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根据杨家族谱说,我们这支杨姓祖籍是湖广麻城县孝感乡,也就是现在的湖北省孝感市。是清朝初年迁来四川的,那时,杨家的住址离我老家现在的住址大约一公里远,那里现在有一个地方叫杨家祖坟,每年的清明节,都有不少杨姓的人去那里扫墓,挂亲。</h3> <h3>明朝末年,朝庭腐败,民不聊生。陕西定边县贫苦人出生的张献忠,在他24岁那年,也就是公元1630年参加了起义军,因作战英勇,自号八大王。1640年,张献忠在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1646年,清兵南下,张引兵拒战,就在1646年夏天,年仅40岁的张献忠在四川西充凤凰山中箭身亡。清兵对起义军和家属实行了大屠杀,把四川的大部份人都杀光了。整个四川出现了田地荒芜,四处沼泽,人烟稀少的荒凉景象。朝庭看到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变成这样,就在当时人口稠密的湖北,广东强行征调人来四川,可能就相当于现在的移民吧。这就是湖广填四川的来历,湖北人,广东人,川祖人这三种人在现在四川人口中占多数。</h3> <h3>杨姓家族在湖北孝感生活得很好的,不愿意来,但由于朝庭的压力,不来不行。孝感有一个阴阳先生,叫阳公先师的,在那一带很有名望,他出面帮着朝庭劝解说:“你们去四川吧!我会保佑你们的,不管你们走到哪里,每个月祭拜我一次,我就会保佑你们人丁兴旺,财源滚滚。”这就是阳公祭日的来历。</h3> <h3>杨姓家族来到了四川,他们开垦种地,纺纱织布,辛勤劳作,用勤劳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那时的杨家是有五百人的大家庭,吃饭干活都是打锣通知。他们富裕了,没有忘记在湖北的亲朋好友,杨姓族长首先想到了他在湖北的外甥张某,张某在杨家的再三劝说下来到了四川。张姓家族在张某的带动下,纷纷地往四川来。所以,在我们那地方流传着一句话叫娘亲舅大。张姓一直视杨家为舅家,对杨姓都很尊重。</h3> <h3>张姓家族来四川后,个个勤劳苦干,不几年,张姓家族也富裕了。在物质生活满足后,他们需要精神生活。丰收之后,敲起锣鼓,舞起狮子,耍起龙灯,男女老少载歌载舞,欢庆丰年。张杨两家,互相比富,有一年,张姓家族为了表示富有,就在供奉祖先的神台上放了几个金锭,这一点,杨姓家族没有想到,无形中,杨姓家族矮了一节,心里不服气。心想,是我们叫你们来四川才过上好曰子的,况且论辈份,张姓是晚辈。晚辈怎能比我们杨姓家族更富有呢?第二年,杨姓家族就不再邀请张姓家族庆丰年了。</h3> <h3>杨姓家族发达了,有了钱,就想有势力。要有势力,就需当官。他们请了一个有名望的阴阳先生来看,怎样才能使杨家的人当官?张姓家族的人,用重金买通了这个阴阳先生,叫这个阴阳先生设计陷害杨姓。这阴阳师对杨家的人说,从你们这里到张家街四里地的田土,全部是你们自己的,你们只需在这四里地的中间修一个杨家场的院子,要修得比张家街还好,在那里形成一个集市,杨家的人就能当官。哪知这就是那阴阳师设的计,杨姓的屋基是一个赖克宝型,不动都会有吃的。修那所院子就把赖克宝压死了。杨姓的人听了阴阳师的话,集市很快修起来了,修得也很漂亮,开市那天,还请来了资州的州官。热闹了一阵之后,80多岁的杨姓族长请州官走前面检视市场,州官看族长年纪比自己大很多,连说了三句:“不敢,不敢!”其意应由族长走前面。那知敢与赶同音,既然为集市,不敢(赶)还有什么用呢?!那地方离张家街太近了,只有一里多路,没有形成一个市场,却成为了一个赌场。(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