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海南文昌航天主题乐园发射基地(2018年7月28号)

君子兰

<h3> 位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境内,是中国首个滨海卫星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中国卫星发射基地这个神秘又向往的地方,在没来海南之前就听说对外开放参观,今年春节全家人来到这地方后被告知春节假期暂时关闭等待通知。</h3> 7月13号我们又来这里,大门紧锁,又被告知因电路维修检查暂停开放,我们扫兴而归。<div>  7月28号我们电话咨询,告知我们可以参观啦!这次为一堵这里神秘的面纱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div> <h3>我们轻装上阵,因为事先我们已经了解了相关事宜。</h3> <h3> 我们从小区骑电动車大概30分钟左右就到了航天主题乐园卫星发射中心的售票大厅。</h3><h3> 大厅里已经有不少前来等待参观的游客,厅的左边墙体架子上和售货柜台上陈列很多航天模型纪念品,是可带走的,但需要付款哦!😄</h3><h3> 我们买好两张参观券,每张120元,现在是淡季,旺季130元。儿童是免费的。买好票后我们也加入排队行列里,等候里面参观人员的车辆返回,我们才能再坐上这游览车进去参观,一次只能进去两辆参观车,大概每辆车可乘着20人左右,每趟车都配有讲解员,但是你只能用大脑记忆,不可用笔和录音啊!😀😜</h3><h3> </h3><h3> </h3> <h3>这是安检人员和我们一样在等待里面的游客出来后,再让我们过安检通行,这是第一道安全检查。</h3> <h3>我们在等待游览车的空闲时候,抓紧时间拍几张照片留念。📷🎥📷</h3> <h3> 航天基地戒备森严,每天严格限制旅客进入数量,从游客到访中心出发,过了安检,乘坐旅行社的电瓶车在门岗处再次接受安检,经过航天路就进入了航天发射基地。</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乘坐的游览车顺着航天大道向第一个参观点行驶。两边的景色真美!我们要经过一大片湿地,那里的各种花草生长的很茂盛,我们在游览车上看见湿地里面很多大大小小的水坑,时隐时现好像动物在赛跑,时而从眼前飞过一群小鸟,从这些景色来看,这里真是一个无污染,安全又环保的卫星发射基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作为低纬度滨海发射基地,文昌航天发射场不仅可用于满足中国航天发展的新需要,还能借助接近赤道的较大线速度,以及惯性带来的离心现象,使火箭燃料消耗大大减少(同型号火箭运载能力可增加10%),亦可通过海运解决巨型火箭运输难题并提升残骸坠落的安全性。发射中心完全对外开放。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2009年9月开工建设,由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技术勤务保障等五大系统组成,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货运飞船、深空探测器等发射任务。</font></h3> <h3> 文昌作为航天发射中心的区位优势 </h3><div> 文昌是我国纬度最低的陆上地区。世界上各大航天公司都把低纬度作为选择地球同步卫星发射场所的主要指标。纬度低卫星发射方向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小,则发射效率高,费用少,技术难度低并可延长卫星寿命。在海南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比在西昌发射火箭的运载能力可提高10%~15%,卫星所消耗的燃料可以节约100公斤左右,卫星寿命可延长两年以上。</div><div> 射向多,射向范围大,地球同步轨道、太步轨道和近地轨道卫星都可以发射。<br></div><div> 交通方便,大型运载火箭可以利用船舶运输,运输的火箭直径不受限制。在内陆建的卫星发射中心,因为受到铁道运输和隧洞的影响,火箭的运输尺寸有很多的限制。<br></div><div> 安全性好。大型运载火箭各级落区都是海洋,没有国土污染。发射同步轨道卫星,射向不经过人口稠密地区。<br></div><div> 海南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且能源、交通和通信都具备建设航天发射场的条件,能够为航天发射场提供有力的后勤支持。<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 我们乘坐的游览车很快到达第一个参观地点,航天卫星发射控制指挥中心。(参观外观,内部免观)</h3><h3> 控制指挥中心内部有:1个指控大厅,3个测发大厅。</h3><h3> </h3> <h3>  指挥控制中心主要承担航天发射任务的指挥调度,数据处理和信息交换任务。是整个场区的中枢神经系统。</h3><h3> 1、完成试验任务的远距离组织、指挥:</h3><h3> 2、完成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远距离测试、发射及控制:</h3><h3> 3、完成与飞行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和图像等信息的交换:</h3><h3> 4、参加发谢场飞行控制中心组织的全区合练、测控联调等工作。</h3><h3> 指挥控制中心大楼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楼高度约75米,共11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网架层面结构。