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菜子川

晴岚山人

<h3>  菜子川村,距隆德县城11.6公里。据说最早因沟沟坎坎野生菜子满山遍野而得名,人民公社时改叫光明村,包产到户后又改回原名菜子川。</h3> <h3>  第一次走近菜子川是2017年3月,当时菜子川新村建设正在进行中,水泥村道两边新建成的院落大部分尚未入住。</h3><h3> 我沿村道走向深处,村道有个大弯弯,弯内一块平整土场子靠里边就是菜子川村部。转过大弯弯,一座桥将旧村与新村连通在一起。旧村房子大多数是单坡土坯房,看着有些年月了。当时因为时间紧,就只在桥头附近拍了几张照片,第一感觉就是进到山里了,看到了一个古朴的有山野气息的山村,于是记住了菜子川这个村名,想着有时间再来看看。后来几次想起,却始终没能如愿。<br></h3> <p> 今年七月恰遇地标普查,我与韩玉峰、赵云珍、田春及三位普查工作人员走进了菜子川,目的地是雄踞于菜子川东北的月牙山。</p><p> 2018年7月26日10:50分我们到达菜子川村部,等待联系的向导。11:30分向导和我们会合。因为我当时穿的凉鞋,所以问向导我这鞋能上山吗?不行把你球鞋给一双!</p><p> 他看了看我的脚说:没事!现在山上没路。刚好去年有一双鞋大着呢,没人穿放着呢!</p><p> 我说:有你穿的旧的吗?新的磨脚呢。</p><p> 俄的鞋你穿上小着呢!他说。</p><p> 跟着他我们转过村部过了石桥,向导指了指路说:让他们几个顺这个路先走,俄引着你换鞋走。然后前面领着我向左转弯几步路就走到了他家,大门开着,院子里停着一辆摩托车。他带我直接走近对门的上房,在西北角的木柜里拿出来一双带包装纸的球鞋。41码,比我平常穿得大一号,不过上山完全没问题。</p><p> 鞋换好后我问了他的名字,叫李存胜。</p><p> 出了院子,向村东走了不远,与其他人合到了一起,李存胜扛着把圆头铁锨,上面还吊着个红黄色的袋子走在最前面,11:50分我们开始向月牙山进发。</p> <h3>  村落里迎面碰上个背草回村的老汉。在农村因为家庭养殖大牲口的越来越少,割草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割的人也大多是老人。</h3> <h3>  走到村头上坡前,我问李存胜多大了?<br></h3><h3> 43。</h3><h3> 几个娃娃?家里都谁?</h3><h3> 李存胜脸上露出个奇怪的笑容,顿了一下低头说:我没结婚,还没女人,家里就俄和俄大俩个。</h3> <h3>  </h3> <h3>  我没说话,停下来走在了大家后面,掏出手机开始记录沿途的风景。</h3><h3> 山上退耕还林几十年,草木丰茂,绝少人迹,完全没有了路。从上山开始,害怕有蛇李存胜在前面趟路,后面的人跟着踩倒的草迹逡巡前行。刚上坡不久我听前面人喊:一条蛇!等了一会,蛇走过后,李存胜向相反方拐了个弯又向上走去。</h3> <h3>  上了苐一个坡后,我回身望了望菜子川。</h3> <h3>  回头看到李存胜在前面高埂子上也回过身来着我们。</h3> <h3>  李存胜告诉我,我们顺南坡而上的这座山叫滩儿屲,对面中间圆而丰润的山叫看山,位于菜子川东,远方的山叫天爷顶。</h3><h3> 放眼望去,但见脚下野草随风起浮,满坡山花烂漫芬芳,耳畔鸟鸣清脆悠扬。坡下往日的梯田清晰可见,坡间的杨树因为前些日子多雨连阴叶子已成了枯黄色。</h3> <h3>  登山途中兴致勃勃,景色宜人。</h3> <h3>  上山前有人提议吃了午饭再走,我说不行,吃了人就走不动了。走到滩儿屲半山腰时又有人说饿的不行了,于是大伙就在山坡上草窝里,吹着山风就着野花香,听着纯自然的鸟鸣歌唱,吃了一顿别有滋味的野外午餐。这时12:36分。</h3> <h3>  俗话说:风吹草低,我看这山风吹的树都低了。</h3> <h3>  滩儿屲顶上遥望月牙山,路途高远。