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初中喜欢地理课,记得老师讲中国地理时说:“中国地图如一雄鸡报晓”。转眼走过了人生六十八个春秋,走过三山五岳,走过天涯海角,走过鸡尾鸡腹鸡腰……。心底一直还有个愿望:哪天能和三五好友,自驾穿越大草原和大兴安岭站在鸡冠上瞧一瞧……。</h3><h3>2018年6月终于有四个想上鸡冠一望的朋友凑在了一起,由于路途遥远大家一致选择先飞机到海拉尔,然后海拉尔租车穿行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大兴安岭到达北极村。在朋友的推荐下联系了额尔古纳的一位蒙古族小伙鑫子带着他的座骑,从海拉尔接机,一路向北。</h3><h3>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于2018年6月22日登机开始出发!</h3><h3><br></h3> <h3 style="color: rgb(51, 51, 51); text-align: justify;">行前曾做了详细的攻略,但唯有天不可测,海拉尔出发第二天草原开始下间断性小雨,多亏司机鑫子脑瓜灵动,当即果断改变了行程,才使此行一路充满惊喜。</h3><h3>这是原计划的线路,红线为一路向北的线路,紫线为返回海拉尔的线路。第一天宿黑山头,第五天到北极村。由于天气变化改为:</h3><h3>第一天宿根河</h3><h3>第二天宿满归</h3><h3>第三天宿北极村</h3><h3>第四天宿室韦或护林人李健家</h3><h3>第五天宿根河</h3><h3>第六天宿俄罗斯民俗村恩和</h3><h3>第七天宿黑山头</h3><h3>第八天宿满洲里</h3><h3>第九天返海拉尔坐旅游火车宿阿尔山</h3><h3>第十天阿尔山游览,晚火车至沈阳</h3><h3>第十一天沈阳转高铁返郑</h3><h3>有间断小雨的两天,我们在大兴安岭腹地穿行,散光下的草原和森林一片翠绿,适于观景和拍照。从北极村返回时,一路蓝天白云,大兴安岭中一次与野生狍子偶遇,两次与彩虹相遇。途中真是惊喜不断!</h3> <h3>夜幕下的哈尔滨</h3><h3>飞机落地哈尔滨已是傍晚时分,因明天一早转机海拉尔,需在哈尔滨机场附近酒店住宿一晚。入住酒店后已是晚上七点,酒店距市区45公里,既到此地,怎可错过哈尔滨的夜景?于是果断决定租私家车,260元直奔夜幕下的哈尔滨……<br></h3> <h3>中央大街旧称中国大街,是哈尔滨西洋风情的所在。这条大街的形成,要追溯到1898年。当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和城市建设,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于是中东铁路工程局将沿江荒地拔给散居哈尔滨的中国人,至1900年即形成“中国大街”意为中国人住的大街。<br></h3><h3>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在1924年5月设计、监工,为中央大街铺上了方石。铺路用的方块石为花岗岩雕铸,长18厘米宽10厘米。其形状大小如俄式小面包,精巧光亮。
1925年,中国大街正式改称“中央大街”。</h3><h3>中央大街,从它诞生不久,就已成为哈尔滨著名的商业一条街。因为有众多的外国人进驻经商,贸易空前繁荣。经济的飞速发展,刺激了这些商人在此大兴土木。</h3><h3>现中央大街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并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是中国国内罕见的一条建筑艺术长廊。
</h3><h3><br></h3> <h3>百年后,路面仍平整光洁。镶嵌在这条路上的每一块石头都见证了哈尔滨百年的沧桑变化……。</h3> <h3>一人一个烤秋林红肠,夜幕下,中央大街上边走边吃的感觉如同俄罗斯大餐!10元一碗的酸奶,10元一只的百年马迭尔冰棍定是标配!</h3> <h3>索菲亚教堂坐落在东北名城哈尔滨,始建于1907年3月,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的随军教堂,全木结构,占地面积为721平方米,通高53.35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布局,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建筑。<br></h3><h3>具说现在作为教堂已有名无实,已变成哈尔滨的艺术馆兼博物馆,里边的图片讲述着哈尔滨的百年历史。可惜夜幕下的哈尔滨,这次是无法看到里边的真容了。</h3><h3><br></h3><h3><br></h3> <h3>借用一张白天的图片以展示索菲亚教堂的全貌。</h3> <h3>中央大街北头临松花江畔的一角,这么多热爱艺术的人在这里孜孜不倦。如不赶行程,真想在这儿停留几天……</h3> <h3>矗立在松花江畔的抗洪纪念碑,纪念碑的后边就是松花江,站在江边,想象着她白天的模样……</h3> <h3>海拉尔的名称因河而来。早在清朝雍正年间,这里是一座清政府戍边的军事重镇。因坐落在呼伦贝尔草原而被称为呼伦贝尔城,是《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签定后大清帝国北部的重要门户。
