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人未老——我的足迹:黑龙江沿边公路骑行下篇

老兵

<h3><b>2018年7月10号:晚上住在红色边疆农场。这里和内地的小小城镇一样,楼房林立,江边晨练的大爷,跳广场舞的大妈,还有在林荫道散步的情侣,不就是当今的和谐社会吗</b></h3> <h3><b>广场上的雕塑,映射出这里的先民们的渔猎生活,其实红色边疆农场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当地人都叫它:大五家子,当地人只知道大五家子,在地图上才标注的是红色边疆农场</b></h3> <h3><b>2018年7月11号:上午骑行到富拉尔基达斡尔族南迁广场,这是为了纪念350年前达斡尔族抗击沙俄之后开始南迁,他们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扶老携幼,或迁居于此,或经此地辗转于他乡,现在内蒙,新疆塔城,云南都有达斡尔人的后裔。全国各地的达斡尔人每年都来此地寻根问祖。</b></h3> <h3><b>南迁</b></h3> <h3><b>达斡尔族是西汉时期契丹人的后裔,现在还保持着农耕,渔猎,游牧的习俗,从达斡尔南迁广场的雕塑就可以看出来</b></h3> <h3><b>中国北疆知识青年第一村:当年的知青村,有许多的上海知青在此上山下乡,接收再教育。</b></h3> <h3><b>路边房屋的墙壁上,又画上了当年的宣传画,连村里的广场都叫知青广场,</b></h3> <h3><b>当年的上海知青,在2015年返回,立碑纪念在此度过的十年岁月</b></h3> <h3><b>瑷珲古城博物馆</b></h3> <h3><b>东四嘉子村:看看这地名就知道他们的祖先曾经在此驻防,而他们的后代却留在了这里,在此繁衍子孙了</b></h3> <h3><b>2018年7月11号,骑行58公里到达黑河市。安排好了食宿,骑自行车浏览了黑河市容</b></h3> <h3><b>著名的黑河市国际商贸城</b></h3> <h3><b>然后就沿着黑龙江边骑行,欣赏沿江公园美景</b></h3> <h3><b>2018年7月12号:雨中骑行骑行142公里,晚上住在三卡乡。</b></h3><h3><b>看到我在独自一人骑行,路旁正在休息的工人给我送来两瓶水解渴:我们都被彼此感动着,</b></h3> <h3><b>三卡乡的边防哨所沐浴在晚霞中,有了他们守卫着边疆,我们才能够和谐,安宁</b></h3> <h3><b>2018年7月13号:早上4点就出发了,路标表示,新生鄂伦春族乡距此不远了</b></h3><h3><b>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英雄的鄂伦春,咿呀一匹马呀,咿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岗,打也打不完。这是一首于五六十年代的歌曲。唱的是鄂伦春民族,一代又一代靠着一匹马,一杆枪,一只猎犬,一年四季追逐着獐狍野鹿。游猎在茫茫林海里。直到50年代,他们才走出白桦林,走下兴安岭,过着半耕半猎的定居生活。如今,在兴边富民的政策下,鄂伦春人再次走出一条幸福路来</b></h3> <h3><b>当天骑行85公里,晚上住在呼玛县</b></h3> <h3><b>2018年7月14号:骑行到呼玛县兴华乡,在路边的寻北骑行驿站午餐。老板娘对前面的路况一问三不知,我在此解决了午餐,本想到韩家园子住宿,因为没有看到路口一晃而过,看来今天必须要多骑行些里程,到十八站住宿了。</b></h3> <h3><b>今天骑行了155公里,晚上住在十八站的驴友之家。这是我在这次骑行中住过的最好的标间,享受了60元的特价,还和老板加了微信,把我的骑行经历发到了网站上</b></h3> <h3><b>十八站林业局的邮局,我花了20元RMB盖了四个邮戳</b></h3><h3><b>十八站是周边最重要的一个人节点,有过往的商旅的古驿站</b></h3> <h3><b>途中小憩给自己最忠实的伴侣拍张照片,我心爱的福玛特,是它陪我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b></h3> <h3><b>2018年7月14号:塔河县金山景区,天然樟子松母树林,</b></h3> <h3><b>高高的樟子松,又叫美人松,树干通直,树形美丽,这里是难得一见的原始森林</b></h3> <h3><b>这是在大兴安岭骑行途中看到的最原始的篱笆院</b></h3> <h3><b>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的鄂伦春民俗博物馆</b></h3> <h3><b>这是我此行得到的最令人振奋的信息了,距离目的地北极村只有90公里了</b></h3> <h3><b>神仙湾景区的白桦林</b></h3> <h3><b>2018年7月15号:按图索骥,我找到了驯鹿驿站,主人在路边散步,看到来人了,就向我迎来。我问到:同志,能看一下你的驯鹿吗?他爽快的答应我,并在前面引路,走过弯弯的小道,穿过一片白桦林,来到了驯鹿的圈舍前,打开了圈门。