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原陆军第23军68师203团2营4连部分战友50余人,在连长周洪顺的带领下,于2018年7月26日至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前夕,在辽宁省辽阳市灯塔辽峰小镇兰庭现代农业园,举行了退役四十多年以来第一次大聚会。</h3> <h3> 参加这次聚会的,主要是1968年至1973年参军入伍,1970年至1975年在周洪顺任连长期间的四连老战友,二营部及三营的个别老战友也应邀参加了聚会活动。聚会严格遵循周连长制定的"三自"原则(即参会自愿、费用自理、责任自负)。</h3> <h3> 四连老战友们提出大聚会的提议已一年有余,作为聚会的具体策划者、组织者,原四连四排长施启臣做了大量深入细致、艰苦卓绝的工作,对这次聚会的成功举办,可谓居功至伟。聚会筹备组成员马顺兴、刘德崇,秘书长邱天等人,也都尽心尽力,贡献颇多。</h3> <h3> 按原定计划,聚会地点安排在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瓦子沟村老九农家院,殊不知今夏整个东北地区乃至辽阳气候炎热异常,为确保与会者的安全与健康,施启臣排长当机立断,临时应变,把聚会地点改为各方面条件更为优越的辽峰小镇,可谓贴心尽力。</h3> <h3> 兰庭现代农业园环境优美,生机盎然。园内遍植各种果蔬,提供农家生活体验,采摘生意兴隆,游客络绎不绝。</h3> <h3> 为了给这次难得的大聚会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主办者对兰庭招待所主楼作了精心布置。正中的横幅点明了主题:"老四连战友重相聚,重温在一起的岁月。"大楼左右各悬挂着两条条幅,左一为:"珍惜现在,不忘当初;今日相聚,长记心头。"左二为:"人生有战友,到老手牵手。"</h3> <h3> 右一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期待这一天,战友来相聚。"右二为:"昔日军旅结下战友情谊,今朝重逢永葆军人本色。"</h3> <h3> 用于接待四连老兵的别墅区绿草如茵,一幢幢小木屋造型别致,围栏旁红旗招展,军歌嘹亮,显得特别温馨,让人回味无穷。其中右首小木屋就是辽阳老兵驻守的接待办所在地。</h3> <h3> 带家属同行的战友被安排入住主楼标间,房内干净整洁,生活设施齐全。</h3> <h3> 自2018年6月21日施启臣排长在微信群里公布了聚会信息以来,众战友们莫不翘首以待,心向往之。是啊,从跨入军营成为战友,我们已经走过了将近50个年头。后来的我们,虽已解甲归田,天各一方,但四十多年来,对战友的思念之情却从未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们已经或即将步入古稀之年而愈发浓烈。现在,久别重逢的日子终于等来了,我们怎能不心潮澎湃,归心似箭!</h3> <h3> 7月26日上午9时许,山东战友率先抵达辽阳,拉开了大聚会的帷幕。施启臣排长亲临车站迎候,并合影留念。左起:梁玉学、宋元明、施启臣、陈善明、王润田。</h3> <h3> 周洪顺连长以76岁之高龄,携夫人于7月26日深夜抵达辽阳,给参加聚会活动的四连老战友们带来莫大的欣喜。图为27日,周连长与陆续到达辽峰小镇的各位老部下会面合影,相聚甚欢。</h3> <h3> 连长召唤重如山,一声令下肩并肩。</h3> <h3> 战友聚会大如天,万水千山只等闲。</h3> <h3> 左拥右抱了心愿,今日得见尽欢颜。</h3> <h3> 青春已逝白发添,雄心犹存忆当年。</h3> <h3> 挥手一别四十年,今日相聚慰吾心!</h3> <h3> 军旅生涯映我心,终身难忘战友情。</h3> <h3> 紧紧握住连长的手,千言万语涌上心头!</h3> <h3> 壮丽的青春留在了军营,美好的时光镌刻在心间。</h3> <h3> 心与心相连,手与手相牵。</h3> <h3> 天南地北老战友,辽峰小镇再聚首。</h3> <h3> 不是血缘胜似血缘,情同手足生死相连。</h3> <h3> 激动的热泪尽情地流,昔日的小张已成老头。</h3> <h3> 74岁高龄的乔崇良副连长携夫人,也于7月27日下午抵达辽阳,欣然参加聚会。</h3> <h3> 笔者于7月27日下午抵达辽峰小镇接待办时,首先收到两件珍贵礼物:一是周连长精心创作、饱含深情的五言诗《咏相逢》,二是筹备组编辑整理的四连部分战友名册,不禁喜出望外,心中暖流涌动。</h3> <h3> 感谢辽阳老战友於德荣、付印、郑长玉、樊宝利、张恩伟,为战友聚会辛勤操劳,付出了很多。图中左一樊宝利,左二张恩伟,左三江苏苏州石振国,其于7月26日晚间乘坐飞机赶赴辽阳。</h3> <h3> 左起:付印、郑长玉、樊宝利。</h3> <h3> 晚餐开始了,餐厅被大型海报和横幅标语打造成一个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地方,众战友们济济一堂,开怀畅饮,欢声笑语,此起彼伏。</h3> <h3> 周洪顺连长和乔崇良副连长久别重逢,倍感亲切。</h3> <h3> 高举酒杯敬连长,思念尽在不言中!