海拉尔现是呼伦贝尔市的市辖区之一,是呼伦贝尔市政治、交通和文化中心,也是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br></h3><h3>一路向北,由海拉尔开始。</h3> 海拉尔城的标志一一成吉思汗广场上的雕像<h3><br></h3> <h3>成吉思汗和他的英雄团队</h3> <h3>呼伦贝尔盟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多民族聚居区。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汉等35个民族在这里和睦聚居,这里的许多少数民族至今仍继承和保留着各自的文化遗风和生活习俗。浩瀚森林覆盖着的大兴安岭由北向南,纵贯于中部,成为呼伦贝尔东西部的天然分界线。东侧是黑土平原-松嫩平原,西侧是著名草原之一的呼伦贝尔大草原。<br></h3><h3>中国的呼伦贝尔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那拉提草原和南美洲的潘帕斯草原为世界四大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则位于世界四大草原之首,当有一天你终于站在这第一大草原之中时,你真会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她的大和美……<br></h3> <h3>夏季是草原的黄金季节,这里天高气爽,能见度很高。天地之间,绿草茵茵,繁花似锦,芳香幽幽,一望无涯。草地中星落棋布地点缀着无数小湖泊。<br></h3> <h3>众多的河流湖泊形成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湿地草原形态,不但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生物提供了优质的生命之源,而且在这片广广袤碧绿的地毯上留下了优美的曲线……<br></h3> <h3>莫日格勒河是一条河道十分狭窄,但却极度弯曲的河流.如果从空中俯瞰,蜿蜒的河水,就象是一条被劲风舞动的蓝色绸带,悠然飘落在碧绿如玉平坦无垠的大草原上<br></h3> <h3>看不够,坐dia不走了</h3> <h3>“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是小时候唱的一首儿歌。多少年来一直对大兴安岭充满了神秘的想象。今终得一见,而且是在大兴安岭中从南到北,从北到南连续穿行了十天。</h3><h3>大兴安岭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南北长1200公里,东西宽200公里。</h3><h3>新中国修建铁路所需的枕木,大量产自大兴安岭。产量最高峰时,全国每十根木头中,就有三根半产自这里。
半个世纪的大开发,几乎耗尽了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资源。从司机鑫子的介绍中方知: 如今这里广泛分布的是人工林和次生林。从2015年4月1日起,以大、小兴安岭为主的重点国有天然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以前的伐木工人,也转身变成了植树人和护林员。</h3><h3>自此终于结束了自1839年起,包括清朝以及日、俄对大兴安岭的175年大规模的砍伐历史!</h3><h3>今天,走入又一个轮回的大兴安岭依然美丽!沿途大片的白桦林如身着白色衣裙的少女向我们频频招手……。</h3><h3>大兴安岭,衷心祝福你快快强大!</h3><h3><br></h3><h3><br></h3> <h3>鑫子说,前边那座山就是大兴安岭最高峰</h3> <h3>亭亭的白桦林,金秋会是什么样?</h3> <h3>大兴安岭路遇彩虹</h3> <h3>大兴安岭中第二次与彩虹相遇</h3> <h3>大兴安岭中的卫生间</h3> <h3>大兴安岭的西坡,森林与草原相连</h3> <h3>在护林人李建家见到河南攝影人拍的秋天的大兴安岭,忍不住翻拍一张作为念想。</h3> <h3>大兴安岭,祝福你快快长大!</h3> <h3>请续继关注一路向北(二)</h3>