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第一次长线之游选择了大西北,缘由看了同事的茶卡和七彩丹霞之美。本来还想按同事那个行程去走,但经木木推荐最后选择了继续跟随远行户外,将9天变为了7天,约了两个同事一起出发</h3> <h3>7.23清晨飞机到兰州,因等行李耽误了好长时间,还好与中川机场到兰州西的轻轨时间有所间隔,行李拿好跑步去取票再安检,终于提前5分钟赶上了轻轨。在兰州西高铁站安耽的吃了中餐,乘高铁赶赴张掖七彩丹霞。</h3> <h3>高铁上的兰州丹霞地貌</h3> <h3>高铁上先来一下自拍</h3> <h3>兰州西至张掖七彩丹霞的高铁经过西宁的,其实也可以直接飞到西宁再换高铁到张掖。出了西宁后窗外放眼望处都是油菜花,远处还有白雪皑皑的雪山</h3> <h3><font color="#010101">数不尽的羊羊,颜色花色很多,粉红、淡绿、纯白、纯黑,应该是为了放牧时方便辨识被主人涂色的</font></h3> <h3>终于在傍晚六点前到达了临泽南,出了高铁站后立即打车奔至七彩丹霞游客中心。六点半的七彩丹霞太阳还老高,晒得眼睛都睁不开。</h3> <h3>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以南30公里,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是中国彩色丹霞和窗棂状宫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h3> <h3>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于一身,揽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为一体。</h3> <h3>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张掖的丹霞地貌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h3> <h3>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h3> <h3>第一次见到了彩色的山体</h3> <h3>最大观景台所拍美景</h3> <h3>朵女郎琳琳和她的小主</h3> <h3><font color="#010101">同事彩玉和她家的蔡夫人</font></h3> <h3>时间比较仓促,其他的小的观景台就不去了。最后的4号观景台简直是人山人海,就拍了几张风景照</h3> <h3><font color="#010101">砖红色的山脉,红色的滑翔机,远天一色遥相呼应</font></h3> <h3>七彩丹霞结束后坐大巴至嘉峪关宾馆已经11点多了(为了缩短白天的坐车时间),对还是中午在兰州西吃过中餐的儿子来说简直就是饿死的节奏。</h3> <h3>7.24上午游览了嘉峪关,入口处居然有个水池,蓝天、古城墙和倒影</h3> <h3>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h3> <h3>嘉峪关自古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古有“西襟锁钥”之称</h3> <h3>和大部队的第一张大合影</h3> <h3>为了防晒我也是拼了的,还能认得出我的绝对是真爱了。就这样防护着,回去上班时同事说我没晒黑,好激动和窃喜————后补一句:你本来就不白😂😂😂神补刀</h3> <h3>很喜欢这张照片,蓝天、土城墙、白衣飘飘再点缀点红色</h3> <h3>无意中选的棒冰都这么萌萌哒</h3> <h3>嘉峪关出口处的迷你花海,在这荒凉干燥的地方能看到鲜花真当不错</h3> <h3>简单中餐(凉皮、凉面、肉夹馍、炒面)后赶赴去敦煌,途经瓜山服务区,木木切了好多瓜给我们吃,真正当了一回吃瓜群众</h3> <h3>到达敦煌差不多六点多了,安顿好便打车去敦煌夜市吃肉。夜市摊很多,入口处的很多家摊主在路中间揽客。对他们那种过分热情表示恐惧,怕被宰的很惨。跟着木木走到夜市的最里边的专门吃夜宵的一条街,闻着烤串香味恨不得吃它个几十串烤肉</h3> <h3><font color="#010101">每家店门口都放着一堆这种树枝,知道是干嘛的么?等烤肉上桌了才知道原来是用来串烤肉的,这么粗的棍子串的肉肯定不会小呀,吃了两串就饱了</font></h3> <h3>吃好夜宵再逛夜市,琳琅满目,最吸引我的是现场制作以沙漠为背景、用彩色沙粒做出茫茫沙漠中一轮弯月下的行走的骆驼,很美,叹服不止——如工匠般的手巧</h3> <h3><font color="#010101">一片胡杨木皮、一把工具刀,在雕刻师的手下快速的飞舞,舞出了各种花纹和图案。