</h3> <h3>  回望滩儿屲, 菜子川全貌尽收眼底。</h3> <h3>  扛着铁锨登上山尖的田春。他们议论年龄时我没听清楚,不知他是不是八人中最小的?但我看到田春是上山人群中最活泛的人。</h3> <h3>  从这里爬上去就是月牙山了。</h3> <h3>  田春惊喜的发现了个大蘑菇,兴奋地采下来举到赵云珍面前问:赵叔,能吃吗?我带回去。</h3><h3> 赵云珍看了一眼,面带微笑淡定的说:有毒呢!</h3> <h3>  上山途中资料袋转给了李存胜,我们还挑了个西瓜,走到这实在挑不动了,一商量干脆吃了吧,乘机大家也缓一缓,补充补充,一会冲顶。这个山尖上去对面就是月牙山顶了。</h3> <h3>  赵云珍爬倒在石头上冲着我喊:老秦,我要在这达照个像!</h3><h3> 我心想,这家伙动了三、四次大手术,最近一次还不到半年,咋看着攒劲的很。</h3> <h3>  “老法师”指着悬崖边上的石头也对我喊到:老秦给我把那些石头也照上。看到他手中拿的仪器杆子了吗?韩玉峰一路拄着象个取经的和尚,赵云珍给取了个很贴切的外号叫“老法师”。</h3> <h3>  上到这里后,月牙山巅近在眼前,回头看走上来的来路,曲折高下形如一个大大的S。</h3> <h3>  对面天爷顶山色清翠仿佛伸手就能摸到。</h3> <h3>  脚下苍崖千仞岗,峰巅人在白云间。</h3> <h3>  前面的已站在了月牙山尖,独立为峰。</h3> <h3>  老法师身高体重病身子实在不易,山顶上李存胜大声喊着:你从你那平平过去。我和赵云珍还是直接向山顶爬去</h3> <h3>  15:12分我终于站到了月牙山山顶,极目四望,苍山如海。天高云淡,无限风光一览无余。东北望六盘山主峰米缸山山色如黛,雄峙天地。</h3> <h3>  眼前这条山沟据隆德县志记载:通往月牙山的峡谷叫情人谷。传说着附近村子一对心生爱慕的男女,遭家庭强烈反对后,在此沟内一突出岩石平台上盟誓誓死在一起,相拥纵身跳下深沟。不料半夜双双苏醒,但见一钩弯月斜倚山头,微光照体,完好无损。二人遂面对月牙山跪拜而回。归后家人态度竟然奇迹般转变,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动人故事。后来,婚姻受阻的青年男女都要到情人谷盟誓对月牙山跪拜,以求得自由和幸福。</h3> <h3>  远晀隆德县城,依稀可辨。</h3> <h3>  苐一次看到这么色彩斑斓美丽的蝴蝶,而且是在月牙山巅峰。</h3> <p class="ql-block">  李存胜记忆中标志在前面那个山头,我看到前面的已经走到了。我和赵云珍在山顶相互拍照留念落在了后面,我俩在山顶发现了一个小坑,我说这不是天然的,一看就是人挖的。赵云珍说:说不定就是这个坑坑。我俩刚从山顶向下走了几步,忽听下面有人喊:你俩个不要下来了,沒在前面,仪器显示在你们那个方位呢。</p> <h3>  快到我所在的山头后仪器显示还有67米,我说:这有个坑,看着是人挖的。仪器放到坑上时立刻发出了急促的滴、滴声。</h3><h3> 李存胜说:俄十几岁时看到那时有个三角形的铁塔,后来被人锯了,俄印象在那个山头过去些。</h3><h3> 我才明白为什么他让老法师平着绕过山去,而他说的铁塔应该是一个航空塔。</h3> <h3>  15:35终于见到了月牙山地标。</h3> <h3>  大家与月牙山合影留念。</h3> <h3>  右起赵云珍,老法师韩玉峰,田春,我。四个人也和月牙山合了个影,怎么感觉好像西游取经四人组合?</h3> <h3>  再见!月牙山。</h3> <h3>  再次凝视米缸山,当年走过的山路看得清清楚楚。</h3> <h3>  15:57分开始下山,山下菜子川村历历在目。</h3> <h3>  来时沿滩儿屲山梁而上绕了一圈,下山时李存胜更是在前面,凭着记忆,不时停下来看看方向,左顾右盼,踩出一条通道来渐向沟底。</h3> <h3>  山势陡峭,草木深茂,一个跟不上就找不到下山的路了。不时听到后面的人喊着问前面的人:从那达走着呢?