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山琐记

喜墨斋

<h3>青山桥的田坪水库鸥鹭翩飞,烟波浩渺,芙蓉山巍峨秀美,地势险峻。山环水绕,苍山翠柏,山水人家,佛光普照,宛若人间仙境。 每年的六月十七,是芙蓉山的盛大节庆。传说这一天是芙蓉山上的镇殿大佛——清庵祖师的生辰,适逢其会,钟罄声声远扬,香烛熠熠生辉,“自六月十五起,来自宁乡本地及宁乡西北邻市的信众远远超乎想象中的数目,日平均量达五万台车的停靠量。”一位年届花甲的长者比划着告诉我们,他就是芙蓉村的村支书文军荣。 沧桑满面的老支书文军荣,看起来像块岩石,在香烟袅袅的佛塔前站定,像一个石雕般沉稳鲜明,定格在芙蓉山二佛殿前的石壁下,与我们娓娓而谈。香烛之光在不断升腾,映照者游人如织的二佛殿,老支书笑容可掬,一道道刀刻般的皱纹,向我们解读着芙蓉山的前世今生。 语言是家乡话,浓浓的乡土气息,浓浓的乡风乡情。展开话题,铺陈转折,跌宕起伏之间,老支书文军荣这块浸润着佛光的化石,有丰富的图案,斑斓的色彩的。他还原过去,凸显当下,昭示前景。 芙蓉山像一块碧玉屏障,地处涟源湘乡娄底益阳的交界处,因为清庵祖师的灵验而香火绵绵不绝,信众趋之若鹜。 “2014年开始,随着青山桥路灯建设,芙蓉山的道路以及亭台楼阁的修建已经初见规模,但是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加,各方面的基础建设还远远不够。” “盘山路要在原来四米宽的加宽到七米,路旁要增设三座凉亭,还要把二佛殿旁的山体花岗岩壁雕塑成佛像。但是现在困难重重,一筹莫展。” 我一谈到父辈,老支书的脸笑成一朵灿烂的菊花,表露孩子般的纯真。“以前的芙蓉山,只是个不毛之地,简陋陈旧的房舍陈着佛像,香客散落,自发的在林间小屋休憩,或者和地而坐,稍作休息。近几年的芙蓉山今非昔比,现在条件好多了。” 刘家的皮影戏,小手工艺品,特色小吃,乡里锣鼓吹吹打打,散落在路边庭前,为气势恢宏雄伟的殿堂营造氛围,活跃了人气。与前二十年比,如今的芙蓉山焕然一新。 作为大山里长大的孩子,对大山的依恋,对乡土的依恋,难以割舍。沐浴着这满山的月光,缥缈的岚霭,时光倒流,少年时期那段刻骨铭心往事扑面而来。那是二十五年前的暑假,正好六月十六,母亲说六月十七是芙蓉山清庵祖师的生日,为了赶到黎明礼佛,要带我们夜行芙蓉山。 除了走亲戚,从不带我出远门的母亲如此一反常态,忙着打点行囊,我们格外兴奋。夏日的暑热燥闷变得稀薄了,空气透着一种轻松甜蜜,夹带一丝特别的幸福和神秘 ,孩子们的心开始慢慢欢快起来。母亲的一举一动也变得仪式感十足,一切都变得那么神秘而有希冀。我郑重其事地一切规规矩矩,遵照母亲的吩咐去做。换洗,斋戒......为了赶在拂晓前到达,我们匆匆吃完晚饭就出门。 当小学教师的母亲带着我和妹妹,还有我初中英语老师沈桃英老师带着她的两个儿子,从流沙河三五电站出发,沿着红星村经过梅溪,向着芙蓉山行走。背着供果香烛,爬山涉水,去芙蓉山祭拜清庵祖师,为我们即将来临的中考祈祷。 一路汗流浃背,小小的我们时而歌唱,时而跳跃,相当兴奋,劲头十足,每一个人都被美丽的夜色迷住了。夜行有清风明月作伴,萤火虫打着灯笼一路相随。清风徐来,月光清朗,山泉清冽,虫鸣幽涧,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似乎行走在仙境一般,让人忘却了尘世。一路赏景观月,六个小时过去,到达山顶上时,不觉天光泛白,月亮沉落,日出东方,朝霞云海,百鸟和鸣。我们稍作休息,虽然一路腰酸腿疼,饥肠辘辘,也不敢吱声。平日里的娇气,都在一种隐忍中无形地逼退。 凌晨一点,山顶寒气逼人。此时的人影绰绰。已经爬上山的人们陆陆续续的礼佛。大多数礼毕,便观赏日出 ,沿着山坡打道回府。 我们来到大雄宝殿开始祈祷。母亲将香烛供果一一陈列在大佛案前,整衣愫容,双膝落地,双手合十,双目微闭,口里念念有词,“大慈大悲的有求必应的芙蓉山清庵祖师,香主~~之女~~,~~庙王~~地王菩萨~~,今日是公元1992年8月14农历六月十六,为小女升学考试祈祷~~”站在佛像一侧的一位出家人将的两块笋芽形卜卦从地上捡起交给母亲,一卦一占,一问一卜,与母亲对答,随着卦象的变幻,母亲的神情也变得深情素穆,讳莫如深。时而紧张忧虑,时而舒缓安详,最后终是打了如意吉祥卦,我也抽到如意上上签,终得一个安心踏实。