只有对需雕刻的图案和操作了然于胸,才能如此娴熟的绘刻出不同的美景。</font></h3> <h3>晚上住的是离鸣沙山走路5分钟的客栈,客栈房间号不按数字号码,而是按24节气编号,我和儿子住的是立冬,和我俩都是冬天生的很有渊源的了</h3> <h3>7.25的免费早餐,大西北的稀饭呀那可是真正的稀…………饭,汤勺在里面清澈见底,蓝色花纹清晰可见,西北的大米比牛羊肉贵多了,难怪</h3> <h3>第三天,我们去了距敦煌180公里左右的雅丹魔鬼城,途经玉门关(不管去不去玉门关都得出40门票费)</h3> <h3>在敦煌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大自然创造出了许多奇观异景,位于新疆、甘肃交界处,距玉门关西北80余公里处,有一座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布局有序、造型奇特、是一座罕见的天然雕塑博物馆。堪称敦煌的又一奇观,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奇妙无穷的天然杰作</h3> <h3>敦煌雅丹地貌,土质坚硬,呈浅红色。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与青色的戈壁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h3> <h3>雅丹地貌的成因不只一种,可以归纳为3种类型。
</h3><div> 一是由风的吹蚀作用形成的平原地区的雅丹地貌,沟谷长轴走向与当地主风向一致;
</div><div> 二是洪水作用形成的邻近山区或湖滨的雅丹地貌,沟谷长轴走向与附近山地洪水的走向一致,并在雅丹的土丘上留有洪水的痕迹;
</div><div> 三是在阵发性暴雨和洪水作用的基础上,再经过风的修蚀作用而成的雅丹地貌,沟谷长轴走向既与洪水走向一致,也和当地主风向一致,是二者合一的第三种成因</div> <h3>敦煌的雅丹地貌的形成时间之久远,地貌之奇特多样,规模之大,艺术品位之高,堪称世界仅有的大漠地质博物馆。2001年5月敦煌雅丹地貌被国家批准为国家雅丹地貌地质公园。</h3> <h3>整个雅丹地貌群高低不同、错落有致、布局有序。城堡内城墙、街道、大楼,广场、雕塑。如同巧夺天工的设计师精心布局一般。</h3> <h3>每个雅丹地貌都各具形态,千奇百怪,造型生动,惟妙惟肖。像宝塔、像宫殿、像麦垛、像昂首屹立远眺的金孔雀、像展翅欲飞的雄鹰、像大海中乘风破浪的船队、像怒目远视的武士,还有的像亭亭玉立的美女… </h3> <h3>远看宛如一只金毛狮王在迎接我们的到来</h3> <h3>形似狮身人面的巨大型雅丹</h3> <h3>孔雀开屏的雅丹</h3> <h3>陈老师和燕子姐姐的合影,后面是气势磅礴的西海舰队,就如黄海中的几千条舰船在等待势如破竹的号令</h3> <h3>六大将领即将启航</h3> <h3><font color="#010101">雅丹魔鬼城中都不能靠的太近,唯恐声音振动和脚下的震动引起雅丹的坍塌</font></h3> <h3>这张集体跳跃很不错,只有小妹妹没跟上节奏</h3> <h3><font color="#010101">坐越野车至雅丹魔鬼城深部探险,大唐老师的公路雅丹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造型和姿势蛮好的</font></h3> <h3>最炫最酷的亲子照,用来做电脑桌面了</h3> <h3>雅丹魔鬼城中顽强、倔强活着的草,奇迹般</h3> <h3>既然坐了越野车跨越深部雅丹,必须要和越野车合个影</h3> <h3>从雅丹回敦煌再次经过玉门关</h3> <h3>“阳关”和“玉门关”,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俱处在河西走廊西头。从汉代以来,这里一直是内地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出敦煌后必须走两个关口的其中一个)。故唐诗曰“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古人以两关为华夷分水岭,视“阳关”以西为穷荒绝域,所以诗歌内容多为依依惜别,情感基调多为苍凉沉郁</h3> <h3>玉门关故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它与洒泉的玉门关是两个地方)。相传“和田玉”经此输入中原,因而得名。