</h3> <h3>  李存胜说这路是他们往年砍柴下山的柴趟子,现在草长的没路了。</h3><h3> 走着走着人就拉开了距离,前面跟着李存胜一拨,中间一拨,后面一拨,相互间距离一、二百米。</h3><h3> 忽然听到上面喊:石头下来了!</h3><h3> 回头一看,光看到草抖动着从上面沿柴趟子飞快的向我冲来,我盯着草动快到我头上时赶紧向傍边一闪,霎时看着草抖动着从身边,一闪而过,我冲着下面大喊:石头下来了!下面的人回头盯着动弹的草,看着到跟前了也向傍边高处一闪让了过去。下来时我看到了这块石头,看颜色感觉石头下来的有些奇怪。后来离开柴趟子转了路线,我站在趟子边等后面的人。田春下来告诉我,他挖野生黄芪,没注意一撬就滚下来了。</h3> <h3>  发现了野草莓,让大家疲劳顿时减少了许多。</h3> <h3>  我也找着吃了几颗。</h3> <h3>  遇到还没红的酸啾啾,我折了一大枝,然后分给每个人一小枝,告诉大家:酸啾啾富含Vc能快速补充体力。大家说:这是望梅止渴。</h3> <h3>  李存胜站着瞅了一会,说没路了。</h3> <h3>  他看了看方向,拿铁锨砍出了一个能让人钻过去的空隙,先钻了进去,大家跟着弓腰缩脖,佝偻着身体鱼贯而入。</h3> <h3>  钻过酸刺堆后,深一脚浅一脚穿行在密林中。</h3> <h3>  前面有人喊:出来了!同时,听到了清晰的流水声。</h3> <h3>  走出密林酸刺丛,一股清澈见底的溪流,让大家倍感亲切,紧张的心情一下子也放松了。每个人都去洗了洗脸,然后掬了捧水喝了下去,顿觉胸腹透彻,燥热立减,惊叹:好凉快啊!赵云珍把他眼镜摘下来反复在山溪里洗了洗,口中还念叨着:俄要把俄的眼镜美美洗一下,清热明目啊!</h3> <h3>  终于走出了山沟,沟边依稀还有旧路,同样草如人高。</h3> <h3>  这是原来种地走车的路。</h3> <h3>  回身看到路上车辙旧迹还很明了,月牙山就在眼前,并不遥远。</h3> <h3>  翻过这就回到了菜子川。李存胜说:看见的白杨树是村子里的神树,几百年了。</h3> <h3>  白杨树很高大,很粗壮,试了试我说这要三个人尽量一抱,李存胜说要四个人呢!18:12分我们回到了菜子川。</h3> <h3>  晚上,我给李存胜发了个微信:存胜,今儿感谢有你引路。咱那菜子川村名有啥来历和故事吗给我说说。 李存胜回信说:没有,来菜子川咱在联系。今天晚上,给人家做事情,村里面老人去世了。<br></h3> <h3>  7月29日早上我匆匆经隆秦公路,转道二滩村赶向菜子川。过二滩不远看前面转弯处鲜亮的红衣服一闪不见了,正觉奇怪,耳畔又传来女人伴着二胡唱秦腔的声音。心中顿觉奇怪,这路上怎么有人唱戏呢?</h3> <h3>  到近前才看到有人在水房台子上吊嗓子,台下站定个在听,红衣服在前面不远处溜达。我将摩托车停在路边,左右拍了几张,没敢打扰,骑车追上前面的红衣服开口问道:这达咋有人唱戏呢?</h3><h3> 二滩修了个新戏台,唱打台戏呢,红衣服说。</h3><h3> 我问:唱几天了?</h3><h3> 今儿是苐二天 。昨天是打台戏,唱四天送一天一共要唱五天呢。</h3><h3> 那达的戏?我又问。</h3><h3> 红衣服说:咱们隆德的,下午一点半开戏来看来。</h3><h3> 好,我说。</h3> <h3>  来到菜子川村口,远远望去,看山烟雨氤氲,映衬着屋顶红瓦,绿树村道,别具清韵。</h3> <h3>  沿左边岔路上去就是李存胜家。</h3> <h3>  李存胜家院子里有三座房,东屋他父亲住,西屋放杂物。上房北房的台子上养了七窝蜂,我问有蜂蜜吗?李存胜说现在不是时节,没蜂蜜。</h3> <h3>  在上房里我和李存胜闲聊了一些他个人和他家的事,寻问了关于菜子川村名的来历和有关的事情,在李存胜的叙述中所以有了开头那段话。后来又问了李存胜75岁的父亲李世源,说的还是一样的话。问村里还有知道菜子川往事,七八十岁的老人吗,回答:早没了。