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思念,五十五年同学情。

米兰

<p>  岁月如梭,青春如歌。回眸凝想,那是五十五年前,九月的第一天,我们十一名女生和二十九名男生,走进了母校红楼的同一间教室,开始了五年的同学生活。其实我们彼此之间并不陌生,因为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来自母校的试三(1)、试三(2)两个班。早在三年前,我们就是西花园生化楼楼上楼下的邻居。班里只有四位新同学,他们是来自市三中的尖子生。新朋老友很快就融入了一个新的集体一一江苏师院附中老三届高三(1)班。</p> <h3>  从那一天起,高三(1)班就和我们每个人紧紧相连,息息相关。我们爱她,她承载着我们最美丽、纯真的青春年华,她是我们漫长知青生活中共同的温暖回忆,她是我们给孩子常常讲起的故事,她是鬓角染霜的我们重聚首时展露在脸上的笑容,她是我们一生的牵挂。</h3> <p> 为了心中的这份爱,为她制作一本影集吧,记下我们的稚嫩和沧桑,记下我们欢聚的美好时光,记下高三(1)班的你、我、他。</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h3>金殿玉 班号1 ,插队昆山, 现居杭州。</h3> <h3>陈莲华 班号2 ,插队昆山,现在常熟。</h3> <h3>胡园和 班号3 ,插队昆山, 现在苏州。</h3> <h3>赵人慧 班号4 ,插队太仓,现在美国。</h3> <h3>蒋一平 班号5 ,插队太仓, 现在苏州。</h3> <h3>徐美芳 班号6 ,插队昆山, 现在苏州。</h3> <h3>王若伊 班号7 ,插队昆山,现在苏州。</h3> <h3>郑新仪 班号8 ,插队昆山, 现居南京。</h3> <h3>潘青平 班号9 ,插队昆山,现在苏州。</h3> <h3>高洁 班号10 ,插队昆山, 现在苏州。</h3> <h3>赵元 班号11 ,插队太仓, 现在太仓。</h3> <h3>戴荣林 班号12 ,插队昆山, 巳病故。</h3> <h3>秦永清 班号13 ,插队太仓,现在苏州。</h3> <h3>吕晋瑞 班号14 ,插队昆山, 已病故 。</h3> <h3>石四强 班号15 ,参军入伍,现在珠海。</h3> <h3>徐天烈 班号16 ,插队昆山,现在美国。</h3> <h3>刘荣孙 班号17 ,插队昆山,现在苏州。</h3> <h3>王魁兴 班号18 ,插队昆山,现在苏州。</h3> <h3>朱润祺 班号19 ,回乡务农,已病故。</h3> <h3>鞠天生 班号20 ,因病留城,现在苏州。</h3> <h3>潘令闿 班号21 ,插队昆山,现在苏州。</h3> <h3>顾震 班号22 ,插队昆山,现在苏州。</h3> <h3>马润杰 班号23,插队昆山,现在苏州。</h3> <h3>马根元 班号24 ,插队昆山, 现在苏州。</h3> <h3>顾克仁 班号25 ,插队昆山, 现在苏州。</h3> <h3>俞正 班号26 ,插队昆山, 现在苏州。</h3> <h3>方锡生 班号27 ,回乡务农,现在美国。</h3> <h3>姚亚孟 班号28 ,插队太仓,现在苏州。</h3> <h3>周浩 班号29 ,插队昆山,现居南京。</h3> <h3>沈祝华 班号30 ,因病留城, 巳病故。</h3> <h3>邵亦善 班号31 ,插队昆山,现在苏州。</h3> <h3>龚大胜 班号32 ,因病留城, 现在苏州。</h3> <h3>顾卫东 班号33 ,插队昆山,现在苏州。</h3> <h3>叶大德 班号34 ,插队昆山,现在苏州。</h3> <h3>张恒善 班号35 ,插队昆山,现在苏州。</h3> <h3>盛永钊 班号36 ,插队昆山,现在苏州。</h3> <h3>徐顺官 班号37 ,插队昆山,现在苏州。</h3> <h3>钱公望 班号38 ,已病故。</h3> <h3>庄大正 班号39 ,因病留城,现在苏州。</h3> <h3>周承杰 班号40 ,插队昆山 ,现在苏州。</h3> <h3>1964年清明节去横山革命烈士墓祭扫英烈后合影留念。</h3> <h3>学子重聚首,师恩永难忘。</h3><h3>1995年11月师生合影留念。</h3> <h3>1998年10月老三届离校30周年母校聚会。</h3> <h3>2006年10月母校校庆100周年合影。</h3> <h3>2007年2月春节双塔园聚会。</h3> <h3>2007年8月8日在水天堂茶室聚会。</h3> <h3>2008年2月10日在水天堂茶室春节聚会。</h3> <h3>2008年9月在松鹤楼饭店聚会合影。</h3> <h3>2008年10月老三届离校40周年在母校西花园合影留念</h3> <h3>2008年11月在桂花公园聚会。</h3> <h3>2011年4月赵人慧回国,相聚在母校校园。</h3> <h3>2015年春节给恩师钱振邦拜年。</h3> <h3>2016年5月在苏州清华酒楼共庆七十大寿</h3> <h3>2016年6月部分同学在清华酒楼聚会合影。</h3> <h3>2016年10月校庆110周年相聚在新天伦之乐饭店。</h3> <h3>2017年4月在桂花公园茶室喝茶闲聊。</h3> <h3> 小小同学录,真情牵挂在此打结。愿大家常聚常思念,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h3> <h3>  后记 </h3><h3><br></h3><h3> 郑新仪/文</h3><h3> 说起我们班的同学之情,那可是非同寻常。因为我们中的大多数从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就是同学,可谓悠悠岁月久,绵绵情意长。青春虽已远离,影集中有着我们年青的模样: 意气风发、笑靥如花;同学虽各自东西,影集里有我们珍贵的记忆,魂牵梦绕,永难相忘!人生苦短,如今我们都是古稀之人了,但愿闲暇时,各位老伙伴看着影集能会心一笑。</h3><h3><br></h3><h3> </h3> <h3>  盛永钊/文</h3><h3>岁月,芳华……</h3><h3>想当年,生化楼,美丽的二层小楼,楼上楼下,阶梯教室,理发店……</h3><h3>理发店有个步开桃,</h3><h3>食堂里有个张老虎,</h3><h3>操场上有个王聚贵(种花的)。</h3><h3>想当年,西花园所有的空地,被我们种了青菜,蚕豆,山芋,南瓜,小麦……</h3><h3>想当年,学校有科学馆,体育馆,水塔,老虎灶……</h3><h3>想当年,长达图书馆,阅览室是我们喜欢的地方……</h3><h3>想当年,我们在西花园捉蟋蟀,打弹子,爬树,玩假山……</h3><h3>想当年,我们在多祉轩踢足球,在操场猜中猜选人打篮球……</h3><h3>想当年,教学楼的晚自修灯光通明……</h3><h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人生的长河中隆起回忆的岛屿,烟雾缭绕,有的时隐时现,有的却经常在阳光下闪耀,异乎寻常的清晰……</h3><h3>老同学,多么普通,又是多么不普通的称呼!</h3><h3>珍惜吧,生命中几十年的伴侣!</h3><h3><br></h3><h3> </h3> <h3>  陈莲华/文</h3><h3> 转眼间我们已经离校五十年,跨越了半个世纪!光阴荏苒也好,岁月似箭也罢,似乎所有的文字都描述不了时间的快速流逝……虽然我们都已陆续进入高龄,但我们的心永远年轻!</h3><h3><br></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