它是古“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h3> <h3><font color="#010101">玉门关故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它与洒泉的玉门关是两个地方)。相传“和田玉”经此输入中原,因而得名。它是古“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过乘及时性邮驿之路。</font></h3> <h3> 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h3><div>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div><div> 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人们对玉门关这座古老而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的向往</div> <h3>当天晚上在沙漠脚下吃火锅、烧烤、玩篝火</h3> <h3>烧烤地儿有秋千、骑骆驼、坐沙上摩托,好爽</h3> <h3>沙上摩托最刺激,骑行在沙漠的山丘之间,上下颠簸,其颠簸幅度之大超乎我的承受能力,眼镜都差点被颠下去了,双手紧紧抓住扶手,也不敢睁眼,仅凭感官判断是在爬坡还是在速降。在最后往下冲刺时只得用牙咬着眼镜架,不然眼镜早就粉身碎骨了要。停稳后再下来时腿还在哆嗦,问儿子要不要再来一次,哈哈,他居然拒绝了,想来也有点怕怕了</h3> <h3><font color="#010101">自作冰镇啤酒🍺饮料,那水真是刺骨的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晚上的集体火锅马上上桌了</font></h3> <h3>鸳鸯火锅,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清爽</h3> <h3><font color="#010101">几十桌游客热闹的吃着火锅,欣赏舞蹈</font></h3> <h3>木木k歌助兴</h3> <h3>老帅哥的《你是我的眼》唱的不错</h3> <h3>酒足火锅饱后,围着篝火跳起舞,场面很热闹,有个男人👨不自量力的居然用舞姿挑衅我们队的雅致美女,哈哈,当然被比下去了</h3> <h3>7.26清晨,为了看沙漠日出,特意4:30起床、5:00集合赶往鸣沙山,这么早景区工作人员都已经上班了,居然没能逃票</h3> <h3>鸣沙又叫响沙、哨沙或音乐沙,它是一种奇特的却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h3> <h3>山全由细沙聚积而成,沙粒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晶莹透亮,一尘不染。沙山形态各异:有的像月芽儿,弯弯相连,组成沙链;有的像金字塔,高高耸起,有棱有角;有的像蟒蛇,长长而卧,延至天边;有的像鱼鳞,丘丘相接,排列整齐</h3> <h3>摸黑爬沙漠难度系数太大,不踩稳肯定是爬三步倒滑两步的,上山时走的是既定路线有踩板,没有踩板的地方踩下去立马沙子淹没至踝关节以上,阻力很大</h3> <h3>由于山势陡峭,攀登只能缓缓而上。下山时,沙粒会随人流动,发出管弦鼓乐般的隆隆声响,真是扣人心弦</h3> <h3>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 鸣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虬龙蜿蜒",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鸣沙山曾被称为"沙角山"</h3> <h3>第一次看沙漠日出,虽然太阳每天都在照常升起,但每种日出之美都大有不同</h3> <h3>躺在沙漠中、翘着二郎腿,这种享受只有臭小向能体会了</h3> <h3>传说中的月牙泉,田震唱的那首《月牙泉》指的是这里吧</h3> <h3>月牙泉的周围是高高的沙山,中间有一个形似月牙的小湖。鸣沙山在晴天或有人从山上滑下时会发出声响,所以叫鸣沙山,这里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地势的关系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会被沙子埋没,被称为沙漠奇观。</h3> <h3>沙漠下坡比较好走,不必担心会滑倒滚下去,即使不小心摔了也因为摩擦力太大而噶然停止,有个大哥买了个屁股垫想滑沙的,结果根本就滑不动,白买了,哈哈。