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前时钟上央视科技博览

地球大使

<p class="ql-block">  上CCTV科技博览,有多大可能?</p><p class="ql-block"> 先看看各地电视台在19点转播CCTV新闻联播,若切换信号要准确到一帧、即不差0.04秒,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有多大可能?</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没有GPS对时、没有网络对时,只能人眼盯着屏幕用手操作,达到这么小的误差可能性非常小。</p><p class="ql-block"> 我也盯着屏幕,而且是多个屏幕,其中包括视频信号波形监视屏,当时我正在做视频测试项目,还把一个电视屏的图像缩小露出图像外围的状况,盯着中央台信号外围插入的视频测试信号。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其中有些异样,经过选行观察、相关分析,再把卫星通道和大微波通道来的信号加以对照,是新出现的!实时的时分秒信息!我对领导们说这16H太有用了,可是视频测试项目还未结题,只好放下。</p><p class="ql-block"> 不久在青岛召开广电部首届计算机应用大会,部总工章之俭对全国各地来的计算机科技人员介绍了16H,局领导刘衍生让我停下视频测试项目,集中精力搞16H。</p> <p class="ql-block">  因为之前已突破了用Z80单片机精密定位、高速连读的瓶颈,两个月后我就带着16H解码时钟向章之俭汇报了,他写了条子又见了金孟申、方庆浩等。几个月后,见了部科技司专利处张耀光处长,他介绍回青岛见市科委专利处迟承柏处长,他让我见了专利服务中心的丁美和、见了全市代理专利最多最成功的宫乃斌,申请了专利《智能数字钟》,把单线归零编码的SZ时钟码接入了青岛台邹伟主持的电视节目自动播出系统,在国内实现了第一个与中央台新闻联播视频自动精确切换、各型号录像机磁带预卷精确切换的电视节目自动播出系统,先后获得国家二等奖、代表国家赴国外参展。</p><p class="ql-block"> 1991年,时钟获中国专利优秀奖。</p> <p class="ql-block">  局里好几个项目,外面有合作的,也有类似生产的,几路开发大军和上级一合计,时任电视台台长助理的邹伟率领成立科研所!那正是科研单位普遍走下坡、断奶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部科技司对搁置视频测试项目不爽:搞什么时钟,电视播控设备目录里都没这分类。我想起在高密路器材公司见过各地测量仪器型号目录,于是开始创建专业时钟体系。几十年的历程说明:仅靠技术独到不够,有引领作用的体系才走得好、走得远。</p><p class="ql-block"> 1994年,时钟获全国发明展金奖。</p> <p class="ql-block">  1994年,广电部把电影合并进来后的第一次科技会,章总问CCTV方庆浩总工:明年设备的国产化率能不能提高1个百分点?方总立即回答不可能。我向他提起之前给他演示过的时钟,他说进口的还没有,国内的又不敢用。</p><p class="ql-block"> 两个月后,我们在国贸IBA94展出了用CCTV-16H校时的专业时钟系统。CCTV杨伟光台长看了对我说:“我这里无偿地发,你那里无偿地用啊?”我回答:“越来越多的台离不开你,这不很好吗?”两人相视而笑。</p> <p class="ql-block">  CCTV方总来了,说了三个字:“从头来”,是指下图中圆形的三针分动指针钟从上电到对准的整个过程,完成后我问“再来一遍?”他说;“不用了,我让春晚的技术负责人来看。”</p><p class="ql-block"> 技术负责人是李宏虹,在北海舰队当过兵,突破常规的现场设计总是能够领跑观众,把多年的美术功底完美而巧妙地运用到各种摄录场面,并提前预见和化解不利因素,他提出的三联倒计时钟面结构,从此成为国内各电视台大型综艺节目的标配。</p> <p class="ql-block">  1995年春晚,前后的技术攻关很多。在秒时刻,究竟让指针开始走还是刚好走到?预估的设计思路经视觉实验后推翻了所谓经典,谭明勇设计的Z80软件强大而稳定。为了应对变化,预估了广告叠加位置,在1号2号两台指针钟面上做了简单的椭圆刻度,结果导演组看了说直接上椭圆钟面,于是又和姜泉毅在招待所将钟面做了立体化的刻度。</p><p class="ql-block"> 1号2号指针钟第一次放在在机窝里的情景。机窝是拍摄结束后存放摄像机的地方。摄像机拍着钟面,架着双联灯,在零点前五分钟一个一个地打开。</p> <p class="ql-block">  这是春晚导控室,左侧是2号指针钟,右侧是三联倒计时钟。