菜子川早先要220多户人,移民的移民,进城的进城,还有走了再没回来的,现在也就剩个三十来户人了。</h3><h3> 我在李存胜家转着看了看,院子里有些家什、农具静静地堆放在墙根、屋角,或挂在屋檐下,远离了农忙,渐行渐远。不知下面这些农具、物件儿你是否还有印象?心底还留下几许往日时光的记忆?</h3> <h3>  驮筐。</h3> <h3>  手工防风玻璃罩、煤油灯。</h3> <h3>  ……</h3> <h3>  擁脖,驴笼嘴,镰,肘肘。</h3> <h3>  ……</h3> <h3>  后来,李存胜说要领我到沟垴里转一圈,于是我俩结伴而行,顺那天上山的路向村东走去。</h3> <h3>  沿途看到了好几座2005年隆德县政府援建的危改房,只有这座屋里住着搬回来的一户人,其他的早已人去屋空,弃物满地。</h3> <h3>  栅栏墙外的菜子川遥测雨量站标志牌好象刚刚维护过很新。</h3> <h3>  防冻的棉被静静地苫盖在水窖上,看着好久没动过了,我揭开看到有字,拿脚搓了搓,字全露了出来。</h3> <h3>  李存胜告诉我:这家人进城了,说是过些日子回来搬东西呢,可是二三年了也没见来搬。</h3> <h3>  这是现存的几座老房子,石根、打的土墙,诉说着菜子川的过去。里面的砖房也是危改房,而房子的主人移民到大武口已七八年了。</h3> <h3>  顺沟而上,李存胜说:这沟叫个北沟。明明在庄子东面呢,为啥叫个北沟 ,俄也说不上。我拿出手机地图看了看,没有沟的名称。看山在庄子的正东面呢,我对李存胜说。李存胜说:就是得。当时我心里就想着可能是以看山为主叫的吧?以看山为主,沟不正是在看山的北面吗?这样想着嘴上却没说出来。</h3><h3> 老远看到有个石碑立在沟畔边上,李存胜告诉我说那是个政府封山育林的,近前一看上面刻着:山河乡封山育林建没工程区,隆德县人民政府,二OO一年三月。</h3><h3> 我曾向他父亲说过:存胜上山时领下的路上基本没酸刺,他父亲也说了句:山上他熟着呢。当时心里就有些奇怪。封山后山上人迹罕至,虽说自幼在山上跑,几十年有些记忆也早已淡忘了,李存胜说山上俄熟着呢,他父亲也这样说。上山看到落叶松林下象人剪下的树枝,我曾对他说:这咋象人剪下的?李存胜说:这是去年林业上人剪下的。当时我就想他咋这么清楚?</h3><h3> 路上碰见男男女女十几个从沟里出来,我说:这那达这么一邦子人游着呢?擦身而过后,李存胜说:这是二滩唱戏的人。乡上那天打电话说沟里头冒烟着呢,肯定是游的人可点火着呢,叫俄去看下,小心把山点着了!听到这我突然明白为啥山上他熟着呢。</h3><h3> 你是护林员昂?我突然问道。</h3><h3> 昂。</h3> <h3>  李存胜说:北沟里水多少年没这么流过了。</h3><h3> 沟泮生长着些野荷花,零零星星的。我对李存胜说:如果能连片长满沟,也可以叫野荷谷了。不过到那时,游的人多了,把这里的自然环境也就破坏了,这里也就没有这么幽静了。</h3><h3> 我俩不时会看到沿途有人来过的痕迹和丢弃的垃圾。李存胜说:经常有外头的人来沟里头游,沟里头是自来水水坝。</h3> <h3>  这就是自来水水坝,李存胜说今年水利上来才挖着收拾过。我看到坝下面河沟是被刚整修过。</h3><h3> 继续往里面走,已经没了路。不过还能看到那些人进来过。我俩一直进到完全没了人迹,再也无法向里的地方止住了脚步。眼前沟分两叉,荆棘丛生,植物茂密。于是原路返回。</h3> <h3>  进院后,李存胜父亲说:你进去坐下,俄给咱们下饭,一会就好。乘着这会我在李存胜家中又拍了些照片。和上面那些一样,这些照片都未经过任何处理。</h3> <h3>  面条是李存胜在县城菜市场口买的,菜是自家地里种的炒好放在小铁盆里的艽菜臊子,加点盐,加点油,拌点蒜沫,这就是平常他们每天的饮食。李存胜说:俄把案板端过咱俩吃饭。我伸手揭开苫着的蛇皮袋,看到面只剩下一点了。李存胜要给我放盐,我说:我不用,你也少放些。