儿子租了个木的滑板,体验了一把滑沙的速感</h3> <h3>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鸣沙山、月牙泉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二绝",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有月牙泉、鸣沙山。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鸣沙山位距敦煌市南郊5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鸣沙山为流沙积成,分红、黄、绿、白、黑五色</h3> <h3>月牙泉有四奇:
</h3><div>
</div><div>月牙之形千古如旧、
</div><div>
</div><div>恶境之地清流成泉、
</div><div>
</div><div>沙山之中不淹于沙、
</div><div>
</div><div>古潭老鱼食之不老</div> <h3>月牙泉的诗</h3> <h3><font color="#010101">近看月牙泉,倒影层次分明</font></h3> <h3>泉边认真的玩沙</h3> <h3>沙条超级唯美</h3> <h3>沙漠中的骆驼队,很有代表作为封面照</h3> <h3>这张也很美</h3> <h3>在鸣沙山景区内吃肯德基冰淇淋,第一次吃出了一朵花,处处充满着惊喜</h3> <h3>下午去了莫高窟,莫高窟是闻名中外的景,提前了一个月预订的VIP门票,看了两场关于莫高窟的电影介绍,不然根本就看不明白</h3> <h3>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h3> <h3><font color="#010101">莫高窟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在藏经洞中就曾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艺术价值极高</font></h3> <h3>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h3> <h3>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h3> <h3>此窟开凿于初唐,窟内的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它攒尖高耸,檐牙错落,铁马叮咚,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之一。</h3> <h3>结束莫高窟浏览后,晚上还看了一场《又见敦煌》的大型演出</h3> <h3>倚临沙漠、形似水滴的下沉式湖蓝晶体剧场里,一场以沙漠为底色,以丝路文化为内涵的情景交融式演出</h3> <h3>史诗叙事般的场景重现、壮观瑰丽的幻境空间、“走入式”的独特情景融合体验</h3> <h3>以敦煌文化为题材的大型室内情景剧,在穿越千年藏经洞、圣殿莫高窟和绵延七千公里的丝绸之路的行走体验中,重现了敦煌莫高窟的千年辉煌,讲述了浩瀚磅礴的丝路传奇</h3> <h3><font color="#010101">从艺术角度再现“人类的敦煌”,通过历史再现、情景再现、时空跨越的方式,用现代人的眼光、口吻、思维方式,回顾重现了敦煌具有国家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又见敦煌》的最大价值体现</font></h3> <h3>今天的丝绸之路是一条精神之路,它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和血脉。莫高窟也许有一日会如沉沙一样碎去,归于尘土,物质的路可以不在,但精神的路会长存,这样莫高窟才能千年万年地存在。</h3> <h3><font color="#010101">“我愿意变成丝绸之路上的一把黄沙,让大家铺着走到大道上</font></h3> <h3>7.27这天行程比较特殊,从敦煌赶往茶卡盐湖,车程七百多公里,坐了近12个小时,基本上是游客模式——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都没个景点可拍</h3> <h3><font color="#010101">终于在下午五点左右在高速边看到一湖,瞬间心情变好了</font></h3> <h3>“翡翠湖”是原大柴旦化工厂盐湖采矿队采矿区,伊克柴达木湖又名大柴旦湖,为盐湖,湖中盛产硼、锂、盐、钾肥、芒硝等,这片大小不等、形态迥异、深浅不一的盐池中的高浓度盐水在当地称之为“卤水”,是历经多年的盐湖开采而形成的采坑,由于所含的矿物质浓度的不同,也就形成了颜色多彩的景象,特别是风平浪静的时刻,宛若镜面般的散布在四处,倒影着蓝天白云,柴达木山的皑皑雪峰,身处其间,看着身影在脚下,此刻的感受,也只有身在其间才能深刻感受。