</p><p class="ql-block"> 赵安确实厉害,主屏旁边的屏同步播放之前排练的录像,几乎总是看不出差别。</p> <p class="ql-block">  机窝门口是上下台的必经之路。彩排十天,不用看节目表也知道先后顺序了。我们和大腕们吃同样的盒饭,拿同样的演出补贴,600,当时谣传什么大腕巨额出场费,扯。</p><p class="ql-block"> 主持人和演员们没到上台的时候,处于各自的准备状态。那些大腕,提前两个节目就独自站在台口稍后的黑影里,对着台面和观众预热,赵忠祥和倪萍则在台下的过道来回走着,带着手势和表情一遍遍小声练着台词。</p><p class="ql-block"> 待了多日,合影和签名很从容。找出部分签名看看认得不:</p> <p class="ql-block">  赵丽蓉刚从台上下来,我们向她鼓掌祝贺,我拿着签名本有些为难:“报上说您不识字,演的这么好不像…”,她笑着说:“别听那忽悠”,和我一起走到人少处,她拿起笔签了名,我看了大声惊呼好漂亮的字!</p> <p class="ql-block">  本山和大山,哪位容易对你笑?</p><p class="ql-block"> 耀华和时茂,哪位容易与你互动?</p> <p class="ql-block">  半画半字的牛。钧剑,当天彩排还没到除夕,写当天又觉不妥,于是写春节,妙!</p><p class="ql-block"> 中国科学院专家乐队,九个人签名在一起,还给了名片。</p> <p class="ql-block">  1995年CCTV春晚第一次使用三针分动式同步指针钟过零点,第一次在国家级台实现了指针动作零帧误差。此后,连续五年上春晚,并在CCTV总工丁文华指导下完成了16H升级、卫星数字电视中的时码漂移等多项课题。 </p><p class="ql-block"> 高处点灯,获奖添红,普照效应来了。</p><p class="ql-block"> 越来越忙了,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各大省台地方台提供大批时钟产品和大量相关服务,SZ码开始充斥各台。 </p><p class="ql-block"> 1996年,青岛所获得全国广电系统先进集体称号。</p> <p class="ql-block"> 当选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时间与频率专业委员会委员,作为广电系统唯一人员与国内专家研讨科技。</p> <p class="ql-block">  1997,申专利10年,CCTV科技博览来青岛制作了《智能数字钟》。</p><p class="ql-block"> 北京地铁公司的马段长看到中央台电视报上有《智能数字钟》预告,让相关人员看了节目后,率队到青岛所考察。一进门,迎接他们的是用香港回归倒计时牌改写的北京地铁全线通车倒计时牌,好生感动,纷纷拍照合影。</p> <p class="ql-block">  在打开一台正式成品、察看后重装时,换了新螺丝,我解释说拆下的螺丝算是旧品不能再用在出厂成品上,地铁公司的同志们悄悄记下这个细节。我们的技术和真诚得到了北京地铁的信任,开始了多分站、耐复杂环境的时钟系统在交通行业的应用。</p><p class="ql-block"> 后来又制造了长城二十一世纪倒计时牌、世纪坛二十一世纪倒计时钟以及重庆、成都的二十一世纪倒计时钟,送走1999年的最后一天,迎来了21世纪。</p><p class="ql-block"> 下面请看CCTV科技博览《智能数字钟》,按美篇要求拆为两段。</p> <p class="ql-block">  这是后两分钟。注意播出在20时00分00秒结束,视频精细地再现指针走向0点的过程,寓意春晚,难忘今宵。</p><p class="ql-block"> 谨此借央视节目向上文中的领导、前辈以及同仁致敬!</p><p class="ql-block"> 向时间频率界的前辈马凤鸣、李天初、高小洵致敬!</p> <p class="ql-block">  回到开始,时钟产品,有多大可能?</p><p class="ql-block"> 外表轻松,里面是熬夜和纠缠。从体系和规范出发,逐渐走快、走远,如今仍在路上,面对更多可能。 一个方向是高能核,另一个是……</p><p class="ql-block"> 08奥运时,提出“大众时计”,此后做了不少,有了突破。比如,四位数码时钟之中间冒号变为七星,可辨亚秒和月日星期。</p><p class="ql-block"> 如下理发店用的:10点09分、从25秒走到52秒,在第37、38秒显示08月19日星期1。</p> <p class="ql-block">  看有多大可能走向五洲?</p><p class="ql-block"> Time brings all </p><p class="ql-block"> 有时间,便有一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