯一能经常见到的猛禽了。</h3><h3><br></h3> <h3>  灰背隼的前额、眼先、眉纹、头侧、颊和耳羽均为污白色,微缀皮黄色。</h3><h3><br></h3> <h3>  灰背隼上体的颜色比其他隼类显得浅淡,尤其是雄鸟,呈淡蓝灰色,有黑色羽轴纹。尾羽上有宽阔的黑色亚端斑和较窄的白色端斑。</h3><h3><br></h3> <h3>  灰背隼的后颈为蓝灰色,有一个棕褐色的领圈,成年雄性背部呈现蓝色,并杂有黑斑,这是其独有的特点。</h3><h3><br></h3> <h3>  灰背隼的颊部、喉部为白色,下体的其余部分为淡棕色,具有粗著的棕褐色羽干纹。</h3><h3><br></h3> <h3>  灰背隼的虹膜暗褐色,嘴铅蓝灰色,尖端黑色,基部黄绿色,眼周和蜡膜黄色,脚和趾橙黄色,爪黑褐色。<br></h3> <h3>  灰背隼常栖息于开阔的低山丘陵、山脚平原、森林平原、海岸和森林苔原地带,特别是林缘、林中空地、山岩和有稀疏树木的开阔地方。</h3><h3><br></h3> <h3>  大黑河畔开阔的地域,稀疏的树木,起伏不大的地势,充足的食物,正是灰背隼理想的栖息之地。<br></h3> <h3>  灰背隼常单独活动,叫声尖锐。多在低空飞翔,在快速的鼓翼飞翔之后,偶尔又进行短暂的滑翔,发现食物则立即俯冲下来捕食。</h3><h3><br></h3> <h3>  灰背隼主要以小型鸟类、鼠类和昆虫等为食,也吃蜥蜴、蛙和小型蛇类。</h3> <h3>捕捉老鼠成功</h3> <h3>  灰背隼的捕食方法主要是在空中发现猎物,然后迅速出击,以闪电般的速度用利爪抓住猎物。</h3><h3><br></h3> <h3>  灰背隼有时也会在空中飞行捕食,常追捕鸽子,所以俗称为“鸽子鹰”。在大黑河畔曾多次目睹灰背隼在空中突然出现捕杀麻雀的情景,但遗憾的是因速度太快,从未拍到过。<br></h3> <h3>  灰背隼通常营巢于树上或悬崖岩石上,偶尔也有在地上筑巢的。生活在大黑河畔的灰背隼,一般都是强占离河岸不远处高大树上的喜鹊所筑巢穴为己巢。</h3><h3> <br></h3> <h3>隼鹊对峙</h3> <h3>回眸</h3> <h3>怒目</h3> <h3> 灰背隼每窝通常产卵3-4枚,偶尔多至5-6枚,有时也有多至7枚和少至2枚的。<br></h3> <h3>  灰背隼的繁殖期为5-7月份,由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为28-32天。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轮流抚养25-30天后离巢。长大一些的幼鸟常常高兴地飞到空中去追逐飘舞的羽毛或者蒲公英的花序,并且向这些东西发动模拟进攻,为它们将来的捕猎生涯作准备。</h3> <h3>  灰背隼是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级保护动物”。同时,也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h3><h3><br></h3> <h3>  太阳已经升起,月亮还未落下,两只灰背隼在月老的注视下,好像还沉浸在月夜甜蜜的浪漫之中!</h3> <h3>  正所谓:棕胸灰背细纹缠,后颈绕匝棕领圈。有道其名鸽子虎,叫声刺耳厉尖传。(彩羽清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