</h3> <h3> 颇具才干、官至营教导员的王忠,在老连长面前仍然谦恭得像一名昔日的小兵。</h3> <h3> 一次跨越四十余载历史长河的握手!</h3> <h3> 2018年7月28日上午9时许,最后一批战友赶来了,大家穿上统一定制的军用T恤,来到兰庭现代农业园入口牌坊前拍摄集体照。是日,骄阳似火,万里无云,明晃晃的日头照得眼睛都睁不开,但大家仍兴致勃勃地排成三排,和周连长、乔副连长、众战友们一起,留下了分别四十余载的首次合影。</h3> <h3> 和丈夫一起来到辽峰小镇的"另一半"们,也留下了珍贵的合影照片。</h3> <h3> 每一位成功男人的前面,都有一位伟大的女性。</h3> <h3> 接下来,就是分组合影了。最辛苦的要数周连长和乔副连长了,几乎每张照片上都有他俩的身影。为了满足大伙儿的心愿,只能委屈他俩在烈日下多曝晒一会儿了。</h3> <h3> 两任连部通讯员,簇拥在老连长身边,时间仿佛又回到了从前?</h3> <h3> 28日下午2时,老四连集结号吹响了!在於德荣排长口令的指挥下,四连老战友们站成四列纵队,昂首挺胸,迈着整齐的步伐,向会场开进。</h3> <h3> 老四连吹响集结号!(视频之一)</h3> <h3> 老四连吹响集结号!(视频之二)</h3> <h3> 会场就设在餐厅,大家按当年四连的战斗序列就座。会议由施启臣排长主持。会议开始,主持人宣布共同高歌《战友之歌》,因为是首新歌,故而应者寥寥,基本上成了樊宝利的独唱。接下来合唱《我是一个兵》,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大伙唱得铿锵有力,特别带劲,犹如当年在军营那般。</h3> <h3> 唱罢军歌,首先由周连长致开幕辞。周连长为此作了精心准备,整篇致辞情真意切,声情并茂,其洪亮的嗓音掷地有声,既有当年连队首长的威严,又有如今仁爱长者的体贴,令在座的老部下们无不热血沸腾,为之动容。当周连长祝愿大家都能活到120岁时,全场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h3> <h3> 接下来是各地战友代表发言,孟庆镇、孙振生、白明基、刘德崇、周长军、陈汉中先后发言,表达了多年来对战友们的思念之情,对这次战友聚会的美好祝愿。</h3> <h3> 施启臣排长代表聚会筹备组,汇报了前期所做的主要工作,以及费用收支等情况。</h3> <h3> 最后,由乔副连长作闭幕辞。他对这么多老战友响应周连长的召唤,踊跃前来参加战友聚会表示欣慰;对施启臣排长和辽阳老战友及其家属们为这次聚会所作出的努力和奉献表示感谢;对因故未能参加聚会的战友表示理解,并叮嘱大家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争取在有生之年,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有机会再次参加战友聚会。 </h3> <h3> 晚宴开始了,满桌的美味佳肴,让人不禁馋涎欲滴。老战友们纷纷推杯换盏,大快朵颐。</h3> <h3> 施启臣排长的儿子、儿媳、孙子、女儿也来到宴会现场,对各位四连老战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看,真是幸福美满的一大家子!</h3> <h3> 7月28日晚6时,演艺活动开始了。</h3> <h3> 随着欢庆锣鼓的敲响和一首首悦耳动听的歌曲响起,广场上汇聚的人越来越多。四连老战友们也纷纷来到演艺现场,饶有兴致的欣赏精彩的演出。</h3> <h3> 歌手在演唱中即兴走下舞台,一边唱,一边和四连老兵们一一握手致意。</h3> <h3> 一曲唱罢,演出暂停,熊熊的篝火点起来了,一群姑娘们围着篝火欢快地跳起舞来。</h3> <h3> 姑娘们围着篝火欢快地跳舞。(视频之三)</h3> <h3> 灿烂的烟花升上了天空,变幻出绚丽的色彩。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h3> <h3> 演艺活动渐近尾声,只见施启臣排长和辽阳老兵们走上舞台,为远道前来参加聚会的各位老战友送上了一曲《驼铃》,表达次日对战友们的送别之意。他们那淳厚圆润、悠扬舒展的歌声,不亚于专业水平,歌声中所饱含的对战友的深情厚谊,更是一般歌手所不能比拟的。此情此景,深深打动着每一位在场战友的心。</h3> <h3> 施启臣排长和辽阳老兵们为即将离别的老战友们送上了一曲情真意切的《驼铃》。(视频之四)</h3> <h3> 随后,以周连长为首的四连全体老战友们也一起走上舞台,齐声高歌当年在部队经常唱的军旅歌曲《打靶归来》和《我是一个兵》,把这次聚会活动推向了高潮。</h3> <h3> 四连老战友们在周洪顺连长的带领下,集体高歌《我是一个兵》。(视频之五)</h3> <h3> 此后,辽阳老战友们又热情地邀请大家进入"兰庭串吧",品尝当地著名的烤全羊等美味。</h3> <h3> 大家围坐在长条桌旁,纷纷举杯,为战友之间将近半个世纪的兄弟情谊干杯!</h3> <h3> 7月29日,和战友们告别的日子不期而至,大家依依不舍握手作别,相约有机会再次相聚。</h3><h3> 再见吧,辽峰小镇!再见吧,兰庭!再见吧,我生死相依的战友兄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