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艰难的历程
---湖北利川长顺电站工程建设纪实
利川人民饱尝了没电的痛苦,没电就不能发展,没电就要远离现代文明。没电经济就不能发展,早在五十年代利川人民就自力更生的建成了一座利用米糠发电的小火电厂,六十年代在清江流域修建了第一座水电站。目前全市共建小型水电站95座,总装机2.8万千瓦,小水电的建设给利川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增强了人们兴办水电,发展水电产业的决心,鉴于小水电属径流式电站,调节性能差,丰枯矛盾突出,必须转换水电开发新路子,开发和兴建具有调节能力的中型电站,才有发展前途,郁江开发被提上了议事日程,首期开发项目长顺电站经过近四年的勘测和可研,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设。
(一)
长顺电站是郁江流域梯级开发的第一个项目,位于利川市文斗乡长顺坝,距利川城区126公里,大坝正常蓄水位408米,总库容6833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810平方公里,淹没土地1995亩,迁移人口460人;坝型为湖北省第一座碾压砼重力坝,装机容量3*10000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2675万千瓦时。整个工程由碾压砼大坝,发电输水管道、发电厂房、升压变电站组成。
长顺电站工程是湖北省和恩施州“九五”时期的重点工程,是利川市的“三峡工程”,工程于一九八六年开始勘测设计,一九八六年四月省计委批复项目建议书,一九八八年九月省计委批复设计任务书,同意建设长顺电站,一九八九年十一月批准采用碾压砼重力坝,十二月批复初步设计,一九九0年七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开工建设,一九九三年九月国家计委批复可研报告,一九九九年三月二日首台机组并网发电,八月五日三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二000年六月二十四日,主体工程全部建成。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一九九一年工程开工之际,利川市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足7700万元,要建一个投资达3亿元的工程,就是不吃不喝,也要奋斗4—5年!利川市委、市政府以人民利益为重,吹响了改变山区面貌的战斗号角,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想方设法要建长顺电站,又有谁会相信,举行了开工仪式,承诺的投资资金没有一分钱到位。“三通一平”已开展建设,导流洞正在开挖,土建施工单位已进场.......钱从哪里来?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使工程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但由于国家紧缩银根,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一九九三年十月,指挥部由于资金原因被迫与施工单位签订暂缓建协议,工程停止建设,这一停就达两年之久,一九九五年二月,长顺电站工程管理体制实行改革,实行市政府领导下的业主负责制,由于利川市水利水电总公司为业主组建指挥部进行工程建设,在这期间一方面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另一方面抓复工谈判,尽早复工建设,但由于国家宏观政策未作调整,虽经多方努力,资金还是不能到位,在帐上无一分钱,工程既将又下马的情况下,一九九五年十月,利川水电人发扬“凑分分钱”精神,以太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在利川水电总公司党委的倡导下,全水电系统职员拧紧裤带,集资100万元支援长顺工程建设,解决了工程的燃眉之急。
由于资金不到位,工程建设就无从谈起,工程又面临再次下马的危险,一九九六年四月,利川市人民政府决定改革工程管理体制,仍由政府组成指挥部负责工程建设。一批行政领导和水电专家临危受命,组成了一个强有力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工程建设和资金筹措开展工作,以现代的眼光研究工程建设的深层次问题,大家一致认为,长顺工程的根本原因是缺资金,要筹集到资金必须改革项目管理体制,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对项目实行管理,而面临的现实问题是谁来投资的问题,如何寻找投资伙伴?美国协隆公司、武汉江海集团、深圳福田集团等有投资意向,并前往现场考察,由于各种原因而告吹。一个意外改变了长顺的命运,一九九六年,原国投中型水电公司总经理张道富,副总理纪卓才,处长范增元等领导前往建始小溪口电站考察投资事宜,这个消息传到长顺工程指挥部,指挥部马上召集会议,决定组织強有力的班子前往小溪口,邀请中水公司领导到长顺工地考察,经过多方工作,张总经理决定到长顺看一看,通过实地考察,中水公司决定投资建设,在湖省电力公司、湖北省投资公司、恩施州电力公司、利川市水电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一九九七年十一月组建了项目法人湖北利川长顺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困绕工程的资金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人们看到了长顺工程新的曙光。
整个工程累计到位资金29369万元,其中资本金5000万元,股东融资和项目融资达24396万元。(此段打字幕)。