从此以后我像念了咒的孙悟空,不出门半步;一是对母亲的希望不敢违背,二来是怕冒犯神灵。于是每天除了锻炼身体,家务劳动,便是诚心诚意郑重其事,温习功课,争分夺秒,常常至凌晨一点。中考后体重由98斤下降到81斤。暑假的梦里因落榜而哭醒,随即一阵敲门声,等来了总机室李伯伯发来的录取通知喜报。我破涕为笑,李伯伯也笑得像个小孩。父母也笑,笑得像两尊佛。 从山的怀抱长大的山里人,对大山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深情,人与山,就像孩子对母亲,有一颗赤子之心。芙蓉山是位佛性的母亲,而我们是带着佛性的赤子。哪怕两鬓如雪,颜容枯栲,人世沧桑,红尘累累。赤子之心,日月作证,天地可鉴。 也许是心诚则灵吧。菩萨大慈大悲,母亲含辛茹苦的情怀,一切祈愿悄悄地实现了,清庵祖师的灵验果然名不虚传。于是,第二年的同一天,母亲们又带着我们披星戴月来还愿,母亲郑重其事地说,还愿比祈祷更重要,不能有半点差池。许愿还愿,对神明的敬畏,才能福星高照,好运连连。 当时与我一齐去还愿的还有一位好友,考上铁路机械学校的枫木桥中学的丁丽娟,为此我和她在芙蓉山上的田坪政府的姑父,父亲的同事文剑叔叔家住了一个星期,有幸体验过芙蓉山主人的桃园生活。真正懂得什么叫做宁静,安心。月出惊山鸟,鸟鸣山更幽。田坪政府坐落芙蓉山脚,安静得令人心慌,寂寞得令人压抑,因为机关里根本就没有人影,几乎没有坐着办公的,干部都下乡下村了。整个机关大院只留下的我们几个孩子,于是清晨傍晚便一起爬芙蓉山。我们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攀爬,让汗水随风而撒,夏季的暑热便烟消云散,全身所有的细胞都放松到极致,顿时神清气爽,空气鲜甜,山间石缝清泉汩汩,累了渴了掬一捧,开怀畅饮,如饮甘露,好不惬意。一路上树影葱茏,虫鸣鸟啭;山涧幽兰,蝶舞清泉,流水淙淙,一时间大自然的梵音在天地之间,从白云的罅隙,从每一片绿叶的掌心,从每一泓清泉的波光里飘荡悠扬升腾起伏,最终尘埃落定;竹影松涛,翻波滚浪,山光水色,涤荡尘埃,人不知何所归,恍若隔世。 沿途不时可碰到三三两两上山祈福的香客。我们一看就知道他们不是本地人,从语音衣着来看,不少来自于邻界的湘乡娄底或涟源各地。可见,清庵祖师的佛德灵验已是声名远扬。 时过二十五年,我的女儿明年也即将中考,虽然现在不是过去的教育模式,中专生已经成为一个历史符号,她不会再要考中专,但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做母亲的我们,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当然要更高。我捧着一颗母性的悲悯跪在大雄宝殿上,为女儿祈福,为我的朋友亲人祈福。佛是最公平最无私的,有求必应,心诚则灵。我是一个容易被感动的人,往往最先把自己感动了。感应到佛的慈悲,便鼻子发酸,泪水便盈满眶。我想,只要佛祖感应到了我的诚意,一定也会显灵的。 在二佛殿礼佛完毕,我们一行来到前坪,只见旁边的庙宇高耸,爬上顶峰便可看到整个田坪的缩影版图了。 随着老支书来到二佛殿旁的花岗岩石山崖下,他告诉我这幅蓝图,以天幕为背景的山崖,鲜花盛开,苍松翠柏簇拥着佛像,满面春风慈悲为怀,手捧菩提,脚踏莲花,福泽四方。 这是一个尘世喧嚣之后的一方宁静之处,是江湖风起云涌背后一个安顿灵魂之所。 大山的儿子,都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对故乡一草一木的似水柔情,骨骼里埋藏建设家乡岩石般的坚毅沉稳。用山的骨骼支撑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不忘初心,坚持不懈,将芙蓉山打造成一个全国闻名的旅游胜地,是青山人民十年如一日的梦想。“自从前任的镇长调到县级某局后,芙蓉山三年的开发建设处于迟滞状态。新任的领导不熟悉情况,各方面的工作开展还举步维艰。”文军容忧虑重重。 但愿在芙蓉山的怀抱里的生灵,都有最好的梦想,这些梦想,在苦涩里打苞,终将开出心底最美的菩提。 心诚则灵。行走过茫茫人海,穿过万水千山,攀登芙蓉山顶,看看每一个背影,静听每一道禅音,相信真善美,默默感恩生命中的感动,天道酬勤,一切努力就好,至少不会留下遗憾。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