</h3><div>
</div><div><br></div> <h3>逆光之美</h3> <h3>蓝蓝的天下…马儿跑</h3> <h3>晚上住宿在茶卡盐湖的镇上,离景区只有5分钟车程</h3> <h3><font color="#010101">7.28清晨,憧憬着向天空之境的茶卡盐湖出发,作为浙江人还是蛮自豪的,只要拿着身份证就可以大摇大摆的进景区了,因为是……免……费……的,哈哈😄</font></h3> <h3>茶卡盐湖是"青海四大景"之一</h3> <h3><font color="#010101">茶卡盐湖面积空旷、地势平坦,湖面极具有强烈的反射能力,如同一面为天空梳洗打扮而准备的镜子,被称为中国的"天空之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湖区可以清晰地欣赏银河的浩瀚雄壮、流星的眩目诡异,而湖面的反射使得星空与湖面融为一色,出现星空仿佛洒落湖面的景象,故夜晚的茶卡盐湖被称之为中国"夜空之镜"。</font></h3> <h3>赤脚踩铁轨的陈老师,冷不?</h3> <h3>茶卡盐湖的小交通——镂空的小火车</h3> <h3>天气不给力呀,从7点进湖、10点离湖太阳始终就没露脸过,而且云层太厚,蓝天白云的梦想终究是梦想,美丽的倒影大片成了泡沫之梦,走进湖的深处还是没有倒影</h3> <h3>在盐雕前合个影</h3> <h3>因始终没看到茶卡的蓝天白云倒影,只能一步一回头的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是让我再来一次的意思么?为了茶卡的天空之境,我想我还是要再去一次的了,N年后带着我的孙子或孙女必须再去过</h3> <h3>结束茶卡后便出发向青海湖</h3> <h3>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h3> <h3>青海湖地处高原,在7、8月份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度左右,此时是青海湖最美之时,环湖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碧波万顷的湛蓝外围散布着金灿灿的亮黄,高山牧场的野花五彩缤纷,如绸似锦,数不尽的牛羊膘肥体壮,点缀其间</h3> <h3>环湖一圈约360公里,湖水浩瀚无边又蔚蓝空灵。湖的周围被群山环抱,而贴近湖畔则是苍茫的草原,景色壮观优美</h3> <h3>湖南处有主景区二郎剑景区,可以乘船游湖</h3> <h3><font color="#010101">青海湖边的天,蓝的一塌糊涂,湖天一色的蓝</font></h3> <h3>终于在青海湖边找到了茶卡的感觉,蓝天白云和分明的倒影,圆了这个梦想</h3> <h3>青海湖日落,剪影很美</h3> <h3>跳过日落,九阴白骨爪和第三条腿都出来了,抓拍效果不错</h3> <h3>夜间入住青海湖边的藏民家里,真正的湖景房。听说好多队友半夜被憋醒,因为本来就是高原地带,住了3人且窗户紧闭,新鲜空气不能进入,所以出现了缺氧憋醒不适。还好我聪明,用一个玻璃杯让窗户开了一条缝隙,睡的最安稳。</h3> <h3>凌晨五点半起床看日出,虽然不是从湖面上直接跳出,而是从云层上方跳出(领队说算高日出),也算对得起我的早起了</h3> <h3><font color="#010101">日出东方下的倒影</font></h3> <h3>脚被冻僵的儿子青海湖边就拍了张油菜花照</h3> <h3>友情提示:青海湖边的油菜花拍照都是需要花钱的,去湖边经过藏民的领地也是需要花钱才能和青海湖密切接触</h3> <h3>七天六晚的西北之旅完美结束,虽然西北比较荒凉和干旱,经济水平没有江浙沪这边发达,但见识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各种壮观和美丽,那些平时只能在电视电影中才能看到的景色被我们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也是人生回忆中不可或缺的经历,值得用一生去回忆和回味。</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