主要包括指控大厅,cz-5火箭🚀测发大厅、cz-7火箭测发大厅、通信机房、中心计算机机房及会议厅等,具有测发指挥,飞行控制,通信保障三大功能,配套有配电、空调、消防、通信等系统。</h3> <h3>指挥控制大楼广场正前方几面彩色红旗高高飘扬,迎风招展,好像欢迎我们到此参观。🚩🚩🚩🚩🚩🚩🚩</h3> <h3> 指控大厅:</h3><h3>指挥控制大厅,是试验任务数据的汇集中心,信息综合展示中心和指挥控制中心,是试验任务组织实施,首长指挥决策的重要场所。大厅前面为综合显示区,中间为操作指挥区,后面为首长决策区。</h3> <h3> 测发大厅具有三个主要特点:</h3><h3>1、一体化设计,提高了指挥协同效率:</h3><h3>2、多冗余远控,提高了测试发射可靠性:</h3><h3>3、多视化测试,提高了辅助决策能力。</h3> <h3> 运载火箭测发远控厅主要对运载火箭的远程测试,远程加注和远程发射控制,是阵地的指挥中心、测试中心、监控冲心。</h3><div><br></div> <h3>意义深远,留几张照片纪念。</h3> <h3> 这里是要参观游览的第二个参观点。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里是cz-5和cz-7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 运载火箭和卫星总装车间 近处1号车间,远处2号车间,主要承担5m和3.35m火箭各级起竖、翻转、垂直总装、综合测试,航天器/整流罩组合体与运载火箭的对接,航天器运载火箭联合检查测试等任务。</font></h3> <h3> 1号车间对面竖立着承担运送火箭从安装车间到发射场去的大铁架。听讲解人员说:这大铁架子一般是见不着的,因为年底又有发射任务,要对这大铁架子进行检修,我们才有幸目堵到芦山真面目。平台上面我们看见工作人员正在忙碌。</h3> <h3>这是1号车间。</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图片就是1号车间对面竖立着承担运送火箭从安装车间送到发射场去的大铁架,壮观吧。</font></h3> <h3>  这是大铁架的一组滚动地座,像这样的行走地座一共有四组,来带动大铁架运送安装后的火箭。</h3> <h3>🚀火箭进入厂房。</h3> <h3><font color="#010101">🚀火箭在厂房吊装。</font></h3> <h3>🚀火箭在厂房转载。</h3> <h3>组合体出测试厂房。</h3> <h3> 这是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拍照的照片。远处是2号车间。</h3> <h3> 这大铁架可是值得收藏留念哦。多照几张留存吧。</h3> <h3>  这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第三个参观点,🚀火箭固定勤务塔。</h3> <h3> cz-7火箭固定勤务塔</h3><h3> 固定勤务塔为火箭在发射区期间提供技术勤务保障:</h3><h3> 1、为停放在发射工位的火箭遮风、挡雨:</h3><h3> 2、为火箭、航天器提供加注、检查操作平台:</h3><h3> 3、为火箭和航天器技供前置设备间及工作房,保障航天器在发射区的环境要求:</h3><h3> 4、火箭加注过程中实施推进剂浓度监测与报警,火灾监测与报警:</h3><h3> 5`火箭加注时保障通风良好:</h3><h3> 6、事故情洗提供消防:</h3><h3> 7、为临发射前出现意外情况或短时故障处理提供应急平台:</h3><h3> 8、点火未起飞情况下,为人员救险提供应急服务平台:</h3><h3> 9、为火箭瞄准提供工作用房:</h3> <h3>🚀火箭固定勤务塔。四个高高大铁架是避雷塔。</h3> <h3> 发射塔下方有两个橙色水箱,在点火20秒内,会发射出400吨的水,将高达3000摄氏度的高温、高速、高压、燃气流顺间降低到1000摄氏度,从而降低发射塔的高温,让发射塔顺间冷却降温。</h3><h3> 两个水箱中间下方是深19米的导流槽,它支撑活动发射台,通畅排导一级发动机的燃气射流,向火箭、发射台喷水冷却降噪系统投供水源,控制发射噪声辐射,排放发射过程产生的污水排放到污水处理站。</h3><h3> CZ-7就是在这个发射塔送上太空的,是我国人民的自豪和骄傲。让世人对我国刮目相看。</h3> <h3>  下面这座发射塔没有让我们去参观,我们是远距离拍照的,原因是这座发射塔已经接到新任务,听导游员讲今年年底又有发射卫星任务,现在技术人员正在上面工作。</h3> <h3> CZ-5号就是在这座发射架发射到太空中的。长征5号在国内运载火箭中首次采用了5米直径箭体结构,首次使用了无毒无污染的液氢/液氧与液氧/煤油发动机组合起飞方案,因而力大无比。此前,中国火箭芯级直径都是3.35米。由于体格粗壮,所以长征5号的绰号叫“胖五”。其体格之所以粗壮是为了容纳更多的推进剂,产生更大推力。这样也可以减少火箭的级数,从而减少火箭的分离次数,提高火箭的可靠性。</h3> <h3>我们在这里留下足迹纪念吧。</h3> <h3> 这是我们在游览车上用手机拍下的照片,看看这里是蓝天白云,这路边草地里一群黄牛在吃草,行道树长的高大挺拔,各种花草生长的很茂盛,这里环境优雅,打消了对发射火箭会污染环境的担忧,我们依依不舍的说声再见吧!蒙着面纱的神秘地方,想你时我们还会再来着你哟。</h3> <h3>返回路上,大家说着笑着相互问这次参观有什么感悟,我们不得不感慨祖国日益先进的科学技术,真正来到书中图片的场景,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震撼,更是一场科技的视觉盛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