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英雄重走出征路》</b></h1> <h3> 丹东鸭绿江断桥,原为鸭绿江上第一座桥,始建于1909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被美军炸毁。中方一侧残存四孔,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见证。现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 <h3> 鸭绿江断桥是1993年修复开发的战争遗迹型旅游景点,命名为"鸭绿江断桥",桥身漆为浅蓝色,意在不忘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祈盼和维护世界和平。</h3><h3> 桥头上方曲弦式钢梁正中悬挂的紫铜巨扁上的"鸭绿江断桥"五个金色大字,为迟浩田题写。</h3><h3> 断桥上的成千上万处弹痕,至今遗留宛然,成为抗美援朝的见证。</h3><h3>断桥仿佛是一位屹立江中的历史老人,凭吊和铭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业迹。</h3> <h3> 时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到来之际(2018年7月27日),在辽宁丹东鸭绿江断桥上偶遇着一位在家人的陪同下,千里迢迢由武汉而来的88岁高龄的老志愿军战士。因为曾经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跨过鸭绿江,而烙下了那深深的红色记忆和爱国情结。</h3><h3><br></h3><h3></h3> <h3> 这位志愿军老战士名子叫郭贤品,1951年入朝参战。担任通讯员。1953年底回国。胸前佩戴的三枚勋章都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授予的。其中有一枚是他荣立二等功获得的金日成勋章。</h3> <h3>
晚年的他柱着拐杖,胸前佩戴多枚军功章和纪念章,衣着整洁的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边境丹东,踏上了他梦魂萦绕的鸭绿江断桥,对于这位88岁的老军人、老英雄来说,此行是为了圆他的一个心愿、一个梦想。<br></h3> <h3> 丹东河口断桥建成于1942年,是一座公路桥。是侵华日军为加速掠夺我国的物产资源而修建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这里也是战争的最前哨。1951年3月29日,美军出动六批次、三十余架飞机轮番轰炸,使其便成了今日的断桥。1950年10月23日,彭德怀元帅和毛岸英烈士都是首次河口乘车渡江的。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以劣势装备战胜强敌的战例。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烈士于1950年10月23日夜在河口渡江,同年11月25日,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为中朝友谊和世界和平,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h3> <h3> 这位老志愿军战士在毛岸英烈士塑像前倚杖站立,默默无语,但此时无声胜有声,想必是老人家正在与他同是志愿军战士的战友隔空对话,述说着这场战争、战友的壮烈、战争的结束。因为这场战争而奠定了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重要地位。</h3> <h3> 此后,老战士向毛岸英烈士塑像三鞠躬,以表达一位出生入死的老兵对战友的崇敬和怀念之情。</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英雄城市爱英雄》</b></h1> <h3> 丹东是一座美丽的边境城市,与朝鲜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抗美援朝战争的出征地。这场战争的结束,有一大批回国部队集体转业留在这座城市。上个世纪这个边境小城的几个大国企、部队医院都隶属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他们在此工作、生活,他们的后代在此成长发展,媒体称之这座城市为“英雄城市”,而这座城市的人民更爱英雄!</h3> <h3><br></h3><h3>郭贤品老人在断桥上的出现,感动了许多年轻人,他们纷纷驻足,请求与老人家合影留念,在这座英雄的边境城市,崇尚英雄、致敬英雄永远是精神世界的主旋律。</h3><h3><br></h3><h3></h3> <h3>因为偶遇、因为感动、因为起敬我忙着抓拍这些瞬间,定格这个感人的场景。在这座红色的教育基地,遇见这位远道而来,88岁高龄的老志愿军战士,心底里埋藏的对同是志愿军战士的老父亲的深深怀念油然而生,真是触景生情。就想抓住这些相处的瞬间……<br></h3><h3> </h3> <h3>致敬所有的英烈们!</h3><h3>致敬郭贤品老人!</h3><h3>致敬现役、退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士们!</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抗美援朝的资料(载自网络)</b></h1> <h3>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进行的战争。</h3><h3><br></h3><h3>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并在14日发出《关于举行‘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周”的通知》。抗美援朝运动开始播及全国,形成第一个高潮。<br></h3> <h3>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0月19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分别从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辑安等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战。</h3><h3><br></h3><h3>1952年6月23日,美国侵朝空军大规模轰炸了中国境内的鸭绿江水电厂。7月11日,美国空军对***和平城市平壤进行轰炸扫射。中国各地掀起了抗议声讨活动,揭露和抗议美国这一暴行。美国企图阻挠中朝战俘全部遣返,并对其俘获的中朝人员施行极其野蛮的摧残和迫害,引起了中朝人民的极大愤慨。1952年2月至10月,《人民日报》多次发表社论和声明,揭露和谴责美军迫害战俘的罪行。全国人民也积极掀起了抗议活动,要求全部释放战俘。<br></h3> <h3>美国在形势更加不利的情况下,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同中朝代表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历时3年零32天的朝鲜战争结束。至此,中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也胜利结束。</h3><h3><br></h3><h3>抗美援朝战争是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帝国主义的一次直接的军事较量。它揭穿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维护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利益,巩固和增强了新中国的独立、安全和国防力量,显示和提高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和世界声望。抗美援朝战争是当时东西两大集团对抗的第一次地区性热战,也是此后40年全球冷战的开端。<br></h3> <h3>图片提供:惠兰 梧桐</h3><h3>拍摄日期:2018年7月27~28日</h3><h3>编辑制作:梧桐</h3> <h3><br></h3><h3><br></h3><h3>摄影感言:在摄影世界里面,不仅有太多的故事给你带来感动和怜悯,而且也给你带来无限的生机和心情愉悦的快感。<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