有了钱也不能乱用,要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长顺的建设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依靠科学、果断决策、采用新技术,优化设计方案,节约工程投资:一是导流洞由衬砌改为喷锚,节约投资达150万元;二是引水管道由洞挖改明挖即简便了施工方法,加快施工进度,又节约投资达50万元;三是采用表孔弧门水上飘运技术,表孔弧门设计采用起重设备吊装,但由于现场无吊装设备,外调设备运输难度大,费用高,大胆采用水上飘运技术,即缩短工期,又节约了费用,少投入资金达120万元,弧门的提前安装,增大了库水量,多发电6000万千瓦时,创效益2000余万元... ...,由于长顺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大胆采用新技术,实行创新管理,节约投资达1500余万元。同时,他们还制定和完善财务规章,强化财务管理,减少非工程项目支出,把资金管好用好。<br></h3> <h3>(二)
长顺电站工程自一九九七年改革项目管理体制后,严格按照现代项目管理要求进行规范管理,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和质量终身责任制,工程由湖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华源水利水电工程咨询公司实施监理,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公司、机电公司、科研所、水电三局机械厂、葛洲坝基础公司负责施工。工程开工以来,在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克服资金不足、交通不便、施工环境差等困难,在条件特别恶劣的情况下终于将工程建成投产。人们都说长电人是一群了不起的人,他们严守职责、兢兢业业、团结拼搏、无私贡献,他们的脉搏随着时代的节奏跳动,他们的思想如同日月放射着不朽的光芒。
余中安,长顺公司总经理,七十年代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参加过大河片等工程建设,有近三十年的水电工程建设经验,在长顺工程上也滚爬了十余年,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受命出任总经理,担当起工程建设的重任,他给人的印象是豪爽、实在、谦虚、聪慧、进取。他说:工程的资金虽已有承诺,但还到帐,大量的工程施工还要我们去完成,我们的担子还很重,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才能完成任务。我们还面临更大的困难。
王坤元,恩施州电网管理局长、恩施州电力公司总经理,他是恩施电力管理和发展的总设计师,长顺工程的建设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汗水。一九九六年,长顺电站工程资金枯竭,工程又面临下马,他以战略者的眼光,分析工程面临的困难,想办法、出点子,以州电力总公司名义担保融资2000万元,解决了燃眉之急使工程建设得以继续进行。一九九七年,长顺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他积极联络投资伙伴,多方作工作,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顺利组建了有限责任公司,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他多次到现场指导工作,一九九八年三月,王总提出了确保年底发电,确保安全度讯的工作目标,要求公司领导要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尊重科学,实现质量、进度和安全三统一。对推动工程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们不会忘记,一九九八年一月一日,公司正式接管工程以来,正当长电人准备大干一场时,我们又遇到了新问题,施工单位设备数量不足且完好率低,施工强度不够,月月计划完不成,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怎么办?协调小组组长刘选培,总经理余中安组织召开紧急会议,赶赴葛洲坝集团直接与原总经理乔生祥面谈,要求增加长顺工地的设备和施工技术人员,得到了乔总的大力支持,设备和人员被紧急调运到工地,增强了施工力量,工程建设又有了新的起色。
人们不会忘记,一九九八年四月,正当掀起新一轮施工高潮之时,郁江突发洪水,洪峰流量达495M3/S,这样的流量在历史上同月很少有,大坝过水影响施工,降雨又引起施工电源中断,施工难度又增大,长电人为确保工程施工不中断,一方面调整工作面,一方面抢修电源,一九九八年八月,起重机从河南新乡起运,接常规运到工地只要一星期左右时间,由于设备超长超宽,进场公路狭窄,弯道多,前前后后花了二十余天。影响了机电安装和厂房的施工进度;资金虽有承诺,但没有到帐上,由总经理余中安带领,原副总经理谭明月,财务负责人王中贵常年奔波在外,将资金组织到位,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副总经理张明友常年坚持在工地,组织工程施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人们不会忘记,由于大水冲毁了公路,从外面调运的水泥通过人工转运后才能运输到工地,为的是使施工所需要材料不能断档。不能影响施工。
一九九八年是工程大施工年,也是关健性的一年,一月不能完成计划,就要影响整个工期,工期就可能增加一年,不但要增加投资,还要影响接期投产发电,推迟一年发电将减少发电收入4000余万元,为了抢工期,与施工单位签订目标责任状,拿出百万资金作奖励,召开现场施工协调会,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协调建设各方关系,仅此一年完成土石方开挖31680M3,浇筑砼113796M,钢筋制安1645T,帷幕灌浆2019M,固结灌浆519M。月浇筑量创工程建设以来最高纪录达3万余M3,不懈的努力终于实现了十二月下闸蓄水的目标。