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我盯着李存胜给他的面了放了好多盐,大概有常人量的三五倍。</h3><h3> 我对李存胜说:本来打算走了,下午在二滩看戏再吃。不过想了想,俄今天就想在你这吃顿饭,感受一下你们的生活。</h3> <h3>  我吃完对李存胜说:我喝点面汤。到他父亲住的东屋看见老人面汤泡的白饼子就着蒜臼里的蒜泥在吃,我问你咋泡的饼子吃着呢?老人说:俄没牙,面条俄嚼不烂。锅里有些面汤你给你都倒上。</h3><h3> 事后我想我把老人的饭吃了,面汤喝光了,他家里的小黑狗也没得吃了。</h3> <p class="ql-block">  吃完老人不让洗碗,说:你放着,俄收拾。转身从桶里舀了一铁马勺水,我问水咋浑着呢?老人说:山上下雨把泥泥冲着下来了。</p> <h3>  我问李存胜:你只管说你家用的自来水,俄咋没看着在那达呢?</h3><h3> 自来水在门外头呢,李存胜说着向门外走去。出了门我才看到门前水泥路的那边有个水窑,水管露在外面。李存胜拧开水龙头,用手掬着看了看说:这一会水清了。</h3> <h3>  李存胜父亲拾掇拾掇要去二滩看戏,我说:俄把你带上一达走。可老汉说:俄头晕的狠,高血压,不敢坐,坐上就晕咧,俄慢慢走。</h3><h3> 存胜你看去吗?我问。</h3><h3> 俄缓下子了一阵再去,你先下,存胜说。</h3><h3> 我回身看了看李存胜家院子,看了看那天上山出发的路,望着远处的月牙山沉默了一会象是对存胜说,又象是自言自语:俄再照一张,俄要把你家院子和这个路,还有月牙山照着一达照一张。</h3> <h3>  二滩,进菜子川必须路过,但我从未停下来。到二滩今儿是头一回。</h3><h3> 戏开场还得些时间,我在村子里转了一圈。二滩村道全部硬化,水泥路两傍全是砖墙,砖房,村里的土坯房拆的只剩这个了。戏场外有一家卖水果的,二家卖小吃酿皮的,一家卖字画的,还有一位牙医。</h3> <h3>  在村里我看到了两个小黑板,一个是效益公示栏,公示了菜子川自压水供给二滩、菜子川两村合计受益人1635口,大家畜420头,羊(猪)127只。</h3> <h3>  另一个是水费明白栏。水费0.59元/吨。</h3> <h3>  二滩村至今还完整保存着一口写着:新社会就是好,一九七四年等字的老吃水泉。我照这张照片的前一天吃水泉刚进行了修缮,砖墙是新砌的,以前是敞开的。</h3> <h3>  戏场进大门右手也有两个书画棚,棚内有人正在挥毫泼墨。左手是一个食棚除了出售烟酒饮料,还兼炒菜。我探头看了看,不少人坐在棚里,眼前桌子上放着瓶饮料或几瓶啤酒,眼睛瞅着对面的戏台子。戏台东面临时搭了个棚子,演员正在打脸为演出做准备。</h3> <h3>  1:30分戏准时开场了。戏场里看戏的人不多。陆陆续续还有人朝进走,进到戏场眼光四下一扫,然后直奔熟人而去,挤着坐下,拉着手相互问讯,似有说不完的话。</h3> <h3>  就象这几位,从我到二滩在戏场门口看到他们就在谝传,直到我离开时还在说个不停,而且动作表情更加丰富多彩了。</h3> <h3>  我想对于他们,看不看戏仿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亲朋老友能相逢在这里,相互间问个好,道一声平安,才是真正的快乐所在!用现在的话说:看戏,不过是给相聚找了个理由。</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谢 谢 观 赏&nbsp;&nbsp; 欢 迎 转 发</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a href="https://www.meipian.cn/1giuggm3?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剑客》</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