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血色征程</h3> <h3>各位段氏宗亲:</h3><h3> 衷心感谢您的鼓励和支持,纪念滇缅公路通车80周年纪录片《血色之路 匹夫之责》已完成`。请捐过款的宗亲把您的邮寄地址,收件人姓名,电话留给段桂华,段艳,段涛秘书长,段国庆,我将光碟奉上。</h3><h3> 段国庆叩谢!</h3> <h3>松山,位于云南省龙陵县腊勐镇,因满山松林茂密而得名。</h3><div>遥望东方起伏的山峦,在山腰上,一条细细的白线,宛如丝绸缠绕山间…… 这一条“线”,有人说它是中国抗战运输的大动脉,有人说它是抗战的输血管,有人说它是血路、血线,它就是八十年前,在中华民族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卫国战争中一条与外界联系、维系国家命运、抗战生死的运输生命线——滇缅公路。</div> <h3>这条路从中国云南昆明到缅甸腊戌,全长1153公里。其国内段东起昆明,西至边陲畹町出国,全长959公里。而其中从昆明到下关的411公里,是在原“滇西公路”的基础上改造。从下关到畹町的548公里,则穿过了世界上最崎岖的高黎贡山,跨越了世界上最湍急的澜沧江、怒江,却保持着平均以每天2公里的修筑速度向前延伸,创造了世界工程史上的奇迹。主持抢修这一段工程的总工程师是云南巍山人,云南籍第一代高级土木工程师,云南省公路总局技监,“滇缅公路总工程处”处长段纬。他指挥着一支二十余万筑路大军逢山开道、遇水架桥,踏遍了公路沿线的每一处。</h3> <h3>中国的大江大河多是东西走向,但横断山脉却是一个异端,南北走向的横断山,切断了东西的交通,也切断了文化的交流同化。而在大山褶皱中生活的各民族,形成了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这种文化的张力,通过唯一与外界联系的茶马古道传播到世界各地。</h3> <h3>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进行到第6年,日本全面侵</h3><div>华战争,唤起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形成了一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民抗战在中华大地打响。</div> <h3>鉴于持久抗战的考虑和战事的需要,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向国民政府提出修筑滇缅公路的构想,获得批准后,于当年10月间,一支测量队伍来到了地处横断山脉的高黎贡山,开始了修路的前期测绘工作。大山里来了测量队,有人跟着去看热闹,看着测量队员背着背囊,手里拿着盘盘,扛着拉开了能站着的架架,跌跌撞撞在山中艰难工作,很多人不理解,冲着测量队取笑逗趣:“你们连人都走不了,还想走车?”。</h3><h3>修路这事说干就干。从四乡八里汇拢在一起的民工,带着粮食,背着毡毯,拿着工具,住进了工地附近毯笆棚搭成的简陋工棚。每天按领工的要求,在两边插着或竹片、或木头、或细树枝为标记的地方开始了挖路。由于战事紧迫,工期紧张,很多地方是边测量边施工。保山市施甸县万兴乡当年只有6岁的的苏李高,就是跟着父亲紧随着“瞄路”(测量)队伍砍树蓬。</h3><h3><br></h3> <h3>蒋发伦是挖路次数最多的人,共5次。</h3> <h3>“罕栏”在怒江以西,是指过了惠通桥到龙陵县腊勐乡的那一段,几乎全是岩石。滇缅公路最著名的“老虎嘴”就在这里,完全是从岩石中“抠”出来的路。</h3> <h3>保山市施甸县由旺镇杨玉梅和丈夫杨兴科,是目前健在的修筑滇缅公路的民工夫妻。当年的杨玉梅12岁,因为父亲挖路时染病回家不久就病故了,但每家要出一个工的规定不能变,杨玉梅就到工地去敲石头。杨兴科当年16岁,是挖路民工中年龄比较大的,但“打炮眼”之类的“大力气活”还轮不到他,他在的工地是最难挖的罕栏,在岩石上作业,负责清理爆破下来的石头,把松动的石头撬下来,工作很危险。</h3> <h3>滇缅公路弯大、坡陡是出了名的。挖路民工口中的“马蹄”弯,公路技术术语叫“U”形弯道。很多民工不明白:“明明几大纵就能从上一层公路跳到下一层公路,非要跑出去老远转个弯折回来。”其实他们不知道,那样的落差走直线是完全不可能的。</h3> <h3>位于怒江大峡谷施甸和龙陵之间的惠通桥,是滇缅公路的咽喉,被誉为“怒江锁钥”,是著名爱国华侨梁金山先生捐巨资修建的钢索吊桥,是南方“丝绸之路”贯通东西的重要桥梁,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修筑滇缅公路时,为了满足战略物资的运输需要,惠通桥被改成承载10吨的柔性钢索吊桥,从保山施甸的莽林寨到惠通桥33公里,海拔从1800米下降到650米;从惠通桥向上翻越高黎贡山到龙陵县的松山大垭口33公里,海拔从650米上升到1850米。无数抗战物资从这里跨越滔滔怒江,奔赴全国的抗日战场。</h3> <h3>作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侵、冲破封锁、不屈抗争的象征,滇缅公路是继长城、京杭大运河之后的又一项伟大工程,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据统计,公路沿途的汉、白、彝、傣、回、景颇、阿昌、苗、傈僳、布朗等各个民族共计20余万人参与修筑这条中国抗战的血脉大通道。按照滇缅公路土石方工程量的统计:土方共2754万立方米,平均每人137.7立方米;石方295万立方米,平均每人14.75立方米。这些都是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条件下完成的,是公路沿线云南各族人民用手、用鲜血、用生命从岩石上硬抠出来的一条血色征程。</h3> <h3>那些默默无闻的筑路民工,那些于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的山野“匹夫”,他们的身影,在时间的长河与历史的烟云中渐行渐远,他们的身后,永远留下了这条由20余万血肉修筑的滇缅公路,它宛如一座深深嵌刻在高山大地的英雄纪念碑,铭记着修路民工不朽的功绩,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图腾,供世人缅怀、世代瞻仰!</h3> <h3>1938年12月30日,云南省政府发布由省主席龙云签署的训令:令公路总局,保山县政府会办杨文清“……兹为后人明了,永垂不朽起见,应于大理至芒市一段,择一适当地点,于路旁设立碑记一座,将修筑年月及所用民工款项等等详为记载,以誌不忘……”相传松山脚下有一座纪念碑,毁于战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