长顺工程自开工以来累计完成土石方开开挖311680M3,完成土石方回填80663M3,各类砼浇筑243120M3,钢筋制安3639T,各类灌浆16943M,喷锚砼3962M2,浆砌石16200M3,金结制安1053T。完成工程总投资31250.95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2778.6万元,机电安装4289.7万元,金对制安1113.1万元,临时工程2003.41万元,水库淹没及补偿2396.86万元,输电线路2151.46万元;消耗主要材料:木材2415M3,钢材4691T,水泥53002T粉煤灰14420T,汽柴油1477T。(横线部分请打字幕)。<br></h3> <h3>(三)
人们不会忘记,为建长顺电站工程,库区移民作出了贡献和牺牲,俗话说:“睡得好不翻,住得好不搬”,祖祖辈辈的传统习俗根深蒂固,亲手建造的家园难舍难分,一旦要背井离乡,移民们一时很难接受。长顺电站工程移民涉及到重庆的黔江和湖北利川两个乡,17个村,66个村民小组,1201户,4711人,迁移人口460人,企事单位8个。一九九一年利川市人民政府成立征地移民办公室,负责征地和移民搬迁工作,移民干部大力宣传移民政策,不厌其烦地给移民作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得到了库区人民的支持和理解,移民让出了自己的家园,有的自觉搭起了简易棚,主动搬迁.移民前期,由于工程资金紧张,厂区移民和库区必须搬迁,移民资金又不能及时兑付,为了保证移民生活,采用交通方法进行补偿,已签协议者不付资金。接银行利率一年分两次予以补偿;未签协议者接夏、秋两季的粮食产量和市价予以补偿。移民们理解我们工程资金的困难,使我们深受感动。
一九九九年汛期一场洪水,库区水毁情况严重,部份房屋和庄子=稼受损,在移民心疼、不安的节骨眼上,公司主要领导亲临现场,抢险救灾,及时将损失报告董事会,给予了适当补偿。
人称移民工作是“天下第一难事”,由于利川人民政府重视工程的移民安置工作,先后制定了移民安置政策和补偿标准,坚持“发展大农业实行开发性移民、就近就地安置”的原则,注重移民生产发展。改建公路11公里,共建中小桥梁6座,完成大小涵驳工程40余处,搬迁房屋118户,新建移民新街,搬迁小学一个,管理区一个,企业单位2个,改建邮电通讯线路1条,改建鸡翅膀至大坳380千伏输电线路1条。(模线部份打字幕)。由于加强了领导,移民能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移民生活了生了基本的变化,昔日那高出峡谷靠河滩上的土坏小房已无影无踪,栋栋小洋楼焕然一新。
长顺电站工程累计拨付移民征地补偿费2418.50万元,其中青苗补偿费22.6783万元,土地使用税费362.5万元,房屋搬迁费123.3820万元。(横线部份打字幕)。<br></h3> <h3> (四)
建设利川长顺电站工程是利川市人民政府为摆脱山区贫困,造福利川八十三万人民所作的重大决策,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的支持和关怀,原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长蒋祝平、副省长王守海、周坚卫、高瑞科等先后在有关报告上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全力支持长顺工程建设,原国投中型水电公司总经理张道富、副总经理纪卓才、处长范增元、专家鲁克瀛、华源水利水电咨询公司总经理瞿益涛、副总经理胡允谟、湖北省电力公司主任方贡清、宏源公司总经理罗次安、湖北省投资公司处长邓彦桥、湖北省水利厅副总工陶建生、湖北省设计院副院长徐平、省农行系统各级领导,恩施州州委书记刘贤木、州长郭大孝,副书记陈天会、副州长任振鹤,恩施州电网局局长王坤元,副局长钟子文,原利川市委书记冯祖强,现利川市委书记彭军,原市长陈传仪、兰胜利、陈武林,副市长甘立友、叶太俊、瞿赫之、刘选培、谢芳春,原人大副主任胡胜林,政协主席殷良银、副主席田植春,利川市计委领导麻祖盛、黄正蔚等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有些长期在施工现场组织和领导施工,为长顺工程建设倾注了心血和汗水。
人们不会忘记另外一位人物,他就是长顺工程的设计负责人、湖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副总工张世侃,人们常说:“长顺工作什么都在变,只有设计总工没有变。”从工程勘测到竣工,先后经历达十五个年头,他不畏年迈和艰苦的工作环境,常年战斗在工地,为长顺工程默默的贡献着.....。<br></h3> <h3> (五)
人们不会忘记,为把长顺工程建设成一流工程,建设者视质量为生命,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严格实行“三检制”,强化质量管理,为党和人民完成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九九五年,长顺工程复工建设以来,首先就招标择选监理单位,推行质量终生负责制,在保质量的前提下抢进度。严格实行监理制,做到24小时跟班监理,公司投资50余万元建立了水工,材料实验室,严格检测砼质量和材料质量,合格者签证,不合格返工。处理质量事故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在进度与质量发生矛盾时,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在湖北省水电质量监督中心站和恩施州水电质量监督站组织的质量验收评定中,碾压砼大坝评为合格工程,引水管道评为合格工程,发电厂房评为优良工程,升压变站评为优良工程。单元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56%。(横线部分打字幕)。
长顺电站工程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凝聚着工程建设者的艰辛、心血和汗水,倾注着各级政府部门、各级领导和股东的关怀,也倾注着利川市几届领导心血;它镌刻着工程建设者的聪明才干和智慧,它显示着工程建设者为祖国,为人民作出的丰功仁者伟绩。
策划:余中安 徐继承
制作:
录像:
监制:余中安 张明友
撰稿:徐继承
播音:
湖北利川长顺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利川电视台
二00二年七月<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