</b></h3> <h3><b>一只非常漂亮的驯鹿待在圈舍里不愿出去,圈舍里面点着艾蒿,为驯鹿驱赶着蚊蝇,主人介绍说它的价值是七万五千元,小驯鹿也要三万元,驯鹿每天晚上自己出去采食,早上自己回来,不需要太多的照顾,只需要补充一些饲料</b></h3> <h3><b>路旁的防火宣传站,当年的林业工人已经改行,专职护林防火了</b></h3> <h3><b>路旁不知名的野花,一直不知道叫什么名字</b></h3> <h3><b>从十八站出发,看到的具有鄂伦春族特色的建筑物充满了萨满教的文化特色</b></h3> <h3><b>萨布素是黑龙江的民族英雄,当年他就是在这里接到了圣旨,带兵抵抗了沙俄帝国的侵略</b></h3> <h3><b>几根枯木造就了接旨台,倒也活灵活现</b></h3> <h3><b>北有漠河,南有三亚</b></h3> <h3><b>2018年7月15号:我住在沿江林场的这家旅店里,整个旅店就我一个客人。</b></h3> <h3><b>货真价实的实木家具,这是林区人的专利</b></h3> <h3><b>从沿江林场出发,约40公里,这里是最后一个食宿点,在网络上查不到,从此地到漠河北极村,再没有任何补给点了。我在此吃了午餐,一碗小鱼面条非常有特色,15元RMB</b></h3> <h3><b>北红村是一个令骑行者不想去又不得不去的地方:北极村到北红村100公里,北红村路口到北红村还有15公里,距离其前后的食宿点都是八九十公里,不进村就没有食宿点,进去哪,要多走30公里。一路骑行到此,体力时间都已耗尽,只有进村了。北红村的俄罗斯风格的教堂,路标上指明这里是俄罗斯民族村,可是我发现,除了这个教堂有俄罗斯风格,看不到任何一点与俄罗斯有关的地方,也许是眼拙,没有发现一个类似俄罗斯民族的人。这里物价奇贵,随便一个炒菜,都要五六十元RMB,去了一家农家乐,因为没有网络没有电,想换一家又不让我走,是因为我已经进她的房间了。没有办法就住下了,还不让我把自行车推进房间,连到大厅里都不行,因为我的自行车有把他家的新房子的地板划伤的嫌疑。没有办法自行车就在外面过夜了,谁知道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骑了100公里到北极村,码表感冒了,一直都不走字。</b></h3> <h3><b>神州北极广场被大水淹没了,我淌水前行,拍照留存</b></h3> <h3><b>这肯定是中国最北面的界碑了</b></h3> <h3><b>这里盖邮戳只要两块钱</b></h3> <h3><b>2018年7月18号在北极村,把自行车装进了大客车下面的行李舱里面要把前轮卸掉</b></h3> <h3><b>北极村街边上的山珍</b></h3> <h3><b>2018年7月18号:汽车到达漠河站,给自行车办了托运,到济南96元,然后去售票厅买了一张硬座票,紧赶慢赶,刚上车就开车了</b></h3> <h3><b>骑行后记:这一次骑行从2018年7月2号从佳木斯开始,到7月17,号到达漠河北极村,十六天骑行2200公里,在太平沟景区搭车80公里与最后一天码表没有上班(骑行100公里)相抵出发的时候码表6915,结束行程以后是9085。与高德地图导航公里数基本吻合。下面是每天的行程:</b></h3><h3><b>7月2号:号佳木斯——同江市210公里</b></h3><h3><b>7月3号:同江市——八岔乡145公里</b></h3><h3><b>7月4号:八岔乡——东方第一哨78公里</b></h3><h3><b>7月5号:东方第一哨——勤得利农场142公里</b></h3><h3><b>7月6号:勤得利农场——富锦市135公里</b></h3><h3><b>7月7号:富锦市——太平沟乡145公里</b></h3><h3><b>7月8号:太平沟乡——嘉荫县180公里,(骑行100公里,搭车80公里)</b></h3><h3><b>7月9号:嘉荫县——道干林场160公里</b></h3><h3><b>7月10号:道干林场——红色边疆150公里</b></h3><h3><b>7月11号:红色边疆——黑河市58公里</b></h3><h3><b>7月12号:黑河市——三卡乡142公里</b></h3><h3><b>7月13号:三卡乡——呼玛县85公里</b></h3><h3><b>7月14号:呼玛县——十八站155公里</b></h3><h3><b>7月15号:十八站——沿江林场132公里</b></h3><h3><b>7月16号:沿江林场——北红村124公里</b></h3><h3><b>7月17号:北红村——北极村景区100公里</b></h3><h3><b>以上的里程是高德导航的公里数,共计2141公里,实际骑行里程接近2300公里减去搭车的80公里,骑行大约2200公里</b></h3><h3><b>如果有骑友要走这条线路,建议在富锦市以后增加一天行程:,从富锦市到塔河县一天。再从塔河县到太平沟景区一天。然后从太平沟景区直达嘉荫县,如此方能避开危险。但是这样会增加30公里的行程。(从太平沟景区的路口往返塔河县)</b></h3><h3><b>这条线路不要放单飞不要跟我学,另外这条线路一天有数趟公交车通过,非常少。这也是我敢于独行到一个底线。</b></h3><h3><b>黑龙江地广人稀,途中备足食物和饮水</b></h3><h3><b>另外建议随身行李的外面,一定要用一个整个的塑料袋(比如火车上的垃圾袋)包裹好,方能在雨中保护行李不受潮。</b><b>穿一双溯溪鞋,非常重要,再大的雨也不怕</b></h3> <h3><b>2018年7月19号早上六点到哈尔滨:这是车站广场上的教堂,由于连日大雨,害怕出行受到影响,随后决定立即返回济南,在当天想乘坐火车返回已经不可能的情况下。决定冒险乘坐长途汽车返回,在长途汽车站乘坐一辆开往潍坊市的卧铺大巴,车票400元,11点出发,第二天早上7点就到了潍坊市,这俩神奇的大巴,不到20小时,行程1700公里,把我带出了洪水涛涛的黑龙江,从潍坊返回济南的车票是大巴给我买的</b></h3><h3><b>至此这一次黑龙江沿边公路骑行安全圆满的结束了。</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